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实现三大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 必须抓住产品质量这个关键等四篇

[复制链接]
沙市秘书 发表于 2009-2-27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邱宁江
  
  “十一五”对三明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三明要在“十一五”期间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跨越,就必须主动融入、主动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牢牢把握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重要原则。最近,福建省出台了为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目录》。工业对我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近六成,是我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突出重点产业,做大做强“3+1”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对接了海西鼓励发展的先进制造业《目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林产工业产业和冶金及压延产业在福建省占有重要位置,林产工业已成为我市增速最快的产业之一,通过林业合作实验区的建设,促进了林业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快了林产加工产业的集聚发展。全市53个林产加工续建、新建项目完成总投资9.6亿元,发展后劲持续增强。机械和汽车零配件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载重汽车已突破年产8000辆大关,海峡西岸最大的载重汽车生产基地永安汽车新总装线已投产,三大产业集群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推动三明三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在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功能服务平台,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道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建议:
一、创新品牌工作思路,打造三明产业区域品牌。我市三大产业除少数骨干企业外,大多数中小企业要争创自己的品牌还比较困难。建议政府通过扶持和引导,利用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组织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以优势产品为依托,通过统一标准、统一质量,加强管理,加大宣传,利用群体效益,共同打造三明市产业区域品牌。这种区域品牌是由企业共同的生产区位产生的,一旦形成之后,就可以为区域内所有企业所享受,有利于提升整个三明市的区域形象,为我市三大产业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建议由市机械行业协会和人造板行业协会分别牵头,申请注册“三明机械”、“三明木业”商标,作为产业区域品牌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统一标准,统一检测,也允许其他企业产品冠以“三明机械”、“三明木业”的商标。
  二、将质量指数列入工业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引入全国工业产品质量指标体系中产品质量等级品率、质量损失率和新产品产值率等三个质量指数来评价三明市工业产品质量水平。一方面有利于政府掌握全市产业宏观质量状态,进行质量形势分析;另一方面可以引导企业通过质量指数申报和质量分析,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提高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积极营造“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的社会氛围。建议在我市设立“政府质量奖”作为我市企业最高的质量荣誉。设立政府质量奖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鼓励企业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的一条成功经验。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发布以后,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陆续建立了质量奖励制度,有近20个省市设立了政府质量奖或市长质量奖,评定标准采用国际上最著名、影响力最大的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标准。政府表彰在提高质量方面取得卓越成绩的优秀企业,激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改进质量,从而带动一批企业重视质量,追求绩效管理,这样可以促进我市三大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转变,对加快我市三大产业集群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四、改进政府部门服务方式,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一是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培训力度,拓宽中小企业经营者的视野,增强企业做强做大的信心。二是要按照分类指导,分层次帮扶原则,加强对企业的帮扶活动,引导企业加强质量基础建设。要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以品牌产品为纽带形成一批围绕着龙头企业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三是进一步推进企业员工市场准入制度,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建议政府在三明学院开设质量管理专业,扭转三明市缺乏较高层次质量管理人才的被动局面,逐步建立一支多层次、复合型、高素质的质量人才队伍。
五、完善行业自律功能,规范行业行为准则。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三大产业集群企业按照不同的产品类别成立相关的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制定本行业统一的行业准则,防范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行业协会可与质检部门联合,借助质量检验机构的技术力量,解决众多中小企业出厂检验问题。在行业协会内部可实行产品维护质量保护价或行业自律价,设立质量监督员等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行业产品质量水平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主机大厂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形成集群规模效应,从而不断引领我市三大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者为民盟三明市委员会副主任)



