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技教育] 农村中小学“留守教师”生存状况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秘园老董 发表于 2009-6-18 08: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留守教师”的出现,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和队伍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社会各界在关注农村留守人员时,不要让“留守教师”群体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时下,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对这三类留守人员伸出了关爱之手。其实,在农村留守群体中,还有一个特殊群体也不应该被遗忘,那就是“留守教师”。农村“留守教师”之因

    

    笔者对某县农村学校教师生存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农村,“留守教师”的产生主要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因为夫妻双方一人教书,另一人为家庭生计而外出打工,这些不得不与配偶、子女及其他亲人分离的教师,在农村有一个共同的俗称叫做“半边户”,这类教师多数是男性教师。他们是新时期的特殊群体,在农村学校尤为多见,特别是在村小,有的能达40%以上。

    另一种是受学校布局调整、城乡教师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素质较好、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村教师被调进城里或乡镇中心校,而边远山区学校,尤其是村小和教学点暂时无法撤并,致使部分教师离家较远,有家难回,从而产生“留守教师”。农村“留守教师”之痛

    据笔者调查,农村“留守教师”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活的困窘。这些“留守教师”的年龄大多数在30岁到40岁之间,他们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比一般教师而言,这些“留守教师”所遇的困难要更多更大。他们的爱人多数没有工作,只靠一个人的微薄工资来维持全家生计。他们既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回家种责任田、照顾家庭、孝敬老人、养育孩子。他们里里外外,风雨一肩挑,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虽然近年来教师的待遇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他们收入渠道单一,福利名存实亡,再加上城乡差异、通货膨胀等带来的影响,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二是亲情的缺失。从精神生活来看,农村“留守教师”信息相对封闭,娱乐活动单一。他们深居简出,活动半径有限,城里的娱乐场所与己无关,名山大川旅游景点更与己无关。他们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一心扑在工作上,平日有学生和同事为伴,倒还不觉得寂寞,但最怕的是星期天、节假日,别人一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成双成对外出购物旅游休闲,而他们只能形单影只地在家务农持家,或者干脆在麻将桌上消磨时光。有一位教师常常感叹:“平常在学校,尚能感受到同事间的真情,感受到领导的关怀,在工作中感受到乐趣,但一回到家,就是孤家寡人一个,常常发呆……”

    三是精神的煎熬。农村“留守教师”在承受生活重担和情感寂寞的同时,还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在工作上,农村“留守教师”大多要包班以至包校,一个教师要教好几个年级的学生,进行的往往是复式教学。他们既是教师,还是辅导员、保姆、勤务员和医务员,再加上社会环境对教师的苛求,留守学生监护人对教师的依赖,自己子女的成长焦虑等,更使“留守教师”的精神压力空前膨胀。在农村,当教师拿工资等于是端上了“铁饭碗”,最起码是要能养活一家人的,可现实是他们的爱人不得不到外面去务工谋生,因此这些“留守教师”不得不承受被人看不起的世俗压力。在以上诸多因素困扰下,“留守教师”的精神和心理悄然发生变化,导致出现诸如孤僻、自卑、自弃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产生放弃当教师的想法。

    四是生存环境堪忧。首先是“行路难”,现在农村不少学校远离城镇、远离公路,道路多为“机耕道”,购买食物等都要到数公里外的乡镇所在地,非常不便,而且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安全也难以保障。其次是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设施过分简陋,教师上课只凭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再就是子女教育问题,他们远离子女,孩子没法及时管教,在学习上也难以跟上同龄孩子。在初中,不仅担忧孩子考不上高中,无钱“买分”,就此辍学,更担心的是孩子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学坏,走上邪路。最后,“留守教师”大多生活在农村,农村学校设备差甚至奇缺,学校用于教师个人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再加上个别领导和管理层的漠视,“留守教师”的专业成长空间和个人发展空间几乎没有。甚至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教了几十年书却从来没有外出听过一节课。农村“留守教师”之盼

    

    “留守教师”的出现,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和队伍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社会各界在关注农村留守人员时,不要让“留守教师”群体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要想解决“留守教师”的问题,在笔者看来,首先是政策倾斜,排忧解难。各级政府可以制定和出台一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的措施,让农村教师有能力养活家人,争取不出现或少出现“留守教师”现象。例如:在家属就业方面,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把教师家属就近就业纳入政策范畴之内,为教师家属就业或创业提供倾斜政策,使他们能享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通过保障教师家属就近就业来保证教师安心任教。在子女求学方面,可将其子女纳入当前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系列之中,对于长期呆在农村的“留守教师”子女,在升学时,可给予一定的加分。在福利待遇方面上应给予一定的鼓励,如设立农村边远山区教师津贴、特岗教师津贴等,在绩效工资中单列。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解除“留守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农村教育教学。

    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关注“留守教师”的生存现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政治上多帮助、工作上多指导、生活上多关怀,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保障,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加快城乡教师的流动,让“留守教师”也能够更新观念、增见识、长本领、提素质,让他们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去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教师”有他们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情感体验。他们是农村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源头。他们站在中国基础教育的最前沿,是最薄弱的地区撑起农村教育的脊梁。让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教师”,因为关注“留守教师”,就是关注农村教育的未来。(瞿明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3粉丝

99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