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学发展] 有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写作素材汇站贴

[复制链接]
天下秘书 发表于 2012-7-17 06: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10年的政策措施,加大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力度,加快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支持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一、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10年的政策措施
坚持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优先地位,扎实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认真落实新疆、西藏,以及青海等四省藏区的特殊支持政策,积极推动内蒙古、广西、宁夏等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注重优化区域布局,形成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发展,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支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经济区发展,形成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带。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形成省域经济增长点。
二、加大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力度
全面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加快推进“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即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巩固提高粮食、能源原材料、制造业等优势产业,稳步推进城市群发展,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构建“两横两纵”经济带,即沿长江、沿陇海、沿京广和沿京九经济带,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三、加快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发挥东北地区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债转股”资产处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着力保护好黑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推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等区域发展。
四、积极支持东部地区转型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五、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海洋经济总量已接近全国GDP的10%,是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要把海洋经济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油气、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深化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和优化港口布局。制定实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天津等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加强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以及中西部其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
七、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
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的重大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合作为前提,深化区域合作,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源:中国政府网《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问答》)
“十二五”规划部署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一、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网络,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和主要输电通道及联网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汶川等灾区发展。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债转股”资产处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着力保护好黑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推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
三、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改善投资环境,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四、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五、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实施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大力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陆地边境地区享有西部开发政策,支持边境贸易和民族特需品发展。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以及中西部其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和发展。推进三峡等库区后续发展。对老少边穷地区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级并逐步减少市级配套资金。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来源:中国政府网摘自《“十二五”规划》)
我国“十二五”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五大引智工程
从国家外国专家局获悉,2012年1月发布的《国家引进国外智力“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强和推进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引智项目,针对各区域不同特点和发展现状,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体现项目倾斜。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实施的五项区域协调发展引智工程包括:
西部大开发引智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优势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聘请外国专家20000人次,引进先进实用技术100项,形成区域创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引智项目。突出产业基础和地缘优势,加大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引进专家力度,配合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有针对性地引进外国专业人才2000人次。
中部地区崛起引智项目。推进中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发展,加大对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引智支持力度。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引智项目。支持东部地区发挥优势,按照国际惯例通过市场配置国外智力资源,建设10个国际智力资源集聚高地。
主体功能区引智项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支持提高产业技术水平项目;重点开发区域,重点支持吸纳资金、技术、产业和增强人口集聚能力的项目;限制开发区域,重点支持发展生态环境可以承载的特色产业;禁止开发区域,重点支持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来源:人民网)
2012年31省GDP增长目标呈现西高东低态势
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不同的增长速度,对外传递了区域发展向协调迈进的积极信号。从全国各省份的2012年GDP增长目标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凸显了“中西部持续提速、沿海东部集体降速”的特点。在国际环境和“调结构、转方式”的总体要求下,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不同的增长速度,对外传递了区域发展向协调迈进的积极信号,东部省份主动调低GDP增速对寻求经济转型可谓机遇大于挑战。
一、预期增速“西高东低”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综合比较各省份GDP增速目标,相较于2011年,只有山东、浙江、广东、福建4省份调低了目标值,而陕西、吉林、广西、湖南、内蒙古、新疆、云南和贵州等8省份调高了GDP增速目标,其他地区则保持目标增长不变。在2012年GDP预期增幅排名中,共有10个省份确定目标低于10%(含10%),其中上海、北京以8%增速预期排名居后;海南、内蒙古、贵州、重庆、陕西等中西部省份均提速,增速预期高于13%。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征学表示,2012年各省份的GDP预期增速都高于十二五确定的年均7%的增长目标,发展态势相对乐观。特别是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各省GDP预期增速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对外传递了区域发展向协调迈进的积极信号。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正为东部地区改变外向型发展模式带来机遇,在全球经济进入调整的关键时期,东部地区主动调低发展目标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继而寻求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实际上,“调结构、转方式”也是中西部省份共同面临的发展要求。在黄征学看来,之所以中西部普遍对GDP增速报以较高预期,除其经济发展模式对外依存度较低外,利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则是主要原因。寻求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明确要求,承载全国GDP总值半数以上的东部地区主动降速,有助于全国经济高质均衡发展。
二、增速下降利弊皆存
东部地区主动调低GDP预期增速,势必对“调结构、转方式”带来利好,不过社会上也有因投资下降、经济减速造成就业压力而担忧。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表示,在2012年全国新开工700万套保障房的政策利好下,投资不会出现大幅下降,经济整体形势乐观,其中GDP预期增速下降并不会对就业环境带来较大冲击。东部省区不仅承载着过半数的GDP,同样也是就业人口集中地区,尽管调低增长预期可能会带来一定影响,但要区别对待。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传统制造业正逐渐退出,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服务业比重持续升高,这对就业人员的需求相较以往有所改变,对较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大。
此外,GDP降速所带来的有利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资源能源的紧缺态势越发凸显,各省节能减排压力持续增大,而调低GDP增速预期,不仅可以减缓压力,还可为结构调整带来更大空间。
黄征学表示,东部省份有着雄厚的发展基础,8%的GDP预期增速有助于东部的集体转型。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主动呈现放缓趋势,而亟待寻求新增长动力的东部地区已然进入这一阶段。东部地区调低GDP预期增速,不仅不会对经济的整体发展形成实质性不利影响,反而有助于加速转型升级,可谓机遇大于挑战。(来源:人民网)

