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闵乐夫讲座: 青春期的性教育

[复制链接]
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11-9-18 08: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一、青春期性教育是一项世界性课题,了解国际青春期性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我国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 r2 y4 x, [% |2 V4 \  
0 ~) p0 k; ~1 |; \- ^  (一)美国青春期性教育
3 ]6 |! k! s( b% }, I( N  美国青春期性教育起始于60年代,时值西方国家兴起“性自由”、“性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对于美国当时青少年来说,是一场灾难,直接后果就是少女怀孕逐年增多,每年有100多万少女怀孕,65%婴儿是私生的,美国女孩很少有人愿意保持处女贞洁。另一个数据还表明每年有约300万少年染上性病!据有调查指出,每个美国观众在一年的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9000个暗示或间接表现性行为的镜头。如何避免或减少这种情况呢?有专家指出需要对中学生进行性科学知识包括避孕知识的教育。在美国《时代》周刊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有78%的美国人赞成学校开设青春期性教育课程。当时被公认的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目标有:减少性病,减少私生子和性适应不良行为,培养青少年正确对待异性,和异性建立高尚关系的态度和能力等。
( p: N" ^1 I$ a/ F( [/ n  近年来,美国在关于学校开展青春性教育持有两派意见,他们都赞成在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但在具体目标、任务上存在差别。一派以美国性信息与性教育委员会(SIECUS)为代表,提出“安全性行为”综合性教育目标,他们强调个人的权利,认为“性关系永远也不应该被强制或被剥夺”,因此,宁愿告诫学生使用避孕套或其他避孕方法,即“安全性行为”的方式,以促进性健康和个人生活的幸福。因此,他们主张学校青春期性教育课程应主要教会学生使用避孕套,使他们在进行性行为时,健康受到最低程度的伤害。另一派以美国性健康医学研究所(MISH)为代表,他们提出性和品德教育目标,提倡以品德为基础的“禁欲方式”的性教育,即青春期性教育课程应主要进行人格教育,促进学生保持童贞,直到他们找到准备与之生活一辈子的人,结婚时再发生性关系。他们认为,性行为是由价值观而不仅仅是由科学知识决定的,必须教育年轻人运用核心伦理道德观,如尊重、责任来控制自我。
' y5 U! P; J; X0 I: a" q  目前,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曾经占支配地位的:安全性行为课程试图降低青少年性病发生率,未婚妊娠和青少年性活动发生率的实践已告失败,更多的人主张以人格为基础,采取以禁欲方式进行性教育。
( A. ^9 v! _* Q% E/ B1 J  / L. M& q9 ~  T6 n% W5 y. J
  (二)瑞典青春期性教育
% Q0 W; W+ a" `. R" M  k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国家。早在1942年就在义务制学校中开展性教育,1957年国家教委就制订了性教育指导要领,1970年性教育范围扩大到所有学校。1975年之前,他们偏重于生理教育,此后逐步增加了性道德、性评价等内容。他们的教育有三个特点很突出:非常实用;从幼儿就开始;性科学教育一步到位,不兜圈子。瑞典性教育很有成效,少女妊娠和人流数明显减少,性病性犯罪比例也在下降。$ `4 |, c! c0 _: t
  / \- U$ W8 I7 h: V4 W
  (三)日本青春期性教育
( u2 @; A# C$ F* B+ Z0 t* [4 l; ?  日本青春期性教育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叫“纯洁教育”,强调对青少年授以正确的性知识,使其保持身心纯洁。第二阶段60年代~70年代,日本受到西方“性自由”浪潮冲击,从而开始了以传授性科学知识为主的阶段;第三阶段是70年代以后日本进入“性指导”阶段,不仅让学生懂点性科学,还要懂得友爱重要和生命可贵。80年代以来,他们在性教育中特别强调性约束、性道德,认为性教育首先是性的文明教育、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尊重人的精神,反对以强凌弱,讲究男女平等,而性的卫生教育是第二位的。他们制订性教育目标为:把性作为人格的基本部分给以综合看待,树立男女平等的正确异性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形成高尚的人格。
9 v7 ?' j! v% n. B- I  
* K2 t1 y* z; T* Y$ a+ W4 `: @  (四)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青春期性教育% q1 ^/ q- W, r+ ]6 ~" [2 S
