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形势分析,可以这样认为:形是现有的、物化的,能看得到的;势是将来的、变化的、研判的。以静态的形来论证动态的势,即是形势分析。“发展是硬道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作出判断,提出对策,不仅是经济部门,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
- ], w) {; _# D, s9 s5 X2 x) O& q' l x+ a# U9 n& z
第一节 特点和基本要求
% i) f$ p( \8 @9 b5 {& N$ y1 r6 d) A
1、特点 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在内容上应该做到准确、及时、正确,具有以下特点。+ @5 h: n7 d7 g1 u7 ^$ j
& K% w; r& {) T* N 准确性。报告所依据、引用的数据、事例必须准确,不可估计、猜测和任意延伸。报告分析水平是一回事,而提供的基础材料是否准确又是一回事。经济形势分析报告首先强调的是基础材料的准确。这里的“准”字要特别注意。准,就是数字要准确,增长是10.2%还是10.3%,要准确反映,切不可大约莫之;就是定性的话少用,“由于金融形势更趋严峻,一批中小企业被迫关闭”,这里“一批”的概念就很模糊;就是材料要全面,“有10家中小企业被迫关闭”,10家是个具体数字,很精确,但不全面,占全部企业数的多少,这很重要,有了占比,才能看出其严重程度。
1 Y9 s* f% i) l7 B/ h& _# G' c3 J# b z) m- f# Q3 W3 i. n7 L, s! L
时效性。形势分析是在一定的时空下展开的,离开了特定的时空,是无法分析的。对于空间,由于在起草时都已明确,所以不赘述。而时间是形势分析报告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至少要把握好三个时间因素,对于表述、分析、判断、推论,都要有时间节点,否则无从谈起,听者也难于明白。对于整个报告要有起止时间,即关于那一时间段的报告,是年度报告还是季度报告,是那年那月的。对于使用,更强调时效性,形势有瞬息万变之称,所谓老母鸡变鸭,因此,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失去了时效性,就发挥不了作用,在形势多变之时,分有月报、旬报、日报。 _* M" J) P2 g
; {! }% h' X8 Y* X 正确性。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是领导决策的依据。因此,要求分析正确,也就是说对势的研判要正确,这是形势分析报告的生命之所在。一个经济形势报告,其水平如何有多角度的评说,但分析所得出的观点必须正确。观点错,结论也错,就会误导,将造成直接的损失。对此,初学者也不必过份担心,起草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有多个关口可以纠错,一般在主要观点上不会出现大的差错,而在小的方面本身有争论,只是要做到争论起来自己说得通。纠错关口为:是否自相矛盾,如果自相矛盾,就要解决这一矛盾,不可听之任之,在解决过程中实现纠错。是否不合时势,提出与潮流相左的意见是独到见解,必须有强有力的支撑,否则暂不用。是否主观臆断,在分析时凭感觉、凭印象、凭经验作出的判断,一定要再找找它的断气支撑,在进行经济形势分析时需要感觉,但感觉来了之后要寻找理由,找到支撑。8 ]# e. y7 l# X+ g! |1 k* \9 z! V W+ r
. _( `0 W- ^2 _ A5 |; F 2、基本要求
2 L! I: C* R/ P
3 X/ C: s8 n3 M 分析经济运行特点。重中之重是找出、找准经济形势分析期间的经济运行特点。年度文稿,为一年;季度文稿,为一季。找特点是展功夫、见功底、现水平、看智慧的最重要表现,是整篇报告的点睛之处,也是领导最关注的内容之一。特点是否找准直接关系到一篇报告的好与否。
' }4 G3 t% y$ E/ p
; R2 j4 p4 F* [/ [7 L6 A 总结特色工作。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可以对工作进行总结,但要有特色,重点是总结出创新的工作,报告期内个性化的工作,要简练、写实,不宜过长。听形势分析报告,主要是听形势,而不是听工作,大摆工作有自我表扬之嫌。
1 G3 e* j: C2 H
, p; O7 \+ }( s, w$ u 归纳主要问题(包括原因)。没有问题的报告,不仅是不完整的,而且是没有分析的报告。因此必须总结归纳出主要问题。再者,只有把问题分析清楚了,下一步的对策措施才比较容易写。问题也有几种写法:一是长远问题;二是即期问题,一般文稿都以即期问题为主。在表述上有分点分段展开叙述的,也有一个自然段,标题式点到即止的写法。5 |0 c& p, u# e) n3 e. i8 l. y" H6 c
6 A+ n# k3 W4 j2 G6 y4 h 提炼对策措施。按照所提问题和年初目标要求,针对当前情况来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创新。在工作措施的写法上要明晰、可操作。至于为什么要采取这一措施,可以少写,甚至不写。0 Y* K& j9 Y7 [ Q+ O$ i; T
( H0 ? V' n( E, s4 L p
第二节 起草前的准备9 G/ t3 \( r# A) ]
& K, h$ y3 w% f. d' Y 1.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把握。起草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最重要的是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正确的总体把握。这一把握的根据来自于多个方面,主要是国际上的主要观点,上级部门的观点,基层的实际情况,横向单位的看法,自己的经济知识素养。经济运行是有规律的,经济形势分析是要有根据的。国际上的主要观点很重要,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情况,美、欧盟、日本的情况,这是全球大势。我国已加入WTO,并且出口依存度2008年已达到33%(浙江为49.9%、湖州为32.9%),与国际经济已紧密相联、相融,所以,首先要知大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