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接受、感受和享受

[复制链接]
三明人才网 发表于 2009-8-28 09: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接受、感受和享受

& ~' j- _1 P: ?* n0 k( s [

 

) }' Z; `2 g; m- Q G7 J5 \

蒋夷牧


# Y( t9 v. b% c* A6 f. u

怎样使人生快乐与幸福?这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根本的话题。可是,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平时考虑得实在太少。很多人到了白发苍苍时,也许还没有想过。没有想过有关生命、人生、幸福和快乐这样的问题。在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我们社会关心的是经济的发展、GDP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个人考虑的是怎么赚钱、怎么升迁、怎么买车、怎么换房。以为这样就是在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但是我想问一句,幸福和快乐仅仅取决于金钱和物质吗?现实生活的答案显然不是这么简单。

9 A( @- t8 v) N6 c.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达国家已经将“国民幸福指数”(即GNH)作为检视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国也开始注意这个社会问题,有些调查的结果是很能发人深思的。比如,一份报告表明,中国人的幸福感在改革开放的前10年随经济发展而上升,但以后则下降,未与经济发展同步。说白了,钱多了,生活好了,快乐却少了。人们的精神问题,幸福和快乐的问题同样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民生问题,一个非常需要社会共同重视的现实问题。我们的社会关注的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很少关注人们的精神生活。其实,有了物质生活,并不等于就有了幸福生活。幸福和快乐是属于心灵的东西。

3 |: t5 s% g2 U

去年冬天第八次文代会和第七次作代会期间,我们听了温家宝总理的一个报告。他说,他去看望季羡林教授,和季老谈起“和谐社会”。季老说他非常赞成“和谐社会”的提法,又说,“社会和谐除了讲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应该讲人的自我和谐。”温总理赞同季老的想法,说:“先生,您讲得对,人能够做到正确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荣誉、挫折和困难,这就是自我和谐了。”后来,他们俩谈话的大意,写进了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他俩的讲话很给人启发。在我看来,所谓“自我和谐”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和谐、精神的和谐。

. h3 M4 u5 c$ x3 [7 F8 j

如果我们内心和谐了,我们也就幸福快乐了;如果我们内心和谐了,社会也就会多了一点和谐。人自我的和谐,应该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吧。我觉得,树立一些人生基本的观念,将是我们幸福和快乐的基础。

+ R, w# a( {* A$ r1 S

一、树立生命就是幸运,生命就是幸福的意识和观念,我们的人生就有了一个幸福和快乐的基础。

B. m' v W1 X) N. j( I- r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命实在是个奇迹。因为有了多少个偶然,才有了我们这个幸运而美丽的地球,才有了地球上千姿百态的生命,才有了宇宙间的万物之灵——我们人类。请想一想这个无比广袤的宇宙吧。你抬起头看看天空吧。那漫天的繁星,那肉眼能够看到的几千颗星星,只不过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朵浪花而已啊!银河系就有10万光年,1000亿个恒星。而宇宙有1400亿个星系,银河系也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小岛啊!就说太阳系,在我们的想象中,太阳和9个行星,就像一个家庭吧。其实地球到冥王星,光还要走7个小时。如果把地球缩成一颗豆子,冥王星是在2.5公里以外啊。这就是我们兄弟星星之间的距离。地球是如此的孤独啊!但地球又如此幸运。它不仅有生命所必须的水和空气,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恒星,给它热量和光明,它又恰恰处在一个不近不远的位置,可以得到最适合生命所需要的热量,近十分之一,远十分之一,都不行。就像金星离太阳太近,就太热,火星离太阳太远,就太冷,都不行。更有意思的是甚至连降临在地球上的灾难,对生命来说竟然也是一种幸运。比如,几十亿年前一个小星星撞上了地球,把地球撞飞了一块,结果是撞出了一个月亮。有了月亮这个伴星,地球才能稳定的旋转,才不会摇摇晃晃;有了月亮的引力,地球才有了一个倾斜的角度,才有了变化的四季。再比如,6500万年前一个撞击地球的大陨石,使当时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了。不然的话,我们人类也许只能躲在小小的洞穴中进化了。再进化也只有那么一丁点儿,也许只有几厘米长,也许还长着触角和尾巴。总之,地球和生命是如此的幸运。这一切由偶然形成的结果,恰恰为生命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但是生命的出现还只能说仍然是偶然。生命的出现,至今仍是科学家面临的重大课题。生命的出现靠DNA.,DNA由4种核甘酸组成。最简单的生物中的DNA分子含有几千个核甘酸。这几千个核甘酸几乎有无穷多的组合,而只有一个组合可以产生生命。所以随机产生生命的概率几乎等于零。所以只能说,由于一个更加伟大的偶然,出现了生命,出现了人类。同样也由于无数个偶然,有了你的和我的祖先,你的和我的不同的家族,而其中的每一对我们称之为我们的祖宗的偶然结合的配偶都是为你我的出生创造的一个个必要的生命之链,一直到你和我的父母亲。而即使我们的父母亲有幸结合了,他们要生下你和我的可能性,也不过是几十万分之一。一个人要到这个世界上来,实在是太难了。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无数美丽的偶然产生的一个美丽的结果。生命不是最大的幸运吗?中国有句古语:“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说,大自然最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就是生命。想一想,在这个无边无际的黑暗和冰冷的宇宙星空里,在无数无数的星球中,只有一个小小的地球,生长着鲜花,生长着万紫千红的植物和千姿百态的生命的星球在孤独地运行,这是一个怎样的景象啊!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地球不就是天堂,我们不就是一个个神仙吗?!想想生命是多么来之不易,每一个人都是中了生命大奖才幸运地来到人间的啊。还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重要更宝贵呢?!所以说有幸降临人世的我们是幸运的、幸福的。活着是多么美妙!