国内实践





内蒙古自治区: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难题
近1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速突飞猛进,但其东部几个盟市与西部煤炭资源富集地相比,经济实力悬殊逐渐在拉大,特别是兴安盟,各项经济指标连年在自治区12个盟市中“垫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2010年8月决定让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帮其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年多来,这两个分别地处内蒙古东部和西部、相距1500多公里的盟市之间,刮起了强劲的“帮扶风”。
据介绍,鄂尔多斯市财政计划拿出15亿元帮助兴安盟改善重要民生和重大基础设施,所确定的24个项目已开工18个。此外,鄂尔多斯市已成为兴安盟最大的劳务输出基地,眼下,兴安盟许多青年纷纷背起行囊赶赴鄂尔多斯“上班”。
鄂尔多斯市不光财政直接拿钱为兴安盟的民生“输血”,更注重为发动企业为基础十分薄弱的兴安盟工业“造血”。
在鄂尔多斯市各大企业“出手相救”之下,兴安盟的传统酿酒、绒毛加工等企业相继被“盘活”。鄂尔多斯市已发动当地企业财团与兴安盟签订了5大类共37个支援合作项目,总投资达1200亿元;目前除19个已开工项目外,其他项目正在紧张进行上马前的准备工作。化肥、PVC、钢构、冶金、物流、服装加工等鄂尔多斯企业纷纷入驻乌兰浩特市区南侧的工业园区。这些企业填补了兴安盟许多工业的空白,也正在使乌兰浩特市城区面积迅速“长大”。
对口支援所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使得多年沉寂的兴安盟“人气”大增。其中,鄂尔多斯市先后组织了400多位企业家前往兴安盟实地考察、洽谈项目,为此两地专门增开了支线航班;去年,乌兰浩特机场旅客吞吐量比上年增加40%,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60%。(来源:人民网)
广西自治区: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为抢抓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广西沿海沿边沿江、临近东盟等优势,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又出台了《国务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深入实施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西江经济带为核心的“两区一带”发展战略,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广西以此为起点,坚持北部湾经济区优先、产业发展优先、交通建设优先“三个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把国家系列优惠政策转化为发展新动力,通过破解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各种难题,创造性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广西区域经济出现了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如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5年来,该经济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5%,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西江经济带建设则发挥了较强的产业集聚和带动作用。目前,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已全面铺开,枢纽和船闸、航道、港口码头等在建项目28个,总投资近170亿元。
涵盖河池、百色、崇左三市的桂西资源富集区,集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大石山区和库区于一身,拥有丰富的矿产、农林、和水能等资源,铝、锰、稀有金属、红色旅游、特色农产品等在广西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目前,桂西资源富集区的铝加工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甘蔗、桑蚕、蔬菜等特色优势产区。其中,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发展,成为我国重要铝工业生产基地。(来源:人民网)
辽宁省:“三大区域”凝聚发展新活力
进入“十一五”以来,致力于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辽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谋篇布局,推出了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及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对于辽宁来讲,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更重大的意义在于三大区域之间的辐射、带动和融合,形成了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盘活了经济发展全局,使辽宁在全国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
一季度,三大区域均表现不俗。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重点园区建设加快。以盖州市为例,今年一季度内联引资完成34亿元,同比增长61.9%;实际利用外资3201万美元,同比增长10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83亿元,同比增长50%。截至目前,全市涉及石化、电机等104个项目开工,总投资1504.8亿元。
沈阳经济区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充分得益于沈阳资源辐射的沈抚新城将今年定为“人气提升年”。抚顺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沈抚新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目前已形成三大区域项目同步推进的良好格局。在产业区,20家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已开工建设。
突破辽西北战略同样扎实推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资源开发利用有序进行,18个产业集群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辽西北3座城市的发展速度让人刮目相看。今年一季度,朝阳市地区生产总值、阜新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铁岭市外贸出口额增速均有望坐上全省各市增速排行榜的头三把交椅。(来源:新华网)
重庆市:“一圈两翼”齐发力 区域经济发展开局良好
一、中心城市提速发展
万州、涪陵等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要素集聚能力稳步攀升,产业实力愈发增强,城市功能日益健全,区域性中心功能进一步显现。
一季度,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增加值624.68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24.8%,同比增长15.6%,增速分别比全市和一圈高1.2和1.7个百分点。
二、“一圈”引擎效应显现
“一圈”作为全市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突出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化工医药、材料工业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经济保持快速增长,集聚效应和引擎作用进一步显现。
一季度,“一圈”实现增加值2013.85亿元,占全市比重为79.8%,同比增长13.9%,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9.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
三、“两翼”地区加速崛起
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渝东北、渝东南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加大引资力度,加快资源转化为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业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矿产、建材、轻纺食品、特色资源加工等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一季度,“两翼”地区实现增加值510.02亿元,占全市比重为20.2%,同比增长16.3%。其中,渝东北实现增加值392.59亿元,增长17.5%;渝东南实现增加值117.43亿元,增长12.5%。
四、县域经济活力增强
近年来,重庆市一直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不断培植和发展县域经济,为推动“一圈两翼”总体战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季度,璧山、潼南、铜梁等县加快打造笔记本配套产业基地,引进一批电池、机壳、PCB板等配套产业和企业;开县搭建科技研发平台,已建立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36家,拥有专兼职科研人员近300人;云阳县新开工投资16亿元的年产30万吨棉籽蛋白,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全市19个县实现增加值503.19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19.9%,同比增长15.9%,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9.1%。(来源:重庆市信息中心)

