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文化体育] 对强化海峡两岸民间工艺美术交流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乐将秘书 发表于 2013-6-13 10: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这个血脉就是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就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民族认同感。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繁衍的纽带,虽然六十年分治,一湾海峡,云山阻隔,但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台海局势发生了重大的积极的变化,促进了两岸的和平交往。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同受中华文化的教育与熏陶,都承载着振兴中华文化的重任。两岸文化上的同根同源、水乳交融的事实,是任何人也无法否定的。
   两岸民间工艺美术,同样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乳汁和雨露,同是中华民族文化浇灌出来的艺术奇葩,自然 也是同脉同根、同宗同源。那么,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下,如何加强两岸工艺美术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和繁荣中国工艺美术事业,本人借此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其一,要致力增强对同根同源文化的理解、认同和热爱。随着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迎来了两岸关系的突破性发展。要以开放为历史契机,以在台人员回闽探亲访友、寻根谒祖为先导,以海峡两岸艺博会、两岸工艺美术研讨会等为平台,吸引更多的台湾民间艺术家到大陆观光、交流,通过乡情、亲情、祖地情加深台湾同胞对大陆与台湾文化同根同脉的理解、认同和热爱。同时,大陆的艺术家也要主动前往台湾办展与交流,让台湾民众通过大陆民间工艺进而理解和认同两岸文化一水相隔、百代传承的渊源关系。有了对同根同源文化的理解、认同和热爱,就能增强两岸互信互动,消除两岸民众隔阂,消除“文化台独”的影响,促进两岸交流和发展。
   其二,两岸工艺美术交流要充分倚重民间。可以请两岸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到对岸办展,办讲座,增进民众对两岸工艺美术的了解;可以信依托海峡两岸“艺博会”等平台,吸引更多两岸民间工艺美术家到对岸参展交流,推动两岸工艺美术的展示与交流,让民众了解两岸工艺美术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孕育出来的灿烂奇葩。推动建立两岸共同参与的工艺美术机构和组织,还可通过两岸的工艺美术相关协会联手,在两岸分设诸如两岸工艺美术交流协会、两岸工艺美术研究会、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等文化机构和组织,通过共同的文化机构和组织加强文化交流与学术探索、争论,以缩小分歧,渐趋认同。推动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在海峡两岸的传承和创新,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让民间艺术、民间信仰发挥有效的情感作用。比如文化创意产业的交流,不仅仅是两岸以点对点的交流,而应该是全方位的交流。吸引爱好文创的企业界和艺术界相结合,达成两岸文化互动的良性发展。
   其三,两岸的工艺美术交流要放到国际交流的大环境中进行。工艺美术是最古老而又不断焕发生命力的行业,在当前的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工艺美术正处于生存竞争的“激流”之中。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所有的民间传统工艺都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时代课题,面临着与当代生活接轨,以及融入全国乃至全球艺术市场的挑战。两岸文化既然同宗同源,两岸艺术家就应该互相提携,互相关照,以一家人的身份去国际上闯荡亮相。
   两岸工艺美术要走向世界,就必须大胆创新,适应国际激烈竞争的大环境。台湾的工艺美术具有多样性、创造性、勇于尝试和突破等特色。尤其创新是台湾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注重新产品、新技艺研发,比如飞机上的工艺品,陶瓷做的音响,将杯子的把柄做成吸管,都是台湾工艺美术品创新的案例。而大陆工艺美术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曾担任过两届台湾工艺发展协会理事长的于春明先生在一个联谊会上说过:“尽管台湾接触欧美文化特别是工艺美术的时间比较早些,但是我看到祖国的这些工艺的水平、技术都是台湾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的。如果两岸这些工艺界的先进技术能够结合,能够相互交流,能够相互合作的话,我想可以开创一番工艺界的一个新的天地,也一定能够开创中国工艺美术事业新的里程碑。”
   两岸交流如果放在国际交流的大环境中进行,有助于两岸携手,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开拓眼界;在创新中好中选优、精品迭出,在国际竞争中强强联手、抢占先机。两岸工艺美术,定能跨越大洋,享誉世界。
   总之,加强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是两岸共同的心愿。借助工艺美术,促进两岸交流与和平发展,是我们工艺美术行业人员的应尽职责。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需要积极探索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新方式。通过两岸同胞多年努力,两岸交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人员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合作领域之广泛、共同利益之扩大,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今天,两岸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可以说,两岸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 ●方赛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27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