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对宁化建设和谐文化的若干思考

[复制链接]
溪明老秘 发表于 2009-2-27 16: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连允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由此可知,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那么如何建设和谐文化呢?笔者认为应从实际出发,立足地域文化资源,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下面就以宁化为例,谈若干粗浅看法。
  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以和谐为思想内核,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制度法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要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努力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着力发展地域文化。就宁化而言,我认为应努力挖掘“客家文化”和“苏区文化”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一、挖掘客家文化,突出祖地特色
  位于福建省西部,武夷山东麓的宁化县是著名的客家祖地,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千百年来,在这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客家先民创造了光彩夺目的客家文化。这里所说的客家文化是广义的客家文化,也就是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改造客家人自身中,生产、工作和生活中,长期创造形成的被客家人所认同和接受的成果的总和。如语言(客家语)、文字(汉字)、风俗(如婚嫁礼俗、丧葬礼俗等)、宗教、生产生活习惯、性格、气质和心态(如客家人平和忍耐、勤劳节俭、开拓进取、敬祖爱国、重教尚礼等等)、建筑物、装饰品、服饰品等特点及客家妇女的特点和美德等等。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内化于客家人的思维习惯、行为举止中。可以说,客家文化是构建宁化特色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因此,我们要加大保护、挖掘、提升力度,着力扶持好、建设好、用不同的文学艺术形式表现好。从客家文化中认真寻找和谐的思想内核及和谐的源头脉络,使和谐文化建设凸显出“客家祖地”特色。
  建设和谐文化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翻开灿烂的宁化客家文化历史可知:客家文化始终贯穿着健康向上的思想主线,许多地方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无不折射出爱国主义的光辉,闪烁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念祖思亲、爱国爱乡”的美德在客家文化中显得尤为突出。客家人为生存和发展,不怕艰难险阻,冒着风险,远离家乡,甚至漂洋过海,到了世界各地,不论到什么地方都思念家乡的亲人,不忘自己的祖宗,在居住地设立祖宗位碑,遇红白喜事,逢年过节,或外出远门做事,都要备美食鲜果敬奉祖宗,思念祖宗美德。客家人思亲但不恋家,在外勤劳节俭,省下钱来,一有机会便托人带钱回家,以表示对亲人的思念。许多客家人虽然远离家乡,但他们时时刻刻思念祖国和家乡,想方设法报效祖国,帮助家乡。有的捐款兴办各项事业,有的捐物,有的投资设厂。如香港南洋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美良先生等为祖国为家乡捐赠巨款兴办各种事业。他捐资倡建宁化石壁客家公祠,为宁化客家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宁化客家文化名人辈出,留下许多值得骄傲的作品。自唐至清考中举人152名、进士50名,状元1名。宋至清140余位宁化人著书立说300余部,其中郑文宝的《江表志》、罗登标的《易学阐微》、雷鋐的《读书偶记》等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北宋郑文宝,官至兵部员外郎,潜力诗、史,其诗曾受欧阳修、司马光等名人赞赏,擅长篆书,其篆刻的《峄山石刻》被誉为后学楷模。明代张显宗,洪武间中状元,治学严谨。特别是明末清初李世熊著述丰富,志节高尚,其《物感》被誉为我国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所纂的《宁化县志》被誉为天下名志。清代画家黄慎为“扬州八怪”之一,享有“诗书画三绝”称誉。著名书法家伊秉绶其隶书名扬天下,与邓石如共称“南伊北邓”。他们都是我国的一代文化名流,建树卓越,享有盛誉。这些客家文化名流,是宁化独有的,不可多得的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当很好地珍视,着力挖掘,做强做大客家名人文化。用以爱国主义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统率去辨析、扬弃,进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给予创造性的转化,做到符合理性的古为今用。
  再如丰富多彩的客家饮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和谐文化的闪光点。如客家擂茶折射出坚韧耐劳、艰苦奋斗的客家精神;吃“松丸子”,表示一年到头都团团圆圆,轻轻松松,体现出团结和睦精神;吃“长命菜”表示长命百岁,身体健康,表现出客家人热爱生活;吃“芋子饺” 表示企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吃“伊府面”体现孝敬父母、艰苦节俭等等。此外,还有居住文化中的客家土楼,不管是“方土楼”,还是“圆土楼”它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老民族的大家族观念,另一方面,为了防御外敌侵袭和野兽侵扰,实现观念和实用的完美统一,体现客家人祈望稳定平安生活的心态。