  香港地区性教育始于70年代,该地区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青少年中性观念日渐开放,性知识水平下降,政府教育署积极开展学校、家庭的性教育。教育署赞成的是“隐蔽式”或“综合式”的性教育,既不以性教育为独立科目,不单独设立课程,而是将性的有关知识分布到有关学科之内,由各科教师指导。他们在实施性教育过程中,除了提供性生理知识外,价值观念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球,最终目标是协助学生对性建立开明而负责任的态度,使其懂得自主及理智地处理性问题,了解对人对己的责任和对别的人尊重,进而认识个人的价值。中学性教育的目标是(1)使学生了解人类生长过程的知识;(2)帮助学生建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观念,使他们认识个人行为对他人可能造成的影响;(3)协助学生认识恋爱婚姻,为人父母及家庭生活所负担的责任及重要性;(4)教授学生有关两性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词汇,以便使他们能与家长、辅导员及其他成年人坦诚沟通思想。
: W% S8 I; `/ ?6 q5 `% G) h! O  
+ d0 Z6 R: I1 Y0 J' O- S! M" V  二、通过对以上国家和地区青春期性教育发展情况的初步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各国和地区存在着文化背景、历史传统、观念习俗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但是,在确定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目标、任务和功能上,还是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具体表现为:6 _; Q+ g7 x+ |$ F% D5 b$ \) I1 X
  + T' `8 w" z# H; e$ r9 j
  (一)具有以人为本的共同特征
7 i; s/ f; R1 L, ~  都是依据本国本地区青少年身心发展现状和规律,结合本国本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制定相适宜的整体化教育目标。往往开始制定目标是单一化的,逐步发展到整体化,因为发展中的人,其感情、态度和认知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单打一去完成认知目标,而无视感情、态度目标的存在。2 c0 P, ~1 Y9 s
  
" X: O: G8 U8 i* X  (二)具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特征' O4 \% R7 u# Q, h' c' ^2 d* x
  所有经历青春期的孩子,都要接受性教育,一个也不能少。开始往往是单为女孩开设的,或专门为出现越轨行为的学生安排的,逐步扩展到男孩和全体学生。, t( w& s( Z6 w5 Y
  # }# \8 |; T# A
  (三)具有全程教育和阶段教育相结合的共同特征。& s4 w9 Q; T3 C8 _* m
  性教育是人的全程教育,而青春期性教育,又是人的全程教育中特殊阶段的教育,因此这个年龄段的教育任务是阶段性的,有局限的,其任务和内容,也应当是层次化的。孩子处在什么阶段,就完成什么阶段的性教育任务。
( r$ E2 ?" d) o2 }6 E. w2 U  
2 j4 E4 ?( P4 ~! v# ^  (四)具有以德为核心的共同特征。1 ~  w$ G! |1 q& V! R. _
  性教育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地的教育者得到了共识,应当把性道德、价值观放在性教育的核心位置。仅仅传授性知识是不够的,性道德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归宿。性的自然科学知识是认知基础,性的社会科学知识是选择行为的依据。性伦理,性道德的培养的建立的教育归宿。
/ R" G% q' [5 I" m1 Z  E  " Q  o$ x0 @; u( R/ D" |9 b; X
  (五)具有功能的全面化的共同特征。
* t% Q; f: Y* W9 U/ L( u# u: A  世界 各地的教育者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了性教育的功能,从发挥限制功能开始,逐渐重视发展功能;从发挥矫正功能开始,逐渐发展了重视培养功能;从强调个体享用功能开始,逐渐重视社会功能的发挥。
2 R! }# `  j2 W
" K- l' I, m, K% w/ G% {# e  e( a; U  三、我国青春期性教育,起始于本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倡导、兴起、摸索、试点、推广几个阶段的发展,逐步成熟起来。根据国际青春期性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有必要在认识和实践上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以促进我国青春期性教育的发展:
2 Z4 h2 |2 d3 o3 W  
1 }, Q# I3 w3 Q3 `  (一)赋予青春期性教育以独特价值
! Y2 _8 a  G/ Z4 f  青春期性教育具有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教育对象、教育功能以及教育目标的特殊性。1 x* K' L# e" \! Q2 |' g% _; S
