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今天怎样“善读党史”

[复制链接]
三明学习网 发表于 2011-4-28 08: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一位革命先烈曾说:“人爱自己的历史,好比鸟爱自己的翅膀,请勿撕破我的翅膀。”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认同,首先要从学习党史开始。创造明天,先要读懂昨天,只有一刻也不停止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

  善于学习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所有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厚重品质和优秀传统。

  在迎接建党90周年之际,阅读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对于帮助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读党史

  

  学习党史如何“读进去”、“读得懂”?实现“善读党史”需要哪些条件?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教授

  今天怎样

  “善读党史”

  本报记者  张  垚

  通过学习党史,增加社会大众理性认同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党史类出版物的大致范围,有哪些有代表性的作品?

  谢春涛:关注党史、读党史,让精神营养滋润大众心灵,首先要知道学习的对象有哪些。一般来说,专门的党史著作、党史资料汇编、中共中央文件汇编、领导人文集选集、领导人的传记年谱以及纪实文学、文艺作品等,都属于党史类出版物。

  目前,党史研究拓展,党史图书的出版呈现一个比较繁荣的状态,官方权威部门编写以及作者个人撰著的相关出版物数量较多,其中有价值的不在少数。这种情况得益于中央对党史工作的重视、大量党史资料的披露、出版事业的发展等。《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以及《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十八讲》、《毛泽东传》、《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图书都是党史图书中的优秀之作。但是,整体来看,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党史类图书还是不够多的。  

  记者:在今天这样一个改革深化、社会转型的时期,关注党史、学习党史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谢春涛:毛泽东曾经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总体来说,开卷有益,关注党史、学习党史是一个充实丰富自己的过程。具体来看,受到的“益”有多少,获得的是哪方面的“益”,则是因人而异的。

  如果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来看,读党史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其重要性、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领导干部学习党史,能够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党的指导思想,继承和发扬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正确认识和总结党的失误教训,强化和提高领导工作水平。据我所知,很多处在领导职位的党政干部已经把学习党史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对于社会大众而言,通过党史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的党,增加理性认同。

  从党史中学道理、学方法、学文风、学风范

  记者:读书要有所选择,在众多的党史出版物中,要如何选择?

  谢春涛:“善读党史”首先强调的就是读有价值的党史出版物。这种党史书籍是科学的,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但由于不同的群体对于党史的关注度不同,自然对党史出版物的需求程度也不同,这取决于读者的精力、见识和工作实际等方面,所以,考量党史读物的价值要与读者的需求结合起来。

  具体来看,对于专业学者以及党政领导干部而言,甄选党史读物首先看前言,了解作者的意图和基本内容;再看参考书目,如果参考书目都是成熟可靠的党史资料,那么这本书就有良好的史料基础;还要看文中的注释。对普通读者而言,读党史可以首先从读领导人的传记、回忆录入手,也可以考虑基本史实准确的文学类党史读物。

  记者:学习党史、提高素养,主要应该着眼哪些方面?

  谢春涛:通过学习党史帮助我们了解党自成立以来发展壮大的历程,学习党的理论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最基本的。此外,还应注意从中学道理、学方法、学文风、学风范。

  比如,学习领导人的文集、选集,我们可以从中学道理、学文风,这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推动工作、改进作风文风大有益处。从党史中学方法,强调的是用历史的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养成用历史眼光观察事物的习惯,这点对于任何读者都是重要的。从党史中学风范就是要学习先进人物的德行品格,了解党的事业成功发展的原因所在。

  多方合力形成“善读党史”的氛围和风气

  记者:党史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要求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倡导社会大众学习党史,实现“善读党史”,关键在哪里?