国外经验




欧美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举措
一、欧洲国家的做法
1、依靠法律法规促使区域政策得以落实
英国政府十分重视立法工作,颁布过《特别区域法》、《工业布局法》、《地方就业法》等一系列法律,以改善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增强这些地区对资本和熟练劳动力的吸引力,振兴边缘地区的制造业,因而对英国经济的均衡布局产生了积极影响,取得良好效果。德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区域平衡发展,两德统一后,德国确定了“区域经济促进区”,东部5州全部被划入。1980年后,欧洲各国把注意力转向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上,对在落后地区进行投资的投资者给予财政贴息和投资补助,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者,鼓励他们更多和更长久地投资。
2、普遍实施生态补偿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欧洲各国在生态补偿中广泛采用“机会成本法”,实施保证金制度,即根据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所导致的收益损失来确定补偿标准,然后再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等因素,制定出有差别的区域补偿标准。在生态补偿模式上,目前政府购买仍是欧洲各国支付生态补偿资金的主要方式。
3、建立并适时调整“环境税”制度
“环境税”是指为了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推进清洁生产、实现绿色消费而征收的一种税。欧洲国家的绿色税种,根据污染物的不同,过去一般分为废气税、水污染税、噪音税、固体废物税、垃圾税,目前则以能源税为主体,税收种类呈多样化趋势。
二、美国的主要做法
1、在落后地区设立管理机构
与立法相适应,美国成立地区再开发署、经济开发署等机构加强对落后地区的管理,1965年颁布《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后,按照该法案,美国组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作管理的机构,即阿巴拉契亚委员会,该委员会注重发展当地的公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取得很大成功,后来又成立了其他一些州的区域开发委员会。这些机构专门负责对落后地区的援助开发,拥有对各区域进行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各种资源的权力,由美国总统直接领导。
2、政府采取各种直接扶持政策
美国政府因地制宜地确定落后地区的产业政策,甚至利用军事拨款支持落后地区工业的发展。政府还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兴办基础设施建设,利用财政手段鼓励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行不同的税制,对发达地区多征税,把增量部分转移给落后地区,对落后地区则多留资金,培养其良性发展能力。
三、日本的有关做法
1、实行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日本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集权分散型体制”。所谓集权,指的是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具有压倒性的发言权;所谓分散,指的是在实际负担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支出上,地方政府占较大的比例。因此,集中大部分税收于中央政府、中央财政向地方进行大规模转移支付,是日本地区政策中两个最重要的实质性内容,其根本原则是保证全国任何一个地区的地方政府,都能向其居民提供一定水准之上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2、重视发挥金融在地区开发中的作用
日本的地区开发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贷款的发放上以促进特定地区的产业发展为直接目的,贷款对象限定于特定地区的企业或法人。日本的地区开发金融以1956年北海道开发金融公库的设立为开端,1957年,东北地区也成为公库的业务范围地区。
3、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区域发展政策
日本在二战结束后,为了尽快从战争废墟中恢复经济,确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其目标是充分利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的区位条件,把沿海地区作为梯度推移的前沿。(来源:凤凰网)
标签:写作素材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天下秘书 发表于 2012-7-17 06: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观点精粹