5 f5 @( ]# [; j4 l# ?% a

有了这么一个生命意识,我们就会更珍爱生命、珍爱自己。我们经常受到“爱”的教育,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等等。我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爱,就是爱自己。爱自己和自私自利不相干。爱自己就是热爱自己、尊重自己、欣赏自己、相信自己,爱自己也就是对自己宝贵的生命和人生负责。要相信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一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丽、才智和能力,人和人的差别远远没有他们之间在财富和地位上的差别那么大。这个观念是一个人自尊自爱的基础。

4 P* b5 T& g7 g/ Z/ t

有了这么一个生命意识,我们就会更懂得爱,懂得爱人。爱人是我们一切爱的基础。孔子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仁”,“仁”就是爱人。在当今社会里,我们的孩子太需要这样的教育了。我的一位已经当了奶奶的朋友对我说,她有一个可爱的六岁的小孙女,聪明伶俐,会背诗会弹钢琴,她见奶奶对爸爸、妈妈、姨、姑姑都好,就对奶奶说:“我就要奶奶爱我一个人!”一个可爱的孩子却这样自私,不应该引起我们教育的警觉吗?!中国人讲“仁”讲“仁爱”,西方人讲“博爱”,一个道理。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有同情心的人,是会有更多的快乐的。

. b- q6 ~# W% [& }9 T

有了这么一个生命意识,我们就会更多地从积极的方面去对待人生,体会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就不容易因生活中这样那样的琐碎和烦恼、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而影响对人生、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这样,我们的生活自然就会有更多的知足和快乐。

' j& T, D6 J" g0 `! F

可是,在我们的社会里,漠视轻视生命的现象还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在各地新闻中,我们不是常常听到和看到众人津津有味地围观轻生者跳楼的报道吗?!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是多么重要的一个教育。

4 @3 ?" a0 i; r: \$ i% `* X- N

二、人是需要感恩的。人人都应该树立感恩的意识。有了感恩的意识,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3 D- a1 H7 A1 b) |

感恩应该是伴随着我们的生命的到来,自然而然产生的一个意识和感情。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开始接受和领受着前人和今人为我们创造的一切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我们一切衣食住行都依赖着前人和他人的智慧和劳动。有一句谚语说得多好:“我们喝的水没有一口是自己打的。”你看,从一辆自行车到汽车,火车,到波音737、747、757飞机,从一盏电灯到电话、电视、电脑等等。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现代文明,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带给了我们每个人多少的快乐和便利啊!那是100年前的皇帝都无法想象的。仅仅20年前吧,多少人羡慕我们这些有幸出国的人,可以从国外带一台稍稍便宜一点的彩色电视机回来。而现在呢?再举一个例子。十几年前,有一种叫“大哥大”的无线电话,2万多啊,而且只是一部分从事特殊工作的人,比如公安部门的人才有条件用呢。那年,我们政协委员去视察,委员中有一位就是省公安厅的领导,大家看着他用“大哥大”,都像小孩子一样地感到惊奇。看着这个没有电线的可以放在兜里的电话,真觉得太神奇了。而从“大哥大”到如今千变万化的手机,仅仅不到20年,它是怎样的一个变化和发展呢?现在手机早已走进千家万户了。我看见有的乞丐也有这玩意了……这些年像神话一样发展的通讯、电脑和网络,它又是怎样地改变和创造着我们的生活!当我看着电视,拿起手机,或者使用着电脑的时候,不能不产生一种感恩之情。真感谢这些我并不相识的创造者和劳动者——是他们不断地提高和改善着我们的生活,是他们不断地给了我们便利和满足,给了我们快乐和幸福。

. i' X, [ [% ~& t; @ Q2 H

刚才说的还仅仅是物质生活啊,我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呢?从唐诗宋词到今天的电影电视,从李白杜甫的诗歌到贝多芬的音乐、达芬奇的绘画,我们的前人和今人为我们创造了多少好看的好听的绘画音乐小说诗歌,创造了多少让我们的精神可以陶醉可以享受的文学艺术啊!我们不是同样也是“坐享其成”的吗!

9 d& e8 t# _7 P3 G% r2 ~

至于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得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得到了师长的教育之恩,我们还得到多少亲人朋友同事和组织的关心和爱呢?不能设想我们的生活能离开这些爱和帮助。

0 O& ^0 ]8 d" F6 i5 L+ {- M1 S

我想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话了,“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无不依赖着他人的劳动,我必须以同样分量来报答我所领受和正在领受的东西。”一个为人类做出了如此伟大贡献的大科学家还这样想、这样说,那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我们能给予社会多少回报,多少报答呢?!

