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实施工业强省是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必然选择

[复制链接]
情系黔岭 发表于 2012-12-5 17: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纲要》把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放在首要位置。明确指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五大国家重要产业基地,基本形成特色工业体系,通过工业的主导带动作用,促进三次产业加快提速、协调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协调互动发展。”工业成为“十二五”期间主导贵州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工业强省战略充分体现了全省人民期盼加速发展的迫切意愿。
  一、工业发展差距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与全国以及邻近兄弟省份相比,我省经济总量明显偏小,在全国和西南地区的地位持续下降,长期一直处于全国挂末地位。2010年,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贵州国内生产总值排26名,人均GDP倒数第一,为全国的40.46%,为西南邻省广西的66%,云南的77%。占全国2.92%的人口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的1.15%。而1990年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分别为2.89%,1.4%,人均GDP为全国的49.57%,20年间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拉大了近10%。更让人忧虑的是,近年来,我省工业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2008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14.4%,我省只有12.9%,相差1.5个百分点。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我省工业增长速度由2000年的7.5%逐年攀升,2004年达到顶峰15.9%,2005年开始形成下滑趋势,2009年更是下滑到10.2%。这一事实意味着西部大开发对我省工业发展的驱动力正在减弱,工业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急需新的突破。
  2010年全国人均GDP达到4390美元,超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标志3000美元,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我省人均GDP仅为1819.7美元。“十二五”时期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实现经济翻番。因此,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工业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将带动城市人口持续增加,服务业领域不断扩张,农业逐渐实现现代化等一系列增长效应。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尤其是大国经济发展史,毫无例外地都是通过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起飞的。中国经济发展也不例外,从建国伊始到改革开放,再到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其经济增长轴心一直是工业化。而从各省(市、区)发展的经验看,“工业发展快则经济发展快,工业经济兴则全局经济兴,工业经济强则综合实力强”。发达地区和后发地区无一不是因为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曾几何时,贵州和安徽一样,是全国率先进行农村改革的两个省份,八十年代初期,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一度高过周边的省区。而安徽“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3%,2010年工业增加值年占GDP的比重达到45.7%。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的内蒙古,2000~2010年十年增速全国最快,GDP翻了6.78倍,2010年其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2%,增长18.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安徽、内蒙古两省均先后进入全国GDP万亿俱乐部。国内外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加以证明在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进程可以缩短,但是不可逾越,没有工业化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
  我省生态环境脆弱,可耕地资源稀缺,山区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土地贫瘠,生存条件差,长期实践反复证明,靠发展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没有出路的。对于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70%的贵州而言,数量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省内无法就地转移,农村扶贫和农民增收无法根本解决,必须依赖于发展壮大工业,聚集城市人口,提高城镇就业能力,扩大服务业整体规模和服务领域,通过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三次产业加速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舍此别无他求,此为工业化之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省最大的优势是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优势。长期以来,由于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产业链条甩在省外,与区域内经济关联度低,没有在省内得到有效延伸,形成双重价值流失,尚不能有效发挥带动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尽管如此,2010年贵州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仍然达到32.8%。“十一五”以来,我省交通条件、投资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区位优势逐步凸显,实施以资源开发和资源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真正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唯一的途径。
  在以市场化配置资源为核心的经济体制中,工业比农业和服务业有更高的生产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最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产业。工业不大不强,丰富的资源就只有永远被别人配置,贵州只能成为别人的附庸,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领域。而“一支烟、一瓶酒、一棵树”的发展实践,早已被证明既不能为贵州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也不可能支撑贵州实现经济发展的历史跨越。“工业强省”已成为全省4000万人民的共同期盼——唯有产业可富民,唯有工业可强省。
  三、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宏图伟业与战略举措
  《纲要》提出我省“十二五”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基地,着力扩大总量,优化完善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基本形成特色工业体系。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加1.5倍,工业总产值实现1万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工业投资累计达到1.5万亿元以上。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五大国家重要产业基地,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推动优势工业集群化发展,实现八大特色产业产值分别超过1000亿元。
  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培育一批年产3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或企业集团。优化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继续推进乌江等流域水电资源开发,新建一批火电厂,积极发展风能、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到2015年,原煤产量达到2.5亿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4500万千瓦以上。“十二五”期末,煤炭、电力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500亿元。
  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资源深加工基地。大力推进大型煤化工基地建设,加快织金聚烯烃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加快开磷、瓮福、织金等精细磷化工基地建设,实现产业升级。建成贵阳、遵义大型铝工业基地,加快清镇、务正道铝工业基地建设。加快建成盘县煤钢电一体化、贵阳特殊钢新材料等项目,支持铜仁、黔东南等地发展锰、钡、钒深加工。力争到2015年,冶金、有色、化工等原材料深加工产业总产值超过3400亿元以上。
  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依托安顺民用航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遵义航天军转民国家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重点建设以贵阳为核心区,遵义、安顺、凯里、都匀为配套功能区的黔中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及零部件、精密数控装备及功能部件、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信息产品等装备制造业。支持六盘水、毕节、黔西南等地发展电力、化工及矿山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力争“十二五”期末,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加快建设国家优质轻工产品基地。积极发展以优质烟酒和民族医药、特色食品、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和比较优势的轻工产业体系。全力提升和壮大以“贵烟”为龙头的卷烟品牌,打造“贵州白酒”品牌基地,培育壮大一批大型制药企业集团和特色食品龙头企业,加快黔北20万吨竹浆纸、黔东南3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和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到2015年,卷烟产销量达到300万箱,白酒产量达到50万千升,其中茅台酒达到4万千升,烟酒和特色轻工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
  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兴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阳生物产业基地和贵阳、遵义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十二五”期末,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促进工业集群式布局。依托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干线,与城镇化空间布局相衔接,点轴发展与点状开发相结合,初步形成“一区两翼多组团”的工业发展格局。到2015年,以贵阳、遵义为核心,包括贵阳-安顺、贵阳-遵义工业走廊和贵阳-都匀(凯里)特色产业带的黔中经济区基本形成,工业发展率先崛起,成为带动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省域经济增长级。“西翼”毕水兴经济带能源、资源深加工基地和“东翼”东南部特色综合经济区特色工业基地进一步加快发展,一批依托区域中心城市、资源富集区和重点开发区域的产业发展组团初步成型。基本建成空间布局合理的五大国家重要产业基地。
  有序发展产业园区。把产业园区作为工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整合一批产业园区(基地),形成核心企业、配套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紧密链接、相互支撑的集群发展模式。“十二五”期间,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20户以上;建成和完善100个左右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其中30个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创建5~10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园区上升为省级或国家级开发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