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sucong 发表于 2017-1-13 10: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志们:
    我老秘网区自8月21日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会之后,9月24又召开了一次推进培训会,今天上午,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又在这里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刚才,10个职能工作小组和文明办汇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各街道也准备了汇报材料,因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交流了。大家总结了前一阶段的工作,也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下一阶段的工作打算,我们各单位、各职能部门都能根据工作职能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应承担的内容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一、对照新的《测评体系》,努力推进创建工作有新进展
    新的《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由3大版块、12个测评项目、90项测评内容、188条测评标准构成。测评采取网上申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3种形式。从测评体系到考核方法这些都是全新的,和以往不同的。各相关镇(街)、部门单位在召开动员会之后,对照测评体系,基本上完成了“创城”工作的梳理,都成立了各自的创城领导小组,制定了本单位、本部门的创建方案,并将“创城”任务分解到相关股室和责任人手上。
二、落实工作任务,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方法
    1、宣传氛围不够浓厚。虽然采取系列宣传方式,但辖区人口众多,工作人员力量有限,辖区群众对创城常识知晓率较低,市民未能主动关心及自觉参与到“创城”活动中。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创建成效不稳定,薄弱时段、薄弱环节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单位、部门未加强合作,形成合力。企事业单位缺乏创城积极性,没有真正动起来。
    2.长效机制有待规范。虽然建立了不少创建长效工作机制,但是在具体运转过程中落实力不够、执行力不强,具体操作还不够科学完善。部分成员单位的工作机制还未落实到位。少数成员单位还未建立跨部门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络员及具体经办人员,也没有进行工作部署,迟迟未进行平台建设方案的对接。
    3.社会矛盾纠纷多发易发。一是房地产市场已成为矛盾隐患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二是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仍然较多。三是医患纠纷、劳资纠纷、村财村务、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等容易导致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发生。四是债权债务引发矛盾纠纷仍然较多。五是特殊群体串联信访活动偶有发生。
   4.基层基础建设薄弱。平安和谐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创工作不平衡,大镇大村创建难度较大,当地社会难点热点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城市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社会管理总体不适应新形势,流动人口管理漏洞较大,治安防控体系还不够完善;基层派出所经费不足,社区民警、协警人员更换频繁,力量不稳定。信息网络安全不容忽视。网络、微信等新型媒介的涉稳舆情时有发生,负面影响传播快,影响恶劣对社会治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5.不文明行为普遍存在。市民素质有待提升。市民教育载体单一,内容不丰富,没有形成常态化,市民横穿马路、翻越护栏、损坏公物、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普遍存在。非法营运,在大街随意停车上下客等现象普遍存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大都存在行人不按交通信号过马路和摩托车、电动车驾驶人员不戴安全头盔、乱闯红灯等现象。占道经营、占道停放车辆问题。解放路、九一南路、登高东路等占道经营和乱停车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市民通行。小广告、牛皮癣、垃圾箱整洁和卫生环境保洁问题。除中城外,其它街道背街小巷牛皮癣、小广告问题突出,黑臭的露天排水沟渠还时有出现,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此外,各沿街店面卷闸门上的小广告还很多。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大家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要整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尽量争取市里部门的支持,上下联动齐心协力抓好创建工作。对于一些确实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向创城办反映,由创城办汇总后向区领导汇报研究如何解决。如果是由于单位主观原因或不作为导致的被扣分,将追究单位领导责任。
三、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创建文明城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绩的综合评价,对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从全省情况看,今年莆田和宁德和我们一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莆田已经走在我们的前头了。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首先,创建文明城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罗的重要举措。文明有序、平安和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而“文明”则是体现这一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全国文明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创建文明城区的重大意义,站在构建和谐新罗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创建工作全局,把以人为本贯穿创建活动全过程,真正使创建活动成为人民群众的“满意工程”。
    其次创建文明城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从兴起到发展,从形式到内容,都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它源于群众,根植于群众,主体是群众,目的也是为了群众。因此,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过程,就是要通过解决群众关心的一个个实际问题,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要把这一“民心工程”落到实处。
    对这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初评,各部门、各单位绝不可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抓好这项工作。区里将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活动,把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要性的认识,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造浓声势。广电新闻中心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辐射面,激发市民的创建热情,增强文明意识和城市意识,为创建打好基础。在宣传活动中,要着力弘扬先进事迹,突出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同时,把社会监督、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予以大胆曝光。要通过有效的宣传发动,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人人动手、上下齐抓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市民教育,全区要以“文明从细微入手”的市民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整体文明程度。一是抓教育。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乡镇、街道、居委会,各单位、学校要出好专栏、专刊或黑板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攻重点。要引导市民从我做起,从细微处做起,摒弃随地吐痰、乱穿马路、随口脏话等有悖科学、有害健康、有损形象的不良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要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对青少年、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市民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他们感受文明、融入文明。三是立规范。要发动企业职工、社区、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等不同人群,宣传市民文明公约,鼓励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同志们,现在距离测评没有多少时间,测评人员11月后随时都会来龙岩,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互相配合,各司其职,使工作形成常态,确保我老秘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能够顺利通过初评。
 
存在问题(街道):
1、宣传氛围不够浓厚。虽然采取系列宣传方式,但辖区人口众多,工作人员力量有限,辖区群众对创城常识知晓率较低,市民未能主动关心及自觉参与到“创城”活动中。
2、长效机制有待规范。虽然建立了不少创建长效工作机制,但是在具体运转过程中落实力不够、执行力不强,具体操作还不够科学完善。
3、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创建成效不稳定,薄弱时段、薄弱环节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单位、部门未加强合作,形成合力。企事业单位缺乏创城积极性,没有真正动起来。
4、市民素质有待提升。市民教育载体单一,内容不丰富,没有形成常态化,市民横穿马路、翻越护栏、损坏公物、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普遍存在。
5、城市管理较为粗放。流动叫卖、占道经营现象较多、车辆乱停乱放、基础设施不完善。破损设施尚未及时更新修复,一些地段交通标识标线短缺或不明显、信号设置不够合理。
6、志愿者服务工作。志愿者服务组织较少,开展的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也缺乏创新,社会影响不够广泛。注册培训、活动运行、回馈激励等机制建设方面亟需上级文明办等给予指导帮助。
7、环境整治方面,一是因犀牛路等部分断头路未建成验收,并移交环卫处,故此路段暂未纳入市政保洁范围,长期处于无人监管、保洁状态。建议对已完工的犀牛路(西陂卫生院至排头段)给予部分验收并移交环卫处进行保洁。二是街巷牛皮癣、小广告普遍存在且极为顽固,建议扩大中城街道牛皮癣市场化清理试点,由各街道筛选上报主要背街小巷,扩大牛皮癣市场化清理范围。
8、创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西城街道虽是中心城区,但存在基础设施老化现象,无物业管理小区、危旧平房、破旧小巷等现象比比皆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解决。
Power by YOZOSOF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粉丝

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