) R: T4 U( j/ y: x

我还想起大诗人白居易的诗了。他在《观刈麦》里也同样表达了相似的感情:“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担,岁宴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他表达的也同样是一种感恩的意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伟大的文学家,都念念不忘对社会的感激之情,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 v# t6 w' _ S

我们应该从这个宏观的角度来看一看想一想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样想,我们就能理解爱因斯坦和白居易的心情了,这样想,我们的感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了。如果每一个人都怀有这样的感情,那么我们的一生就会有更多的知足、平静和快乐。我们人和人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宽容、理解与和谐。所以,温家宝总理说,能够正确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人的自身也就和谐了。

; `& K/ ]5 g% f s/ z

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有感恩的意识。他们有一个“感恩节”(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四)。这个节起源于17世纪。当时到美洲的第一批英国移民,由于在第一个年头风调雨顺,获得了丰收,使他们得以安居下来,于是就选了冬天里的这个日子来表达他们对上帝的感谢。从广义上说,也就是对大自然、对朋友、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类似的传统。比如到了春节,我们要焚香祝拜,敬天地、敬神明、敬祖先。实际上,就是表达一种感恩的心情。我记得我小时候,逢年过节时,我的父亲就是这么做的。只是这样的一些传统思想,我们没有很好地对待它、弘扬它,让它融入进我们现在的文化中去。这是需要我们加以研究的问题。

0 J& r4 {4 y" q; _& U2 @5 P f5 Q

感恩,应该是人生观中应该树立的一个很重要的意识和观念。

- @6 E3 p5 U. G( R

三、幸福不取决于物质,而取决于精神;不取决于外界,而取决于自己,取决于心灵。通俗地说,仅仅取决于你对生活、对事件的“想法”和“看法”。幸福是心灵的事情。

1 E- R$ w5 h; o1 p1 m

我说幸福和快乐不取决于金钱和物质,有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对于一个没饭吃没地儿住的人来说,金钱和物质就是1,也就是说,金钱是百分之百的重要。但是,只要人摆脱了担忧衣食的困境,金钱的作用就很快地下降了。这就是金钱的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说得通俗一点,一个衣食无忧的人当然比一个没吃没住的人幸福;但是你不能说一个月薪一万的就比五千的人幸福,你也不能说一个有三房的人就比两房的人幸福。金钱到底在幸福和快乐中能有多少作用呢?两位法国学者恩得海和阿盖尔合写了一本书,叫《金钱心理学》。书中介绍说,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作过研究,而且令人感到惊奇的是,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得出了一个比例,那就是金钱和幸福的比例是0.25,也就是四分之一的作用而已。张西超著的《带着快乐去上班》一书,介绍了2006年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作的一次“北京市国民幸福感”调查。结果表明,并非收入越高,生活就越幸福。《瞭望东方周刊》曾对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和武汉六大城市做了调查,结果表明,上海人收入最高,但幸福指数倒数第二,成都人收入最低,幸福指数却最高。所以说,事业上的成就和丰厚的财富,与幸福感是两回事,实际上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内心。

' N. J; @5 g5 ^0 C5 g

那么幸福取决于什么呢?它取决于你自己,取决于你的心灵。简单地说取决于你对事物的看法,对生活的看法。

6 A) K% u6 R1 y

我们知道,有一个关于半瓶酒的说法。同样面对手里的半瓶酒,有人说“只有半瓶酒”,也有人说“还有半瓶酒”。它反映的恰恰就是对事物的两种看法和对生活的两种态度。说“还有半瓶酒”的人一定是比说“只有半瓶酒”的人幸福的。英国思想家作家弥尔顿说:“心灵是自己做主的地方,它能把地狱变成天堂,能把天堂变成地狱。”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说:“使我们幸福或不幸福的,并非是客观事件,而是我们对它的看法。”美国总统林肯甚至说:“大多数人的幸福程度和他们自己愿意的差不多。”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境由心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这些杰出人物说的都是同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幸福和快乐是主观的东西。它完全取决于你对生活和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你有什么样的“看法”,你就有什么样的心境。  你的“看法”决定了你快乐与否,幸福与否。

7 |# }- Q5 q# C5 `2 B+ L) F) d' ~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我想具体地来谈谈关于人生的两个“看法”。

