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技教育] 抓好科技三大建设 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12-12 19: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技人才资源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因此,就我市而言,如何抓好科技界的文化、建家和平台三大建设,进一步吸引、留住和用好全市现有科技人才资源,为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规避经济风险,早日实现“两个率先,一个努力”奋斗目标,加快向“江西亚中心”迈进,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资源作用,笔者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

一、抓好科技界文化建设,提升社会形象,吸引科技人才

1、要培养学习文化。采取各种形式,加大教育培训,切实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把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科学技术等学习,作为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精神,一种修炼来对待,真正把苦读与善学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尤其是科协系统的干部,要带头学,自觉地、有计划地引导大家学,要通过学习,逐步培养和弘扬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奉献、务实创新、不畏艰险、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努力营造具有科技界特色的文化氛围。

2、要培养创新文化。创新事业催生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成就创新事业。要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之间,逐步完善以品德、业绩、知识、能力为核心的科学化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和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贡献实施目标化管理,努力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现象,鼓励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引导和激励各类人才积极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勇攀科技高峰。要通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地把创造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紧紧抓住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采取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等方式,力争突破一些技术上瓶颈,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使各种创新要素不断在我市汇集、创新激情在我市涌流。

3、要培养品牌文化。品牌文化即感动文化,就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各级科协组织,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不简单应付,要干则干出品位,干成品牌,切实取得党委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与支持,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前几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开展的科普示范城创建工作。围绕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主动融入,在全省率先开展的“新农村、新生活”行动计划,在全省范围内都影响深远,等等。这些工作都成为了我市科普宣传工作中的一张张名片,一个个品牌,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工作和品牌就成了科协的代名词,对于提升科协的在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抓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留住科技人才

1、开展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要建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研究制度,全面把握新形势下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动态、分布状况、流动趋势、价值取向、权益保障等情况,及时了解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准确反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科技工作者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科学释放各种压力和不良情绪,努力实现科技界的社会和谐,切实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感受到科协组织的存在,体会到“家”的温暖。

2、维护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要通过开通热线电话、网络信箱等方式,畅通科技工作者侵权举报投诉渠道,同时各级科协组织要认真受理,积极协调,使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另外,要通过走访慰问等形式,积极帮助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实际困难的科技工作者,切实让困难科技工作者感受到科协组织的力量。

3、展现好优秀科技人才的社会价值。要通过做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奖励,充分发挥新余市青年科技奖和表彰奖励全市科协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奖项的导向激励作用,积极举荐优秀科技人才,支持和帮助广大科技工作在建设创新新余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使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要加强对科技创新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的宣传,努力营造鼓励科技工作者干事业、支持科技工作者干成事业、帮助科技工作者干好事业的社会舆论环境,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抓好科技工作者作用发挥平台建设,提供有效载体,用好科技人才

1、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努力搭建好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平台。要通过农函大培训这一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重要阵地,充分整合全市科技工作者中的师资力量,紧密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科学编制培训教材,扎实开展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农村科技致富实用技术培训,让每一位农函大学员真正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致富技术,逐步使他们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要切实加强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负责人、种养大户、农村青年人才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要通过科技下乡,农业专家与科普示范基地、基层农技协对接等形式,结合金融危机造成返乡农民工增多的现状,有针对性地组织专家开展对农民工的指导、帮扶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如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跟踪服务,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科技创业致富的能力,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的创业致富热情,推动形成我市农民创业致富的新高潮。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搭建好服务企业的有效平台。要加强我市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校的有效对接,尤其是在太阳能等新能源和新材料方面,密切注意全球最新技术动态,加强与各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使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积极发挥企业科协组织的作用,大力在企业广泛开展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引导广大企业科技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解决技术难题,参与技术创新,努力做企业欢迎、社会认可、有真才实学、能解决问题的企业优秀人才,推动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平稳渡过金融危机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决策咨询,努力搭建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有效平台。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入和蔓延,对我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发表的“三保一弘扬”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更加迫切需要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科协组织要积极利用政协界别这个有利身份,广泛征集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政议政,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要积极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我市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科研攻关,加强调查研究,撰写有深度、有广度的调研报告,通过科技工作者建议专刊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对策建议,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体智慧上升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启迪和良策。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12-12 19: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新余复市后,市委、市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人才建设的激励政策与措施,卫生人才占总人口比例稳步增加,截止2008年底,全市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140人,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44人、执业医师1.36人、注册护士1.38人,均在全省11个设区市排名前四位。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在有效培养中茁壮成长。但是,目前,我市医卫高层次优秀人才仍相对匮乏。在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217人,仅占专业技术人员9.96%;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1.88%,本科学历占28.51%。农村卫生人才整体素质偏低,据2007年数据统计,全市乡镇卫生院905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本科学历72人,仅占7.92%,无学历人员却占13.48%;正高职称没有,副高仅10人。乡村医生中,大专学历仅占3.1%,无学历或师承人员却占18.71%。取得执业医师资格9人,助理执业医师资格47人。省级科研立项较少,目前,全市尚无一项医学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卫生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有体制不顺的原因,但关键还是机制不活。一是人才配置不合理。高学历人才比例不高,中专及以下人员比重过大,特色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既懂专业、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才尤其缺乏。二是进人机制不畅。一些非专业技术人员因政策性安置进入医疗卫生单位,占用其编制,专业人员编制不足。用人单位缺乏选人参与权和用人自主权,一些研究生和紧缺专业,因报名人数不足15开考比例,而被迫取消“公招”考试。三是用人机制不活。医疗卫生单位中层干部“聘用制”回归“任命制”,身份变为“终身制”;人员能进不能出,职称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四是人才培养不力。一些单位只重使用,不重培养,人才出现知识老化、能力退化,应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制约名院、名科、名医和服务品牌形成。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必须把卫生人才建设作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轮驱动,着力在“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上下功夫,以人才促改革,以人才促发展。