  青春期性教育的教育对象是青春期群体,他们性成熟前倾,而社会成熟滞后;他们性意识正处在加速发展中,产生种种不适应,面临种种行为的选择,而他们由于阅历浅、不成熟,行为带有自发性、盲目性;他们与师长、父母、同学和人际关系出现新的变化,面对变化,他们往往思想准备不足;他们明显表现出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成熟的不同步。这就使得青春期性教育承受着其他学科少有的重大责任和风险。青春发育不能等待,青春期教育必须适时;青春期经历不可重复,青春期教育必须科学,不允许出现任何失误。一旦出现教育的缺失和失误,在个体成长史中就会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8 l) l/ h& ]/ M' }. K  青春期性教育的目标是青春期个体的性健康。性健康指的是学生应达到的性生理发展的健康、性心理发展的健康、性道德发展的健康和性保护发展的健康。性健康目标即是生理、心理、伦理等性的诸方面发展健康的集成。这个教育目标指引我们的教育,不能停留在性知识的传播,还要传递给学生正确的性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性道德,珍爱生命,珍爱青春,教会他们学会选择、学会自尊、学会自律、学会自护,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这个教育目标,是其他学科所没有,唯青春期教育所独有。因为同样是以人为认识对象的课程,如心理课程、生理卫生课程,人口教育课程,思想政治课程等,虽然都会在某些方面涉及性,但是,没有一门课程是能系统、全面达到青春期性教育的性健康教育目标,而青春期性教育课程,以性为主线,可以系统全面地解决青少年成长中与性有关的问题,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青春期性教育成为一门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1 T& n1 a5 j) O* E
  总之,现代学校的完整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应当包括德、智、体、美、劳、心、性7项教育,缺少任何一项都是有缺陷的,没有青春期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w9 x$ z' P3 R  k( a3 u4 v2 M
  
* F# e& V8 q- `& X  (二)综合设置青春期性教育的内容、目标及功能/ @) K+ w2 q! a% V5 c6 L- c
  综合性特点是现代课程的主要发展趋势。它不以知识系统性为轴心组织学习内容,而是以人的需求为轴心组织学习内容,它体现对人的尊重,对人发展的尊重。综合性特点,提醒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对学生主体的充分理解,引发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开辟出学生活动、体验、实践的课内、课外、社会等更为广阔的教学途径新尝试。
9 X; h8 ^+ [( T: _( i  青春期性教育,是专为中学生(包括小学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青春期生理、心理、伦理、道德、法制的基本知识,并对青春期行为作具体指导的综合课程。它包括性生理讲解、性心理保健、性道德教育、性法制教育、性美学指引等。它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基础学科,涉及德、智、体、美、心诸育。1 ?$ t9 |) d9 ]. m' R2 U; a' C
  青春期性教育目标也应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目标,它努力解决性的自然属性和性的社会属性之间的矛盾,力图将人的性纳入社会制约和道德制约的轨道,完成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保护都健康发展的目标。
' S: l5 Z4 z8 m1 x# A  青春期性教育的功能也应具有综合性。二十多年来,我国青春期性教育的发展其功能正逐渐趋于完善,从单纯强调社会功能向通过个体享用功能体现社会功能发展,由限制功能为主向发展功能为主发展;由矫正功能为主向培养功能为主发展。青春期教育之所以有一个温和亲切的教化形象,就是因为它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更重视个体享用功能、发展功能、培养功能,它研究的是人,服务的还是人,更强调对人的尊重。当然,重视个体享用功能、发展功能和培养功能,并不是放弃社会功能、限制功能和矫正功能,而是强调通过内化过程,发展学生主体意识,把成长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把握青春的成长。主动权带来自爱、自尊,主动权唤醒自省、自律。因此,教育功能了具有综合性特点。
- q: n6 P9 G5 a# M3 f  
# x3 q4 J) t: U/ m% y) d7 [: e1 S  (三)重点突出青春期性教育的阶段性特征$ b* `( _% P$ `# V
  人的一生都要接受性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只是人在性发育特殊时期的教育,它的上游与幼儿性教育衔接,下游与成年人性教育衔接,连接成终身性教育的全程河流。因此,它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也都应是阶段性的、过渡性的、发展性的。
8 O% g7 K' \$ u% }  青春期教育目标不仅是生成性的、综合性的,也是分阶段性的教育目标,是发展性的目标,它依据青春萌动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青春期教育内容是层次性的,它依据学生当时的认知水平、实践范围;青春期教育方法是过渡性的,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特点和社会阅历。与之相适应的,青春期教育强调时间的适时、内容的适量,教法的适度。