杜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任务
一、我国区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发展速度始终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十一五”以来,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增长格局逐渐被打破。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地区。2008—2011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而可喜的变化。
二是区域经济增长极不断涌现。全国经济增长重心区从南到北、由东至西不断拓展。京津冀地区迅速崛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共同引领全国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完成新一轮产业布局,形成了一批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广西北部湾、成渝、关中—天水、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成为引领中西部地区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三是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央出台了促进西藏、新疆、广西、云南、内蒙古、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多年来,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达4万多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累计投入达8900亿元,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央调整完善了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机制,形成了经济、干部、人才、科技全方位对口支援新格局,彰显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是区域合作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国内区域合作深入开展,国务院批准设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东中西合作示范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等各类跨行政区的区域一体化加快发展,合作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国际区域合作务实推进,国务院批复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出台了支持云南建设开放桥头堡的政策,中国与东盟、中亚等国际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是区域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区域政策目标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转变。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从战略层面上进一步明确了不同区域不同空间的功能定位。政策空间尺度过大和宏观政策“一刀切”的问题正在逐步扭转,区域调节手段正在从相对单一的行政计划手段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转变。
二、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致力于实现以下四大目标。一是遏制地区间人均生产总值差距扩大的趋势,使之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二是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使各地区人民都能享受大体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确保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三是立足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四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协调和谐状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要求,充分考虑本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做到开发有度、开发有序、开发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要实现上述目标,在工作中必须着重处理好四个基本关系。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在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始终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社会进步、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二是政策统一性与差别性的关系。有效的宏观政策从来都是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差别性。因此,既要保持和维护宏观政策的统一性,又要立足各地区发展实际,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三是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全国“一盘棋”,坚持统筹兼顾;也要突出重点,集中精力解决制约区域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要坚持一手抓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着力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一手抓扶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四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地区封锁,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但也要清醒地认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本质要求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加强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把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更加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破解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难题,加快构筑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快落实特殊支持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促进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出台并实施新时期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文件。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要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抓紧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制定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加快形成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政策体系。要建立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实施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责关系,引导各地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要进一步发挥条件较好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东部发达地区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继续发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在引领全国发展中的引擎作用,增强沿海地区带动腹地发展的能力。支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沈阳经济区等地区加快开发开放,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要积极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发展,妥善处理好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尽快改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
要全面深化区域合作。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帮助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科技进步,继续实施好人才合作工程。不断完善对口支援方式,扎实做好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藏区等工作。要密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加快建设连接中国—东盟市场的国际大通道,务实推进与东北亚地区合作。
要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沿海、沿边与内地开放,努力构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化沿海开放,积极推动海峡西岸对台合作和粤港澳深度合作。提升沿边开放,加快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及沿边重点边境口岸城镇建设,推进欧亚大陆桥及其他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建好新疆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和广西东兴、云南瑞丽、内蒙古满洲里等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加快内陆开放,积极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抓紧制定我国海洋发展战略,陆海统筹,大力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加快推进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国海洋经济布局。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推进生态友好型海洋开发,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加快编制全国海岛保护利用规划,切实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要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围绕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强区域政策和规划的研究制定,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管理制度和规范有序、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体系。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抓紧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法规,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杜鹰国家发改委 副主任)(来源:人民网、《求是》  摘自杜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任务》)
赵西君:中国东西部协调发展历程及经验
一、发展历程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统筹协调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新阶段四大阶段。
(一)区域均衡发展阶段
建国初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7%以上集中在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我国采取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在建国后的25年中,国家先后在大西南、大西北地区投入2000多亿元,形成固定资产1400多亿,建成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2500多个。1965年至1975年间,内地工业总产值增长143.9%,快于沿海123.3%的速度;内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由1965年的36.9%,提高到1975年的39.1%,随后几年基本保持这种稳定发展态势,由此实现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的经济发展目标。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开始实施优先发展沿海的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沿海的率先发展来带动全国的发展。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下,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而与此同时,由于国家经济发展重心的“东移”,导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迅速扩大。从相对差距来看,在1983年—1994年间,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距系数由44.4%迅速增加到55.9%,扩大了11.5个百分点。东西部差距的扩大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区域统筹协调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党和政府开始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2000年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除了强调和部署西部大开发战略外,就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区域发展问题作了相应安排,党和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已具雏形。之后,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针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明确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再次强调区域协调发展。至此,鼓励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四大板块”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形成。
(四)区域协调发展新阶段
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与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意味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将进入历史新阶段。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及标志性事件
发展阶段 标志性事件与政策
均衡时期(1949-1978)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从国防安全和改变工业布局出发,“一五”计划投资的重点转向东北和内地
东部优先时期
(1979-1999) 改革开放,以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提出为开端,全国五届人大第十五次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拉开了东部优先发展的序幕
统筹协调时期
(2000-2010)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西部大开战略;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东北振兴战略;十六届四种全会提出中部崛起战略。鼓励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形成
区域协调新阶段(2011-至今)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出台与实施

