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江西老秘 发表于 2011-6-28 07: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民营经济是我国最具成长性的经济力量之一,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近日,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组织编写、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版民营经济蓝皮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9—2010)》显示,截至2009年,我国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已达15192.4万人,较2008年增加1512万人,增长11.1%,城镇新增就业的90%以上都是民营经济解决的。我区民营经济在增加就业、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发挥其在我区推进富民强区进程中的重大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民营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民营经济较快发展,必须深刻总结以往发展经验,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所面临的发展形势,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科学发展。

  一、“十一五”时期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及数据分析

  “十一五”期间,广大非公有制企业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圆满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为加快自治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民营市场主体数量稳定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区民营市场主体总数从2005年的515934户增加到2010年的867665户,年均增加70346户,年均增长速度为10.96%。2010年末,私营企业数量为113351户,比2009年同期增长19.51%;外资企业数量为3693个,比2009年同期增长0.49%;个体工商业数量为754314户,比2009年同期增长8.72%。私营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其增长率在2005年—2008年连续4年上升后,2009年出现了较大的下降;外资企业增长率基本上呈“M”型走势,2008年增长率为-3.88%,陷入低谷;个体工商业自2007年—2009年连续3年上升后,2010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二)民营经济资金规模逐步壮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区民营经济注册资金从2005年的852.0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420.4亿元,年均增加913.6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44.78%。2010年末,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为5139.62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53.74%;个体工商业数量为280.78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22.70%。全区民营经济户均注册资本由2005年的16.5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62.47万元,年均增加9.19万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0.49%。其中,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从2005年的156.2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453.43万元,平均增长速度为23.75%。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增长率在2005年—2007年保持上升趋势,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私营企业增资速度出现了下降趋势,直到2010年才出现回升;个体工商业注册资金增长率从2005年起连续5年保持上升趋势,2010年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

  (三)民营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区民营固定资产投资从2005年的135.1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439亿元,年均增加1060.7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09.40%。“十一五”期间,民营固定资产额平均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8%左右,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投资增长水平,成为拉动自治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民营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区固定资产总额的60.21%,比2009年同期增长25.18%,相当于2007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四)上规模私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据有关部门统计,上规模私营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984个增加到2010年的2295个,年均增加262个,年均增长速度为18.46%;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452.8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672.16亿元,年均增加643.8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51.98%;主营业务收入从2005年的427.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606.06亿元,年均增加635.7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53.19%;利润总额由2005年的20.8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43.37亿元,年均增加44.50亿元,年均增长63.41%。

  (五)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总体平稳。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区民营企业进出口额从2005年的23.0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53.23亿美元,年均增加6.04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8.25%,基本上占当年全区进出口额的50%左右,保持了比较旺盛的发展潜力。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各类市场主体进出口增长率在2009年均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在国家和自治区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2010年各类市场主体进出口增长率均出现了回暖向好的发展趋势。2005年—2010年,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长率呈“W”走势,大起大落比较明显,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比较大。

  (六)民营经济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贡献更加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区私营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50.4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58.81万人,年均增加21.67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11.46%,呈现出逐年增长的特点。2010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4.6万人,其中民营经济新增就业22.5万人,占全区新增就业量的91.46%,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05年—2008年,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从业人员增长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自治区私营企业,2009年我区从业人员增长率出现了下滑趋势,私营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减弱。2010年,虽然个体工商业增长率继续下滑,但随着私营企业生产经营的好转,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带动了私营个体经济吸纳就业能力的提高,抑制了私营个体经济领域从业人员增长率下降的速度。

  (七)私营个体经济上缴税金数额稳步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区私营个体经济完成税收收入从2005年的76.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51.37亿元,年均增加34.8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6.73%。2010年,私营个体经济完成税收收入占全区税收收入的16.16%,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少完成87.72亿元,比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多完成157.63亿元。其中私营企业完成税收收入142.55亿元,同比增长43.45%;个体工商业完成税收收入108.82亿元,同比增长31.60%。如果把民营企业的范围确定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外各类企业总和的话,2010年民营企业完成税收收入1122.95亿元,占全区完成税收收入总额的80.73%。