  谢春涛:实现“善读党史”,除了选择有价值的党史出版物以外,还要形成让普通公众愿意学习党史的氛围和习惯。历史是有血有肉的,党的历史是具体的、生动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充分挖掘党史中鲜活的内容,更加重视柔性的引导、说理,改变以往板起面孔说教的模式,注重熏陶和感染的作用。

  从个人角度来说,读书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是有趣味的,能让自己感觉到精神愉悦并有所收获,这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要选择能够“读得进去”的党史出版物,真正做到“悦读党史”。

  从党委、政府的角度来看,要努力营造学习党史的风气;通过媒体的宣传,推广有价值、有感染力、有思想性的党史出版物,让广大民众主动靠近党史;还要规范出版市场,形成有效的制度机制。

  从作者、出版社的角度来看,要在有针对性的选题、充足的事实依据、严谨的逻辑思维、鲜活的文字语言等方面寻找最佳的结合点,方能推出优秀的党史图书。

  

  看党史

  

  让经典走向大众,一套小书为我们提供借鉴

  “红色经典”也可“悦读”

  本报记者  纪雅林

  在这套“小”丛书里,能读到文学名著的片段、思想经典的撷英,还能读到“红色经典”的精华——导师语录、领袖诗词、烈士文稿等等。作为重庆市“读经典”活动推荐书目,《读点经典》这套原本作为“干部读本”的丛书,成为了广受欢迎、销售火爆的“大众读本”。

  在“经典”图书越做越厚、越做越豪华、离普通读者越来越远的时候,《读点经典》丛书反其道而行之:小巧便携,装帧朴素,每辑不超3.5万字、定价6元,其内容却显厚实,经典语录、散文选萃、诗词撷英、楹联集锦、经典释名5个板块,精心选辑了古今中外数十篇经典著作精华,虽为“微阅读”,却有“大滋养”。

  正如出版方重庆出版集团总编辑陈兴芜所说,《读点经典》,内容上组合了“古典”与“红典”、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形式上以大众时尚的方式包装推广“阳春白雪”,把严肃与流行两相结合,每月一辑,两年来系列丛书已发行28辑,累计1500多万册。“精选‘红典’,是我们这套丛书的一大特色。马列著作与中国当代领导人重要思想摘录、革命者诗文等‘红色经典’都占相当比例。”陈兴芜介绍,“我们做这套书,目的就是要提振人的精气神,倡导积极向上,让人精神振奋,因此选择标准不是纯粹选美文,而是看价值意义。红色诗文散发着革命者强烈的个人魅力,对当下有很大激励作用,为丛书增加了丰富内涵。”

  现在,《读点经典》持续着每月出版一辑,一系列衍生产品也已经面世:学生版、合订本、精选本、朗诵本、音乐本、书法字帖练习本等等。

  当阅读成为“悦读”,经典就重回大众手中。推动“红色阅读”,或许也需要一点这样的启示。

  有关革命题材的影视剧趋热,成为文化现象

  影视剧流行“红色叙事”

  本报记者  王  珏

  有关革命题材的“红色经典”影视剧再流行,成为当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解放》、《潜伏》等热播电视剧,云集了众多明星的电影《建国大业》,包括今年要上映的电影《建党大业》都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

  “这些影视剧拓展了传统‘红色叙事’的思想视野与言说方式,以独特的形态建构与内蕴开掘,创造了一种不同审美文化资源兼容并包、主流价值弘扬与接受效应追求相得益彰的新叙事方式。”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说,按照接受心理学的理论,“红色经典”影视剧不仅以其价值观念与审美旨趣造就了自身的经典性,同时还造成了一种接受心理——剧中人物和故事都传递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其核心是对民族的热爱和对信仰的执着,这种精神已经构成了当今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重要元素。  

  对于“红色经典”影视剧的发展,饶曙光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红色经典”必须积极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摒弃过去那种公式化、概念化、灌输式的方式,用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使“红色经典”的核心价值观得到有效的传播,创造新的“红色经典”。“‘红色经典’影视剧创作要实现坚守与创新的统一,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的统一,大众化与‘化大众’的统一。” 

  

  传党史

  