加强明台农业合作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张满香

    我市明台农业合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已在良种、技术、资金引进、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推动了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建设和外向型农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也为台湾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为充分利用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扩大的契机,进一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视察时提出“加强对台合作,扎实扩大两岸交流”的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此建议:
    一、完善合作规划,促进产业发展。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要求和三明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组织力量研究双方的比较优势,确定今后合作的战略、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研究双方合作的机制和分工,确定双方的职责和合作方式;研究如何共同打造产品品牌、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建立营销网络等,并充实到明台农业合作发展规划之中。以信息咨询、政策引导、法律保障为手段,整合优势资源、联手开拓国际市场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通过规划的实施,推动重点突破,推进产业发展,突显区域特色,真正做到有序、有效、有为。
       二、完善扶持政策,创造合作环境。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促进明台农业合作的扶持政策, 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对台资企业的吸引力,为明台农业合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梳理和调整我市已有的政策,出台促进明台农业合作发展的政策文件,在税收、用地、用电、资金投入等方面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完善农业品种引进、动植物检疫、农产品输入等方面的运作方式,争取在三明设立台湾动植物种子种苗引进审批办事机构,或授予三明农业良种引进审批权,放宽实验性和商品性良种引进审批数量的限制,创造便捷通畅的通关环境,推动明台农业合作进一步发展。
三、完善合作机制,探索合作方式。我市农业资源丰富、物种繁多,要因地制宜地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建议发挥明台林业合作实验区先行示范的引导和带动功能,探索示范辐射、区域协作的扩散机制,促进三明全方位对外开放。利用引进台资农业企业的影响,创新以台引台、以台引港、以台引侨、以台引外的内外联动机制,促进明台农业合作向产业纵深发展。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各种非官方与民间组织作用,创新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合力推动机制,建立两岸农业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相互促进、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创明台农业合作的新局面。
      四、完善合作载体,实施项目带动。明台农业合作的成果体现在项目上。当前,要充分利用海峡两岸林业和农业合作试验区这两大平台,层层建立项目库,以特色资源引资金、引技术、引设备、引人才、引管理,努力把三明建成台湾农产品输入的区域物流集散基地、台湾农业外移的吸纳基地、台湾农民再创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农业改革与发展机制创新基地。建议将台商投资的农业项目列入盘子,台资企业列入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跟踪管理,帮助台资企业争取配套资金。鼓励和支持台商领办各类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协会、行业公会等,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借鉴台湾农村建设的经验,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
      五、优化合作内涵,发挥比较优势。我市具有物种丰富、地价低廉、劳动力多、初级农产品多等市场优势;而台湾农业主体素质高、市场经验丰富、对自由经济适应性强、技术与资金优势明显。就目前农业而言,三明在畜禽、水果、笋竹、蔬菜、食用菌、苗木花卉、生物制药等方面较台湾有一定优势,建议我市选择养猪养禽、设施花卉、设施蔬菜、水果种植、笋竹与中成药开发等六大产业作为明台农业合作的重点产业,并在相应的生产科技体系、运销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商品化育种、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充分发挥窗口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六、优化合作通道,拓展合作成果。利用我省拥有的对台小额贸易、与金马直接经贸往来、两岸试点直航“三条通道”的优势,大力发展明台农产品贸易往来。建议积极向上争取给三明特殊的政策,积极促进台湾农产品进入我市和将台湾农产品销售到内陆地区。目前可依托福州、厦门作为台湾农产品输入的集散地,借鉴和引进台湾农产品运销组织模式,积极促进我市的农产品营销公司与台湾农会组织、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等民间组织合作,策划共建明台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项目,努力将我市建成明台两地联手拓展海内外农产品市场的集散地和中转站。
七、优化合作平台,维护台商权益。随着两岸各类经贸活动日益频繁,海峡两岸经贸往来必将通过各种平台扩大交流,并取得发展。当前除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办法,主动利用福州“5.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厦门“9.8”国际贸易投洽会、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和(漳州)花博会这“四大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对台经贸活动外,建议充分发挥新组建的三明市台商企业协会作用,加强互动与沟通,互相帮助、相互促进,扎实推进明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努力构筑两岸人员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消化平台和农业改革与发展机制创新平台。积极组织各种官方、民间的团体赴台湾开展农业经贸活动,宣传鼓励台商来明投资农业的优惠政策,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认真贯彻《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和我市的实施办法,做好台商投诉协调工作,切实维护台商合法权益。共同加强农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市场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好市场,保护好台湾农产品的品牌和利益,维护农产品市场的信誉和形象。建议对来明投资、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台商,授予荣誉称号或聘请其担任有关协会的农业顾问。 

(作者为三明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直面我市节能减排重任   建立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李奇勇
  
