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 S, {: u9 t7 W" W# O- r- f& O+ z- p% M* B7 J; N, y' p
与一般文章写作和文学创作有所不同,公文写作要讲究特定的步骤和程序。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 \7 A/ U! f, x* X
; f: k& F) J" L( ?% w(1) 公文写作的前期准备
6 D; g: v" I( y* g: H2 v2 ^5 s
* [5 _# b; u: ^5 n. f明确行文目的和要求;# h, I) a5 }. a. A5 I
0 \4 n& x- x3 y确定公文主题;
+ o3 ]$ ?7 K& Z6 x* ?
$ F$ ?# w& ~( n5 E* T4 }, s: d6 y选定公文文种;
' k6 r* u& C' x
1 Q2 ?' k3 Q+ I6 [% q9 Z7 a, X占有材料;
3 R1 h2 v. V0 y2 A( m5 K& m3 e; n/ U8 H+ i w* k) k
确定具体表达方式;1 g9 U4 w( H$ u' o4 @2 ]* y( h
7 {6 W9 W* G4 _- \6 p- H- l$ l
(2)撰拟文稿0 p. h& Y6 a# w0 w- g; M, ?
" X; q% V: X) p, j/ u ]8 @$ e安排好结构。一是确定篇章结构的总体构成;二是确定正文的具体构成,解决好各组成部分的编排次序,安排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处理好开头和结尾的设置。
: R; q a. @* y! Q; V
- u* l* B7 M7 s* K拟出写作题纲。5 J6 J4 `7 x, X8 P
+ T4 v1 `) P1 A. E2 O9 |8 ^6 @5 F
正式撰拟文稿。
! b2 j7 m* s" e; A* O; x
5 C1 D, M/ \1 _2 ]# i(3)审核修改
) e9 u4 y# S) U! L3 p5 c+ q& e% h2 i3 c8 u) j
文稿的审核修正要认真严肃、反复进行,并要按规定程序进行。
! x" n1 E( _5 D1 f- G7 z' L4 c
, q' L/ r/ O: k8 o2、公文写作的前期准备; A9 t: k+ m6 }5 f" \3 W. |
: d: b( ?& g4 b, e公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Z4 b; G1 {4 k& U0 e0 V3 g _' l1 U. `* A2 B$ s
(1)明确公文的发文意图
- p9 V* l* i9 q& |' K M0 R+ D( F* ]9 @" T
任何一份公文的制发都有它特定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某一件事、某一方面的工作问题,或为了指导某些工作或公务活动开展,都有它特定的针对性。为此,明确公文的发文意图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写作内容:: O: _. X$ u6 g6 G2 I' o3 F
- {& m4 k4 U: B6 s
①明确制发公文的目的。公文制发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如通过公文发布行政规章,用以整顿管理秩序,或陈述申请事项,说明理由请求批准,或要求受文机关了解某些工作情况,认识某些问题等。制发公文的目的是确定公文主旨,收集公文写作材料和选择文种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公文写作前,必须首先明确目的。制发公文的目的一般是由机关领导核心确定,然后向撰稿者授意。撰稿者应当准确领会领导意图,并据此进行写作。
; [4 Y/ `6 N! }2 b8 D( S$ {
3 C. P- k7 l1 E N②明确公文的主旨。公文是用来进行公务活动的工具,不是宣传材料也不是理论文章,拟定一份公文首先考虑的是有没有用处,发文的目的明确不明确。若是没有实际需要的公文,就不必写,不能发。应该说制发公文所强调的是行文的目的或者行文用意,公文主旨就是指公文的全部内容所表达或或体现出来的行文目的和用意。如果行文的目的和用意不确定,那么公文则是无法拟写的。公文的主旨可以根据机关的核心领导授意和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结果来表述。
2 B9 f! @% @2 z, d: s; P8 B% v
