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八佾篇第23章(6月22日)

  [复制链接]
石子云 发表于 2014-6-26 10: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本帖最后由 石子云 于 2014-6-26 10:53 编辑

跟贾陆英老师学《论语》八佾篇第23

 

622下午330分,《论语札记》作者贾陆英老师在老秘网重温经典读书会”QQ 49231471里面,就《论语》八佾篇第23章进行了讲解,具体内容如下。

 

一、原文释义

 

原文: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如也,绎如也。以成。”

注释:语(音玉):告诉。

大(音tài太)师:太师是乐官之长。

翕(音xī希):盛大而热烈。从:同纵,展开。

纯:纯正而和谐。

(音jiǎo皎):清晰而分明。

绎:延绵而不绝。

译文:孔子告诉鲁国乐官奏乐的道理,说:“音乐,乃是可以通晓的:开始演奏时,五音齐鸣,盛大而热烈;继续展开下去,音律纯正而和谐,节奏清晰而分明,韵味延绵而不绝。音乐由此而成。”

 

二、礼乐并施

孔子谈音乐的要义是什么?

乐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文化向来以礼乐并称,二者既有不同的功能,又有密不可分的互补关系。《礼记·乐记》指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本章孔子谈音乐,点出翕、纯、皦、绎的节律,揭示了音乐的和谐之美,旨在通过实施乐教,导民向善,以中和之心待人接物,从而达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周代的音乐,已经有了六律、五声、八音等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孔子博学多才,对音乐也颇有研究。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他的祖国鲁国的国势已经衰微,音乐也开始颓废。本章所记,是孔子对当时掌管音乐的官员讲解作乐的道理。孔子认为,先王的音乐还没有完全失传,还可以探得从开始到结束的条理。乐师一定要知道音乐的节奏,然后才能作乐。音乐的六律、五声、八音,有一样不齐备的,不足以称为音乐;如果音律齐备了,奏出的乐曲不和谐,也不足以称为音乐。所以开始演奏时,要五音齐鸣,盛大而热烈,又有清浊高下之分。为了避免混乱,在继续展开下去的时候,每一个音符都要有自己的条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各自清晰又容易间断,所以各个音律之间要互有起伏,使音乐连绵不绝。总之,合奏要和谐,和谐中要各自清晰,清晰又不可间断。正如孔子所说,音律纯正而和谐,节奏清晰而分明,韵味延绵而不绝。音乐由此而成。

在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中,礼与乐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音乐不只是娱乐消遣的工具,也是陶冶情操,抒发胸臆的手段。音乐的道理与为政是相通的,不但可以颐养人的性情,还可以改变天下的风俗,实在是太重要了。孔子是音乐大师,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他对音乐的要求也不只是悦耳,同时也要符合做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教化人心的作用。所以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就开始端正音乐的工作,他告诫乐官的话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古人讲的,包括音乐、舞蹈、诗歌等等。孔子认为,就教化的功能而言,乐教是一个人品德养成、人性完善的最高层次。
   “
乐教的本质特征在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乐记》认为,禽兽知而不知,普通民众知而不知,只有受过良好教育而有文化的君子才能知起源于人的情感,是人心受到外物刺激有感而发的产物,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是自然万物中最为复杂的高等动物,既有感性,又有理性。 

的教化功能在于培养人的理性自觉,人要立足于世间,就必须学。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才能抵御各种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坚定地追求美好的人生。的教化功能与不同,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情感,尔后再深入到人的理性。正如孟子所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上》)他认为单纯的说教不如音乐能深入人心,从而产生更为深厚的感动、教育作用。实际生活也证明,无论是欢快的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和振奋,还是悲哀的音乐给人带来的伤感和沉思,都能深深地打动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正因为如此,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学懂得了规矩以后,还需再经过的熏陶,才能把它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内化为自身的修养,从而完成的过程。这种寓教于乐的传授途径与方式,最切合于人的本性,也是孔子乐教的目的所在。