二、发展成效
(一)指标分析
1、经济总量
改革开放之初,东部地区经济总量为1514.39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1.54%,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为654.23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7.95%;2000年,东部地区经济总量为52742.81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3.16%,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为17088.57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7.22%。2010年,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为81408.49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29%,西部大开发的成效显著。2010年,东部地区经济总量达到232030.67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7.83%,与2000年相比,上升了4.67个百分点,这说明东部地区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成长阶段,其发展速度仍高于起步较晚的西部地区。但东西部在全国经济总量中占比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总体来看,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成效显著。

图1: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GDP总量及全国占比
2、人均GDP
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465元,西部地区人均GDP为263元,两者相差1.77倍,至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2125元,西部地区人均GDP为263元,两者相差2.57倍。到2003年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差距达到2.7倍的最大值,到2010年两者差距为2.03倍。
目前东部已经进入制造业和服务业拉动经济更快增长的时期,然而西部的经济增长还处在依靠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阶段,但总体来看,近几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下,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区域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图2: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人均GDP比较
3、地方财政预算收入
从占比看,1978年,东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506.04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52.91%,2000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3651.3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57.00%;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初,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92.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9.71%,2000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1127.2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17.6%,到2010年占比达到19.39%。总体来看,东西部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正在不断缩小。

图3: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及全国占比
从人均看,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156元,西部地区则为37元,两者相差4.16倍[1],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839元,西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311元,两者相差2.69倍。到2003年达到2.98倍的最高差距,之后,东西部地区的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差距一直在不断缩小,2010年缩小为2.08倍。

图4: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比较
4、地方财政预算支出
从占比看,1978年,东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214.8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36.42%,2000年,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4758.42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45.90%;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初,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136.86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23.20%,2000年,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2601.09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预算支出的25.09%。2010年,东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全国占比下降为40.87%,西部地区则上升为28.80%。东西部区域统筹发展成效明显。

