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文化体育] 改革驱动文化发展 创新促进产业繁荣

[复制链接]
秘园老董 发表于 2012-4-10 08: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1年以来,武汉市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认真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提出的武汉要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精神,围绕市委提出的文化强市建设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正在形成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可喜局面。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武汉市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
    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武汉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着力推进改革重点工作,为文化发展繁荣奠定了体制基础。
    (一)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先前组建的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武汉广播电视总台、武汉出版集团公司三大国有文化经营实体,实现企业化运作。深化三大集团所属二级单位改制,先后组建的武汉天河影业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首批35条跨省院线之一,2011年票房收入1.82亿元。组建的武汉影视艺术传媒有限公司创作拍摄《南下南下》、《旗舰》、《农民代表》等影视剧在央视黄金时间热播。长江报业发行总公司的报刊发行等业务发展势头强劲。
    (二)有效整合广电有线网络。武汉广电网络公司企业化运作后,与中信国安合作组建广电数字网络公司,先后整合武汉7个中心城区的广电网络,对6个新城区的广电网络实行委托经营,实现同城同网。2010年武汉广电网络公司加入省广电网络公司,现有有线电视260万户、数字电视170万户,是全国最大城市广电网络企业之一。
    (三)圆满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按照中央要求,我老秘网市组织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整合文化局文物稽查支队和新闻出版局书刊市场稽查队,组建武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各区组建执法大队,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
    (四)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一是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我老秘网市于2009年撤销了处于停滞状态的豫剧、越剧、评剧三团事业编制,组建金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实现转企改制,得到中宣部、文化部的充分肯定。2011年我老秘网市又对余下8家院团实施分类改革:武汉京剧院、武汉楚剧院等6家院团分别组建公司,保留武汉爱乐乐团事业编制,市汉剧院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构。二是稳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社转制。拟定分两步对全市45家非时政类报刊社实施改革,选取《长江蔬菜》和《财会月刊》杂志社先行试点。
    (五)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武汉市2006年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有线广播电视“村村通”。目前“塆塆通”覆盖率达98%。完成所有行政村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建设,建立市、区、基层三级服务网络。组建百支农村流动电影放映队,实现农村数字化放映。全面完成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2157个)。全市所有达标社区全部建有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文化长廊。二是推动公共文博场馆免费开放。我老秘网市于2006年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率先实现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年均接待观众200多万人次。市区图书馆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启动了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工程。
    转变方式,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武汉市注重将科教优势与文化资源融合发展,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以文化园区为载体,以文化项目为依托,力求走一条战略型、科技型、外向型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一)支持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武汉市抓住国家“三网融合”第一批试点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第一批试点的契机,发展以广电网络为基础的“三网融合”业务。武汉广电网络与武汉电信合资组建武汉广信新媒体信息网络公司,创造三网融合“武汉模式”。建成国内一流的数字电视技术平台、节目集成平台和客户服务平台。2010年已开播华中第一个高清互动电视平台,2011年完成平台二期扩容,不断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2011年3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视察武汉广电网络时,高度评价了武汉广电在三网融合试点中取得的成绩。
    (二)推动动漫产业振兴。武汉市将动漫产业纳入15个产业振兴计划中,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力推动了优秀动漫企业、动漫项目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武汉动漫企业有150家,动漫产业总产值26.8亿元,制作完成原创动画片9287分钟。武汉江通动画出品的电影《民的1911》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全国唯一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献礼动画电影;玛雅动画公司制作的我省首部三维动画电影《闯堂兔》实现票房500万元。江通动画与法国达高集团合作的电视剧《加菲猫》、原创片《饼干警长》,天娱公司的《蔬菜不寂寞》,银都文化的《家有浆糊》等动画佳作登陆央视。还有超级玩家公司自主开发的网络游戏产品《星魂传说》,实现与腾讯公司的战略合作,全球注册用户超过500万人。