(2)明确公文写作的主要内容8 ^% |. a7 Q( Z& ?9 x- M5 ^
$ p. e8 G5 i- L1 m$ O$ S( d
公文写作前,对哪些方面和范围的事实应该纳入公文写作的视野内,哪些意见、要求、措施等意图该写进公文,这些在公文写作前必须有大体的“成竹”在胸,并且确定表达这些内容材料的要点与思路,使所要撰写的公文有一个明确的轮廓。
3 x% G, K$ n# g. }1 q [* b! g0 z7 z! p: H) o& Q2 w
(3)明确公文的阅读对像(主送机关)
! g8 M/ h, _- w; V, ^/ }4 z0 Y# A d3 s" a# K1 ]1 r4 p
明确了公文的主送机关,在公文写作内容的选择方面才能有所依凭和侧重,才能确定哪些内容应写进公文,哪些不适于写进公文。例如,同一份工作总结,若是报送隶属上级机关,那么公文的内容应该是多反映过去那段时间机关的工作情况,工作实效及从工作中获得的规律和经验。如果是下发给所属下级机关,那么公文的内容要在回顾过去那段时间的工作情况与工作实效的同时,还应多写从过去那段工作中所获得的规律与经验或教训,及其对过去那段时间工作的指导和重要作用。另外,公文的主送机关不同,行文的语气和语言表达方式也应有区别,以显示双方的工作关系。% v9 L2 o; n" P/ R
- ` c' X+ y6 b; n' V: N8 h$ v8 R
(4)明确公文文种和发文机关的名义& P' @& ?# ?+ Y) u3 U( q
, x; W8 I& d/ T/ }
公文文种在公务活动中的工具功能不同,公文的文种不同,所写公文的用途也就不同。例如,公文的内容是请求隶属上级机关批准某一事项,就该用“请示”,而公文内容是请求业务主管部门批准某一事项,就该用函。如果对某项工作做出安排,就要考虑是属于重大工作安排,还是一般性的布置任务。如是前者,那该用决定;若是后者,那么该用通知。发文机关的名义是指以部门的名义发文,还是以机关的名义发文;单独一个机关发文,还是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发文机关的名义不同,公文的内容和表述的语气也应有所不同。
( ]9 f: ]# I8 z$ ]) f# A Y) f- Z- u* Q9 A
(5)收集公文写作材料
0 `. w& M# J0 T9 |' X8 j9 W1 p; ?3 M0 a4 p, N/ f4 r1 `# j
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在明确公文的行文意图、制发公文的目的,选定文种和确定发文机关的名义之后,就应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和占有材料。写作公文是要反映公务活动,公务活动是公文撰稿者必须接触和参与的工作,它是收集积累公文写作材料的一条重要途径。公务活动是十分丰富广泛的,由些决定了公文写作过程中材料收集方法的多样性。其主要的途径有:听取领导指示;现场观察询问;处理信访和接待来访;参加各种会议;承办查办工作等。但通过直接参与公务活动所获得公文写作的直接材料还是远远不够的,公文撰写者还应当吸取别人的经验而获得间接的公文写作材料。其主要途径有:一是阅读公文。重要的文件和专业文件要认真的研读,对其它方面的公文也要有所涉猎。对于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提法,只要是文件中常用的就要熟记下来,以替换陈旧的公文写作语言。二是阅读报刊。要阅读报刊上有关时事政治、政策方面的文章,对于文章的重要内容应进行摘录。三是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上因特网查阅政治、经济、时事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声像和数字传播媒介拓宽公文写作者的视野,获取和占有更多的公文写作材料。* L8 u- e. `% L7 d7 i7 y) Q
E, l. I5 J! ?3 n2 G7 ]公文撰稿者在公文写作的准备阶段应当做到三点:一是积极参加公务活动,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使公文内容有真实的社会性和公务性;二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及面临的形势要有清醒地认识,对其所作的分析要有科学性;三是写进公文内容中的要求、意见、对策要务实。一名公文撰稿者在公文写作准备阶段要能真正为下一阶段的公文写作打好基础,同时还应当训练这样三种能力:一是感触力,即善于开动五官,捕捉感受的目标。这就是正确又敏锐的感觉、感受,它是认识社会政治、经济和公务活动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的各种情况。这是进行综合分析的前提。三是综合能力,就是能将各部分内容、本质的联系归结为一个整体。以上这三种能力都是认识能力的具体表现,在整个公文写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p# \! X$ I/ _
