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在省政协传达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常委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云南老秘 发表于 2011-10-29 10: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十届省政协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现在就要闭幕了。在这次会议上,我们认真传达学习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精神;传达了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部署意见;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建言献策;审议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同志专门到会传达会议重要精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并参加小组讨论,充分体现了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总的看,这次会议主题突出,讨论热烈,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次会议审议通过7名新任委员和7名专委会领导,在此,我代表省政协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欢迎,希望他们在新的岗位上,加强学习,尽快适应政协工作的要求,按照政协章程的规定,认真履职,为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向前发展,为服务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下面,我就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以及做好当前政协各项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并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符合世情、国情、党情和文化发展规律的,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人民政协是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繁荣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做到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工作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为深化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智慧力量。

一是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和理解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危机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二是要深刻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的局面。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只有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推动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为实现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持续繁荣提供坚实支撑。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全面把握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要方针和重大举措,努力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积极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献计出力。

三是要深刻认识文化改革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现实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幸福安康,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精神需求大大增加。我们要立足改善民生,充分认识文化改革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以人为本,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是要深刻认识文化改革发展是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内在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需要,对于破解我省科学发展难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相关规划,以及文化强省建设相关政策的深入实施,也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体制机制保障;两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为福建推进对台文化交流合作以及先行先试提供了宽广舞台。我们要牢牢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推动海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落实海西发展规划,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省的支柱性产业,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

二、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为推进海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化建设也为政协履职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空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人民政协的优势所在、职责所系。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协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围绕加强文化建设和推动文化改革发展认真履职,鼓励支持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文化改革发展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履职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省政协共提交涉及文化建设方面的提案有42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共43期,其中省领导批示17件次,着重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加强涉台文物保护、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等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推进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省各级政协要按照中共六中全会重要精神的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具体的贯彻意见和措施,继续发挥优势、发扬传统,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海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一是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和富有成效的学习宣传活动。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要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学习培训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政协网站、报刊、信息刊物等重要宣传媒介要坚持正确舆论宣传导向,周密安排、精心部署,把宣传六中全会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准确生动地向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介绍、阐释全会精神;要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深入宣传各级政协组织在促进文化改革发展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深入宣传政协委员在服务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履职风采,引导和促进广大政协委员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对文化改革发展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服务文化改革发展的履职能力。

二是要紧密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建言出力。充分发挥政协职能优势,就事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渠道通畅的优势,进一步协助党委、政府谋划好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文化改革发展,重点围绕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建睿智之言;围绕我省繁荣文化产品创作、培养造就高层次、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等重点领域,以及解决好财税、土地、市场准入,实行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分流安置、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多献务实之策;围绕加快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满足全省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多做更大贡献;围绕深入挖掘中央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所蕴含的政策机遇,及早研究我省可以争取的文化项目和政策支持等,多尽精诚之力。

三是要着力发挥独特优势进一步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合作。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目标任务。闽台之间文化的交流融合源远流长,文化从古至今都是维系两岸同胞情感的重要纽带。要按照《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关于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两岸文化交流重要基地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协在促进闽台文化交流合作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参与两岸重要文化交流载体平台的建设,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推动闽台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围绕发挥闽台文化交流“先行先试”的优势,积极为建立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园区等对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基地,打造海峡两岸文博会、福建艺术节等闽台文化品牌等献计出力,扎实推进闽台文化产业深度对接。

四是要有效激励广大政协委员为文化改革发展身体力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重要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省各级政协组织中的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大文化界政协委员要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要鼓励和组织广大政协委员为坚持正确文化发展方向、建立有效管理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开展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科技等的融合互动发展。要鼓励和支持广大政协委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倡导文明风尚,宣传先进文化精神,促进城乡文化共同繁荣发展,认真听取和收集反映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意愿和诉求,切实维护群众的文化利益与权利。广大政协委员要以强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文化引导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各界别中起带头示范作用,为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匡正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当好表率。要激发广大文化界政协委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和支持他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创作生产,不断打造一批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又具有地域特色、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培养优秀文化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投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实践,发挥专业才能优势,积极为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探索文化改革发展新路多做贡献。要充分发挥港澳台侨政协委员和特邀台侨委员的作用,进一步开拓视野,促进形成文化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格局。

三、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为省党代会胜利召开创造良好氛围。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三是要切实为政协履职提供有力保障。要结合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政协机关继续深入开展“在贯彻实施海西《规划》创先争优、建功立业”主题实践活动,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政协机关为目标,着力提高干部的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着力转变作风,提高政务性服务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切实为政协履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保障。

新的目标开启新的征程,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中共福建省委的领导下,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进文化事业发展,聚万众之心,纳各方之策,努力为推动海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加快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精彩评论6

正序浏览
dhnlj 发表于 2011-10-31 15: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好东东,正在为此发愁。
 
ynbclxs 发表于 2011-11-2 09: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不错,不错,作者厉害啊。
 
江西老秘 发表于 2011-11-3 11: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全市政协系统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深刻认识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升软实力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和作用,精心选择文化改革和发展方面的重大课题,进行广泛调查,深入论证,充分协商,积极为推进绍兴文化强市建设建言献策;围绕促进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改革和发展方面的重大决策和政策意见的落实,加强政协民主监督,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组织引导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文艺界委员,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文化改革和发展大业,创业创新,真抓实干,为推进绍兴文化强市建设贡献力量。
 
615125873 发表于 2011-11-9 10: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222222222222222222222
 
三人行 发表于 2011-11-23 19: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好缺这个东西,谢谢分享啊
 
潇潇雨歇 发表于 2017-7-19 14: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培养优秀文化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投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实践,发挥专业才能优势,积极为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探索文化改革发展新路多做贡献。要充分发挥港澳台侨政协委员和特邀台侨委员的作用,进一步开拓视野,促进形成文化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格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粉丝

15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