中国古代是不分的,即文学和音乐是紧密相联系的,诗歌一词由此而来。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当时都是配有曲调,为人民大众口头传唱的。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给《诗经》三百零五篇都配了曲,弹琴歌唱它们,并让它们合乎《韶》《武》这样的正规音乐。在孔子生活的时代,《诗经》就像我们现在的各类歌曲或戏曲一样,是有词有曲可以和琴而唱的。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去,比如汉代的官方诗歌集成,就叫《汉乐府》,唐诗、宋词当时也都能歌唱。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后经孔子继承和弘扬,使礼乐文明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心内容,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礼乐制度是相配合,而以从属于的制度。《礼记·乐记》指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这几段话告诉我们:

第一,礼和乐具有不同的功能。礼的作用是区别宗法贵贱等级秩序,即所谓尊尊。只有把礼义立起来,使贵贱等级分明,社会才能有序运转,人们才能相敬而不争。乐的作用是融和上、下之间的矛盾,即所谓亲亲。只有注重发挥乐文的和谐作用,不同等级的人们才能亲密融洽。例如,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定的舞队人数,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周礼规定,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只能用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这样,阶层不同,规格待遇也不同,以此显示君权的至高无上,给人们灌输等级秩序的思想。到了春秋末期,这个规矩被破坏了。季孙氏是鲁国大夫,他用八佾舞于庭,是以大夫的身份用天子之礼。孔子对此事非常气愤,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第二,礼和乐的作用是相反而又相成的。如果把强调得过了头,就会使矛盾激化,产生离心离德的倾向,这就叫礼胜则离。如果把强调的过了头,就会使等级不分,制度流于形式,社会秩序紊乱,这就叫乐胜则流。《乐记》认为,周公制礼作乐,使二者相辅相成,是为了实现揖让而治天下的目标。
    
事实上,仅仅依靠揖让是不可能治天下的。周公治理天下的思想和方法,是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也就是德治,是以礼乐教化为主,”“惩处为辅。《乐记》说: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又说: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所谓王道,就是以德行仁,礼乐制度就是德治,是的一手,是主要手段。政、刑是的一手,是辅助手段。这是儒家的主张。与之相对应的是霸道,也就是以力假仁,对内用刑法和赏罚推行法令,对外以武力进行兼并,这是法家的思想。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阳儒阴法,两手并用。

孔子把乐教视为重要的治国手段之一,并且认为,选择什么样的乐曲教育人,关系到治理国家的大事。《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他告诉颜渊:用夏代的历法,坐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音乐就用韶舞。禁绝郑国的乐曲,斥退能言善辨诌媚的佞人。郑国的乐曲靡曼淫秽,佞人太危险。在这里,孔子把夏时”“殷辂”“周冕”“《韶》乐看作是治国之本,而把郑声”“佞人则当成了治国的大忌。郑声是相对《韶》乐而言的。相传《韶》乐是舜时代的乐曲名,歌颂舜的功业。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孔子对《韶》喜爱至深,把它视为安邦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对于郑国的音乐,孔子严厉批评郑声淫,郑国的乐曲弥漫着淫秽之气,使人丧志,主张禁绝郑国的乐曲。

历代有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都深知音乐的重要性,留下了许多运用音乐来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瓦解敌军,克敌制胜的佳话。
   
《四面楚歌》的典故就是一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后来,人们就用四面楚歌这个成语,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歌曲,用艺术形式表达了强烈的政治理念,引起人民的强烈共鸣,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是政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一首优秀的革命歌曲,往往会使人回忆起一个难忘的时代。

 

三、乐予向上

 

请大家说一说,在你的一生当中,对你影响最深、教育意义最大的歌曲是什么?