- V/ w' X6 y) w6 [" x! z3 B D% [3、公文写作中的思维定向控制% g8 i# a7 x' b8 U
) {) ^8 S/ C) q公文撰稿人表达的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代表一级组织或领导人叙事论理,为他们“立言”。因此在公文写作中对思维进行定向控制十分重要,发布任何一篇公文都有一定的目的,公文的谋篇布局、结构安排和表达技巧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即公文写作中的一切思维活动必须紧紧围绕行文的目的实现进行,用行文目的去规范公文写作中各个阶段的思维活动,使思维路线通向行文目的,不致偏离既定目标。对思维进行定向控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r( _5 [! B4 b2 p& ]! N- U' I. [2 k$ X; I. ^* a$ D
(1)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行文目的# z/ }* s" G, V# V# O" v7 t7 {; S
# e' b( b5 W% ?+ e: _$ H这是定向的基础" N( d8 x3 W) H1 j% c) Z5 q
; |* @9 S3 k9 e$ M. E$ }(2)选好重点
. b2 w! z, i( _) e9 V6 s
" h0 A2 z) C6 A; z$ M& O* g$ h0 m6 w4 Z控制的重点因文而异。就公文写作的要素而言,重点应该放在立意、结构、表达上;就公文体现制文者意志而言,重点应该在下述四个方面:①成熟的思想,放在表达上。②尚不成熟的思想,则放在完善上。③不够合适的思想,则放在变通上,使之趋于正确。④及时调节,使公文写作中的思维活动始终沿着既定方向进行。
; J( e: l' o8 I) H9 y4 u. w: g/ _9 K6 f) M
4、公文写作的构思原则* y7 T) X* D" _, q' E5 ?' q
/ X( l. g2 f# Y9 ~6 B4 d% z公文写作的构思是法定作者在公文写作中的思维活动所经历的“路线”。它具有不同于其他文体的一些原则,主要是:①以情事为中心。公文所表达的领导决策、组织指挥、规章制度以及信息交往等内容,虽然也要涉及人际关系,思想感情,但都是将情事作为直接写作对象,思路集中在处理情况和办理事项的范围内运行,并以此为中心,具体完成提炼主旨,选配材料,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等任务。②以事理为主导。公文不但要交待做什么、怎么做,还必须阐明为什么,并以此为主导,贯穿全文。③以实效为准则。以公文推动公务,最终是为了取得实际的社会效益。这也是贯穿公文构思全程的一条重要原则。
4 U& i9 e- c7 J. d/ O: T$ t% r/ R; ]6 c% y9 C+ Q
5、公文提纲的拟写" T S4 ?- s. g; V$ i' \! ]5 {$ p
* s+ y) o0 \& D( P$ S, f7 _
拟写公文写作提纲是在明确公文内容的基础上,理顺思路,安排公文整体布局形式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公文的写作目的、公文主旨以及主要内容等,都要在提纲中显示出来。提纲的内容有:
! G; z1 r1 _) K, _$ f+ c
3 y+ |2 [1 R) g& Z8 \/ c(1)公文的标题
' [* U6 B+ P$ x' I! o
! b5 r# `; j: b; Z4 n( _4 o公文的标题要准确概括该篇公文的主要内容。; D4 j8 r. A2 K; ?# N$ F# s5 o
; H% }. n. J" V(2) 公文的组成部分
, Y# e# ]+ F3 i, ~) }2 {# q9 h( K7 {
为了维护公文的权威性与有效性,公文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完整。除去必须具备的基本组成部分外,还应根据每篇公文的特殊需要正确选取其他组成部分。0 D/ q& K# U' b$ x# M! Z
