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技教育] 浅谈低年级口语交流教学的几点做法

[复制链接]
秘园老董 发表于 2009-6-28 11: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律师在法庭上口若悬河地辩论时,当我们看到学生在激情地演讲时……总是啧啧称赞。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却忽视了孩子的口语教学。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一定的目的,运用口头语言,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思想交流的言语活动。因此,加强口语交流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尽快让每个孩子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巧定话题,吸引学生

    让学生“想说”就要使口语交际的题目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么按书上的原文照搬;要私出的题目不是太高深就是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对口语训练的内容没有什么感知,而教师却要求他们把话说得很完美,这样一来,不仅会减退学生的积极性,还会使他们对口语交际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从而造成课堂上的“静悄悄”。相反,如果教师能设定一些学生普遍较感兴趣的题目,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过“六一”》,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想怎样过“六一”,准备了什么节目表演给大家看,希望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收到什么礼物;苏教版二年级《我爱吃的水果》让学生介绍自己爱吃的水果是什么颜色、形状、味道,为什么会爱吃这种水果,并且还可以编成谜语请别的同学猜等等。由于这些题目符合学生的心理,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往往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踊跃发言。长此以往学生就对口语交际产生好感,进而“爱”上口语交际。

    二、主题活动,创设情境

    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

    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的事情。

    如第一次教学《我发现了》这课,我课前没有布置学生预习,一上课就进入主题,结果学生上课没有什么积极性,即使发言也显得很生硬,没有春天的味道。在第二次教学《我发现了》时,我总结了前次的经验,课前请家长带着学生到公园、郊外去看春天,看嫩绿的小草、粉红的桃花、金灿灿的迎春花……在树林里、在花丛中,孩子们发现了很多很多。在课堂上,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小花上面的露珠像一粒粒珍珠,很美。”“小草绿了,伸出小手,争着向太阳公公敬礼。”“小溪哗啦啦地唱着欢快的歌儿,小鱼在水里高兴得跳起了舞。”“人们穿着美丽的衣服,在大自然中呼吸新清的空气。”……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学生心智,使他们的语言变得绚丽多彩。

    三、表扬鼓励,培养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想什么就说什么、做什么,毫不掩饰自己的一言一行。但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变得胆怯、紧张,语言不流畅,结结巴巴,出现较多口头禅。因为他们害怕说得不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

    针对学生这一心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提高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不管讲得是否正确,都加以肯定,如:“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还会用这个词,真不简单啊!”“你一下子能说这么多,太了不起了!”“你说起话来小手放得直直的,身子站得挺挺的,多大方啊!”;对被点名发言的学生,讲对了则表扬,若不讲或讲错了,则启发诱导,不进行训斥。老师要善于为每个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我每次在语文课或班会课上,都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当众独白。这样,班上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显示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舞台。

    四、努力实现口语交流的双向互动

    张志公曾说过“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训练口耳是基础。”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

    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学会祝贺》,题目要求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向别人表示祝贺。如果教学时只关注“祝贺一方”怎样说话,那么这个话题就失去了互动性,变成了“看图说话”。因此教学对策是,不仅要引导“祝贺一方”说说话,让他“滔滔不绝”,也要引导“被祝贺一方”说话,让他“能说会道”。这样学生在表演时,才不会变成“独角戏”。像:《学会赞美》、《学会请求》、《学会待客》、《学会劝阻》、《打电话》等等话题都属于这一类。

    五、关注日常生活,增加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才越见深切。”可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五彩斑斓的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它为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源头活水。

    如过完寒假后的第一节课上,我面带笑容,先用“嗨,同学们,新年好!Happynewyear!”的问候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说一说过年有趣的事。“先祝同学们在新的一年学习进步!过年了,同学们也长大了一岁。谁愿意把你们在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里遇到了那些高兴的、有趣的事和大家分享?”孩子们的眼睛亮亮的,扬起小手,嘴里“嗯嗯”地抢着要发言。我就抓住时机,用与一学生对话的形式教给他们交际的技巧。我大大方方地走到一学生面前,双手抱拳说:“新年好!你有哪些有趣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接着又提出如“今年你是在哪过的年?有哪些人和你一起度过这快乐的节日?”“你最喜欢春节晚会中的哪个节目?”“你准备怎样使用压岁钱?”等问题,让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说自己在新年遇到的趣事。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交流,我又让同桌互相对话,把自己想问的想说的都告诉对方,并让说得好的同学上台示范说。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口语交际,课堂气氛热烈而融洽。这样的情境,不仅增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更为他们日后与人成功交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口语交际要领用于生活实际。如学习了《学会祝贺》,就可以捕捉一些机会,去向同学老师、亲朋好友、名人长者表示祝贺;学了《学会请求》,在遇到什么事情需要别人帮助时,应该试着请求……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近,乐于表达。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要想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不断地去实践。此外,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予以积极性的评价,鼓励他们表达独特的观点,辩驳不同的意见,敢于质疑,勇于思考,创新,使他们处于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从中感受到学习口语的乐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3粉丝

99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