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3-10-3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7月份开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展顺利,社会反映良好。但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加以改进,以确保活动成效。
    重外在教育轻内心自省。党的群众路线首先是一种思想路线,是一种世界观、认识论,需要主体的自觉、自省的认知,做到真懂、真理解、真信仰。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是必要的、应当的,但学习教育的目的在于干部内心的自觉、自省,在于内化于心。正如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所要求的,强调的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当然,对那些不愿自己照镜子、不愿自己洗洗澡的同志,别人的帮助、组织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对有病不治或大病难治的,还需要强制做内、外科手术。但总的来说,学习教育是手段、是保障,而内心自省、自觉是目的,是根本。
    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学习教育形式繁多,花样不断翻新,但不求实效,不注重是否真正对党员干部有所触动、有所警醒,不注重党员干部是否真正把群众路线作为一条生命线,融入头脑中、思想里,其实仍未逃脱舍本逐末的怪圈。有的地方在反对形式主义的同时,却在“认真”地践行着形式主义。一个个会议通知、一次次上报材料、一遍遍检查笔记,让人应接不暇。必要的形式是需要的,但更加重要的是内心的认同和接受,真正入脑入心,更加重要的是要落实在今后的实践中,而不是落实在一大堆材料中。文山会海、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能一时糊弄上级领导和督导检查,却永远不能瞒住人民群众。
    重形式教育轻实践要领。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就强调了“教育实践”两个方面,但教育是前提、是保障、是手段,实践是检验成效的标准。“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行合一”,“知易行难”,行更关键。如果将精力主要用于学习教育或者满足于学习教育本身,显然是本末倒置,偏离主题。现实中,有的学习教育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但结合工作、结合实际不够,没有带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没有把自己存在的问题摆进去学,学而不思、学而不用,形成“两张皮”,使得学习教育无的放矢。
    应当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实践,在于应用。群众路线本身也是一种方法论,一种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群众观点,群众感情,具有很强的实践品格,只有见诸于实践,深入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发挥作用,见得了实效。否则,理论一大套,束之高阁,只能是花架子、摆样子,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为防止步入“空对空”“两张皮”的误区,必须要确立实践导向,结合工作实际,务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少说多干、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主动回应群众诉求,制定出台惠民便民措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和有效抓手。
    重眼下活动轻长远制度建设。教育实践活动本身有其局限性,加之时限性,期望一下子、一次活动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如何让教育实践活动效果最大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突出长远、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活动永远是一时的,阶段性的,而制度规则具有长远性、根本性。如中央的“八项规定”,为什么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过去进行多少次教育,甚至出台过不少政策,为什么效果不好?关键在于:一是要有明确的制度规则,二是制度规则要有极强的执行力,三是制度规则制定者要率先垂范,严格遵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因此,必须靠制度、靠机制,不能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既要立足当前、认真查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还要不等待、不观望,切实进行整改。同时,我们更要着眼长远,要重视长远、长效机制制度建设,要围绕破除“四风”,把中央要求、实际需要、创新经验结合起来,制定新的制度机制,完善已有制度机制,废止不适用的制度机制。要确保制度机制的针对性、可执行性,要“实”,使制度机制建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找准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治理“四风”,不仅要建章立制,而且要有刚性规范,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惩戒措施和配套保障机制,加大问责和追究力度,坚决破除“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恶习。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各项制度要求,一级做给一级看,作表率、当典范,使制度规范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改进作风的硬约束,真正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作者:王韶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