5 |4 O+ T. N; ]
(3)安排正文各层次的主要内容和合理安排正文的表述顺序
5 u+ f4 ~, g! X8 J% {0 b& q
' J- M8 s1 E u% {* n公文正文的次序得当,逻辑性强,可使公文内容紧凑有序,纲目清楚,前后衔接紧密,方便阅读与理解。在安排表述顺序时,要照顾不同公文文种的特点,根据其反映信息的角度与方式以及信息容量的大小而采用不同的排列形式。2 j8 N! U+ J& x" F. w
9 C7 C9 m h+ |4 k Y% N$ }
(4)安排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
& R9 a' `2 Q. d' T" U
# |) H9 b h$ E, k6 ^公文正文的各层次、各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要妥善安排,使之相互连接,前后贯通,转折过渡自然,结构严密完整。安排时要根据正文内容和表述方法发生变换,在上下文之间使用关联词或惯用的承转词组或句子、句段。
. l) d' u+ P6 |
# v- e. N, p" a& e(5)安排好公文的开头与结尾
5 _$ m* j0 N3 m7 c8 r& ~6 U! N& Z7 b9 J9 \4 V% |
应当根据行文的实际情况,妥善安排好开头及结尾。要特别注意其必然性,切忌无端“戴帽”和“穿靴”
7 j' v5 [" S+ L& [8 f$ m' q* I( P) e. f0 I& R2 V' [
公文写作提纲没有什么固定模式,但公文写作提纲有粗细之分。粗一点的提纲,只需写出标题和各层次的主要内容,所用语句也不一定是起草后文稿中的语句,只是“撮辞以举要”。有些内容简单的公文在下笔之前有个腹稿即可。细点的公文写作提纲,应该把大小标题、各层次的主要内容及各层内部的段旨、所用的材料,尽可能详细地开列出来。这样的提纲不只是分条列项,而近乎文章的形式。9 Y5 g; Z p0 h/ r7 v
- Y: H2 t5 a) N- ]; J拟定公文写作提纲可理顺写作思路,但公文的构造初步定局,动笔写作时胸中有数,避免丢三落四,前后重复,主次不合理等结构上的问题,也有助于在写作过程中把握写作的意图和目的。公文写作的提纲还可以用来征求机关(单位)领导人对公文写作的意见。重要公文写作提纲拟定以后,要请机关负责人阅示,以便让领导人对公文写作提出更为具体的意见和指示。有的公文在起草前还要专门安排一次会议,由执笔起草人直接汇报写作提纲,领导班子成员或有关人员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或写作的具体意见。6 M- \- I4 B$ Q9 C% ?) O
5 U2 W" Q$ j8 W6 X& \6 J) B8 o- O
6、公文起草的基本要求* g' k Q' L' Y
/ I5 }9 h& v& r. V: n( @/ V# b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规定,起草公文应该做到:①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衔接。
7 M7 v5 f: w( j& A; t' U' K, G1 b, m; z1 w, T1 I, W8 j' _3 L* h. Y2 e/ d) P
②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提出的政策、措施切实可行。1 \7 {* l9 M/ L! X: a7 g# R& {9 F
3 Q# l# m: ~; }% C4 ?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表述准确。
1 @3 ^8 s7 Y, F* c5 b0 w2 v' Z% P* v9 ?0 X D( P0 Z+ _% j- M5 V
④开门见山,文字精练,用语准确,篇幅简短,文风端正。
$ J: E7 Z1 ?& H+ r- Y
6 q$ W) x- f# {' c3 o: }3 h⑤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准确。公文中汉字和标点符号的用法符合国家发布的标准方案,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符合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
- c- s$ X. J+ {0 e! ?8 o: P
2 ?; Y; {/ i( E⑥文种、格式使用正确。
+ O4 Q0 V! d- A. T: ?
