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写好文字材料要注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复制链接]
第一范文 发表于 2012-1-24 16: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当前,机关干部在文字材料写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针对性不强,深刻性不够,缺乏厚度和份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机关文字材料写作工作的实践,分别谈点体会。
  [9 f- E* U" J4 f; L. U  一、要在增强文字材料的针对性上下功夫
' x/ w1 K# G1 e6 ?2 Z判断一个材料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这个材料有没有针对性。一些材料质量不高、领导不满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针对性。针对性从哪里来,最直接的就是抓问题。提出的问题越尖锐、越贴近实际、越具有普遍意义,引起的反响就越大。抓哪些问题?要抓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和代表性,讲出来后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思考;要抓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特别是把那些“关注度”很高的问题,在合适的场合讲出来,让群众和部属清楚组织的看法和态度,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和交待;要抓将要遇到的关键问题,讲这一类问题,主要目的是增强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那么,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增强文字材料的针对性呢?我认为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 p1 B3 p. J' A: E( y一是要切中要害。鼓要敲在点子上,蛇要打在七寸上。提出问题要直奔关键,敢于查摆矛盾,敢于揭露倾向性问题,追究其原因、教训。有一个材料对“好人主义”和“叫好主义”分析得比较好,可以说讲在了点子上和要害处,它是这样讲的:现在一些单位“叫好主义”很有市场,“叫好主义”比好人主义有新发展。好人主义只是不敢和不愿得罪人,“叫好主义”则把功夫下在拍马溜须上,见人就讲“过年的话”,逢人先戴“高帽子”,就连党委民主生活会上,也往往是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很难开展起来。有的怕得罪人,“批评别人开不了口、处理问题下不了手”,甚至在有些问题上无原则地迁就退让;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这都是与好人主义与“叫好主义”盛行分不开的,也说明一些单位少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必须在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质量上下功夫。7 X* e3 @; s: f* t" ]
二是要由表及里挖深处。对司空见惯的问题,不能光是摆现象、谈危害,而应站在更高起点上分析,从更新的角度来审视,找出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能不能把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找出来,是决定材料思想性强弱的重要方面。分析问题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不要涉及方方面面,要讲最本质的东西,不能老和尚的帽子——平平沓沓。如果要害的、本质性的原因找不到、写不透,材料的思想性就上不去。俗话说,掘深井得甘泉。我们打井挖了很多锹的时候,常有“差不多”的感觉,可就是不出水,如果这时不停地挖上几锹,甘泉就会喷涌而出,少挖一两锹,就可能是一个枯井。分析问题也常是这样,感到“差不多”的时候往往也是才思枯竭的时候,这时如果再鼓一把劲、努一把力,就可能达到“更上一层楼”的境界了。最近听一位教授的辅导讲座,他在讲到少数党委班子成员不会正确处理原则与感情的关系时,对问题分析得比较深,原因找得比较准:“党委班子成员作为担当一定职责、拥有一定权力的社会行为主体,往往处于各种社会关系的交汇点和方方面面感情的关注点,不讲关系、不讲感情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有一种倾向,有些事情明知道办了违反原则,但考虑到有的是上级交办的,不办怕影响在上级心目中的印象;有的是同事、战友、熟人托办的,不办怕人家说自己不够意思;有的是地方对口部门求办的,不办怕断了后路、以后不好来往,再三权衡,最终还是原则让位于感情,说了不该说的话,办了不该办的事。这些问题,说到底都是个人主义思想作怪,是等价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现。”) i& |: V/ ?1 M# k
三是要写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材料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工作、启发思想、推动实践。我们无论起草什么样的材料,都不光是念给别人听的,不仅要告诉别人怎么看,还要告诉别人怎么干,力求拿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措施。因此,起草材料要着眼于解决问题多想办法、多拿对策,注意材料的实用性。特别是对一些常讲的问题、经常性主要工作,尽量写出新思想、新分析、新思路,拿出新举措,让人听后思想有启发、行动有遵循、工作有“抓手”。最近看了一个材料,对党委正副书记如何对待名利、做好“让”的功夫写得很到位,提出的办法操作性比较强,很受启发:“在名利面前,每个党委正副书记都要超脱一些,名利这个东西,争是争不来的。争名夺利、争权夺势、争你我高低,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事业受损,个人发展也受限。党委正副书记一定要有大家的胸怀,在成绩荣誉面前要让,多讲对方的功劳和作用;在出头露脸的机会面前要让,自觉充当幕后的英雄;在名利和好处面前要让,自觉经受住寂寞和淡泊的考验;书记对副书记要让,充分调动副书记抓全面、负全责的积极性;老同志对新同志要让,多给对方提供摔打锻炼的机会;但发生问题时,正副书记尤其是书记一定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主要责任,切不可‘出了成绩都是我的,有了问题都是你的’,更不能相互推诿、互相指责,真正在互信、互通、互让的基础上促成正副书记彼此的协调配合”。。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 [) j/ v1 F. h; [, }: e, x3 H
