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认真落实“三个强化” 提升政务公开质量

[复制链接]
沙市秘书 发表于 2009-2-27 10: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雷漾林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纪委的要求,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普遍比较重视,成立了公开工作小组、监督小组、评议小组,建立了责任、审议、评议、反馈、备案五项制度,公开的形式不断完善,公开的内容不断深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调研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或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五多五少”。即:“一般性公开的多,热点难点公开的少;办事过程公开的多,办事结果公开的少;按要求公开的多,结合实际公开的少;被动公开的多,主动监督的少;公开形式单一的多,利用多种载体公开的少”。结合当前实际,要使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必须落实“三个强化”。
  一、强化认识,增强做好政务公开的主动性
  所谓政务公开,通常地讲,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根据有关规定,通过公开的形式,依法将有关行政事务的事项向社会公众公开,使其参与讨论和决定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行政权实行监督的原则或制度。早在1989年,李鹏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提出:“处理同广大人民群众利害相关的事情,要积极推行公开的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要增加政府活动的透明性,强化各种制约机制,使各级政府权力的行使都严格置于法规制度的规范约束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制度,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是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深化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哪个地区、哪个部门单位的领导重视,哪里的政务公开工作就做得好,哪里的群众反映的问题就少,各种矛盾就少,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就更密切。“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认识真正提高了,领导真正重视起来了,政务公开工作才能真正入耳入脑,记在心上,摆上位置,才能激发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责任,增强做好政务公开的广泛性
  政务公开是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特殊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对里对外,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取得实效,一是落实领导责任带好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各级各部门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长效工作机制。从当前情况看,既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通过严格落实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有要求、有责任,从而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特别是要在按上级要求抓好一般性公开的同时,要结合各部门单位的实际对一些干部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事宜要勇于公开、敢于公开带好头起好步。二是强化部门责任促共为。要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绩效评估和效能建设的范畴,并与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挂钩,做到同研究部署、同检查考核。对领导不重视,组织不健全,制度不落实,工作成效不明显,干部职工群众意见大的,要取消该部门单位各类先进的评比。对公开工作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或只对上不对下,只对外不对内或只对内不对外等搞形式主义的要坚决查处,直至追究领导责任。三是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尽心做。从事政务公开工作的同志是第三责任人,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强不强直接影响政务公开的成效。一方面,要确实按上级的要求落实好政务公开的机构、人员编制、经费等实质性问题,为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使他们有职有责,有位有为,增强做好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通过走出去参观学习,举办培训班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具体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能力。四是强化宣传促互动。政务公开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和发动群众,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重大意义及政务公开的内容、要求,使他们了解掌握参与行政管理和监督的方法,使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行使国家赋予自己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主观能动性。
  三、强化监督,增强政务公开的实效性
  近年来,各级通过抓政务公开工作,使机关工作作风有了根本好转,办事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廉政建设得到了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改善,这些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政务公开工作不深入、不具体,浮在面上、效果欠佳的情况在一些部门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其原因故然是多方面的,但与监督工作乏力有直接的关系。如何使政务公开工作既做到按规操作不走样,又使工作能深化,效果有提升,使群众真正满意。本人认为,公开工作既要强调重点,更要强化监督。一是监督小组成员的结构要合理。在调查了解中我们发现:有的部门单位的监督小组的人员配备上存在三方面的问题:有的乡镇、街道的人大主席不是监督小组成员。按上级文件要求,乡镇不仅要成立政务公开监督小组,乡镇人大主席或纪检书记还要任监督小组组长。乡镇人大主席不进入监督小组,不仅不符合上级的规定,更不利于监督小组的活动与人大的监督工作紧密结合,影响监督效果;有的部门单位监督小组人员偏少,组织不健全、欠规范。如有的只有纪检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办公室工作人员等人,没有邀请县、乡(镇)人大代表,村委会、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及离退干部参加,监督缺乏群众性和代表性;还有的部门单位的监督小组成员大都是由机关行政工作人员组成,被监督者成了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自己监督自己,二是监督的重点要突出。政务公开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情况复杂,如果监督工作中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监督工作就会缺乏针对性,政务公开工作就难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监督工作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首先是公开栏的设置要显眼。公开栏是政务公开的主阵地,没有公开栏就谈不上公开,而没有公开就谈不上监督,没有了监督,政务公开的质量就难以提高。其次是公开的时间要做到动静结合。对一些相对固定的事项要坚持做到每季公开一次,对涉及面广、时间性、政策性强的内容要及时公开,便于群众知晓。再次是公开的内容要突出重点和热点。对社会关注、群众所盼、群众所想、群众所急的事项,如:经济发展规划,财政预结算、收支情况,项目招投标,为民办实事项目,救灾物资的发放,土地承包,罚没款的收缴及用途,干部的使用、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等敏感而具体的事项。都必须按照公开的程序和要求,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公开。为加强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对拟提拔干部的公示延伸至其所居住的楼幢。总之,政务公开工作只有结合各自的实际,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的公开与监督,才能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消除误会,密切关系,构建和谐。三是监督的载体要丰富。政务公开的目的是要让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行政行为通过公开的形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议,以便政府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的行政行为,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及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只有建立多种形式的监督载体和平台,才能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来。一方面,建立健全并坚持已有的行之有效的举报箱,举报电话,县、市(区)长信箱,会议通报,情况通报及各种评议等监督渠道。另一方面,顺应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网络建设飞速推进的新形势,主动利用互联网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沟通方便,传输快捷的优势,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舍得投资,舍得花钱,加快网络建设步伐。

(作者为梅列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黄元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59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