  J1 x6 s& D1 O7 ~% b  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来理解青春期性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学生到青春期明显起来的发育问题、认识问题和行为问题,往往发端于儿童时期教育的失当;而成年后严重起来的观念问题,感情问题和行为问题,往往起源于青春期教育的欠缺。青春期师长父母都来劝阻的“早恋”,到了青年期就成为大家都很鼓励支持的事,中学生应当禁止的性行为,到了新婚学校,就成为需要指导的科普性任务。
; c$ L7 P6 }4 |7 j/ k- ]: K  4 k4 [; R0 O; t& {3 G
  (四)改革教法,加强青春期性教育的实效性
. G4 o& X  w4 a" `  ], A. U3 ?  传统教师是以知识传承为背景的,教师习惯耳提面命,习惯“我讲你听”“我不讲你不知道”,习惯用肯定的事实、准确的真理“诲人不倦”。现代教师则不然,尤其是青春期性教育的教师,是与学生同处于信息源的平面,新的价值观念不断涌现,教师在很多方面已不是先知先觉,头上的光环已经丧失。我们的教育成了一种“面对不能肯定的教育”。聪明的教师应当扮演这样的角色,教师是这些成长中孩子的服务者;是提供学习环境、教育情景和讨论题目的人;是学生可以信赖可以商量的学习伙伴;是在他们产生困惑提出请求时能给予有效指导的人。/ z+ x& C$ p( d( C
  在小学,强调教师主导。在初中主张师生双主体,当教师是教的主体的时候,学生是客体,教材则是载体;当学生是学的主体的时候,教材是客体,教师是中介。到了高中,应发展到学生是充分尊重的主体,强调学生自我选择,强调学生群体同伴自助。教学方法上,应当注意由接受式、传承式向体验式、自我教育式发展;学习方法上,应当由认知式向活动式发展。
6 W% w7 b( |+ d  青春期性教育就是为青春期孩子排忧解惑的,学生边听边调动自己实践经验去验证,听后还会创设环境去实践,教师无需象语文、数学那样,布置作业,学生就会很主动地去运用。学了就用,这就是青春期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走进青春期教育课堂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在“性”的方面,他们是有认识、有体验、有判断、有价值观的,他们走进教室,就是等待印证已知,期待解惑,索要操作方法的。不能满足学生合理实践性需求的青春期教育,肯定不是成功的教育。
7 m. }7 r' h4 L5 Z3 d  学生们是在生活体验中长大的,而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孩子们是在生活的体验中产生爱憎变化、是非判断和行为取舍的,教师应当支持学生在体验中建立自己“价值核心”,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提倡的主流文化,教师倡导的价值念,能不能被学生所认所,关键在于学生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命令是无效的。“内化”是教师的“文化传递”和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经过学生自己比较、选择、批判、整合,才能形成自己的“价值核心”,再“外化”为自律行动。生活中绝大多数事物,是允许体验的,体验之后便是学生认同的选择,这便是自我教育过程。照镜子是体验,牵手是体验,和异性约会是体验,抽一支烟也是体验。当然生活中也有极少数事物是坚决不能体验的,例如艾滋病、吸毒、杀人放火。这就必需强调尊重科学,遵纪守法,必需服从道德的约束。% `4 w( z3 d: ~
  + L% G5 b4 p# n+ d0 Z( ~
  (五)多途径开展青春期性教育+ [* \5 L( B( k1 d4 U% H/ e
  尽管青春期性教育具有独特价值,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存在着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心育的紧密与互补的关系,存在着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渠道的密切配合关系。这些特点使得青春期性教育有很强适应能力。它既可以象其他学科一样,单独进课表设课,这还可以化整为零,浸润到兴趣小组、文学社团、运动队、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等活动中去。可以以学校教师为主课堂,也可以同时获得家庭、社会渠道的支持与配合。
5 m  g* g. s% H* M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微风山谷 发表于 2011-10-12 09: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现代学校的完整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应当包括德、智、体、美、劳、心、性7项教育,缺少任何一项都是有缺陷的,没有青春期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i. m" b; C, d8 @&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5粉丝

222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