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砍不完的木头

[复制链接]
张力济南 发表于 2014-3-6 00: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庄子·天下》里有一句名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头,今天砍一半,明天砍一半的一半,每天这么砍下去,万世万代没有竭尽之时。寥寥数语,道出两个“无限”——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无限。这个命题引起后世的无限遐思。

  “一尺之棰”有限,“日取其半”则无限,这包含着有限与无限辩证统一的道理:任何具体的确定的事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有自己的界限。然而,由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有限的界限不断地被打破、被否定而趋于无限。恩格斯曾说:“无限性是一个矛盾,而且充满种种矛盾。无限纯粹是由有限组成的,这已经是矛盾,可是事情就是这样”。

  有趣的是,人类立足“有限”,却一直相信“无限”,追求永恒与永远。当人类领悟到从“有限”所获知的实在有限时,就会求助于“无限”,生出追求与探索的勇气。没有这样的勇气,则今时今日,当人类仰望太空时,便只能发出啧啧惊叹,而不能了解那浩渺星空中蕴含着的无尽奥妙与宝藏,将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乃至改变人类的活动轨迹。

  以“有限”追求“无限”,这让我们想起《庄子》中的另一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们喜欢用这句话勉励后辈谦虚勤学。然而,这“励志语”其实紧接着一句“丧气话”:“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会疲累不堪。如果从个体的角度看,这话没有错,再高明的智者,逝去之后,他的所学所思所著,统统对生物学意义的“他”再无意义;然而从人类的角度看,则他留存的思维线索、求真意识、质疑精神……已汇入人类智识之海,许多“有限”,终于成就与壮大了“无限”。这样的“有涯随无涯”,便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长生”——苟活惧死者孜孜以求而从未到达的境界。

                                  2014年第2期《月读》作者:于城


) x4 D6 _- p9 t/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13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