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王如松解读十八 大报告: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复制链接]
水木年华 发表于 2012-11-17 14: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好!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解读我对“十八 大”报告的认识,主要从四个方面:# Z. z: m1 Q2 {
  一是中国特色,世界风范。
+ r. A7 s& ]; |4 t: w7 X  二是绿韵红脉,认识生态。0 y6 K2 H, ]% j% f9 d, G
  三是五位一体,建设生态。
: m6 P# o- A9 H% Z" y  四是小康大智,和谐生态。3 e( T- }2 }# m( `# n; q- a4 K
  一、中国特色,世界风范
3 P" z) h* n  ?) \  O: v) ?. W  1. 十八 大中重要的四个字:民、生、和、信4 x+ [  r( H* n% i) S
  “十八 大”报告对我来说,我感受特别深,特别激动,特别振奋,我觉得其中有四个字能够概括报告的特色:一是“民”,民生、民主、民心;二是“生”,生态、生产、生活;三是“和”,和政、和谐、和平;四是“信”,信心、信念、信实,报告体现了党和党中央,我们全国人民,我们对未来的信心,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我们的信实。$ I1 n% ^' f) m# v3 X" C" Y7 R
  2. 报告对“生态文明”的表述和内涵7 p7 x5 C4 L+ Z; L3 a. ]6 W6 f
  “十八 大”报告中有29次提到生态,12次提到生态文明,十七大报告分别只有12处和两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提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目标。1 T5 f# \+ _1 Q5 T
  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总依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社会现代化、民族大复兴的总任务,以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生态建设模式体现了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生态控制论机制。 从十六大“三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到十七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到十八 大“五位一体”,把生态文明深深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去的这么一个新的“五位一体”,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升华,符合生态系统的整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化。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也不是平行的,生态文明是生态,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是形态,前者是纲,后者是常,需要将神融入形, 纲贯穿常, 合纵连横、潜移默化。 总书记在7.23讲话中特别提出了要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我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
7 _' l( w: A/ i0 u  “十八 大”报告特别提出了要推进四化,就是新兴工业化,我们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我们说农田、农业、农村、农民生态建设必须在工业化主导下去推进它的建设,那么他们和生态建设是息息相关的。“十八 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兴工农城乡关系。报告把生态的内涵从过去只注意生态是生物生态,污染生态,上升到人类生态、科学生态,上升到生产关系、消费行为、体制机制、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高度,上升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穿针引线,合纵连横的高度,标志着我们中华民族生态振兴的转折点。# n1 R# H9 p. [0 u' i2 [0 u2 g2 t
  报告还基于人类生态、系统生态、符合生态理念和方法,从产业生态管理、自然生态修复和生产文明制度等方面高屋建瓴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框架。报告摒弃了传统环境保护,就污染讲污染的还原论的理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文明制度,部署生态建设方略,体现了“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整体论思想。提出了运用生态的系统的,社会的视野和方法,从调整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出发,从源头上、功能上解决环境问题,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的方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保护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6 z7 T% P4 ]" m9 T, r* }, D
  报告提出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体现了我们自身共生再生生态控制论的思想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育的方略。
9 O. t: v! ^7 m* O- [8 v  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以及美好世界、美好未来的生态建设目标,体现中国人民的生活已从基本物质生活需求,走向精神生活和生态真善美的追求,彰显了中国人类生态的进步和对富强健康文明美好未来的追求。
