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炜玲,今年54岁。这个名字对于80、90后年轻人完全陌生,但对于很多上海的中年音乐爱好者来说却是印象深刻。这位女歌手,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红极一时,出版的音乐卡带更是创下过百万销量。但就是这个被认为唱功了得的歌者却消失了20年,这20年,金炜玲陷入人生低潮,她结婚、离婚,并到东南亚歌厅驻唱,患上抑郁症,两度轻生,甚至不得不做保姆求生计,2005年她身无分文回到了上海。
# A# _% z( M$ M3 e0 |0 W
4 C$ N! ~7 a8 k: u' c) z( @
" A* {4 L7 y' v6 w* A 出生在音乐之家的金炜玲早年曾经获得全国通俗歌曲大赛的一等奖,而她事业的顶峰,是1987年参加的南斯拉夫国际音乐节中国赛区比赛,角逐赴南斯拉夫参赛的名额,那次比赛,金炜玲获得了冠军,韦唯和毛阿敏分获二、三名。她表演的曲目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的《绿叶对根的情意》,也即是这首歌曲的首唱,夺得第一名以后,理所当然应该代表中国去南斯拉夫比赛。可就在这时北京来了一封信,信上说由于歌曲作者本人的要求,希望她的学生毛阿敏代表中国参赛,后来毛阿敏在那个比赛中夺得了第三名,一炮而红。
}! v7 q2 \6 @2 V6 P* T2 W
& y1 z: u) O$ s# s- k( D& ~
" {6 H! ?; i) Y# q% S 金炜玲坦言当时觉得特别不公平,“应该是我去的,变成了她去,那时年少气盛,我会觉得是她抢了我的饭碗。”因为这次意外,金炜玲对文艺圈产生了怀疑和厌倦,加上一些私人的原因,她决定离开上海的舞台。
' G5 n4 [/ F R% H7 e9 ^- r, h4 ~/ Y2 w
$ _ t4 |9 }, _% H
后来谷建芬曾经让金炜玲去北京找她,前线歌舞团也曾录取过她,但当时她一直想去美国深造音乐,因此拒绝了。后来赴美的担保人突发车祸,金炜玲就此失去了机会,这是她觉得最后悔的事情。
9 |# \! w& W" U+ a1 L% q, z# Z
9 L9 Q5 Q7 F/ ?6 L! F) }5 x2 S& l# x0 @
直到最近,金炜玲在《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和《妈妈咪呀》的舞台上回归大众视野。; h* c5 C% \8 A' Q# x, _
9 O. z O2 t" Q
& W7 Q% j9 C. e. B4 x" c, ?2 Z
金炜玲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从她的人生际遇,可以影射到我们从事文秘工作的很多方面。
% C/ `& G. R: ?0 v' G: s, V6 Y; a. q& |2 }' I- W. r: H: f3 e& t
4 T$ i* F% v: \0 z. F+ A3 m2 a% R
首先,金炜玲有着很高的天份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否则,她不会一出道就拿到全国第一,战胜后来国内歌坛的两位天后级人物,如果没有具备歌者的潜质,不管她父母技艺如何高超,不会培养出一个出类拔萃的唱将;如果她自身不努力,再有多好的条件,同样不能一鸣惊人。而作为文秘人员,自身的潜质和努力一样非常重要。如果连写一篇通顺文章的基础都没有和基本公文格式都不了解,那么我认为就不具备作为政府办公室文秘的资格,但是仅仅有了基础和认识公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文秘工作者。* b6 ~" i% f( ^4 t. D' g
! ]1 l6 e c1 w9 z1 _6 ^* q j
8 P( Y/ w0 v6 ^3 x, q7 }0 u 后来,金炜玲取得了突出成绩被意外出局,原因就是谷建芬希望毛阿敏参赛,而毛阿敏也因此一炮走红,这告诉我们:导师很重要。转移到我们的文秘工作,可以说领导很重要,虽然这个观点不符合组织原则,但是现实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哪一个得到提拔的干部不是得到领导的赏识?作为文秘人员,辛苦、没钱、受气,唯一可图的就是希望有政治前途。所以,服务好自己的领导是我们向上迈步的重要的也是唯一的途径。如何服务好领导呢?我认为要做到“三用四勤”:“用脑、用心、用情”,“眼勤、手勤、嘴勤、腿勤”。
3 Q/ E& @; p A5 U7 X; Q& Z
: Q% u1 M+ r- r( M$ o! B. @4 h* u- e: [7 g# m- R
金炜玲在星路受挫以后,从此一蹶不振,患上抑郁症、曾经自杀,这是我们秘书工作一个很值得借鉴的教训。作为文秘人员,心态最重要,也即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文秘人员经常会遇到这些情况:做错事,被领导责骂;别人做错事,领导不了解情况,自己还要被责骂;工作年限比自己短的得到了提拔;你认为能力不如你的,也得到了提拔等等。我们会怎么应对呢?是怨天尤人?破罐子破摔?还是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平常的心态来面对呢?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别人一无是处,庸庸碌碌,难道领导真会看中他吗?说到底,只要你能保持较好的工作能力,那么机会就会离你越来越近。千万不能象金炜玲一样,逞一时之气,错失了良机。
0 m a Z: F' b2 D5 U; w$ ~- f% \6 p7 f9 h2 L
) r: W, T) x! B- C$ d) b. C
金炜玲在低沉了20年以后,重新复出,不论她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她的勇气值得钦佩。这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主要的是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失败了、受挫了,我们要及时调整状态,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更加努力和细致地做好本职工作。但是我们没有20年的时间可以等待,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继续工作。& s- H# n) R6 F3 d9 y
1 j0 I( G, `" ~) D! T8 o
7 V6 t3 Q* G0 y/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