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教育座谈会讲话提纲

[复制链接]
双鱼哀叽 发表于 2015-11-9 11: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教育座谈会讲话提纲

19日下午,我们用半天时间实地察看了中虹幼儿园、新桥城实验学校、惠丰小学等6所学校。刚才又听了新宏同志和4位校长代表的发言,对XX教育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突出的感受是教育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具体、成果丰富。一是教育体系日趋完善。我们看的6所学校,有幼儿园,有小学,有初中,有高中,有中专,反映出我们XX已初步构建成涵盖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多元现代教育体系,特别是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整体迁址XX,首开苏中、苏北县级市承办本科高校先河,高等教育实现零的突破;老年大学建成投用,民办教育得到壮大发展,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需求。二是教育基础日益扎实。坚持教育先行,启动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投入30多亿元,实施14个教育重点项目,城乡学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先后创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和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单位。三是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在泰州市率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教师培养工程、教师全员培训,改革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涌现出一大批师德标兵和模范。大力推进城乡、校际人才交流,有效促进了师资力量均衡配置。可以说,XX教育有很多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具备了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尤其是我们的省靖中,2014年有12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下一步如何推动XX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新宏同志已经提出了很好的目标思路和工作举措,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抓好落实。今天提出两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个问题: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教育?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质却内涵丰富。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需要重视和思考。
我们要发展的是让老百姓普遍满意的教育,这是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农村有句俗语:“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可见教育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公众对于教育的关注度、敏感度和期望值不断提高,可以说,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教育就是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所以,我们必须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不断发展优质教育,全力以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我们要发展的是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教育事业的根本点。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当前,教育“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较为明显,现在的学生也普遍存在三种问题:一是由于户外活动偏少,导致身体素质每况愈下;二是学习知识偏多,缺乏系统的人格教育;三是心理关注和引导不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加强道德品德教育,是教师的责任、职责,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要把“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不仅要追求“学有所教”,更要追求“学有优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有好的教育资源、有好的学习环境、有好的成长空间,让他们不仅有知识有学历,更要有文化有技能、有理想有修养;不仅是学习考试的高手,更能成为适应社会、创造生活的强者;不仅今天学得好考得好,而且将来能够发展得好、对社会贡献大。
我们要发展的是体系完备协调、服务XX发展的教育,这是教育事业的着力点。XX历来就有“兴师重教”的优良传统。XX教育的底子实、有基础、有优势,但面对老百姓越来越高的期望,面对周边地区竞相发展教育的态势,面对XX新一轮发展对人才、对科技、对创新的迫切需要,我们的教育仍有差距。如何从教育优势向人才优势的转变,教育工作必须挑起重担,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在强化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社会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努力以教育优势铸造人才优势。
第二个问题:如何推进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教育”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原点”问题。理清了这个问题,我们发展教育事业才有方向、才有定力。如何推进我们的教育事业,我觉得要把握四个方面的问题。
1.坚持解放思想,全面把握教育现代化新路径。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了“重树苏中标杆,率先融入苏南”的目标定位,教育工作作为基础工程、民生工程,也要胸怀大局、率先贯彻,在推进教育现代化水平上找准定位、破解难题、取得实效,更好地助推XX改革发展进程。一是站位要高,把握发展方向。当前,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不断加快,XX教育改革发展逐步深化,教育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教育系统要准确把握宏观政策走向和教育发展方向,立足XX发展全局,认真研究分析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思考谋划XX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定位新思路。二是答题要准,注重统筹谋划。XX教育短板来自哪里?群众关心什么?怎样合理布局教育资源,保证教育公平?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能否保持校园的安全、课堂的纯净?素质教育做得如何?在泰州处于什么水平,与苏南比是什么水平,在全省又是什么位次?教育战线如何自觉站位全局、发挥服务发展功能?这一系列问题,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考验、新的要求。我们要面向今年重点工作开展、面向“重树苏中标杆,率先融入苏南”目标的实现、面向“十三五”,顺应经济社会、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攻方向、目标任务和推进举措,牢牢把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三是改革要实,创新体制机制。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务实管用、坚持以人为本,千万不能图虚名、搞折腾、乱指挥。要正确处理好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教育领域新老矛盾不断叠加,以改革破解难题,以改革增强动力,以改革创新机制,加快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普惠公平。