三是把深刻埋在浅显中。写材料有一个把深奥的道理简单化,用群众语言来教育群众的问题,看似浅实则深,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现在看,真正的大境界是文字表述极其简朴,甚至带着“土气”,但好念、中听,越咂摸越有味道,这样的表述群众喜欢,好听好记。比如,2003年12月7日,温总理会见旅美华侨时讲的“无论你走到哪里,你的心总是和我们在一起;无论黄昏时的树影有多长,它总和树根连在一起”来形容华人华侨和祖国的关系。像有些文字材料中,“书记是蜡烛芯,委员是蜡烛油,点得是蜡烛芯,烧得是蜡烛油”,来形容书记与委员的关系;以“来去匆匆的是工作组,面貌依旧的是党支部”来形容机关抓基层作风不够扎实;以“连队就像火炉子,一要及时添柴、二要适当透气,不能不按规矩办,如果你捅两下,他捅两下,再旺的火也捅灭了”来形容领导机关建立正规秩序的重要性;以“机关是刀把、基层是刀尖、刀把往哪里使劲,刀尖就往哪里用力”来形容机关与基层的关系;“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哪群众的夸奖”,来形容抓工作、搞建设,群众公认、大家满意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批评时脸红一阵子,受益却是一辈子”来形容相互批评的重要性等等,虽然话很朴实,但都显得形容到位,入情入理,比起长篇阔论地讲大道理要深刻很多。 $ \3 o- q+ C" n  }. [: q- M+ Q
  三、要在增强文字材料的厚实性上下功夫
$ E0 x" d$ M, [+ |4 c" X" z现在人们看一份材料的质量也常常用有没有厚度、有没有份量来评价。这里讲的厚度和份量,除了指材料的主题重大、意义重要之外,还指材料所包含的信息量。在尽可能短的篇幅内,包含尽可能大的信息量,也是决定材料质量的重要因素。实践中感到,增加材料的厚度,需注重把握好这样四点。$ t  o7 n! W$ u( _
一要掌握上情下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材料首先要掌握必需的大量的素材。材料写作所需的素材是多方面的,有两个基本方面必需掌握,这就是吃透“上情”和摸透“下情”。在材料写作中,上情如同天,下情如同地。只有掌握“上情”需要,想出来的问题才有指导性;只有了解“下情”实际,抓出来的问题才有针对性。要做到吃透上情、摸透下情,方法有很多,如及时认真学习上级批示精神,对上情切实把握准、领会透;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际,对下情真正了解细、掌握实。当然,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勤于思考,用自己头脑这个“加工厂”,对来自“上下”、“天地”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加工,找准结合点,捕捉“阴阳放电”的火花。
8 S% S3 `2 h7 R二要增厚知识底蕴。机关干部起草的文字材料,大量的是领导讲话、调查报告、情况反映等综合性材料,这就要求掌握必备的知识,在本职业务上成为“专家”,在掌握相关知识上要当“杂家”,努力拓宽知识面,特别是多学点历史知识,这方面知识丰富了,文章写出来就有厚重感。有的同志写材料左右逢源,哪个方面的材料都能拿得起、攻得下,脑子就像一个内存很大的资料库,总有说不完的好话、用不完的事例,关键在于这些同志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机关干部只有重视学习,成为知识的富有者,努力把根基夯实,把视野拓宽,起草文字材料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 y: k" B* D) U3 |1 a. @三要突出抓住“亮点”。就是要把精心提炼概括的“点题话”,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和典型事例等重要素材,均匀合理地运用布置到材料的各个层次、各个段落之中,把材料充实丰满起来,既避免产生观点事例过分集中拥挤或偏沉失重的感觉,又力求具有高低起伏的韵律变化,增强材料的韵味和可读性。
: j- M- K) f9 N* ~1 p5 @四要多用复合句式。一是语言多用短句。中国优秀的古体诗词和文言文都是语言精炼传神的佳作。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虽然每句只有短短十几个字,但内涵、意境包容量很大,读来耐人寻味。二是表述具有跳跃性。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牵神连,很少使用过渡性的语言。一些单位起草的工作总结,仅从其语言表述的精炼、准确、到位等特色上看,常常一句话一个思想,一句话一项工作,句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全篇语言紧凑、干净利落,堪称学习借鉴的成功之作。! Z8 H" {+ J5 r# T/ J5 }# F5 t
0 Y  }- M. r4 d: x! I
 

精彩评论15

正序浏览
sqxdc 发表于 2012-1-27 13: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很好,值得学习,谢谢啦。。。。
 
reallen 发表于 2012-1-27 16: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写得不错!很值得学习,思考
 
晓斌 发表于 2012-1-31 10: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写的好,值得学习研究
 
luoyunhang 发表于 2012-1-31 12: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谢谢分享!
 
l龙泉湖 发表于 2012-1-31 14: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丰富,受教了。希望能有更多的经验供学习。
 
冰海 发表于 2012-2-1 17: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不信我下载不了这个文档
 
xsk021x 发表于 2012-2-3 10: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学习知识,能力大大提升天天学习知识,能力大大提升
 
cyt 发表于 2012-4-8 11: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之谈、经典之文、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hnhsez 发表于 2012-9-12 15: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对性从哪里来,最直接的就是抓问题。提出的问题越尖锐、越贴近实际、越具有普遍意义,引起的反响就越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3粉丝

36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