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化工投公司向省委巡视组汇报材料

    [复制链接]
zgh200272 发表于 2016-3-28 08: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培训班
确实是一篇好文章。可以借鉴。
 
未知旅程 发表于 2016-4-6 17: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很需要这样的参考,谢谢
 
luzhou67 发表于 2016-4-10 16: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现有各类员工110人,其中公司本部员工64人,高管8人、中层10人,本科以上学历占78%,中级以上职称占56%。公司4个党支部,党员人数55人,占员工总数50%,九三
 
luzhou67 发表于 2016-4-10 16: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现有各类员工110人,其中公司本部员工64人,高管8人、中层10人,本科以上学历占78%,中级以上职称占56%。公司4个党支部,党员人数55人,占员工总数50%,九三
 
haizhongyang11 发表于 2016-5-13 17: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材料,思路清晰、有条理,值得学习!
 
Jerry881008 发表于 2016-5-31 11: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这篇文字一绝,你看了就知道了   阿拉啦啦啦
 
zhujy 发表于 2016-6-4 16: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21世纪以来,受自然环境变化和地壳运动影响,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频发,对人类的和平和生产生活造成了重大威胁和破坏。面对多种安全威胁,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我国在全力应对各类重特大突发事件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军队在承担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繁重使命任务的同时,坚持军民融合、军地联合,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抢险救灾任务,在历次重特大突发事件应对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实践证明,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对于全面提升综台国力和国防实力,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具有深远意义。     我国地震灾害多发,地震活动呈现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灾害重的特点。地震灾害以其突发性、瞬时毁灭性、次生灾害连发性,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加强抗震救灾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环节。     2001年4月27日,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以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为主体,中国地震局管理和技术骨干、武警部队总医院医疗救护人员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温家宝总理亲自为救援队授旗。建队11年来,救援队始终瞄准世界一流强队搞建设,经军地共同努力,建成了一支反应迅速、技术精湛、装备精良,能遂行国内外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的重型专业队伍,并获得了联合国重型救援队资质认定。救援队先后执行了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尼、巴基斯坦、海地、新西兰和日本等11批次国际地震救援任务和新疆、青海、四川、甘肃等7次国内任务,共成功营救出60余名幸存者,医治伤病灾民数万名,为服务党和人民与国家经济建设、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彰显我大国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总结经济和国防建设长期实践经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既是兴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遭。而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作为较早一批尝试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探索先锋,其丰富的国内外地震应急救援行动实践以及综合发展的成长之路,给新时期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启示。     一、救援队建设开拓了平战结合的新思路     作为依托作战部队为主体组建的专业救援队伍,不仅要实施地震灾害救援,还要着眼未来遂行作战任务。救援队以“立足战备,着眼平时,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为目标,立足实际,把履行核心军事任务与遂行地震救援任务结合起来,综合建设,协调发展,开拓了平战结合的新思路。     一是救援准备和日常战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地震灾害救援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全方位精细准备。这些年,救援队都是按照全天24小时全域、全员、全装的要求落实救援备勤。在全域准备上,将国内外地震活跃区地理、经济、人文等信息,纳入社情研判范畴,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做好针对性准备。在全员准备上,救援队各组成单位按编制数的10%超配人员,既能使救援官兵正常探亲休假,又确保了遂行任务时全员出动。在全装准备上,区分平时训练与遂行任务,配备两套救援装备,既保障了训练所需,又保证遂行任务时装备器材的完好率。     二是注重能力建设,把能力检验评估与实际救援相结合。平时,救援队的建设立足国情,注重管理、保障、搜索、营救,医疗救护和灾害评估等六大能力建设,形成了特有的救援理念和工作体系。除此之外,救援队坚持把每次实际救援作为检验能力的难得机遇和最好“考场”,重点围绕快速反应、指挥胁调、远程机动、搜索营救、医疗救护、灾害评估、综合保障7种能力进行检验,以实战行动牵引和提升整体能力建设,努力把救援队锻造成一支能够在任何复杂情况下完成任务的队伍。