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学发展] 把握合作发展良机 共促合肥经济圈崛起

[复制链接]
合则肥之 发表于 2013-8-24 13: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构建合肥经济圈,培育安徽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是省委省政府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安徽加速崛起的战略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推进合肥经济圈发展,既是实现各市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共同面临的责任与义务。

加强合作,切实把握加快合肥经济圈发展的良机

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现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安庆的桐城市和滁州的定远县,总面积3.6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36万人,分别占全省的26.2%和26.7% 。合肥经济圈各市县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通、产业互补,具备良好的合作发展基础和优势。

合作基础良好。在圈内规划体系建设方面,坚持规划统筹,五市县共同编制完成了《合肥经济圈“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县域经济、工业、农业等专项规划;在合作项目方面,坚持互利共赢,各市县在旅游、农业、商贸、科技、劳务等方面加强联系,签署了多个合作框架协议;在项目推进机制上,建立了定期会商制度,从2010年开始,已先后在原地级巢湖市、淮南市、六安市和桐城市举办了四次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会商会议。

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圈地处江淮之间,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合肥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后,与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地区实现无缝对接,是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第一平台和最佳承接地。

交通优势明显。经济圈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基本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铁路有沪汉蓉、京福、合蚌高铁和商合杭客运专线、合安九城际等;公路有合宁、合巢芜、合安、合铜、合六叶、合淮阜等7条高速,以及合安、合六、合淮、合马等重要国(省)道;民航有4E级新桥国际机场;航道有定于年内完成升级改造的合裕航道等。

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圈临长江、沿淮河、拥巢湖,水资源充沛;淮南煤炭探明储量153亿吨,远景储量444亿吨,霍邱、庐江铁矿储量40亿吨,定远岩盐储量17.5亿吨,矿产储量居华东首位;山水人文等旅游资源丰富,农林牧渔等特色农业资源充足,地势平坦,港口岸线资源开发潜力大。

科教优势突出。圈内集中了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肥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城市,人力资源充裕,创新能力较强。目前,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60所,在校大学生48万人。各级科研机构344个,各类研发机构574个(国家级59个),进入“千人计划”的海归人才33人,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62名。

发展成效显著。2012年,圈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64亿元,财政收入99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5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46.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6亿元,均占全省的1/3以上。合肥经济圈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逐步提高,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已成为安徽加速崛起的重要引擎。

围绕目标,积极推动合肥经济圈建设取得新突破

放眼全球,深化合作、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国际大趋势。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表达中国同亚洲、和世界融合发展的强烈愿望。纵观国内,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武汉、长沙、合肥、南昌4市分别递交了关于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培育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建议案,呼吁在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合作。这些都无不表明,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重视区域合作、融合发展。当前,经济圈各市县要在以下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进一步推动交通共联。铁路方面,加快建设商合杭客运专线、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等重大项目,积极规划建设合淮、合六、合桐、合定等城际铁路。航空方面,加快新桥空港物流园建设,增强机场对周边城市的交通辐射和航空服务能力,将新桥空港新区建设与推动合肥经济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空港经济区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圈建设的重中之重。公路方面,加紧改造提升合肥与淮南、六安、桐城、定远等地的快速公路网,规划建设经济圈环线畅通工程,加快推进环巢湖旅游公路、合巢路(S105)改造、徽州大道南延、合六路(G312)改造、合六第二通道、G206合淮路、合安路改造等工程建设。水运方面,加快实施合裕线、派河、兆河—西河、店埠河、丰乐河等一批航道升级改造工程。

进一步推动产业共兴。当前,合肥、淮南、六安、桐城、定远的主导产业各有特色,产业的关联度、互补性较高,也为实现分工协作、联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经济圈各市县要立足各自优势和特色,着眼提升经济圈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合淮、合六工业走廊建设,培育壮大合桐、合定产业共建区和蜀山寿县现代产业园区,力争早日形成合肥产业核、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以及合淮、合六、合桐、合定产业密集带。

进一步推动旅游共荣。五市县既拥有一脉相承的徽派文化,也拥有各具特色的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和商贸文化,为文化旅游的共同开发、共同繁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前,经济圈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已经初步形成,旅游市场的一体化已经走在了各项工作的前面。下一步,将围绕五市县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产品的营销等方面进行务实会商,加快推出环巢湖、大别山、革命老区等主题旅游产品,早日制定合肥经济圈旅游一卡通,全面开通旅游直通车。

进一步推动人才共用。制定完善五市县互派优秀干部、专业人才挂职交流培训制度,分批组织优秀科级干部、企业负责人到对口单位和部门交流挂职,大力举办圈内劳务专场招聘会。特别是在人才、劳动力的资源共享方面多做文章。合肥拥有众多的高校、科研院所,汇集了一大批两院院士、高级工程师等高端人才和60万专业技术人才;其他市县则在劳动力资源方面拥有比较优势。要充分利用这“两种优势”,加快实现圈内市县人才交流与劳动力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力、劳力“叠加效应”,为经济圈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本支撑。

进一步推动平台共享。加快推进创新资源共享,依托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建立经济圈内开放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早日实现圈内城市无线网、有线电视网的互融互通;加快推进招商平台资源共享,依托合肥的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淮南的豆腐文化节、六安的中国国际羽绒节、中国桐城文化节、定远池河梅白鱼文化节等节庆、会展平台,共同开展项目推介和联合招商。

当前,合肥正以实现“新跨越、进十强”为目标,致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合肥将携手圈内兄弟城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合肥经济圈发展的新要求,齐心协力、共谋跨越,奋力拼搏、勇于担当,力争把经济圈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长江三角洲面向中西部的重要门户,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多作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5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