* L) N8 g$ K. p

比如说,我们怎么看待生命和人生?在我们的传统的思想和文化里,人生是短暂的,人是渺小的。我们常说“人生苦短”。这个“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觉得相当一部分是受了我们古典文学作品的影响。比如庄子说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曹操写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李白的《将进酒》里唱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成青丝暮成雪”。这些作品的情绪影响了我们。让我们不自觉地产生了“人生苦短”的“想法”。你认同了这样一个思想,你的人生观中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层难以抹去的悲观和伤感。其实,我跟大家说,这不过是一种“看法”,甚至只是文学家们的一种“看法”和“想法”而已。我们可以欣赏他们的作品,但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来思考。人觉得自己渺小也好,短暂也好,都是因为把自己去和永恒的大自然相比较的结果。在《赤壁赋》中,苏东坡不就是在一个星光之夜,泛舟大江,面对浩浩江天,才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吗?!而在我看来,把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命去和没有血肉没有知觉没有生命的一座山、一条江、一棵古树甚至一只千年的乌龟相比,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比较啊,因为这两者完全是不同性质的存在,它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我曾玩笑式地问别人“如果有来世,又能让你选择的话,你愿意做一只千年不死的乌龟呢,还是还做一个活不过百年的人呢?” 我想没有人会因为乌龟能活一千年而愿意做乌龟的。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人有知觉、有思想、有爱和感情。 再说,大海无所谓“浩瀚”,高山无所谓“永恒”,鲜花无所谓“美丽”。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说过一句极其精彩的话:“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太深刻了!是人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给了自然界,给了没有生命没有知觉的石头和海水啊!再说吧,宇宙是无限的,无始无终的。在一个无始无终的永恒的宇宙面前,你哪怕活上两百年、三百年,和长江去一比,和无穷的宇宙去一比,你不同样会觉得“须臾”和“渺小”吗?其实,在永恒面前,一切都是“短暂”的,但一切也都是“长久”的。因为一切都是相对的。其实,人生说短也短,说长也长。就看你怎么看了,不是这样吗?!

8 b' z& b$ J' a# R! v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儿说:“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死命的东西要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以及宇宙对他所具备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   一无所知。因而,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说得多好!如果你也像我这样看问题,你的人生观中不就会有比较积极比较乐观的基调吗?你的内心就更多一些和谐。人生就是一辈子,你觉得短,也是一辈子,你觉得长,也是一辈子。我们为什么不接受“人生不短”这样一个“看法”呢?!如果我们真正珍惜生命,把每一天都能看成是生命给予我们的礼物的话,一辈子八九十年实在不能算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只要我们活着的时候好好活,爱过、感受过、创造过、享受过、经历过,一生也值得了。

' @2 N7 P+ a" {( h

再比如,怎么看待“老年”,看待老年人?同样和看待人生一样,可以说,你怎么看,你就有什么样的心境。

' \. `) I& P9 F; W+ h

在传统和世俗的观念里,老年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在世俗眼里,老人似乎总是弱者,总是和无望无助无奈联系在一起。老人是这个心理,社会也是这个心理。可是,我不这么想。有一次在一个新年联欢会上,当一位老教授面对一群唱唱跳跳的年轻人对我说“年轻真好”时,我却对老教授说:“年老真好啊!”他怔怔地看着我,我说:“你羡慕年轻人的这一头黑发,其实他们也应该羡慕你的这一头白发啊!人人都会有一头黑发,但不是人人都能有一头白发的呀!”老教授微笑地对我点点头说:“你说得好!”在医院里,当一位老干部沮丧地对我说“我是活一天少一天了”的时候,我会对他说:“不,不要这样想,你是活一天收获一天,活一天多一天啊!怎么是活一天少一天呢?”这就是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你感叹黄昏,那是你从太阳快要落山的角度说的,但如果从太阳走过的路程来看,太阳已经走过了一整个天空,一整个大地啊。就像人生一样,你从生命的旅程来看,从生命的收获来看,你已经闯过了多少艰难险阻,你已经走过了多少山山水水,你已经享受了多少个春夏秋冬。你的一生已经是丰收了。人生本来就是一趟旅行,你走了一天就收获了一天,你走了一年就收获了一年,你走了一程就收获了一程,你活得越老,你人生的收获不就越多吗?人生无常啊,作为一个生命,还有什么能比活到满头白发、寿终正寝更让人满足的事情呢!能走到老年,实在是人生的一个幸福。我在那篇《年老真好》中写道:“人的一生从小到大,从大到老,容易吗!那短暂而漫长的七八十年或八九十年,对于人生实在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旅程。我们要能幸运地抵御命运给予我们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包括病痛的袭击;我们要能幸运地躲过或避开时时刻刻都可能降临在你我身上的种种意外乃至天灾人祸。一个血肉之躯,一个有时很脆弱的生命,能穿越茫茫岁月,平平安安地抵达人生的最后一站——老年,这是一个天大幸运,是生命胜利的标志。能到达人生冬季的人是幸运的、幸福的,因为他是生命这个马拉松长跑的胜利者。”从这个角度去想,你的情绪就不一样了。你会因为命运对你的眷顾和厚爱而充满了感激,你会为自己平安地走过了一生而感到骄傲和幸运。这样,你就会以坦然的心情去度过晚年。哦,还应该是欢度晚年。而年轻人对老人的尊重也应该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胜利者的尊重。在我看来,对一位阅尽人间沧桑,健康平安地度过一生的老人来说,没有死亡,或者不叫死亡,那是生命的完成。

3 G- e% c6 z+ a: d! t' N( @6 h) G2 p

希望年轻的朋友们把我的感受告诉你们的父母亲和爷爷奶奶,让他们都能以这样的一种“想法”去看待老年,对待他们的生活,以满足的欣慰的心态,快乐地去欢度他们人生的晚年。

6 X/ D1 C# _+ W6 `

换一个思路,就是换一个想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想开一点”。也就是马克思说的辩证地来看问题。这对于我们一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