组建至今,出色完成国内外多次灾害救援,尤其是在“5·12”地震灾害救援中,本着科学施救的理念,以精湛专业的技术营救出埋压在废墟深层的49名幸存者、无一受到二次伤害,是所有国际、国内救援队中营救人数最多的一支专业队伍。  二、救援队建设构建了专兼结合的新平台     坚持军民融合,既要坚持勤俭建军,走投入少、效益高的发展路子,又要协调发展,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兼顾、相互促进,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维护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民族复兴。救援队在建设过程中,针对队伍组成的特点,中国地震局会同军队和武警部队,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保障下,始终坚持“一专多能和一队多用”,努力打造多能型救援队伍,既注重以地震灾害救援为主,把专业力量建精建强,保持世界一流专业救援能力,又兼顾其它灾害救援,构建了专兼结合的新平台。     一是积极提高专业救援能力,重视骨干培养。一直以来,救援队妥善处理好军事训练与救援训练的关系,确保训练时间和质量落实;编制了训练、培训、演练考核大纲,以及相应的讲义和教材,区分专家、搜救和医疗三个专业,采取基础课目共同训、专业技能分开训、救援行动联合训的方式,夯实专业救援能力基础。通过积累的大量丰富实际救援经验和案例,摸索出了地震灾害安全评估、搜索、营救、现场救护等一整套科学救援程序和立体营救、狭小空间营救、延时营救等10余种实用的救援方法。     人才是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资源,建立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体系,是新形势下加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建设的重要途径。救援队依托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等资源,每年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先后组织多人次的救援骨干培训、集训,培养了一批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为国内外地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汶川地震后,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救援队规模由建队初期的222人扩编至480人,全队形成了具有相当于3支独立建制和能力的国际重型救援队,可同时实施异地、多点、长时间救援行动。同时,一批既有丰富实战经验,又有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的救援骨干,经过国内外救援机构的专业培训,逐步成长为我国第一支地震救援教官队伍。     二是拓展多种救援能力,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在强化地震救援训练的同时,注重向其它灾害救援的功能拓展和技能延伸,加强刑海啸、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救援的训练。2004年、2005年和2008年,出色完成了印尼海啸、青海噶尔木雪崩、天津蓟县山体滑坡、四川汶川地震等应急救援,具备了以地震灾害救援为主、其它灾害救援兼顾的多种救援能力。2004年的印尼海啸造成30余万人死亡和失踪,救援队派出两批队员赶赴灾害现场,第一次面对大规模地震海啸灾难,他们出色的表现赢得了灾区人民的尊重,更受到了受灾国政府和舆论的赞扬。2010年除执行玉树抗震救灾行动外,还分别执行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巴基斯坦洪水灾害救援行动,展示了多种救援能力,取得重要实效。     三是提高执行国际救援任务能力。近几年,中国地震局积极与外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民航总局等部门建立良好协作关系、全面了解联合国救援公约,掌握国际灾害救援方法程序和行动规则,组织救援队顺利通过联合国重型救援队资格认证,努力向执行全球灾害救援的目标迈进。建队以来,先后赴阿尔及利亚、伊朗、印尼、巴基斯坦、海地、新西兰和日本执行了多批次的国际救援行动,赴俄罗斯、德国等多个国家执行国际维和和演练任务,不仅具备了全球执行灾害救援的能力,更开拓了我国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为宗旨的救援外交。     三、救援队建设打造了军地结合的创新型管理模式     地震灾害影响范围广,救援技术性强,独立完成任务难度很大,必须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建设路子。十年救援路,救援队打造了军地结合的创新型管理模式,构建了军地一体的机制、协调和保障体系,成为军地合作的典范。     一是良好的运行机制。按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有关加强救援队能力建设和执行地震应急救援任务的要求,在中国地震局、总参谋部指导下,根据队伍由军地共同组建、人员兼职的特点,在建队初期就高度重视工作机制建设。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实行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统一领导和协调各组成单位与国家地震救援队的工作。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地震紧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审定救援队编组方案、规划和计划、重大经费开支、救援技术标准、训练和基地建设、救援装备配备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事宜。这种工作机制决定了救援队的管理具有统一性、协调性和连续性,具有包括决策能力、计划能力、实施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总结评估能力在内的综合管理能力。在救援队各项建设和执行救援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科学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军地各自优势,建设国际一流救援队伍的公共平台。     二是多方协调合作。针对救援队执行任务的特点和平时训练演练的要求,由中国地震局牵头,在总参作战部、北京军区和武瞽部队的组织协调下,定期举行联席会议,研究和编制救援队年度工作计划、制定近期行动方案,组织搜救、医疗救护、地震专家等力量,开展联合演练;积极与国务院、军队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在执行国内外地震救援任务中,实施快速反应、协调行动,多方保障;协调空军、民航部门在执行救灾任务时的远程输送,为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是相互结合的保障体系。