+ C+ f% F# q2 g  [3 {8 v- t  这次会议提出了小康社会健康的目标,特别是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出经济持续健康产业生态建设目标,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政治生态的发展的目标,文化实力显著增强,“十八 大”报告还提出了小康社会建设的五大目标,从产业生态的角度提出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从政治生态角度提出了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目标,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提出了文化实力显著增加的目标,从社会形态提出了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目标,从自然生态的目标提出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目标。特别提出了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深深的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报告还首次提出了全球生态安全,有八处提到全球问题,体现了中国以世界安全为己任的大国风范,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三大生态风险,就是全球以气候变化经济危机,社会冲突为代表的生态安全,以及资源耗竭等生态区域服务的风险,还有生态系统的脆弱导致了人群生态健康的风险,这些的话,都是世界上现在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风险,欧洲、美国、日本市场经济在解救这些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生态危机中已经是回天无术,传统的农耕文明望洋兴叹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 ?, V' c. j- r* v  市场经济依靠竞生,社会主义强调共生,自然生态依赖再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自生。但任何单一的运行机制都解决不了人类生态问题,唯有四生合一、合纵连横、绿韵红脉、潜移默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生态文明建设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建设的全方位和全过程”,才有希望挑起全球生态安全的大梁。
) ?: E/ {. n* M! q) B  ]3 k  但要真正实现把生态文明“深深融入” 和“全面贯穿”到四大建设中去,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党全民都来融贯生态文明、锐意绿色发展、凝炼中国特色、推进小康建设.
2 w* }. B+ I5 |* P" W0 w  二、绿韵红脉 认识生态
' A2 }% n, v; |7 }. x& z9 }  1. 绿韵、红脉的关系未处理好就会出现生态问题: u0 p' {/ G. l5 N5 F8 D
  我们的社会最近30多年,我们的经济正在从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田园社会走向城市社会,神本文化走向人本文化,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我们现在的这种经济,这种社会,这种文化不是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我们需要从传统的经济走向生态循环经济,传统社会形态走向生态整合社会,传统文化生态走向生态和谐型文化。现在大家都在讲生态,什么是生态?有人认为生态就是生物,生态就是天蓝、地绿、水清,我们说也对也不对,应该说不完全对,生态历史上,传统上的定义是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随着最近这半个世纪人类对地球,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生态逐渐从生物生态向人类生态过渡,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不能忽视了,人不仅是生态系统内部的因素,而且也是影响整个人类本身危机本身安全的内部很重要的因素,而且我们不光是考虑到生态系统自己本身,而且对上层母系统和下层子系统自身的关系,也是我们要考虑的。5 p: p5 Q; Q, J2 ]" u( |! ^: A
  我们生态文明的生态,讲的生态实际上是人的生态,生态是什么?就是“绿韵”、“红脉”之间关系,“绿韵”就是光和作物,植物都是绿色的,生命的活力表现在绿,人们都喜欢绿,我们要发展绿色经济,要发展绿色的景观,这是“绿”,我们蓝天、碧水、沃土都是绿;还有“红”,我们血液、动物、人的血液都是红的,我们能源使用过程也是红的,它是动物的血脉,能源的本色,我们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世界是绿韵红脉没有协调好的关系。& G3 W9 B& i' `- I
  2. 生态的四种内涵! g% Z4 q: x, r7 R% m: z9 n- @5 Y
  生态有四种内涵:
6 }# \, `& ~% k  t; }( H. G  一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命的个体和整体之间,以及子系统和母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大家谈的生态,它不是生态学,而是一种关系,是我们生命,特别是我们人生存发展、繁衍、进化所依存各种必要条件和我们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g2 H: I- P' C2 F" U