      一、把握节能新政良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我市经济产业呈现能源资源密集型的特点,决定了我市在发展资源利用、节能降耗、循环经济项目方面具有其他地(市)不可比拟的潜力优势。有关部门要辩证思维,审时夺势,化不利为有利,变特点为特色,转被动为主动,把握国家大力推动节能新政良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府对我市重大节能项目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支持企业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力度。对企业以节能为主体的技术改造项目,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帮助企业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推动我市一批重大节能项目的建设,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推进选商引资,实现节能型产业集聚发展。解决我市节能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们应借助招商引资,努力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节能型项目,构建节能新型产业链,打造新型节能产业集群,并积极争取将其列入省重点项目,在土地指标、信贷、电力供应上予以倾斜。坚持集约发展,大力推动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向金沙、尼葛等工业园区集中,实现集聚发展,形成有利于工业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布局。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从严控制高耗能企业的盲目扩张,实现较大幅度降低工业万元增加值能源消耗。
      三、分解节能目标,落实节能工作问责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增强节能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把节能工作作为当前紧迫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细化分解节能工作目标,落实到各区(县)、工业园区、相关部门及重点用能企业;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将节能降耗指标纳入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核内容,并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建立我市GDP能耗指标通报制度,定期在新闻媒介公布各县、区的万元GDP能耗、万元GDP电耗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三项指标;召开各区县、工业园区、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会议,根据签订的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把节能责任目标落到实处。
  四、发挥企业主体效应,极力提升能源利用水平。深入开展清洁生产试点,抓好省上确定的7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以点带面,逐步推动全市循环经济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完成我市到“十一五”末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达到80%以上的工作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加快节能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示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按照“存量调强、增量调优”的方针,改造提升化工、建材、冶金等高耗能产业,增高减低,上大压小,扶优汰劣,强化结构性节能,推动我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积极组织具有我市产业特色的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力争在重点耗能环节上取得突破,最大限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五、创新节能理念,完善节能工作服务体系。发挥政府综合调控职能,建议在市财政预算内设立节能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节能监测、能源审计、重大节能技改、节能示范工程、节能新技术推广、新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及清洁生产审核等方面的工作;尽快研究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带动金融部门和社会资金支持工业节能,尽快形成稳定可靠的节能能力;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发展机制(CDM)、LNG项目推广、节能自愿协议等市场运作机制,逐步建立节能诊断、设计、融资、管理培训等完整服务链条;积极开展我市节能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开发建设基于WEB方式的“三明市节能信息服务网”,重点为企业提供节能政策法规、节能检测与诊断、节能策划与设计、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审核、节能申报、节能培训、节能咨询等各项节能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信息,促进企业节能工作上水平。
      六、改革节能机构,强化政府节能监督职能。依法执政,重典治难,要实现我市“十一五”期间再节能5%,2010年能源消耗控制在808万吨标煤的刚性目标,就必须强化节能监察机构队伍及执法能力建设,建议批准将“三明市节能环境保护中心”改名为“三明市节能监测(监察)中心”,彻底剥离节能市场服务职能,实现政事分开,转变为节能行政执法类的事业机构,使其成为真正履行政府节能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延伸的主体,从法律和体制上保证节能监测队伍的发展和稳定;加强对重点耗能单位的监测和调控,组织对年用电量300万千瓦时以上的用能单位的能源监督检查、用能审计,对违反节能法规的企业要公开曝光,加大违规处罚力度;督促用能单位完善能源的计量统计管理,开展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和颁发岗位许可证工作,逐步建立完善以企业节能自查与执法人员现场监查相结合的节能监查制度。
(作者为九三学社三明市委员会副主委)


