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扯袖子”是一种教育爱护

[复制链接]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3-12-2 10: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11月13日,中央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纪检工作实际,就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部署。会议强调,强化对党风政风的执纪监督,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涉嫌违法行为审查和处置力度,坚决惩治fubai。要督促各级党委和纪委抓早抓小,发现领导干部苗头性问题及时了解核实、诫勉谈话,扯扯袖子,甚至大喝一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已经查处的一些案子看,贪官的“成长”往往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亦就是说,贪官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为贪官。既如此,那么,贪官在渐变过程中,其身上就不可能不暴露出一些苗头性的问题,哪怕是一些蛛丝马迹。此时,在了解核实的基础上,给他扯个袖、提个醒,“甚至大喝一声”,无疑能让其幡然醒悟,以至令其及时改正错误,以免重蹈覆辙。
  贪官之所以成为贪官,以至从小贪沦为大贪、巨贪,其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发生扭曲,导致人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放纵自己的贪欲,最终走上堕落的道路,这固然是其主因,但有时组织上及其领导干部对其发生“微”“渐”问题之时缺乏必要的扯袖、提醒,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的,因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甚至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一些人便胆大包天、为所欲为起来,而待其真正触犯了党纪国法,再要去教育挽救,则终究为时已晚。
  或许,在一些组织和领导看来,个别干部廉洁方面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实属难免,如果及时向他们提出来,多少显得有点小题大做;做些教育批评,便意味着得罪人。于是,在“种刺”莫如种花里,大家便只好罢手。殊不知,因为“老好人”思想作祟,因为不想得罪人,于是,便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滑向fubai的深渊。就此而论,这不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不负责任吗?放任自流,我们是否也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推手”呢?
  真正的关心爱护同志,并非取决于在他们顺利的时候、取得了成绩的时候往这些同志脸上贴多少金,给予多少的赞美,而是要在这些同志遇到挫折的时候、碰逢困难的时候,尤其是犯了错误的时候,给予了他们多少真诚的教育帮助——哪怕是一次扯袖、一个提醒,“甚至大喝一声”,对于他们都是一种“雪中送炭”的行为。或许,他们一时接受不了,以至颇为反感而闹对立情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定然能够渐渐体会到组织和领导的良苦用心和真挚的关爱,深以为受益匪浅,从而发乎内心地感谢,并永远铭记曾经的教训,从此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微慎独慎始慎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扯个袖、提个醒,“甚至大喝一声”,可谓善莫大焉。
  反fubai工作的真正目的,并非单纯在于查处了多少贪官,而在于通过严密的制度、严格的监督、严肃的教育,制止和避免了多少干部失足,挽救和保护了多少干部,并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干净干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各级党委和纪委抓早抓小,发现领导干部苗头性问题及时了解核实、诫勉谈话,扯扯袖子,甚至大喝一声”,这固然重要,作为身边的同事更要借见事早的优势,勇于并善于从教育改正、挽救帮助的目的出发,及时扯袖提醒。要知道,这不仅是在提醒别人也是在提醒自己,不仅是在“正人”更是在“正己”。作者:赵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7粉丝

183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