% |; A- q9 j* `0 d y

第一层意思是接受。我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接受。因为生命本来就是我们接受的一份礼品,我们无法选择,无法选择父母、家庭、性别,无法选择决定我们生命的基因。一生中我们还要接受生命过程中可能甚至是必然出现的种种顺利或者挫折,如意或者不如意,幸运或者不幸运;包括生命中难以避免的种种无奈、病痛、困难甚至灾难。中国俗话甚至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对此,我们都得有接受的准备。这也许是生命本身的代价,就像死亡就是生命的代价一样。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接受、接受、接受的过程。比如说人对自己不断增长的年龄和不断衰老的容貌,不都是一个不断接受的过程吗?你看着镜子里的你,皱纹一年比一年多一点,腰身一年比一年肥一点,头发一年比一年少一点,你能不接受吗?你只能接受啊,而且你不仅要接受,还要以健康的心态去看待这个变化。然后,该打扮的就去打扮,该健身的就去健身,继续地爱自己,欣赏自己。所以,接受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观念,一个很重要的生活态度。以接受的态度对待人生,我们就会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去面对生活,面对变化,面对困难和挫折。

* d8 ]( V6 s# g8 y5 h

第二层意思就是改变。要知道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事情,就像天气一样,你改变不了的,能改变的只能是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说,“天堂和地狱都在我们的心里”,也就是俗话说的“想开一点”。说一说我碰到的两个事情吧。同事告诉我,他有一个朋友老王,年近六旬,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儿子结婚后,他更是盼孙心切,终于盼到媳妇怀孕了。几个月后,他们迫不及待地让媳妇去做了检查,B超显示是男孩;产前两个月再做检查,仍然显示是男孩。老王的兴奋是不用说了,买这买那,只期待着孙子的出生。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机器也有出毛病的时候。产期到了,媳妇生下的却是一个孙女。失望之极的老王,连上班的力气也没了。后来经过好友的劝慰,老王才渐渐想开了。他想:即使这代生了男,还能保得了下一代和再下一代吗?即使幸运地生了重孙和曾孙,你还能确保四代五代还生男吗?如果说只能由男孩承接“香火”的话,那么这“香火”不也总有断的时候吗?!老王这样一想,也就逐步地把自己解脱了。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不就是阿Q吗?不是的。还是这个道理,你改变不了天气,要改变的只能是你自己。这是明智的现实的生活态度,这是不让自己为难自己的生活态度。

" G3 Y2 I! I- `) j! V+ Z4 G: c

再说说我碰到的一个医院的电梯女工。去年,我因为颈椎病而常到一家医院去做推拿。电梯里的一位中年的女服务员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很注意自己的打扮和仪表,淡淡的妆恰到好处。衣着不讲究,但整洁而得体,皮鞋总是擦得亮亮的,裤缝依稀可见。尤其是她的一头盘起来的头发总是梳得一丝不苟。发髻上还总是插着一个美丽的饰品……显然是一个很爱美爱整洁的女人。在这样一个不会被人注意的默默的岗位上,这个女人还保持着她的美丽和尊严,这感动了我。很多天以后,一天傍晚,我从电梯出来,正好碰上刚要下班的她。我招呼了她,并和她随便地聊了起来。我说,我是研究快乐的。所以注意到你,是觉得你一定是一个开朗的人,一个快乐的人。她淡淡地笑了一笑说:“是啊!为什么不快乐呢?各人头上一片天啊!”啊,我太惊讶了!“各人头上一片天”,这是多么智慧多么充满哲学意味的一句话呀!我不禁说:“你说得真好!”她又淡淡一笑:“别人天上的阳光照不到你啊!”我当时几乎觉得我碰到老师了。我们便聊了起来。她认真地说:“说真的,要说不快乐,我有一百个理由不快乐。但是,我也有快乐的理由啊!你看,每天我看着在电梯里进进出出的病怏怏的人,我就觉得我比他们都健康,这也是我可以快乐的理由吧?你说呢?” 她的话真让我又惊又喜,我对她说:“谢谢你,你可以做我的老师,因为你比我还懂得快乐。”一个女工有这样的生活态度,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我相信她会有一百个不快乐的理由的:文化少、工资低、条件苦、待遇差等等等等,但她却找了一个让自己快乐的理由让自己快乐了。比比这位女工,我们也许会有一百个快乐的理由。我们没有那样的开心,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那是因为我们不去找那一百个快乐的理由,而是去找那一个两个不快乐的理由,这正是人生的可悲之处。电梯女工的哲学是现实的哲学,快乐的哲学,我们该学学她。有人说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如果有人认为人生就像一杯苦酒,那么他会时时感受到人生的痛苦;而如果有人认为人生像一杯美酒,他就会常常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其实生活还是那样有苦也有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态,心态决定了你对生活的感觉,也决定了你生活的质量。所以,法国哲学家卢梭说:“真正的幸福之源就在于我们自身。”

6 ~: `' V6 j% ^. Z; @- k$ ]

