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农业生产] 扬优势 创特色 铸品牌 努力提升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复制链接]
学习啦 发表于 2012-1-18 11: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三元区地处中心城市,但农村腹地广阔,生态优势明显,农业基础扎实,现代农业的发展潜力很大。近年来,三元区立足建设“城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生态领先和地处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2011年,全区农业总产值预计达12.76亿元,同比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9066元,同比增长12.5%。
    一、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化。规模化发展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也是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三元区委、区政府充分把握这一发展趋势,通过“三项带动”,把工业化的理念和机制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一是坚持龙头带动。按照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要求,扶强做大恒祥农牧、麦尔食品、三药兽药等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5家,今年来共实现产值3.5亿元,带动农户9900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坚持产业链带动。大力推广“产、供、销”一条龙和“种、养、加”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把产业关联度强的种养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紧密结合成高效有序的产业链,使农产品得以循环利用、多次增值,促进了农产品效用和附加值提高。全区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生物制药基地加工生产链、蛋鸡珍禽繁育生产链、大米生产与销售链、蔬菜生产与销售链、生猪繁育生产及销售链、优质水果生产及销售链、冷鲜肉加工产业链、兽药生产加工链、竹木制品生产加工链等9条产业链。三是坚持专业合作社带动。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力度,对在工商部门注册满两年的专业合作社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重点扶持大圣油桃、大鹏柑桔等一批运作较为规范、带动能力较强、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0家,共有入社成员2509人,带动农户5400多户,生产覆盖水果、食用菌、蔬菜、有机鱼、茶叶等农产品,今年来已实现销售1.52亿元,返还社员盈余1000多万元。
    二、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化。根据三元的城郊区位和各村地理条件的差异,将全区农村划分为“城中村、平原村、高山村”三种类型进行分类指导,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特色化发展。一是引导市区规划区范围内的“城中村”,重点在发展二、三产业上下功夫,逐步实现“农转非”。二是引导“平原村”重点在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上下功夫,做大做强精品农业,特别是在发展蔬菜产业上,建立了坂星线万亩无公害瓜果蔬菜生产基地、沙阳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优质茭白生产基地,全区蔬菜年播种面积5.5万亩,年产量12万吨,蔬菜供应量占三明市区总量的80%。三是引导“高山村”重点在竹、果、茶、药等经济作物上下功夫,扩大种植规模。如通过发挥“中国草珊瑚之乡”品牌效应,大力发展草珊瑚种植,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立了草珊瑚种质资源圃300亩,收集省内、外种质资源55个;建立GAP栽培示范基地2000亩,辐射推广种植面积2.34万亩,人工种植草珊瑚面积居全国首位。全区“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农业发展格局逐步凸显,培育形成了忠山苦瓜、炉洋脐橙、普禅山有机茶等一批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农业产业。今年来,全区特色产业带动农民上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5%以上,带动农民增收780万元。
    三、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多样化。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推动农业产业多样化发展,实现农业产业价值最大化。一是努力提升传统农业。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首位,认真落实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鼓励发展粮食规模经营,扶持粮食大户发展;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广种植水稻优良新品种,扩大杂粮作物种植面积,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二是积极推广设施农业。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对企业、社会经济组织或个人新投资第一产业发展设施农业连片开发50-100亩的奖励200元/亩,101-200亩的奖励300元/亩,201亩以上的奖励400元/亩;大力推广大棚精品农业、标准化连片池塘商品鱼养殖等模式,推动现代农业从粗放型向高产高效、集约化转变,重点在岩前、莘口、中村各建设现代设施大棚农业示范园200亩以上,着力培育5个以上规模化农业品种。目前,岩前镇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设施农业示范园钢架大棚搭建,种植夏黑、美人指等10多个欧亚、欧美葡萄品种500亩。中村乡培育精品兰花100万株,栽培姬松茸食用菌100万袋;新坑坂渔场被农业部确定为水产品健康养殖基地、岩前镇横坑渔业专业村养殖面积达300亩,年产量34万斤,全区水产品种涵盖鱼、虾、蛙、贝类等。三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挖掘和拓展农业的第三产业功能,将格氏栲生态旅游度假区、月亮湾、忠山十八寨、横坑温泉、红鱼谷等休闲旅游资源与现代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深度开发农业的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全区开发了格氏栲等休闲观光果园5处、1000亩,以新坑坂水产养殖科教实验基地、横坑温泉疗养会所和红鱼谷休闲度假村为主体的旅游景区面积达3000亩,年接待游客5万多人,旅游渔业年产值680万元;月亮湾生态农耕文化园、三明林校“森林人家”等一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月亮湾山庄获评“福建省首批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品牌化。品牌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发展品牌农业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又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和社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三元区坚持品牌兴农,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一是建立组织领导体系。三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品牌农业,把推进品牌农业作为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成立了区发展品牌农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重点抓好产品推介和品牌推广,努力争创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和原产地品牌,“山田乡”、“佳宁”、“竹洲”、“农旺”、“金三元”等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二是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制定完善了《关于鼓励、扶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暂行)》(元委发[2011]14号),鼓励实施品牌农业战略,对首获省级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万元;对获国家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参与行业国家标准制定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万元。全区获国家认证绿色食品企业7家、产品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18家、产品36个;农产品注册商标21个。其中,“山田乡”牌大米获省绿色消费推荐产品、省市著名商标和市十大魅力商标等称号,企业年产值1.19亿元;鑫兴食品(A牌)、“佳宁”牌大米获省著名商标;恒祥农牧公司(竹州)获省名牌农产品。三是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积极引导企业抓好农产品生产各环节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督、农产品检测、市场质量监测三大农产品监控网络,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和执法机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安全。目前,全区建立了炉洋脐橙、优质油桃等14个标准化生产基地。

(作者为中共三元区委副书记张元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69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