  150多万人次听过毛秉华宣讲

  让更多人读懂井冈山

  本报记者  卞民德

  42年,2万多场宣讲,听众累计150多万人次……

  这样一组数字的创造者,是来自革命圣地井冈山的一位80多岁的退休老人。他叫毛秉华,被誉为“井冈山精神第一宣讲员”。

  做过教师,进过工厂,当过干部……1968年,毛秉华被调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任馆长,在退休后的20多年里,他更是把宣讲井冈山精神当成了“事业”。数十年来,毛秉华只身一人,自费跑遍了湘赣两省边界各县的农村,还到赣南、闽西、北京等地收集革命文物资料。

  为了回答听众提出的“陈列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军旗设计者是谁”的问题,毛秉华专程赶赴北京,寻找军旗设计者。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老人执着的精神从未松懈。一本《天下第一山》,凝结了毛秉华大半生的心血。他先后拜访经历井冈山斗争的30多位老红军及红军后代,整理文字资料10多万字,每次再版都要补充一些他最新掌握的史料。

  面对赞许,他说:“我知道那掌声不是给我的,是给井冈山精神的,是给那些为革命牺牲的人们的。我之所以感到满足,因为我看到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没有被遗忘。作为传播者,能不欣慰吗?”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井冈山精神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中。”这位老人至今仍心存梦想,那就是把井冈山精神讲给更多的人听。

  90位老党员著书讲述自己的“红色故事”

  读他们就是读党史

  本报记者  梁昌杰

  90位老党员,有的参加过抗日战争,有的经历过淮海战役,有的曾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他们的亲身经历,将以口述实录形式结集出版。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启动《穿过幸福时差(二)》编撰活动,该书将于6月初推出,向建党90周年献礼。

  月坛街道区内国家部委聚集,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很多。他们伴随党一起成长,见证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

  “他们是党史的亲历者、书写者,读他们就是读党史。”月坛街道工委副书记谢静说,相比书本中那些遥远的记忆,作为身边活生生的人物,这些老干部、老党员的个人经历故事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今年84岁的杨增仁1949年1月在北京参加地下党,他的革命故事被收录进《穿过幸福时差(二)》中。在他看来,老革命们将自己的经历好好整理出来,回想自己当时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这个过程就是对党史的梳理。

  “这位老大爷居然是个神枪手,那位老大娘还是位刑侦专家……”如今,月坛街道许多老人遛弯时总会被年轻人赞赏几句。在国庆60周年时,月坛街道就出版了《穿过幸福时差(一)》一书,将区内60位经历了建国大业的革命老人所亲历的历史事件整理成篇。齐子扬老人“十粒子弹击退日寇”、吴凤山老人“亲历三大战役智取敌方炮楼”等故事一直为区内的年轻人津津乐道。

  烟台大学学生社团学党史注重实践

  在校园感受党史魅力

  崔  烨

  “每次我们寻访革命家、烈士家眷,总会有其他院系的同学跟着去,我们想借这次活动扩大学社的规模。”烟台大学学生社团“党史学社”的社长、大三学生邵合锋说。眼下,在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团委的支持下,党史学社正开展“学党史,忆岁月”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

  党史学社前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习社,2004年成立。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社团开展寻访胶东半岛的革命家及烈士家眷、与退休党员教师联谊交流等活动,将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感人事迹展现给社员。

  主管学生工作的院党总支副书记刘善平说:“党史学习不是纯粹研读理论性的书本而没有实践。我参加过学社的很多活动,觉得自己是和一群有志向、有思想的青年在一起,乐在其中。”

  7年来,学校里很多社团都解散了,党史学社却一直延续着,目前有40多名社员。邵合锋大一时还不是学社成员,后在室友的带动下加入,如今已是预备党员。邵合锋说:“联谊时,从退休党员教师们载歌载舞、剪纸、包饺子等细节,你会发现他们的精神风貌丝毫不亚于我们大学生。他们会讲自己当年入党时的故事。有位老师说,她当年因入党申请书弄丢了没来得及上交,伤心了好几天。”学社每年都会举办红色话剧汇演,很多道具服装都是从退休党员教师那里借来的。党史学社听起来单调拘束,实际上充满活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25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