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务院办公厅规定的公文有13种,中共中央办公厅规定的公文有14种,要记住所有公文的写作规范,是不容易办到的。但是,在众多的文种中,是否有某种带规律性的东西呢?在教学和写作实践中,我发现公文文种虽然繁多,然而在写作模式上,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这就是在公文的版式、主体、标题、正文、落款上,都具有三层面的特征,我把这称为公文写作“三三”模式,这个“三三”模式不仅适用于法定公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非法定公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调查报告、讲话稿、会议记录、合同、启事等。了解这个“三三”模式,对如何把握公文写作规范,也就心中有底了。下面是公文写作“三三”模式图:
" d4 ^3 O; m; B- T) X4 i' l) F. t* p1 m* p. b
% P5 R( a6 @( x7 M% e% y* R/ y( [3 n2 o# A6 e2 g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公文写作具有版面三部分,主体三部分,标题三部分,正文三部分,落款三部分的特点。
" z8 G: ^& P. f8 Y: }; D7 f4 s" f
7 U$ c/ {. f, p% p- n) B1 } " ^1 \/ R/ v8 j/ i) Z
% L4 O% B" T- k7 [: o$ j版面三部分指公文版面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 # `& \- @% w. [/ G/ L: f4 I
' D$ x0 s) b9 w. {' I2 m * T) \) \; ~' B, j0 z; s
. O' Q( m% ]: a! ^
眉首是指公文红色反线以上的部分,如下图的红线及其上“×××〔2000〕1号”等文字部分。
h' T* s& O! r/ h3 O. [$ q% N& s* V) \7 h: R3 w
6 o2 v$ e! N: p. Z3 O& W
$ k* O' M. E; R, {( l7 |
主体是指红色反线以下,从标题到公文结尾的落款部分。 " Z% u. I G5 O( w6 r
7 m7 F% z5 a9 M$ J
+ P- o) }# d( e% r# [$ z0 T w; w! u' v, ^9 ]( m
版记指公文篇末的主题词以及其下的部分。常见形式如下: R: V( o, {9 Q
4 u# i+ h A& m/ I7 J; p
" F" \" Y; t; {! A* N5 H& {; _
. _! ~9 m5 n1 o$ m/ U+ i# u主题词:×× ×× ×× 7 m8 u+ [- S$ Z4 }
, t6 p! a8 q |* w8 S
( h! t' l' X% d
% ^% W/ V1 F6 R1 B4 }) A. I! w—————————————————————— . h6 r* L7 E u6 L: T& X
9 e, ^ w% u1 \# J; r 7 \+ T4 @; i2 k! @5 G0 L
; e0 z- q6 a4 d- P8 E6 ?
报:×××××××××
% k/ S- L$ @* R- `. E; y. K
! k; N+ @ {0 Q# n 2 r* ^/ c9 ~( r+ P$ o2 \
4 G0 C3 L8 M. M; |9 u' m) A. _! t- F
发:×××××××××
0 ]; @% b# C, h! w8 _: U* [
' t! S! @% \2 a; F( k4 q
$ i: \5 q7 z$ |/ A# l" `. c& M$ l# E, |# t. ]3 ]6 O
——————————————————————
3 {' E! v* `' C! ]
: x0 ^3 W$ Y: k; J l- U1 A2 A5 r
! n* P- j6 `6 V5 w# a. S8 I {1 a+ c p( t, c
××××××办公室 ××××年××月××日印发 ' R; I& @+ z* C1 z+ [/ x$ R
6 u/ A( S5 k; g; [/ \. [
) @6 o* c0 m S2 R; w8 T, X
2 R+ l6 r/ n0 n! y1 Y主体三部分指公文的主体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
, c! l7 _! ?. T" t( {
) q; e% O9 {3 G. C; f; Z& {
8 I5 }) t& X3 C! f8 o4 Q
! x& r' W0 S* c- b& n/ a标题三部分也称标题三要素,即:发文单位、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发文单位:国务院;事由: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文种:通知。有的写作教科书把公文的标题分为三项式,二项式,一项式。三项式同上。二项式如《关于×××同志任职的通知》标题由事由、文种两项组成。《××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标题由发文单位,文种两项组成。一项式如《公告》、《通告》。从标题三三部分来看,后两种划分方式即二项式,一项式,都可以看作标题三部分的省略形式。非法定公文标题也常用这种三部分形式。如《×××地税局××××年工作总结》、《 ×××市关于×××××事件的调查报告》。
' E3 l% ~1 s: y- N8 ~+ |, T; y9 N, l# L: U# y+ o
) g- d4 e' {+ y& s$ x o( J. z1 Z1 E/ q) B& C% P8 V0 R9 L
正文三部分是开头、主体、结尾。如请示的主体三部分的写作:开头部分是请示理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主体部分主要说明请求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请示事项要写得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结尾部分是请示的结尾用语,如“当否,请批复”、“妥否,请批复”、“望予批准”、“以上请示,请予审批”等。批复的结尾,则常用“此复”为结语。通知的结尾,常用“特此通知”为结语。
1 `7 V6 O3 ^6 E9 Z
- i$ c! A' w4 G& M" o2 ~! Y
4 y2 d2 \ w: [! ]& u$ |1 N& k' X* \4 j" u5 ~8 Y
非法定公文正文也一般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调查报告、述职报告、讲话稿等主体可分为前言(导言、开场白)、主体、结尾三部分。
4 F3 F+ Y, h% {) j( o
B. I9 o, t" S9 t) V
; D$ p! D9 V. \& _
0 H( t3 q( y$ R3 J$ S5 J7 ]% g8 D落款三要素是单位、时间、印章。
% o* i! b8 e4 I2 d* B' ?; I) Z0 h$ j n4 m
4 `: j [$ B9 m" m! _) A7 z: o6 h
* l# h" K* s j
从以上分析看,公文写作“三三”模式在公文写作上不仅对法定公文,而且对非法定公文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规范和指导意义。当然,公文写作“三三”模式并不能囊括所有具体的公文。如通知这种文种有时在标题下要标明主送机关的名称,这部分内容既不属于标题,也不属于正文。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根据公文的具体需要来处理,而不便套用“三三”模式。非法定公文的写作,可以参照公文写作“三三”模式来处理,也可以有其他灵活机动的形式。但公文写作“三三”模式对于把握公文写作规范,可以说是一条捷径,在很大程度上有普遍的适用意义。作者:廖小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