  (八)民营企业知名品牌数量大幅度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全区商标总量达到3.6万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1件,比2005年增长138.46%;自治区著名商标330件,比2005年增长323.08%;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件。一批民营龙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伊利、蒙牛、鄂尔多斯、小肥羊等品牌已经家喻户晓;河套面粉、河套老窖等品牌成为行业翘楚;武川土豆、库伦旗荞面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带动了各地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热。除传统的第一、二产业注册商标大幅增长外,以巴运情、达利雅等为代表的服务业、文化业商标近年呈现增加趋势。

  (九)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全区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1042户(含分支机构),比2009年增加5123户,同比增长86.55%;出资总额174.94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137.46%;成员总数108594个,比2009年同期增长84.20%。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销售等行业,分别占总户数的47.10%、27.57%和9.75%。

  (十)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增强。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全区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564亿元,比年初增加698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49%,占到全部贷款余额的32.4%。全区小额贷款公司开业户数达到422家,注册资本312.5亿元,覆盖全区95%的旗县区,2010年累计发放贷款511亿元,12月末贷款余额348亿元,已经相当于全区农村信用社系统贷款余额的1/3,支持了4万多户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牧民的融资需求,成为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省区。

  二、“十一五”期间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主要特点

  一是民营经济已占据全区经济半壁江山。据有关部门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从2005年的1366.7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594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32.5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35%提高到2010年的48%,接近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2。2010年非公有制实现增加值是200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13倍。2010年,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561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5.1%,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14.5%,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增长52.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9.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9.2%,以私营企业为主的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49.4%。

  二是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区私营企业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领域。私营企业中增长最快的是金融业,同比增长53.97%,其次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增长41.22%。个体工商业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居民和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政业等领域。个体工商业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同比增长96.23%,其次是金融业,同比增长84.62%。

  三是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一批技术起点高的能源、冶金、化工等大项目纷纷落户内蒙古,一批本地非公有制企业加快技术改造,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技术装备达到了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比如,伊泰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试车成功是我国煤制油技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国家;鄂尔多斯集团、鹿王集团、维信集团在羊绒新型纺纱、新型印染和自动化编制等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

  四是民营企业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2005年,内蒙古乳、肉、绒、粮油、蔬菜(瓜果)、马铃薯、饲草饲料、特色产业被确立为农牧业产业化主导产业,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培育和扶持,产业层次和市场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产业化经营架构基本形成,乳、肉、绒3大产业的销售收入占到农畜产品加工业的60%以上,乳产业位居全国领先水平,肉产业生产、加工均位居全国前列,绒毛(皮革)产业成为我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粮食产业形成了由玉米、小麦、稻谷和杂粮杂豆加工4大行业为支撑的新型现代粮食加工体系。2010年,全区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民营企业达到2072家,实现销售收入2429.1亿元,同比增长17.3%;实现增加值724.2亿元,同比增长19.3%;实现利润总额178.1亿元,同比增长33%;实际上交税金73.1亿元,同比增长23.8%。全区规模以上农畜产品流通企业达到464家,实现交易额792.6亿元,同比增长33.5%;实现利润总额46.7亿元,同比增长13.8%;实际上交税金6.4亿元,同比增长8.9%。随着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了农区牲畜头数超过牧区牲畜头数、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种植面积50%的“两个超过”。良种及改良种牲畜在牲畜总头数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72%提高到2010年的94%。

  五是民营企业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大显身手。近年来,沙产业在我区逐渐兴起,而非公有制企业则成为开发沙产业的主力军。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以种植沙柳造纸为龙头,发展绿色沙产业,投资6000多万元进行原料基地建设,现已抚育成活80万亩沙柳。以沙漠生态资源为载体的亿利资源集团,现已建成220万亩甘草基地、40万亩速生林、60万亩沙柳、柠条和各类药材,累计治理沙漠300多万亩。内蒙古西蒙集团购买10架民用飞机,在毛乌素、库布齐、巴丹吉林等沙漠飞播造林种草。蒙牛、伊利集团的沙区移民村、奶站建设及异地扶贫项目,都把防沙治沙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实现了个人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沙地增绿的综合效益。

