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泰宁县建设山区新农村实践的思考

[复制链接]
心包太虚 发表于 2009-2-27 10: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剑波


  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战略,为今后的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它的内涵要求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和不同发展阶段应该是不一样的。泰宁虽然地处闽西北山区,但随着京福高速公路通车和旅游加快发展,泰宁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等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为泰宁在全市甚至全省较快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重点结合泰宁实际,谈谈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1、规划先行,建设美丽新农村。当前,农村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农村“有新居、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十分突出。为此,要建设美丽新农村,首先,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既要形成泰宁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又要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规划。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泰宁农村产业化的长远发展趋势和城镇化的发展布局变化;要体现农村特色,充分尊重农村民俗和生活习惯,让农民感到生产、生活方便;还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切实保护好耕地山坡、湖泊河流、林木植被、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等环境和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其次,要有序抓好新村建设。坚持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率先在经济条件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条件比较成熟的村先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并根据群众经济承受能力和群众意愿,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以旧换新、改造民房;规划区内新建的民房,要设计美观,格调鲜明,特别要结合泰宁发展旅游经济,设计一些反映泰宁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民宅,不搞简单的整齐划一、千房一面。三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整治。要加快推进乡村道路、饮水、环卫、沼气及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乡村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2、产业支撑,建设富裕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前提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发展富民优势产业,新农村建设才有产业支撑。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泰宁县已基本形成了烟叶、笋竹、锥栗、雷公藤和渔业等特色产业,并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一是提高烟叶、粮食等传统产业的质量优势。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烟农队伍,加快建设完善基本烟田设施,逐步扩大全国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型无公害”烟叶示范基地规模,稳定泰宁烟叶的产量和规模,把烟叶发展成为泰宁农民稳定的增收产业;要加快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稻加工,提高粮食附加值。二是突破雷公藤、锥栗等特色产业的效益优势。加快雷公藤生物制药、锥栗食品深加工等项目发展,形成产业链,特别要尽快突破雷公藤生物制药,把泰宁雷公藤人工种植规模(3.2万亩)全国最大、药效成分(总生物碱及内脂醇)全国最高,“中国锥栗之乡”等特色优势转化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效益优势。三是提升水面养殖、木竹加工等资源产业的竞争优势。利用大金湖优良的水面条件,加快建设淡水鱼养殖、银鱼养殖、淡水鱼苗繁育和淡水鱼旅游商品生产等四个全省最大基地,抓好有机食品申报和商标注册,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金湖渔业,带动金湖周边渔民稳定增收;管理好、引导好、发挥好泰宁丰富的木材、笋竹等自然资源,着力发展笋竹、木材精深加工,加快推进集体林改革后的各项配套改革,激发林业发展活力,使185万亩青山成为泰宁10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金山、银山。四是扩大旅游产业的带动优势。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投身到泰宁日益火暴的旅游市场,主动参与旅游分工,重点发展旅游商品加工、销售,创办家庭旅馆、农家乐、观光农业等实体,积极加入到排工、导游、餐饮服务员等队伍,真正把旅游发展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3、培强主体,建设活力新农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当作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实现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快培育技术农民。要依托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等载体,借助农广校、农村技术夜校等培训阵地,全面开展符合泰宁产业发展需求的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符合市场发展需要的创业技能培训等,使全县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二是鼓励壮大股东农民。认真总结金湖渔业实行农民入股经营管理的经验,有序引导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承包、集体林业经营权等转换为股权,组建各类股份制经济组织,既把成千上万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又可以实现土地、林地的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三是引导成为“会员”农民。通过建立各类农民合作组织,把千千万万的松散型农民组织起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一方面,结合各村主导产业,大力推广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外向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起覆盖农业产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群体,做到乡村主导产业都有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切实提高农民与市场的关联度;另一方面,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等“内向型”的农民服务体系,提升农民的自我服务能力。
  4、文明进村,建设和谐新农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在狠抓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一是树立文明风气。深入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建设,组织农民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家庭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科普宣传活动,狠刹封建迷信、赌博、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逐步在乡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二是共建平安乡村。要加强法律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创建活动,密切关注解决由于土地承包、征地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影响农村稳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健全群众联防机制,增强人们的社会安全感,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三是建立有力保障。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福利、医疗保障体系和困难群众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失地农民保险制度等,重点解决农民就医、就学难题,切实保障低收入农民、失地农民和病残孤寡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5、筑强堡垒,建设民主新农村。推进农村民主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之一。一是转变职能。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为重点,加快乡镇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乡镇党委和政府把主要精力转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建设文明村镇,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二是建好班子。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好班子、选配好干部,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三是健全制度。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作主,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泰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面向发展,善于挖掘各项优势,力争“十一五”时期在全市甚至全省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为泰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责任编辑:陈 锋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乐将秘书 发表于 2009-2-27 10: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回一个帖需要理由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22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