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文化体育] 新形势下新农村文化建设浅谈

[复制链接]
田大秘书 发表于 2014-4-2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艰巨任务起,农村文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大力铺开,经过十年的努力探索和实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普遍分享到了文化建设成果带给他们的幸福感。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文化建设随即面临着一些突出而需迫切解决的问题。时至今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任务,在此背景下,如何让农村文化建设全面深入地开展,直接关系到文化体制改革总体目标的实现,也直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稳固新农村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探索符合农村客观实际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将成为新时期背景下,农村文化管理者、建设者和经营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重要性

    1.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成为农民的普遍诉求。而如今农村文化资源的供给不足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不解决这一矛盾,农村文化土壤就会逐步荒漠化,甚至被大量消极文化侵蚀,从而使农民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农村的社会和谐也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符合民心、顺从民意,在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维持农村秩序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广科学文化知识,能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普及思想道德教育,能培养农民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提高农民的道德修养,净化农村社会风气;举办文艺活动,能丰富农民业余生活,发扬民间传统文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在科学技术、思想道德和文化艺术等方面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文化效益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成为政府与社会在新时期需要关注和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我们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使文化与经济并驾齐驱,实现农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协调发展。2005年11月份,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意见》,这是加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标志性文件。之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陆续下发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文件和政策,可以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成为政府与社会在新时期关注和面对的重大课题之一。

    具体措施

    1. 稳固文化建设成果,增强农村文化建设持续发展的自信。十八届三中全会,在论述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继续提到,“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可谓是文化建设依靠人民群众,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群众享有。因此,农村文化建设持续发展的自信,源自于农民大众,只有让农民充分而又持久感受文化建设给他们精神生活带来的幸福感,才能让农村文化建设持续有力地发展。而稳固成果必需注意几个关键:一是基层政府文化政策必须贯彻始终,一如既往,让其持久发挥效力;二是地方文化管理者必须有高度文化自觉,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在农村进行的重大历史意义,严格执行中央和地方文化政策,开展有创造性的农村基层文化工作;三是让文化建设的成果在制度规范的约束下实现常态持久的运作,坚决摒弃形实主义的浪费和不得民心等。

    2. 努力探索文化惠民工程新任务、新思路、新方法。首先,加强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要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文化实施,让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要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一批满足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加强农民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按照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民专业知识培训,把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纳入到乡村的工作重点,培养出一批本地的乡土人才。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层次、形式,发展农村的先进文化,引领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继续做好以文化“三下乡”活动等为主题的文化教化功能,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更重要的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文化管理的水平与效能。一方面,加强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组织、管理农村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普及活动,发挥农村现有教育资源的效能。另一方面,建立起文化间的交流协调机制。最后,以点带面,推进文化“中心村”建设力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不断萎缩,出现了不少空心村,因而,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为背景,根据乡镇实际建制村分布,推进文化“中心村”建设力度,以此来积聚人、财、物优势,加上“中心村”本来的文化基础要好于周边各村,使资源投入能发挥最大化效用,因而,我们必须加快文化中心  ●谢梦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粉丝

25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