  六是民营企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10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感恩帮扶活动中捐款捐物近3500万元,一大批生活困难的“三老”人员和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得到救助。青海玉树地区发生地震后,全区民营企业捐款捐物达5000多万元。此外,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支持教育事业、资助失学儿童和贫困大学生、救助困难家庭等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活动,资金投入和捐款捐物价值近亿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慷慨解囊、回报社会的义举,为融洽阶层关系、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是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从目前我区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看,多年来形成的一“白”(以羊、奶为代表的农牧业产业)一“黑”(以煤炭为代表的工业)产业还没有根本打破,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化水平不高。卖初级产品、卖原料,花色品种单一,产业链延伸不够,市场开拓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全区工业中90%左右为资源型产业,煤炭、电力、天然气、钢材、电解铝、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绝大多数是资源型产品,占全国同类产品的比重较高。这种产业和产品结构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市场和调控政策的影响。

  二是融资难成为影响民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区99%的民营企业是中小企业,经济实力较弱,财务资料可信度低,加之金融机构贷款门槛较高,所以很难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主要靠自我积累、民间借贷和小额贷款,融资成本较高。目前,鄂尔多斯市民间借贷资金总量达300-500亿元,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依赖民间借贷,仅有1/3来自金融机构贷款。

  三是针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性、体制性限制因素仍然较多。比如,在铁路、电信、城市供水、供热、供气等行业,垄断经营仍普遍存在,还没有形成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经过几次集中清理,我区已经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下放了一批行政管理和审批权。2010年,我区取消了10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年为企业和居民减轻负担近100亿元。但是仍有一些行政收费项目需要取消。

  四是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转型操作能力。大多数民营企业仍实行传统的家庭式管理,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发展。设备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的相对滞后,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由于其先天的原因,较低的员工素质也制约了企业技术更新的速度。

  三、“十二五”时期我区民营经济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完全依赖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性在减弱,传统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在减弱,过分依赖资源开发所形成的产业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而短期内提高国内消费水平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国家在谋划经济的合理布局过程中,将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梯度转移作为保持既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近两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区域性发展规划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性文件,凸显国家战略区域或地方试验示范的政策效应。

  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已进入升级阶段。受土地、融资、劳动力成本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逐年增加和环境容量指标逐年削减等因素的制约,部分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区具备大规模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条件。产业基础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政策法规日益健全,为吸引众多产业大规模加速向我区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发展战略,为民营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同时,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区民营企业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财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战略眼光、勇于创新的成功企业家,人民群众自主创业的氛围已经形成,将为推动内蒙古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我区民营经济完全有条件在“十二五”期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继续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此,“十二五”时期,要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打造“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共同发展、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向内与向外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为推动民营企业科学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整合利用财政技改资金和民间资金,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在二产领域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采用低耗技术、设备和工艺,淘汰落后装备,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附加值。在一产领域抓好农牧产品的深精加工和品牌培育,在“绿”字和“特”字上下功夫,打造大型龙头企业。在三产领域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档次和竞争力。

  二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区风能资源和风电装机容量都居全国之首,太阳能资源居全国第二,仅次于西藏。风、光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非耕地、林地区域,建设风、光电场不涉及人口迁移等问题,宜于大规模开发,且开发成本低廉,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我区将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利机遇,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引导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开发风、光资源。鼓励支持多晶硅参与生产企业与下游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联合,积极打造多晶硅—单晶硅—电子级硅片—电子元器件和太阳能级硅片—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等完整的硅材料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围绕农畜产品及特色植物资源,培育中蒙药、生物制药、生物兽药、生物饲料产业链。

  三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文秘小白407 发表于 2023-5-15 15: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围绕农畜产品及特色植物资源,培育中蒙药、生物制药、生物兽药、生物饲料产业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6粉丝

20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