弘毅:燃情岁月的主题曲。

向阳花:童年。

贾陆英:我这里试举几首:

《国际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被翻译成世界上许多种语言,从法国越过千山万水,传遍全球。《国际歌》节奏抑扬顿挫,慷慨激扬,威武雄壮、庄严浑厚,带着英勇不屈的气势。歌词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代表着社会底层人民反抗压迫、反抗专制、反抗剥削的精神,成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员的战歌。1923年,瞿秋白重译《国际歌》,从此,这首响遍全球的伟大旋律,就一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向反动黑暗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国歌。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的歌曲,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1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3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唱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和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唱出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历史必然,成为中国革命音乐的不朽之作,真理之歌,被誉为“颂党第一歌、党歌”。

《东方红》:这首陕北民歌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歌词简单,情感真实,旋律好记,因此流传极广,成为人民群众用以表达对毛主席、对中国共产党由衷之情的颂歌。

《歌唱祖国》:这首气势雄壮、热情豪放的歌曲,雄壮有力,唱出了新中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气势,和人民斗志昂扬建设祖国的豪情。它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现在国内所有的重大升旗仪式(如奥运会升旗仪式、天安门广场等)上,《歌唱祖国》被做为出旗曲在国旗出场之前演奏。

此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解放军进行曲》《志愿军战歌》《社会主义好》《学习雷锋好榜样》《绣金匾》《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向阳花:贾老举的例子知道几首,现在的音乐都成流行音乐了。

贾陆英:还是要多听听古今中外的经典名曲,高雅音乐,少接触那些靡靡之音。当然,流行音乐也有许多好的,不一定都是靡靡之音。

向阳花:贾老,怎么样的流行音乐是好音乐呢?

贾陆英:具体不好说。总之是鼓励人们奋发向上的,抒发健康情调的,阐明人生哲理的,反映爱国、爱家乡,热爱生活的,如此等等。

向阳花:噢,那这样说还是民歌呀通俗歌呀军歌呀什么的是这样的啦。

精灵:也不尽然。有些流行歌也不错。我觉得摇滚音乐能给人力量。

贝壳里的海滩:具有正能量含义的歌。

精灵:每当心情低落时,我就会找些摇滚音乐来听。

向阳花:那摇滚是热爱生活吗?反正现在好多流行歌曲都是情情爱爱滴,还是喜欢听比现在时代远一点的歌。

贾陆英:具有正能量含义的歌。

——这个概括好。

精灵:摇滚怎么不是热爱生活。能给人力量,也会让人热爱生命和生活。也因人而异。

向阳花: 催人向上奋进的歌。

风的口哨:鲍勃迪伦热爱生活,崔健也热爱生活。

精灵毕竟每个人体味音乐的感受也不同。

贾陆英:催人向上奋进的歌。
——这个概括也不错。

精灵:我觉得能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也算。

贾陆英:一个真正的君子,必然是具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丰富而多彩,也处处有诱惑和陷阱。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就会变得庸俗;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就会腐化堕落;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就会迷失方向,落后挨打。尤其是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富裕起来、我们党面临执政和改革开放严峻考验、我们国家正在走向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孔子关于“放郑声,远佞人”的提醒,更具有现实针对性。我们大家一定要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这对于年轻人走好人生之路,意义尤为重大。我们应当深思之,笃行之。

贝壳里的海滩:“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是最基本的要求吧。

精灵:一个人不管出于任何环境下,都要坚持内心对美好的追求,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则或者底线。

向阳花:对道德的追求有底线,无上限。

老猫:用流行元素和科技手段演绎传统文化,达到最佳传播传承效果。

 

四、下讲预告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封人:仪,地名。封人,镇守边疆的官。

从者见之:随行的学生引他见了孔子。

丧(音sàng):失掉官位。

木铎(音duó多):以木为舌的铜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或摇木铎来召集百姓。此处以木铎比喻宣扬教化的人。

仪邑的边防官求见孔子,说,“凡有君子来到这里,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行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出来后说:“你们几位,何必为失掉官位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老夫子为木铎传道于天下。”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老猫 发表于 2014-6-26 20: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麻烦各位在每周四、日上午,在群里相互提醒下,当日下午3:30如有空请准时参与贾老的课堂交流。今天下午老猫参加观看电影《永远的焦裕禄》,又没组织好,愧对贾老了。
( a+ p) L, D- J* |& i& d8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3粉丝

4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