广辟渠道,引才与引智并举。一是坚持开放引才。抓紧建设医学领先学科、重点专科、重点项目等载体,提升吸纳、聚集人才的能力。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实行人才引进限时办理。紧缺人才的引进,取消编制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限制。二是重视柔性引智。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有为”的思路,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灵活方式引进优秀人才智力。一方面,借助外部力量引智,通过与医学院校、科研单位、省内外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这个平台,在紧密协作中,带动技术与智力引进。另一方面,借助外部人才引智,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到我市开展会诊、手术和学术讲座,开展学术与技术的传帮带,发挥人才智力资源的辐射效应。

创优平台,环境与机制互补。一是营造良好的重才环境。建立县级领导干部与专家联系制度,每位县级干部联系2名以上专家,定期陪同专家深入实地进行考察和技术指导,向联系对象介绍全市卫生工作情况,倾听他们对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在领导决策中的智囊和参谋作用。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多给任务,多压担子,加速人才成长与提高。建立专家生日祝福、健康体检、定期疗养、帮贫扶困等制度,以情感留人才,防止高层次人才流失。二是完善用才激励机制。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为主体的卫生人才奖励体系,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的双重激励作用。在制定政策时,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对省级、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全省农村卫生专业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实行津贴补助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把握贡献与业绩这个导向,建立不同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拉开工资、奖金分配档次,重点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岗位、一流报酬的分配办法,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得到与其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报酬。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大力资助新技术、新项目开发与推广应用,对在科研中有特殊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

珍惜人才,培养与使用并重。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改进培养模式。遵循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和归口管理、统分结合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规范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果。一是分类培养,提高人才素质。加强城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对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派到国内知名院校、医院进修学习,鼓励他们读研究生,支持他们参加重点攻关课题,使他们在学习与实践中锻炼成长;对一线卫生人才,采取举办“短期培训、脱产学习、重点辅导”的办法,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更新培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其他卫生科技人才,采取“远程教学、专题讲座、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扩大继续医学教育的覆盖面,加快知识更新。通过免费培训、免费进修及轮训等方式,加快农村卫生人才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卫生人才整体服务能力与水平。采取开办社区卫生夜校,并通过“双卫网”等形式,加大社区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的培训力度。二是各尽所能,发挥人才效应。注重发挥退休老专家作用,鼓励支持他们著书立说,返聘他们坐专家门诊或进社区、到乡村,发挥医技专长,为广大群众防病治病,搞好业务技术传帮带。充分发挥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作用,鼓励他们瞄准科学研究前沿和突破点,抓住学科研究的主攻方向,发挥自身专长与优势,将学术思想转化为创新灵感,促进学科专业发展。引导他们通过“传、帮、带”,将学习心得与技术传授给他人,带动人才梯队建设。充分发挥优秀中青年人才作用,择优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担任重要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让他们在不同岗位发挥最大潜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