2.坚持服务大局,为XX加快发展贡献新作为。教育现代化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素质整体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要着力推动教育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使其更适应社会进步、产业升级、软实力增强的实际需求。一要充分发挥教育基础作用,增强学生归属感,提升自我认同感。现在的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国际化,但社会接触面太窄,对家乡的认识谈不上了解,将来出去以后对自己的家乡没有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更谈不上回归和服务,变成一个“路人”,而不是“归人”,那这样的教育还是失败的。我们每年输送高校生4200名左右,每年回来就业的大学生只有1200名左右,不足三分之一,侧面反映了我们对学生的市情教育是不够的。教育部门不光要在课程设置上增强市情教育的内容,还要通过学校加强与在外学生的联系,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提供家乡的图景、描绘XX的蓝图,让他们为我们这座城市而自豪,更加热爱家乡,将来回报家乡,真情服务家乡。我们希望能够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也更希望他们的根还是落在XX,这项工作要从娃娃抓起。去年以来,我老秘网市发生了数起学校安全事件,暴露出学校管理上的问题,而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在对学生自我认同教育上出了问题,这既有家长的责任,也有学校的责任。我们不能只专注于培养能考试的孩子,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引导他们认识人生、认识挫折、认识家庭,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的,需要我们教育系统做进一步研究。二要充分发挥教育品牌作用,提升XX软实力,调高人才集聚力。教育既是品牌,又是吸引力。南通启东等地就有较好的教育品牌,每年都吸引很多生源,也集聚了相当的人气。我们XX的教育水平在泰州地区始终走在前列,理应更注重品牌塑造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XX教育、向往XX教育,愿意把孩子送来XX接受教育,进而搬到XX创业兴业。这就会集聚人气、商气,就会形成一个集聚人口、产业和资源的强大磁场。要着力加强各类教育的内涵发展,不断提升XX教育的价值和影响,让大家知道XX教育强、要成才到XX,使XX教育成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创业的重要品牌。三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市委、市政府对XX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去年把怀德学院引进来,就是看中怀德学院的专业设置与我老秘网市产业企业的高度契合。一方面是为了把新港城的人气带动起来,另一方面是要通过怀德学院以及我们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为企业发展、产业转型提供全方位的常态化的技术和人才支撑。职业教育在这里面也是重要的一环,我们考虑将来把我们的中专校、职校也搬到新港城,放在怀德学院旁边,进而形成职校高校联动、教育设施共享、校企合作紧密的高教体系,打造XX自己的、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水平的科教园区。职业教育如何为我们的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做好优质技能型劳动者、劳动力的支撑?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应该看到企业高技能人才缺口还很大、技术要求也更多元,职业教育与产业技术的结合还要进一步深化。本土的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在劳动力的问题上要做到订单培养、订单招工、订单服务,企业有什么样的需求,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要为本地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优化专业设置,培养造就一批道德品质优良、专业技术过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经济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真正把XX的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3.坚持优质均衡,着力提升教育民生新水平。教育公平是人生起跑线上的公平,是对老百姓最大最重要的公平。所以,我们必须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均衡配置,通过现代化手段的运用,通过评价体系和其他创新举措的实施,尽可能地缩小学校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为XX百姓、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提供相对公平或者更加公平的教育。一要在加大设施投入上体现公平。在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时,要通盘考虑、科学谋划教育布点,做好新城和老城的衔接、城区和乡镇的对接。要针对部分地区教育资源短缺、学校配备不合理的情况,不断完善布局调整方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现城乡均衡的学校发展格局。需要强调的是,要切实做好老旧校舍的管理,确定保留学校的加固工程2年内完成。(上周一我们看的越江小学校舍,始建于1990年,已经与XX目前的发展水平、发展位次不相适应了。)要坚持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优先、不符合抗震设防标准的优先、教室宿舍食堂等人群密集区优先、安全隐患突出的优先的原则,根据校舍建成年代和实际状况确定改造时序,拟定具体改造方案,严格落实工程建设管理,确保校舍安全工程设计科学、施工安全、质量可靠,切实把这件民生实事办好。教育民生投入的需求正在不断加大,要通过改革创新的办法,完善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引导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教育事业发展;健全公共财政等方面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鼓励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出资兴办学校,着力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二要在优化师资配置上体现公平。要实现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学校布点是基础工作,师资配置也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不断提高教师招录的门槛,加大新任教师培养力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而怎么让教师队伍较好地覆盖全市这么多学生,让更多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是我们教育部门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要进一步健全教育资源流动机制,完善校际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的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强化薄弱学校教师配置,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我觉得教育系统可以借鉴医院系统新任医师在乡镇医院入职的做法,探索建立新任教师乡镇学校入职和评价方法,进一步充实乡镇学校的师资力量。三要在落实教育惠民上体现公平。认真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关注弱势群体,关爱困难学生,建立健全困难家庭学生救助机制和农村留守儿童助学体系,重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读好书”,切实解决好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进一步落实进城务工人员等流动就业人员子女的上学政策,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困失学,真正形成更为普惠的公平教育。
4.坚持更高水平,全力打造XX教育新优势。教育的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必须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一要打造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有名师名校长,然后有名校;先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然后有高质量的教育事业,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校长要淡化官本位意识,回归教育,做真正的教育家,不要去做企业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一心一意把教师队伍带好,定下神、沉下心来坚守学校阵地,当好后勤部长。广大教师要热爱教育、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激活“一池春水”,焕发“红烛精神”,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奉献三尺讲台、致力教书育人上。二要办好更具特色的XX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强化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办出自己风格。要敢于向高的攀,勇于同好的比,不仅要被XX人民广泛认可,而且要被外地同行、同类学校普遍认同,进一步提升XX教育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擦亮XX教育品牌。三要形成更有合力的发展格局。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始终把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解决好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教育部门要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服务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管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特别要重视维护校园安全,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依法治校等活动,建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常态化机制,抓好校舍排查和食品卫生检查,确保师生人身和健康安全,切实维护学校安全和教育秩序。各级各部门要常怀爱教之心、多做利教之事、善解办教之忧。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兴办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2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