    (三)扶持文化创意园区发展。武汉市筹备召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研究促进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示范园区管理办法等举措,正在引导园区在公共技术、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全市建成各类文化创意园区21个,涵盖动漫网游、出版传媒、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领域。截至2011年底,全市文化创意园区累计引资24.4亿元,入驻企业1525家,吸纳就业26368人,园区企业经营收入72.7亿元。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南湖科技创意产业园、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在活力、实力、管理等方面都有不俗表现。
    (四)实施重大项目战略。市属一批文化项目如武汉出版集团的武汉中心书城项目,毗邻菱角湖万达商圈,发展潜力巨大;长报集团投资8亿元的长江传媒大厦项目,将成为武汉地标性绿色建筑;武汉广电的红霞村产业基地和道观河影视基地项目,产业发展后劲足。市“十二五”规划策划、储备文化发展项目176个,计划总投资2485亿元,涵盖出版传媒、文化艺术、动漫网游、创意设计、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门类,使全市文化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五) 扩大文化产品服务出口。武汉外向型文化企业不断壮大。武汉艾立卡电子公司、江通动画公司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录》。武汉艾立卡电子公司生产的电声乐器及周边产品,取得28项专利,被中国乐器协会评为“中国乐器行业强势公司”,产品出口率达99.8%,2011年1月至11月出口创汇874万美元。江通动画公司被列入湖北省后备上市企业,其原创动画片《天上掉下个猪八戒》热销海内外。
    优化环境,构建文化发展繁荣保障机制
    武汉市在深化文化改革推动文化发展中,注重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繁荣构建良好保障机制。
    (一)明确文化强市建设的目标定位。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省委书记李鸿忠专题调研武汉文化建设工作时,要求武汉要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文化建设的高地、重地和源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提出打造武汉“文化五城”(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的文化强市建设目标,并写入市党代会决议。所有这些,为下一阶段武汉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近年来,武汉市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从2003年的1.0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08亿元,年均增幅达25.2%,高于市财政收入增幅。如2007年为筹办“八艺节”,武汉市投入40余亿元建了一批地标性文化设施,市直文艺院团实现“一团一场”。2011年投入7.88亿元用于辛亥革命博物馆建设、文物征集维修、辛亥百年纪念活动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
    (三)制定并落实文化改革配套政策。武汉市全面梳理中央、省、市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区级文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准入环境服务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税收优惠政策办理指引》等,引导文化单位用好用足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在地税方面,2009-2011年分别为转企改制文化单位减免税收1.07亿元、1.12亿元、1.15亿元。在国税方面,2010-2011年为转企改制文化企业减免所得税4429.93万元。在工商登记方面,落实投资人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文化企业的政策,为文化企业登记开设“绿色通道”。
    (四)营造金融支持文化发展的环境。武汉市委宣传部先后与相关金融机构签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我老秘网市重点文化项目、文化园区建设、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创意企业等,将获得累计总额不低于人民币200亿元的综合授信支持。拟定《武汉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建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五)搭建文化企业交流展示平台。武汉市不断转变发展理念,先后指导成立了武汉动漫协会、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协调联动作用。开展文化产业单位统计清查,为产业发展提供一手的数据和决策依据。搭建交流展示服务平台。近8年来,先后举办了武汉“文洽会”、中部文博会、湖北文博会、光谷动漫节、光谷音乐节、IEF2008国际数字娱乐嘉年华、首届中国青少年数字创意节暨IEF2010国际数字娱乐嘉年华等展会和赛事,不断扩大武汉文化产业的国内外影响力。
    (六)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武汉市充分发挥文化人才资源优势,引进新加坡籍华人指挥家刘鹏、美籍华人孙邦春分别担任武汉乐团指挥和歌舞剧院院长;以著名艺术家和骨干尖子人才评选和设置“精品剧目奖”、“演出奖”、“江花奖”等形式,重奖拔尖人才。不断扩大文化创意人才在国家“千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以及武汉市“3551”人才工程中的政策惠及比例,让文化人才留下来,发挥聪明才智,激发文化产业活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吴天勇 章 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3粉丝

99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