针对救援队组建时专业装备器材缺乏的实际情况,立足自身实际,寻找资源,解决了各类物资库室、短程运输、基础训练场地保障等问题;中国地震局、总参谋部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为救援队配备了专业和先进的搜索、营救、通讯和医疗装备,便携和实用的个人装备与后勤装备等等九大类,共计300余种,近3万件/套及48条搜救犬。同时保障救援训练、专项演练、装备维修等经费,“十一五”期间,建设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定期为救援队开展专业培训、训练和协同演练,进一步提升了队员基础素质和全队的救援能力。  四、思考与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即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人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简言之,就是能利用民用资源的就不自己铺摊子,能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的就不另起炉灶。军民融合可以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发展深入,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做法和实践只是军民融合路子在地震突发事件应对领域的率先尝试,既可以为其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也能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借鉴。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地震应急救援的军民融合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许多有效经验,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从全面提高国家处置重特大突发事件能力的长远战略着眼,应急救援力量参加抢险救灾的联合指挥调度仍存在一些问题。     开展大规模的抗震救灾行动牵涉层面广、应急救援力量多,协调难度大,在指挥决策方面,应建立军地一体的权威联合指挥体制,形成统一指挥、信息共享、协同行动、联合保障的军地一体联动能力。     通过几年来数次应对突发事件的实践,军队和地方均提出了我国在新时期的一种新的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机制,即:“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应急机制。     平时服务是指军队信息系统为军队的日常执勤、训练、演习及维和等任务服务,地方应急系统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时应急是指地方应急系统和军队信息系统在统一领导下,合理配置应急资源和军队信息资源,分工协作完成应急管理和指挥任务,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战时应战是指军队信息系统和地方应急系统在统一指挥下,统筹使用军队信息资源和应急资源,地方应急系统可作为军队战时指挥控制系统的补充和备份,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此外,需要开展军地协同演练。建议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牵头,按照国家地震救援队的演练模式,组织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利用军队的人力资源、指挥系统和保障系统开展针对性的演练活动,通过演练强化军地双方在信息共享和处置行动中的协同配合,同时也达到军地双方资源整合、快速反应的目的。     实践证明,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是一支为政府排忧解难、为人民服务的队伍;是一支统一领导、多部门参与、不同行业人员共存的队伍;是不同部门之间成功合作、大有作为的典范。汶川地震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全国应急救援工作高度重视,各级政府纷纷依托军队、武警、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等力量成立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借鉴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发展经验,对促进军地两大体系的胁调和融合、全国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发展,增强国家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的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针灸医院杨 发表于 2016-7-11 00: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省委巡视组的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重点汇报五个方面的情况:
 
duguyong 发表于 2016-7-13 1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主要职能为负责化工区的开发建设融资,化工区的土地开发整理,参股投资发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建设经营管理化工区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提供化工物流和物业服务。2010年重组以来,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先后完成了80万吨乙烯工程厂区范围内的移民、征地拆迁(其中征地13888亩,拆迁面积135.0031万平方米)、周边道路建设、供水、供电、铁路专用线、管廊建设等配套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任务,为园区上下游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六大公用工程已建成投用,化工区基础设施配套框架已初步形成,为武汉化工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近年来先后获得“2010年、2013年度武汉市重大项目建设立功单位、2011年度武汉市重大项目建设先进单位、武汉经济发展融资贡献奖、武汉市2013年度和谐企业、模范职工之家、武汉市绿化先进集体”等荣誉,工作成绩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诸葛复兴 发表于 2016-7-25 17: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刚好需要省巡视组巡视国企的材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4粉丝

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