  二是整合性的学问,首先它使我们认识环境,改造环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者叫做自然哲学,我们好多听众观众都是理学博士,什么叫做理学博士?就是哲学博士。你学习自然科学,不懂哲学,不懂生态学,你就不能成为一个博士,首先我们的理学博士叫做哲学博士。生态学还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系统科学,是人类塑造环境,模拟自然的一门工程技术,也是我们养心悦目的一门自然美学。以前在学校里面受教育,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但是没有教我们品味自然,享受自然,这也需要正确的方法论,就是生态美学的指导,我们说生态既是哲学,也是科学,也是工程,也是美学。4 ~6 h4 c$ T1 H) }5 {  {3 }
  三是生态是一种和谐状态,实际上从刚才的定义,生态是一种关系,它就是中性的,也不好,也不坏,人们经常麻烦生态环境和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也称为生态,生态都是约定俗成后被人所共用的用语。
1 q* q, T/ w- b' C  四是一种定向的进化过程,生态系统它可以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定向的演化,逐渐实现它的物质流通量越来越低,信息反馈越来越畅通,有高的自组织能力,功能性有机生产等等,它是一种定向有机的进化过程。
2 b2 w- o; t1 m! v$ \  3. 生态的基本机理; j" w& Q6 c. D3 \0 o$ d8 j7 c
  生态有很多机理,把生态学一些机理用在社会经济、政治问题坚决中去,哪些机理,用四个字来简化,概括:
8 B$ y* R* p7 g, ^7 N  一是“开拓”的“拓”,二是“适应”的“适”,三是“反馈”的“馈”,四是“整合”的“整”。这四个字就是我们生态基本的机理。
: W. H" T  n7 [7 e1 A+ d; {  “拓”,就是开拓,每一种生物,每一类生物,每一个个体都千方百计想办法获取更多的资源,更适宜环境为它的生存发展,它的演替来提供物质和能量,这是拓。- U: s! M6 k; h7 @# t6 \2 N1 y
  二是“适”,任何生物都要适应环境,改造环境,首先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适应环境,其次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
9 w+ a; _8 ?+ K1 @  三是“馈”,就是反馈,物质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动物吃完了之后被微生物分解,最后回到大自然中,还有信息的反馈,任何生物的行为通过我们整个生态系统各个信息链,最后反馈到他本身对他实际上是一种生态的相应,我们叫正反馈或者负反馈,使它受害或者受益,这是信息反馈非常重要生态学的机制。
9 k/ l( ^3 o& T$ S  四是“整”,整合的整,我们社会发展中,体制的条块分割,环境和经济的脱节,我们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生态学有它整合的机制和整合的规律。. z4 @( {! G/ P8 V' H
  三、五位一体,建设生态. x0 C( I4 W+ M4 e# B
  生态文明是我们“十八 大”提出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怎么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我们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建设中去,五位一体建设生态。9 v  a# \8 ]- {5 O3 P. M( Q1 ~. t
  1. 环境为体,经济为用,文化为常,生态为纲
: |1 y5 H5 \# u$ \4 E4 c  传统的生态学它是强调保护、回归自然、保护自然,但是实际上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在了解了自然规律以后,可以顺应自然规律,其建设生态系统,改造我们环境,使人得到更好的生态服务,这是我们这次“十八 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精髓,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深深融入和全面的贯彻贯穿到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中去来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将自生、竞生、共生、再生的生态规律与开拓、适应、反馈、整合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新型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之中,推进生产高效循环、生活幸福低碳、生态绿色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m* V' V8 j, ?+ I7 L
  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看一看,人类社会我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农村,一个工厂,一个农场都是一类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经济的活动,还有社会管理的复合生态体。- w4 \3 g' r& @& g8 y  z
  首先我们讲整个人类社会首先是以环境为体的,我们环境五大生态因素,水、土、气、生、矿,水是水资源,水环境,土壤土地,气就是包括气候资源、包括我们空气,包括我们的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这种热效应这些导致的气候变化,大气运动等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等,本文由老秘网推荐,矿就是每天人类从地表地下开发出大量的冶金建材、化工原材料,有宏量有微量元素,进入人类消费系统,为人所利用,这是我们环境五个基本生态因子。+ i+ f6 [4 A4 ]; ?8 K
  但是人,他不光是一个一般高级动物,他有主观能动性,人有生产、消费、流通、还原、调控能力,善于把地球上资源和环境利用起来为他们生存和发展服务,这就叫“经济为用”。- o) F# ~1 m- f$ |" O
  我们人类社会是以人的知识、体制、文化为主导来基础我们自然生态系统,来从中获取资源,改变这个环境,使它更符合人的需要,我们叫它“文化为常”。