找准自身优势  加快三明发展

●胡东生

一、三明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三明拥有丰富的林竹和生态旅游资源,只有最大程度地发挥绿色资源优势,构建绿色产业带,才能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因此,绿色产业带的发展要在发展战略中重点体现。绿色产业带是指利用并发挥当地林竹和生态旅游等资源丰富的特有优势,重点发展竹木深加工、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加工、花卉、畜牧业、珍稀食用菌、生物制药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新的产业群带。
建立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为我市绿色产业带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良机。
发展战略要重点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资源浪费,要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通过资产重组和设立子公司的方式,将全市众多的“六板” 企业(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细木工板、集成板、竹胶板)统一整合在永林集团等几个企业的品牌上,保证几个品牌产品的生产用料;二是要注重原料生产基地的培育,为企业积极争取各类扶持基金,保证大项目、大企业的生产原料的基地供应。
二、按照发展“大物流”的要求,理清三明现代物流业发展思路,制定好《三明市现代物流发展总体规划》。
随着三明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三明的区位优势凸显,但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对三明资源的整合和配置只是提供了硬件支持,要真正发挥区位优势的作用,还需要一个与之相匹配的配套系统,这就是现代物流业。
 在制定三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时必须考虑以下五个方面:一要成立三明市现代物流协调机构,建议以三明经贸委为主,成立由相关部门参与的协调机构;二要明确三明现代物流业的服务方向,主要为培育发展三大产业集群服务和改造提升三个传统产业服务;三要积极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特别在运输管理体制方面,改变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分部门管理体制,实行一体化管理,加强不同运输方式有效合作和协调,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为基础的多种现代化物流服务方式;四要大力培育物流市场主体,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培育新兴第三方内资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五要加强三明市物流节点建设,如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在物流基地建设方面,政府应搞好规划,同时加大投入力度和必要的政策支持;在物流中心建设方面,要将传统仓储企业原有的仓储设施改造成专业性较强的物流中心;在配送中心建设方面,要将流通企业的配送中心提升为社会化的配送中心。
三、实施“两带一圈”的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必须突破发展瓶颈,建立三大体系。
1、加快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要逐步构建起以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企业互助担保为主体的“三羊开泰”式担保体系。政策性担保主要由政府出资或政府参与出资,应明确以扶持中小企业为主要经营目标;商业性担保以民资控股为主,对其业务范围不要作过多限制,鼓励其在贷款担保业务之外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投资业务;企业互助担保可以由行业协会牵头,企业自愿组成、共同出资,形成合作制的担保机构。    
要积极引导信誉好、规模大、管理规范的担保公司牵头筹建信用担保行业协会,开展自律活动,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较大贷款项目实行联保、互保和再担保。加大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和行政服务,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对重点扶持的担保机构给予补贴和补偿。
2、逐步建立社会信用评价和服务体系。首先,要建立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从整合行政资源入手,把工商、税务、海关、贸易、交通、质检、药监、环保、劳动人事、公用事业、公安、法院、银行、证券、保险等有关方面掌握的有关企业和个人信用的数据资料,作为重要的信用信息资源,有序开放,充分利用;其次,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备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的信用服务机构,如信用评级公司、企业信用服务企业等,以解决我市企业普遍缺乏资信等级认定的问题;再次,要加大信用评级、信用评估报告等产品的运用范围。如在贷款、登记注册、行政审批、经营许可、质量监督、政府委托中介机构承办事项、资质认定管理等工作中,应明确规定要查询企业信用报告或要求企业提供信用报告。
3、建立保证重大项目发展的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服务体系。首先,要建立有序竞争和资金跨区流动的金融体系,培育新的信贷主体。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异地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等)或外资银行到三明开展批发或零售业务,发放异地贷款;要组建开发性金融合作项目平台,拓展开发性金融合作项目的领域;要加快辖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尽快组建成三明市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以此来提供强大的地方金融支持;要通过举办银企资金供需见面会、银企资金供需签约会、银政企座谈会或贷款营销洽谈会等方式,促进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其次,要建立保证重大项目发展的土地供应和管理的服务体系,以保证重大项目的用地需要。
(作者为民建三明市委员会副主委)
(责任编辑:黄元庚)

 

精彩评论3

正序浏览
安永老秘 发表于 2009-2-27 16: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二十小时都花在一件事上 的确有些双手疲劳
 
沙市秘书 发表于 2009-2-27 16: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象楼主这样出色的帖 无论沉到么地方 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 那样的鲜明 那样的出众
 
 楼主| abcd7821673 发表于 2009-2-27 16: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说这么多干什么 灌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59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