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学发展] 推进产业转移 提升发展水平 崔长根

[复制链接]
北京老秘 发表于 2011-8-2 08: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紧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是铜陵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随着国内外产业分工的深刻调整,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铜陵必须紧紧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趋势,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抓手,以更加前瞻的眼光、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扎实的工作,找准产业转移承接点,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铜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首先,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靠内功,也要借外力。加快铜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首要任务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可以为铜陵产业结构补链嫁接再造,推动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结构优化。当前要着力构筑既有区域特色又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产业体系,率先打造千亿铜产业,加速形成铜产业集群。拓展化工、电子和建材业,形成一批百亿元的企业或企业集群。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装备制造、新材料和光电产业上求突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在物流、拆解、金融和文化产业上形成区域品牌。借助承接产业转移,使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创新能力增强的过程,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过程。

  其次,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招商引资是承接产业转移最有效的途径,但承接产业转移是招商选资。通过选资推动产业集聚,催生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导向性和战略性。一要全面招商。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推介为重点,以会议展览、战略合作、社会中介等为平台,以大项目为纽带,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境内外重大招商活动。二要突出重点。有方向、有重点地选择招商引资对象,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技术进步、结构优化的传统优势产业,瞄准国内外优势品牌企业,瞄准产业链式、集群式转移的龙头型项目。三要创新方式。认真总结招商引资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开展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大力推进点对点招商、专业化招商和企业招商、以商招商,实现精确招商。

  第三,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推动自主创新。创新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体现。加快创新是推动铜陵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坚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推动创新,在推动创新中承接产业转移,走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路子。吸收引进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本、技术、市场运作、经营管理等优势,着力引进具有带动性的科技含量高的创新型企业,引领和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力。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型人才,健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化的创新链,建立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和技术传导机制,使科技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创新资源的整合力。加强区域合作,推动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增强区域创新的协同力。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综合性与专业性结合、初创期与产业化兼顾的全程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创新环境的支撑力。

  第四,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优化承接环境。在发展中兼顾改善环境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必须坚持以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环境,以改善环境推动承接产业转移。要健全政策体系,创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转变职能,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程序,清理、减少审批事项,不断完善一站式服务、全程代理、并联审批等制度,创造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要着力保障各类要素供给,为合作共建、产业配套、空间承载和要素集聚提供最佳配置,创造量多质优的支撑环境。要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科技创新高地,创造改革创新的人文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健全信息网络系统,树立文明诚信礼让的新风,创造亲商便民的和谐环境。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打造天蓝水清气爽的生态山水城市,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1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