4 ?  \  ~9 i5 Q, T! B+ G  这三个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人口体制文化人类控制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内部和三个子系统之间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关系组成了我们任何一个城市和社区或者一个工厂或者一个农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们之间的生态关系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序理方面的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关系,就是我们要管理,要研究,要贯穿的关系,这些目标。包括时间的,空间的,数量的,序理的关系。0 l2 O; f; u7 L; C# t& E5 }
  2. 把生态文明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着手点+ K* n) v2 A( a: M& ]& S9 R
  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政治,这些方面的建设有几个方面。比如说产业转型,现在我们传统工业文明形成的产业基本上是链式产业,一个企业只要能从自然资源中获得资源,经过他的加工变成产品,实现了它的利润,它的生产过程就完了,这样的话,每一个企业都在想办法获取更大的利润,但是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所以传统的工业文明最后导致了很大负面的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影响。所以,未来生态文明就要把传统的资源耗竭型的工业变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新的生态产业,这里面我们有怎么去实现一些新的转型,从结构上、功能上,这种系统关系上,怎么促进产业的转型,增长方式的转型,结构的转型。这些的话,“十八 大”提出来的进一步推动经济改革,结构的改革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个需要用到生态学基本原理,比如说纵向并合、横向联合、功能复合、软硬结合、人文亲和等等方法,我们有兴趣的同事可以参考产业生态文献了解一下。
0 v0 |* {# C  h( b7 s& ~( y  比如说未来的产业,不光是农业就是农业,工业就是工业,服务业就是服务业,而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耦合在一起,一是生物质,二是矿物质产业链,生物质从太阳能光和作用,光和成我们生物质以后被植物、动物、人、牲畜利用,最后变成废弃物回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这个过程中很多是效率不高,有的环境影响比较大,怎么从种植业、加工业、物流业一直到最后的消费和废弃物再利用,这个产业形成一个整体生命周期的设计和管理,形成一种大的环,它的效率,它的最后的效率要高得多,环境影响少的多。
" c. o+ h9 E7 _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4 }7 b8 y4 u7 _# i0 i5 f0 ~' o6 C9 @& E% c, ?9 ]: s
  十六个字讲,“物竞天择,道法自然,事共人为,心和文化”。我们学习实践和贯彻党中央的“十八 大”报告,就是要深深融入和全面贯穿把生态文明贯穿到社会经济建设中去,来实现几个“一”,我们报告中一以贯之,一个一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绿韵红脉。“三生融一”:生产高效、生活适宜、生态美丽 ,发展是硬道理,自然和社会怎么合一,合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包括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环境的发展。另外我们“十八 大”报告,要推进新兴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归一”归到城乡一体化。要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渗入,要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去,也要进入一个“一”(五位一体),就是社会主义文明新时代,谢谢大家!$ `* s/ y% M: Q# L0 j; ~9 c- B
  (本内容经速记稿整理,未经报告人审核)
 

精彩评论14

正序浏览
老猫 发表于 2012-11-18 09: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学习十八 大精神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七台河秘书 发表于 2012-11-18 13: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感觉清晰了解好多,多谢分享!
 
1242209475 发表于 2012-11-18 14: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及时雨啊,感谢高手,认真学习
 
独行天下 发表于 2012-11-18 15: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 非常好 非常好
 
塞北老秘 发表于 2012-11-18 16: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深度
 
厦门小秘书 发表于 2012-11-18 20: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十八大,宣传十八大,贯彻十八大!
 
syymj820111 发表于 2012-11-19 09: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洲秘书 发表于 2012-11-19 19: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得好!学习了!
 
冯晓斌 发表于 2012-11-19 19: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ukxkf,r fhw r gi qfajjij llksdfkjks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粉丝

4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