第三层意思,无非是说生活中的得与失了。生活中纠缠我们,影响我们喜怒哀乐的常常是得与失吧。得了,我们高兴;失了,我们郁闷。我想对大家说,一定要平静地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得,也没有绝对的失。可以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和坏事。道家说得最彻底了:“得就是失,失就是得”。可谓把话说绝了。我的体会真是这样!就说一点我的经历吧。我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毕的业。由于我出身和社会关系不好,被分配到了中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山西省的晋西北的一个小县城当小学教师。不说大材小用,至少也可以说是用非所学吧。应该说我失去了很多,但还是有失必有得啊!我得到了很多我终身都受用的东西。在那里,我看到了一个贫穷的中国,接触和了解到了生活在这块黄土地上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喜怒哀乐,它不仅是让我深入了生活,更重要的是孕育了我的许多思想和情感。这对于一个未来的作家来说,是一份极其难得的财富啊!还有,我要改变自己的现状,我就必须发奋,必须努力啊。于是我拼命地写作,写剧本。剧本在当时很有用,因为县和地区经常要搞文艺会演啊。再就是拼命地读外文。告诉大家,我曾经将一本英译本的小说《小城春秋》译成了中文,仅仅是为了学习英文。谁能想到,十几年后,当福建电影制片厂要拍摄第一部故事片《小城春秋》时,我“理所当然”地被领导选中,当了这部片子的编剧。这就是命运吧,偶然中间有必然,必然中间有偶然。就这样,两年以后,我当上了厂长。当厂长可是一件大“好事”吧,其实,同样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我当了厂长,就不能当专业的编剧了。我有了所谓的“仕途”,我却失去了“财路”了啊!几年后,一个剧本的稿酬,不是几千,而是几万几十万呢,如果我继续当我的编剧的话,我可能早就是百万富翁了。你说,我是得了呢,还是失了呢?

/ _0 w% a# }! s9 z0 P

四、幸福和快乐就在你的身边,就在平平常常、平平淡淡、平平静静的生活之中。

+ @9 k# o- y% e* O- S

我用了三个定语,无非是要强调“平常”这个意思。因为幸福不仅仅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样一些人生中的喜事大事,幸福更不能指望中彩票、得大奖、股票暴涨之类的巧事、好事,幸福要在我们每个人平常的日子里去寻找。常态才是生活,常态的生活才有永远的快乐。

o& v, H: Y# O5 g

1、在平凡的劳动和工作中去获得快乐。

& i. f. }( i9 f; G4 l

列宁说,“工作着是美丽的。”意思是要从工作和劳动中去寻找快乐。从工作中去获得快乐,十分重要。我并不认同拿破仑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说法,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将军的,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老总当老板的。虽然中国的大多数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最终在天空里飞的在地上跑的大多数都不是龙和凤。其实,龙和凤也不见得就比麻雀和乌鸦来得快乐。大多数人还是在各个不同的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生活。所以,我们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事业观和成功观。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事业。千万不要觉得只有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只有影星、歌星、球星才有事业,只有所谓上层人士、社会精英才有事业。一个教师、一个工程师、一个厨师,他们是同样重要的。做好一个小学教师就不成功吗?做好一个称职的公务员就不成功吗?做一个一辈子与文字打交道但一辈子也没有发表作品的好编辑就不成功吗?就说一位报社的老编辑吧。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编发了我20多年的作品,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业余作者在他手里渐渐地成了作家,而他到退休时依然是个编辑。他曾对人这么说:“看着你们一个个出名,我也高兴。”你说他算不算成功呢!我说,他是成功的,因为他是一个敬业称职的编辑。编辑本来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但是我们的社会是肯定不会认为这样的人是成功的。我们的社会太功利、太势利了。社会的普通劳动者是永远不会和成功搭上边的。我们的父母期望的是“龙”和“凤”;我们的学校鼓励的是百里挑一的“人才”和“精英”;我们的社会宣传鼓吹的是如何成功如何发财。即使在快乐的“儿童节”那天,我看到某地新闻里播放的领导同志去看望农村孩子时,说的也是“希望你们长大了做国家和社会的栋梁”。在这样一种人才观和成功观的氛围下,大家都累——孩子累,家长累,学校累,社会累。最近看了一部反映美国的“9·11”的影片,影片中出现的那些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警员、消防队员、海军陆战队员,这么一些对社会有强烈责任感的忠诚和敬业的公民,这么一些普通劳动者,这么一些小人物,在美国是被看作“国家精英”的。那部电影的话外音就是这么说的。他们的高等教育支持这样的精英观,那就是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和社会也能认同这么一种价值观和成功观,那么,我们的社会也就更成熟和健康了。成功不仅属于“龙”和“凤”,成功也同样属于“乌鸦”和“麻雀”。我衷心地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地看待成功,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和劳动中去体现人生的价值,去享受快乐。能在工作中享受快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 D$ u7 t. m1 g