图5: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及全国占比
从人均看,1978年,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西部地区的1.2倍[2],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为1094元,西部地区则为719元,两者相差1.52倍,在这十几年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实施下,东西部差距明显拉大。直到2004年达到1.53倍的最高差距;之后,东西部地区的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差距一直在不断缩小,2010年缩小为1.08倍。

图6: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比较
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982年[3],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35.01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48%,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7484.9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3.12%;西部地区198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19.15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81%,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110.7亿元,占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8.56%。2000年之后,东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国占比持续降低,2010年达到41.66%,而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则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在全国占比持续上升,2010年全国占比达到22.25%,两者差距也缩小到19.40%。

图7:1982年以来东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比
(二)成就总结
1、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东西部地区在协调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定位明晰、特色鲜明的发展新格局。国家积极支持和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鼓励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目前,东部地区发展的特色和重点集中在:一是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是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集约型转化;三是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四是利用沿海地区的海洋优势,积极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西部大开发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发重点是: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四是关注社会发展,加大对科技、教育、卫生等的投入;五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2、逐渐形成了多极增长与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扶持力度并举的新局面
国家着力培育若干竞争力强的大都市经济圈、城市群,逐渐提高经济集聚化程度,发挥大都市经济圈、城市群的带动、辐射作用,形成了区域多极化的增长极。除了继续发展东部的三大都市圈外,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大城市为依托,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形成辐射作用大、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带)和经济圈(带)的建设,也正在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国家已经出台并且迅速落实了一系列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有针对性地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的面貌,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对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倾斜力度加大。加大对边疆地区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发展边境贸易,扩大边境贸易的规模,促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3、逐步形成了区域协调互动合作的新机制
中国区域合作逐渐向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与相互开放阶段加快发展,逐步形成了区域协调互动合作的新机制。区域合作的范围在经济领域已经拓展到产业整体布局、经济贸易、跨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而且开始向其他方向扩展,如区域发展战略,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方面的相互协调、合作等。封锁、分割市场的状况逐渐得到了较好改善,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有所突破,市场机制逐渐健全;政府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地方政府间的沟通与协调逐步加强,企业的主体地位也不断强化,区域合作机制逐步创新;发达地区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力度,互助机制进一步完善。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扶持机制逐渐健全。
三、发展经验
(一)优惠政策导向为东西部区域协调提供了重要保障
国际区域协调发展经验普遍认为,要缩小区域差距,加快落后地区发展,仅靠市场机制是行不通的,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因此,政策导向成为政府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东部优先发展时期出台了以对外开放为特征的特区优惠政策。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1984年国家决定进一步开放从东北沿海一直到广东南海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同时在这些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初,又确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以及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决定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同时,国家加大了对东部的资金投入。这些特区优惠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快速推动了东部地区优先发展。
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也是与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密不可分的。国家通过这些政策的作用,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为西部地区提供更多的经济发展资金,扩大西部地区的产品销售市场,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以技术和教育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良性循环,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区域协调组织机构的成立为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加强对西部大开发工作的组织和领导,2000年国务院成立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年国务院西部开发办撤销,有关职能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承担。区域协调组织机构的成立对于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高效率的推动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三)区域交流合作为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便捷通道
东西部区域交流与合作成为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东西部合作正转变为寻求利益共同点的“双点”式合作,即由以往开发资源为主转变为共同开发劳务、技术、信息、教育、旅游、房地产、资本等要素市场;由以往商品和物资交流为主转变为携手共建商流、物流、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等全方位多渠道的大流通;由以往的政府行为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民间团体、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参与且以企业参与为主的大协作。在东西交流与合作的实践中,双方对东西合作的重点更加明确,在许多问题上逐步形成共识。在技术、人才上,东西部都进行了区域市场的对接,区域协调发展也由此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区域增长极的培育为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引擎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在东部地区确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然后又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最终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作为带动东部地区乃至中国全面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格局。国务院批复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依托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资源富集、现有发展基础较好等优势,加快培育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五)产业布局调整为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抓手
通过产业布局调整,推动部分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活力。外推力与吸引力两股力量合二为一,推动了一部分产业的转移。这种产业转移无疑给西部部分地区带来了有利的发展机会,提升了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大发展,也无疑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赵西君 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区域研究中心总经济师 博士)(来源:中经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8粉丝

8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