; C8 S" @ e! N+ a- P2 Q2 e⑦杜绝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7 O0 ]5 l( m* u' i$ c) S
- x; m4 O& a$ l) T起草重要公文应当由领导人亲自动手或亲自主持、指导,进行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 m4 {0 g" D% }4 V, ^) o3 W/ i1 N9 w9 ^' a
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草拟公文应当做到:. ~" c' Y) ]# T6 m6 l1 W' j
, A0 I* _! S4 d8 T2 V
①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等,要切实可行并加以说明。
: @: u7 T6 ^0 ~/ W, `4 k" N# ~% J
2 A' j, F( U2 M0 ?6 l+ X) f②情况确实,观点明确,表述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曲,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力求简短。
+ f; Q4 k% A9 ?/ I. ^# u. d# `9 }7 L, _# l
③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的目的、发文机关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确定。
9 p, ^3 b8 S( R- M* J# @$ n/ B' c- \: |; v) v0 q q
④拟制紧急公文,应当体现紧急的原因,并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紧急程度。
; h( K* I) |1 }2 [! t% Z& A9 J" B, A7 s, L* |2 h& P, k
⑤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字号。引用外文应该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应该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y+ ^4 r5 H, Z" m! r
/ H) b7 E) E) ^1 P
⑥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u! w- z2 B" C, k' l
5 {* E) C- d8 V) L- d" Y⑦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4 [6 g; D3 n. _# D- G
5 l4 B* u6 r2 d; L { F⑧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0 A1 v" A1 ?+ B p
- v) V: g5 {) n% q) O' U( t5 x( L
⑨公文中数字,除了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 \5 ], c8 V( m8 L0 x& @1 J; [7 R7 G0 G6 h+ i6 H; Y
7、拟写公文文稿应注意的问题
; \, V% H( K0 x2 H( N/ a# ` S8 |
要按照所列提纲,开宗明义、紧扣主题、拟写正文。写作中注意两点:
% C# _% {$ X+ w4 M* v! t6 Y- s( A0 ^
(1)要观点鲜明,用材得当
, h: a5 F1 t [5 K' [0 o {5 q
8 v% T6 l' S+ A" J也就是说要用观点来统率材料,使材料来为观点服务。运用材料要能说明问题,做到材料与观点统一。) s2 e4 e/ x4 Y
" b. I+ `& e# E! r在写作当中,要注意明确观点,用语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似是而非。如果观点不明,令人不知所云。有些文件,只讲观点没有实际材料,就会使人感到抽象空洞、缺乏依据,不易信服。而只是罗列材料没有鲜明的观点,则会使弄不清要说明什么问题,不了解发文的意图,特别是情况汇报、工作汇报介绍。
0 S4 e F2 ], X* K+ a$ z+ C. W7 W7 l5 G! X, o
(2)要语句简练,交待清楚
4 G+ [& e, W; T- _" q' I
# [" x0 v( a! q7 N拟写文件既要尽量节省用字、缩短篇幅、简洁通顺,又要注意交代问题清楚明了。. u9 w2 ]8 {, e$ j" }4 b! k% }
. H2 w/ `* h$ h8 _/ u! l& E
8、公文文稿的修改- x+ a# e* l# ~& B+ j# T; S: X) i
( S$ T; w) K$ V2 |, _9 g5 y
修改公文文稿是起草者对文稿所做的加工和润饰。修改的范围主要包括:深化主旨,审查内容,调理结构、语序、句群,修正语句和标点符号,增删格式项目。公文修改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
& z. C5 |) X8 i
; [0 U7 h5 |9 X文章不厌百回改。写文章根本不可能落笔便成,通过修改则“瑕可以瑜,瓦砾可以为珠玉”。公文是党和国家机关发布和传达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工具,为了保证公文的质量、发挥公文的工具性功能,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公文的修改。公文修改后还要誊抄印制,然后提交主管领导人和综合办公部门核稿,最后经领导人签发同意就转化为定稿。至此,一篇公文写作就此结束。
/ b8 j3 c- f* p8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