2、在平凡的生活中去获得快乐。

" B& p* H7 E2 c! G. j4 ]; x* d; V4 T" _

人生的可悲之处,就在于看不到自己拥有的东西。看不到身边的快乐,看不到那份已经属于你的幸福。直到失去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这些东西真的就像并不在意的阳光和空气一样的宝贵。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一针见血地指出过人性的这个弱点,他说:“我们很少想我们拥有的,却总是想自己缺失的。这种倾向实在是世上最令人不幸的事情之一,他带来的灾难只怕比战争和疾病都重大。”这是人性的缺陷。我郑重地奉劝各位一句话:你与其去想你现在得不到的东西,还不如想想你现在拥有的东西。我跟大家说一个我的朋友的故事。老余是我的朋友,在机关上班。他知道我在到处演讲,对我说:“老蒋,什么时候请你到我家,也给我讲讲。我怎么从没觉得生活有什么快乐呢?!”我了解他,也知道他一直很郁闷。50多了,还是一个科长,年龄关系,看来升官已没什么指望了,很郁闷;还有,住的是机关两房一厅的房子,老婆刚退休,也没有实力改善房子了,也郁闷;再是,品学兼优的女儿高考发挥不理想,只考了一个“本二”,更使他郁闷。他常常说:“就这样混到退休了。”可是去年,好长一个时间没看到他。一天,他打来电话,说什么时候一起喝喝茶。过几天我们见面了。我一看他精神气色都不错。他说:“老蒋啊,我要跟你说件事。你不用到我家去讲快乐了,我现在很快乐了。”原来去年冬天,他参加单位的体检。做B超时,医生发现他腹部长了一个东西,怀疑是恶性肿瘤,要求马上住院,马上手术。他是一个比较脆弱的人,当时“万念俱灰”,甚至想到要写个遗书。住院、手术、出院。一个星期后,妻子去取切片报告,竟然是良性的纤维瘤,没事!用他的话说,“我是从地狱里被神一推,推到了天堂。”就这样,他变了一个人。他对我说,当时看着那份医院的报告,忽然觉得“这个世界真好”。他觉得以前让他牵肠挂肚的东西,让他耿耿于怀的东西,什么“副处”、什么“两房”、什么“本二”全都不重要了,他觉得他的这个衣食无忧的家庭真是很幸福的。一场“未遂”的灾难,给我的朋友上了深刻的一课。原来他拥有的东西是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宝贵。我想,聪明的人应该从中获得启发,而不用一定要自己经历灾难后才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4 M0 R0 G. l* o& A+ u; o9 q

一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宝贵?哲学家没有直接回答,他领着他走访了几个人。一是问一个因为暴饮暴食而得了病的富翁,得到的回答是“健康”,二是问一个因为打骂妻子而使妻子离家出走的斗牛士,回答是“爱情”,三是问一个老人,回答是“青春”。回答各不相同,但都是已经失去的东西。哲学家最后说:“世界上许多东西其实都是十分宝贵的。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浑然不觉,而一旦失去它,便觉得它的宝贵了。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珍惜我们的拥有。”中国人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知足常乐”,这实在是我们祖宗留给我们的一句生活的箴言啊!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的家中悬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常想一二”,下联是“不思八九”。很有意思啊。一二就是你拥有的东西,多想想你现在拥有的东西吧,不要总是牵挂着还没有拥有和想拥有的一切,而忽视了去享受你已经拥有的一切。

' s# k; z& [4 j

幸福就在琐琐碎碎平平常常的日子里。幸福就是陪老人吃一顿饭、和爱人散一次步、给孩子讲一个故事、甚至在阳台上对着天空发一回呆等等。我常常跟人说,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能养家糊口的职业,你就可以生活在离“天堂”不远的地方了。

2 p6 @, A8 Y2 m& K# R/ k+ U( B

五、享受今天,享受现在。

& Y3 \* S/ C8 v" q

对于人生来说,生命的本质就是今天,就是现在。昨天已经过去,你抓不着了;明天还没来到,你也抓不着。只有今天在你的手中,是可以把握的,可以支配的。所以,我常常对别人说,一定不要怠慢今天。可是,很多人就往往缺乏这个意识。我又要说故事了。说的是我的一位亲戚。我那个亲戚是个大学的副教授,10年前分到了一套两房一厅的旧房。对于正在申报教授职称的他来说,这套房子没达到他该享受的标准。从长远来说,正如他说的“也是过渡过渡的”。的确,校方也表示过几年建了教授房会考虑给他调整的。于是,他认为只是“过渡过渡”的,就几乎没加装修就住了进去。连地板也不油漆油漆,墙也不粉刷粉刷,甚至卫生间里那几片踩下去会“嘎嘎”作响的破地砖,洗脸盆内那个松松垮垮的水龙头也不更换更换,就这么窝窝囊囊地住了进去。我大不以为然。我想,“过渡”也要过日子啊。说极端一点,人生人生也不过是一个“过渡”吧。在我看来,这房子虽小了一点,可花点小钱稍稍装修一下,好好打理打理,对于他这个三口之家,还是可以营造一个舒适的小窝的啊。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嘛。可我的亲戚想的是“明天”,想的是那个四房两厅的教授房。他活在今天,可他关心的、在乎的、等待的却是明天的幸福和快乐。他不知道人的一生是由一个个“今天”串起来的。没想到,他在这个屋里“过渡”了整整8年!他窝窝囊囊地住了8年!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怠慢今天”的例子。生活中这样的人可不少啊!要知道,每一个今天都是生命给予我们的礼物,要知道人生的快乐是由每一个今天的一个个快乐串起来的。你放过了今天的快乐,也就放过了人生的许多快乐。 所以,伟大的爱伦·凯勒说:“要是人们能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人们将获得多少的快乐啊!”