  二、弘扬苏区文化,体现老区特色
  宁化不仅是客家祖地,有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而且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光辉灿烂的苏区文化(或称“红土地文化”)。针对这种县情实际,必须紧紧抓住“客家文化”和“苏区文化”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也是中央苏区21个重点县之一,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宁化无数优秀的英雄儿女,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同时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以“红色”为主题的“苏区文化”。
  “苏区文化”所承载的是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闪烁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是非常重要的和谐文化资源,比较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因此要下大力气弘扬和光大。
  在宁化最能体现“苏区文化”的是毛泽东的光辉词章《如梦令·元旦》。1930年初,毛泽东在宁化安远进入广昌的崇山峻岭行军途中,在马背上吟就了“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光辉词章,表达了一名共产党员不畏艰险,坚信革命胜利的豪情壮志。
  在“二战”时期,仅有13万人口的宁化县,参加红军的就有13700多人,成为中央苏区“扩红”的典型。湖村、禾口、淮土等地曾被中央誉为“扩红模范区”。在长征途中,6600多名宁化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列入《英名录》的就有3305人。在著名的“湘江战役” 中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34师绝大部分将士都来自宁化,为掩护主力红军渡江,浴血奋战,全部壮烈牺牲。宁化人民为支援红军作战,捐献了大量的粮食、生猪、布匹、食盐、银元、玉扣纸等物资,每年为红色中央提供“千担纸,万担粮”,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可以说,宁化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现存的主要有城关北山建立的革命纪念馆、烈士纪念碑、毛泽东铜像;城关、湖村等地红军医院旧址;淮土乡淮阳村的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曹坊的秘密农会旧址;城关、安远的闽赣省委机关旧址;湖村的锣鼓坪长征出发地旧址、彭湃县旧址、兵工厂遗址;泉上土堡战役、延祥狙击战旧址;城关新建的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等等。宁化这些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较为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和谐文化的民族性,为和谐文化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形象生动的教科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宁化苏区文化中的民歌。它是苏区文化中的一大瑰宝。宁化在“扩红”热潮中产生了大量的革命歌。诸如:《剪掉髻子当红军》、《新做红旗四四方》、《禾口淮土比参军》、《扩大红军两千兵》、《送郎当红军》等等。这些民歌语言通俗,鲜明生动,闪耀着宁化苏区人民向往革命、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思想火花。还有宁化县革命纪念馆内珍藏的一本极为珍贵的革命文物《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这本号谱成为我们研究红军革命斗争史、红军军事生活及红军音乐的极好教材,是“苏区文化”非常宝贵的资源,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苏区文化资源,大力弘扬,着力发展“苏区文化”,体现革命老区和谐文化特色。
  总之,我们要立足宁化客家文化、苏区文化的地域文化资源,把两种文化有机结合,并驾齐驱,充分地挖掘,大力地扶持,努力地创新,着力地发展,通过抓好客家、苏区文化这个“点”,来全面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作者单位:宁化县文联)
 (责任编辑:黄元庚)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安永老秘 发表于 2009-2-27 16: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二十小时都花在一件事上 的确有些双手疲劳
 
田大秘书 发表于 2009-2-27 16: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此帖虽说不上山明水秀,可是也别有一番风味
 
吾爱 发表于 2009-2-27 16: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发帖才是硬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33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