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试论精准扶贫的积极意义与有效对策

[复制链接]
释然 发表于 2016-8-24 17: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试论精准扶贫的积极意义与有效对策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看扶贫、讲扶贫,亲自抓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新要求的同时,强调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但扶贫要做到“精准”,需要审计的“火眼金睛”来助力,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使点多面广、资金零星分散的传统“大水漫灌式”扶贫向“滴灌式”扶贫转变,建立精准扶贫机制,确保扶真贫,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
    一、精准扶贫的积极意义
    1.过去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以前“漫灌式”的扶贫政策资金成了不吃白不吃的“唐僧肉”。根据2014年3月《人民日报》报道,审计署公布的对19个贫困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报告显示,几乎所有的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扶贫资金“跑冒滴漏”问题。2015年11月份,审计署公告的扶贫重点开发县的财政资金扶贫使用结果显示,有17县骗取扶困金金额超过2150万元 。在“漫灌式”扶贫政策下,许多区县出现扶贫工作不到位,扶贫资金拨付不及时、违规认定扶贫对象、挤占挪用资金、扶贫资金效益不佳等现象严重。并且 “漫灌式扶贫”政策下,造成有些地方、有些人把扶贫政策当作“摇钱树”。导致国家给的越多,人们的依赖心越严重,甚至把一部分群众惯坏了:越给越赖、越懒、越等越改变不了贫困面貌。很多贫困地区穷就穷在观念上,扶贫先扶志,坚决革掉头脑中的“大赖”思想,改变等靠要的依赖观,才能使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精准扶贫的积极意义
    2.1精准扶贫是真正消除贫困的有效路径

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事关战略全局。精准扶贫,是削减贫困,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 加速全面小康建设,是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划时代事变;推进精准扶贫,是扶贫进入到关键阶段所进行的深层次改革,是对传统扶贫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国家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2.2精准扶贫必将使贫困地区开辟更加美好的明天
    精准扶贫,就是在如何处理好全面建设与重点扶持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之而建立的一种良性互动机制。
    中国幅员辽阔,先天性地容易产生“贫富差距拉大”。实现包容性发展,让贫困人口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更多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是中国政府致力追求的发展目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这两句朴实的话,出自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现出克服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的姿态,传递出国家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的新思维、新思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有开阔恢宏的视野,又具有对当下农村的现实关注,二者的结合,既考虑了贫困实际,又注意到扶贫的效果与方法,是“实事求是”的辩证思维。这是党和国家对农民、农村发展作出的大手笔,是“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务必采取“靶向疗法”划定帮扶对象,实施精准扶持,才能遏制贫富分化。精准扶贫,就是由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从输血到造血,增强后续发力,破解特困地区如何跳出“贫困陷阱”难题,实现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的重大减贫举措,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产业扶贫开发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改变经济社会面貌;就是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更多的发展机会,加快脱贫致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精准扶贫就是众志成城,以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凝聚全国上下和各级各界的力量,促使落后地区争取早日跟其他发达地区一道共同进步,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贫富分化消除的同时,就是贫困人口的新生,必将使贫困地区开辟更加美好的明天。
    2.3精准扶贫是中国共产党在人类发展史上一曲极为重要的时代强音
    党中央、国务院就精准扶贫工作专题调研,整体把握,出台专门的政策,把扶贫开发当做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通过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措施办法,把扶贫模式从“大水漫灌”向“喷灌、滴灌”转型,体现更加结合实际、贴近群众、务实为民的施政方针,从而解决如何把贫困群体带出“泥淖”的历史难题。用“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干劲狠抓落实,“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以民本情怀促进民生发展,为后发赶超奠定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老百姓感受到了实惠,拥护党,党的执政之基才能稳固如磐。精准扶贫,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继而迈向共同富裕的铿锵进程,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二、精准扶贫的有效对策
    1.对象精准是精准扶贫的基础
    面对贫困状况,精准确定对象是扶贫的先决条件。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过去,全国曾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实践表明,这样识别扶贫对象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琐、操作性不是很强。我省宜宾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选”确定扶贫对象的扶贫“首扶制度”,也是一个精确识别的好办法。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再次召开村、社两级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2.项目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抓手
    没有帮扶项目,无法彻底解决脱贫问题。对于扶贫项目选择,要求领导干部做到三准:需求要准,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凭空想象;听取意见要准,要认真听取农户的意见和想法,引导好项目选择的方向;算账要准,要帮农户算好经济账,结合农户实际困难,落实好帮扶路径。项目选好后要一项目一策,落实好项目跟踪考核。只有这样,才能找准发展方向,才能落实帮扶的项目,才能使项目发挥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帮扶措施精准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市**区**村的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4.脱贫成效精准是精准扶贫的落脚点
    检验扶贫成效,必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针对精准扶贫,应创新制定精准扶贫成效考核机制,实行过程管理,把扶贫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实现
    扶贫任务过程监管全覆盖。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扶精准,重点扶、扶重点,整体扶、扶整体,长远扶、扶长远”,加快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5.加强审计监督是精准扶贫的根本保障
    当前,在“滴灌式”精准扶贫的模式下,应精准识别,使扶贫资金成为难以触碰的高压线,让扶贫资金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用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其价值最大化。对此,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审计监督在财政资金精准扶贫上的作用,使财政资金落到实处,落到用处。
    精准扶贫体现了深刻的民生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三个“格外”字字千钧,寓意深刻。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三严三实”,主动与困难群众“结穷亲”,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急困难群众之所急,忧困难群众之所忧,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做到扶贫精准到人、精准到户,达到“应保尽保、应帮尽帮、破除穷根”的目的和效果,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真正得到保障,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06粉丝

592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