+ a3 m+ K+ w% o$ p# _& u& d* v1 b

六、幸福是需要感觉和体会的。

5 w! b$ E: k2 t3 S- c

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人是通过自己思辩活动而享有幸福的。”这是一句十分精辟的关于幸福的结论。人不是宠物。金丝鸟,卷毛狗,波斯猫是没有幸福感的。“思辩活动”就是指人的幸福是需要去感觉、去体会的。所以,善于去感觉去体会幸福的人,他们的幸福也就越多。

" O6 @- ~. e$ |

法国的作家蒙田写过《要生活得恰意》。文章说:“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使我一个人在花园里散步,倘若我的思绪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就会很快地将思想拉回。让自己想想花园,想想独处的愉悦。”这段话说得很通俗,实则包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幸福和快乐是需要感觉的,需要体会的。只要我们健康地活着,就拥有着多少幸福和快乐啊。人生是一桌最珍贵的生命的宴席,我们既不能心不在焉地吃,也不能狼吞虎咽地吃,我们应该细嚼缓咽,专心地吃。体会幸福,要像品尝美食、欣赏美景一样专心。有一回,出差杭州,白天开会,晚上泛舟西湖。明月当空,秋波荡漾,就在这么美好的时刻,一位同事却对我说,他想和我谈谈他对今年评职称的一些意见。你说,这不是真正的“煞风景”吗?!还有,常看到有人在一桌摆着山珍海味的宴席面前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吃了美食,也是食而不知其味。端着“茅台”,一饮而尽,不停地“干,干,干!”也是饮而不知其甘,这不是叫“暴殄天物”吗?!正确的生活态度应该是:工作的时候,工作是最重要的;吃饭的时候,吃饭是最重要的;散步的时候,散步是最重要的。就像蒙田说的那样。对于一个用心生活、善于感受生活的人来说,生活中的快乐是很多很多的。他会觉得忙碌是一种快乐,闲适也是一种快乐;创造是一种快乐,享受也是一种快乐;旅行奔波是一种快乐,窝在家里也是一种快乐;沉思、浮想联翩是一种快乐,发呆、什么也不想也是一种快乐。

2 U! f; X" h3 x- q+ `1 y; m9 I8 W; n

七、幸福和快乐取决于享受生活的能力。

! s$ E' |8 v$ {1 E/ b

我给大家讲讲我的两次有意思的经历。有一次,我和一位同事出差到广西,一天滞留在桂林机场,早上的航班延迟到晚上,我对同事说:“咱们正好去漓江玩玩吧。”同事毫无兴趣地说:“有什么好看?哪里风景都差不多,除了石头就是水。”我哑然。还有一次,我们到巴黎的卢浮宫参观,按计划,只有两个半小时,太仓促了,那里有看不完的艺术精品,看不完的宝贝啊。我们走马看花地走了一遍,11点准时出来时,我们的一个同伴拍拍屁股从台阶上站起来,有些不耐烦地说:“你们看这么久啊!里面都差不多的么,除了雕刻就是画。”也是一句这样的话:“除了什么就是什么。”不是很有意思吗?这两位说的话,虽然过去了多年,但我不会忘记。你想想他们的一生是不是要少了许多的快乐呢?人的享受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不仅仅是吃吃喝喝、饮食男女,更不是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世界有多少美色美景美物美文美声,可以给我们享受和快乐啊。但你必须要有爱好、有趣味、有能力。享受也是需要能力的!兴趣兴趣,无趣就没有兴;乐趣乐趣,无趣那来乐呢?多一份爱好,多一份快乐;多一个兴趣,多一份快乐。要做一个有爱好,有兴趣,有乐趣的人,你的快乐就多了。

, H$ `3 V: G# p6 q R ^

在结束我这个演讲之前,我想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我对生命对人生的感悟:那就是三个“受”:接受、感受和享受。

! @( u, d: p/ J7 d0 c5 @

接受,首先是接受。这一点,刚才我已经讲过了,请大家一定要记得。第二是感受,只有人类才能感受生命。我以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感受。我们活着就是生之过程的感受。所以我们才把生活叫做“过日子”。这“过”很有意思。看过吃过穿过用过笑过哭过做过到过爱过恨过劳动过创造过。什么都“过”了,也就什么都感受了,你的一生也就值了。享受,享受生命的快乐。享受是生命的应有之义。说到底,人类的所有理想,所有努力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美好生活和享受。在诚实劳动的同时,我们应该懂得享受生命和享受生活,甚至应该努力将劳动和工作本身也看作和成为我们享受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列宁说的“工作着是美丽的”。

7 {3 Q* d# K7 m% A

有一句禅语是这样的:

# {5 C/ y' K7 J. K9 Q: c

开悟前:上山   砍柴   担水 

d1 I2 H- b2 n6 d K7 b1 `/ a

开悟后:上山   砍柴   担水

) q8 a( t: p ~$ X

很有意思的一句禅语啊!对幸福和快乐是需要开悟的。开悟后,我们还是照样得“上山 砍柴 担水”,照样读书的读书、上班的上班、休息的休息,但是,我们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理解,却是大不一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28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