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是我国一种传统健身方法,由八节动作组成,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写好领导讲话稿,也有一个“八段锦”。 ' |3 ]* ~1 d# V, a0 J- G& R7 P& _+ [3 F _# y+ k, m1 n: R- k
一腔激情满怀抱 0 ~0 N ?8 c( a9 v
# n3 I) P7 M0 r {. O! b7 W“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富有激情是一篇讲话稿的生命力所在。带着激情写讲话稿,就会灵感闪现,文采飞扬,亮点纷呈,佳句频出。带着激情写出来的讲话稿,群众看了受鼓舞,干部听了增干劲,领导讲了提精神。 4 L; J" U% J* F6 V8 d, B) u& r' r
5 }" L- r+ v: \6 V# j写作中要有三种激情。一是兴奋的激情。接到写作任务,要立即兴奋起来、进入状态。这就好比一个登山家,看到一座新的高山,产生强烈的征服欲。 Q! D2 ?8 R. n% c( X5 L+ D* A% v$ c t# ]
二是战斗的激情。起草每一篇讲话稿,都是一场战斗,必须务求胜利。为此,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挑灯秉烛,废寝忘食,连续作战,不胜不还。同时,也要掌握工作节奏,劳逸结合,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 7 f+ Y" A% b& P6 f+ f1 m5 W& @& H* Q- ~: j
三是期待的激情。讲话的孕育、淬炼和出炉过程,如同一个孩子出生、成长、成人的过程。每一篇讲话稿,起草者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满怀关爱、充满期待。这种期待,会让整个起草过程充满创作的动力。总之,激情是渗透到骨子和血液里的对事业、对工作、对写作的热爱,它如同航船的征帆,鼓得越满,船行得越快。 / t9 J* M) W' I; [% k
二肩道义妙笔挑 3 c4 d: [0 r# ]6 G- k2 ^. W% V# E/ _" |$ j" B5 W9 v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领导讲话的“道”和“义”,就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领导的讲话,体现着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承载着群众的期待、信任和嘱托。 ! m" `4 ?0 z! j& T
" F- p0 R9 Z4 I0 {6 U) V; k/ m一方面,领导讲话必须坚持真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写好领导讲话稿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领导讲话必须体现民心、民意。起草领导讲话稿时,要始终把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关切自觉地渗透其中。只有把握住真理和民心,为文做到俯仰无愧,上不愧党、下不愧民,才能使文字工作更好地担当起以文辅政的职责。 8 q' v: B, k& p+ O4 M
+ [4 {7 ~. k+ Q6 ]5 M a& K 三才妥当堂堂貌 ; R" h) A/ y, a: w4 E$ ]
7 g3 A( i6 `4 _" y9 D2 e# ^% u文有三才,谓魂骨肉。魂,即文章的灵魂、主题、主旨;骨,即文章的结构、框架、体例;肉,即文章的内容。
2 Z: l1 C( K8 a- c2 c一篇讲话稿,魂骨肉三才俱足,才能神定气足,“相貌堂堂”。反之,有魂无骨、肉,则是镜中花、水中月;有骨无魂、肉,则是铁疙瘩、硬木头;有肉无魂、骨,则是棉花糖、豆腐脑。写一篇好的领导讲话稿,必须注意魂、骨、肉的有机结合,以魂为统领,以骨为支撑,以肉为内容,做到精神明朗,体格健壮,血肉丰满,浑然一体。 ?. `' L- f t
四方兼顾定基调 ! J$ ~8 b) J: e. r1 E5 f' e8 B1 Z/ z, Y6 h% U+ m' r
定好基调,必须做到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兼顾左右、立足自身。 0 V0 P+ {" ^& w, d: i$ `9 ~3 o# ^# @+ J' T+ ?! F
吃透上情,要求准确、科学、全面地把握上级的意图。比如对于一个县来说,上情就是中央的大政方针、省里的要求部署、市里的实施意见。 4 ~. F5 T# @' I3 |& O7 u6 ~4 J0 i$ C8 z- I( s
摸清下情,要求深入掌握所辖单位、部门和地区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要倾听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呼声。 , x1 {% ~- H3 m
; E7 N+ R# J4 }6 O7 y; x- |兼顾左右,要求善于横向比较,学习借鉴兄弟单位、部门和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 ) e/ E a! k2 c4 e2 n% f1 Q8 e
X0 h: E; d! h6 B2 H: q立足自身,要求对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情况了如指掌,清楚自己的特点、特色、特长和差距、问题、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对策和措施。 5 }% f3 B& s y, ~5 R% z1 C
基调确定之后,还要注意凸显主题,使主题鲜明如晴空之明月,确定如箭矢之标靶。唯此,才不会走弯路。 9 I, E( W$ W0 ?. P* a. S6 {2 e) `& a$ J) K6 \& N/ z
五点平衡摆布好 7 Y% {9 y5 s* {" P0 i' ]( W( N3 Z. x0 C5 t
讲话稿的结构,必须平稳、牢靠、有力。搭好结构,需要考虑五点。
, L# {" V& f" D0 V2 H& e T8 J# Z一是制高点,即从什么高度去观察思考,从什么角度来展开论述,也就是通常说的出发点。
% q; S( i/ Q* }7 c5 \二是中心点,最想突出的是什么,最想说明的是什么,最想解决的是什么。
9 m9 O. E+ A* {/ r* J: t* K) e0 h三是连接点,层次是否清晰,线索是否连贯,逻辑是否严密,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转折过渡是否自然平稳。 ( R" x% l3 F2 z6 x% n3 Z! ~0 |% ]3 m) \, b0 ` [ P
四是平衡点,每一部分、每个问题、每个层次之间,着墨多少,比例大小,也就是通常说的“黄金分割点”。 1 G, k: x, k1 m0 G, _3 O
五是支撑点,如何运用科学的数据、鲜活的事例等材料增强说服力和可读性。 6 r" l$ T1 i7 s7 J2 e6 L
总之,一篇结构合理的讲话稿,既不能头重脚轻,也不能头小尾大,更不能上下一般粗,须如古人讲的“凤头、猪肚、豹尾”那样,努力做到协调的结构美。 1 P/ w g) \- W0 z
' v4 G7 Y7 C' h" \; S) c: ~ 六个要素备材料 , |( O L9 d" H P) C5 k5 ^, }2 w0 c+ j A& E4 W9 A' \% V
领导讲话,一般都是要解决问题或推动工作。围绕着问题和工作,需要讲清楚六个要素。 ) h$ b. v; L, D7 G6 _
一是讲历史,对过去工作进行回顾和概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 M1 g' ]( W- C) d
" `7 L) [* u0 P二是讲现状,分析形势,对当前工作所处阶段、状态和程度进行判断和定位。 + d& I% Y6 a5 g* ^
( D1 a1 z: B j+ F& s. I三是讲症结,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做到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不推诿责任。 % a* @( u* c2 r4 A' t
6 E" }% j* r- p$ L* [/ n' H四是讲对策,明确目标任务,提出指导意见,拿出对策措施。 & w/ P% Y# Q7 F! p3 C$ h. t0 g5 Y- t
五是讲保障,明确完成目标任务的资金、队伍等方面的保障举措,确保对策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 X* F7 G% ?+ t( X) f# u: r& Q; z/ F6 K2 K* ]
六是讲趋势,站在新的起点上预见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做到心中有数的同时增强干部群众的信心。 3 @! Z- H! ? `1 ]1 y4 e1 f7 e* Z- G5 _- r; {! Z5 \5 R/ o
当然,这六个要素,并不一定每一篇讲话稿都齐全,往往要根据讲话的侧重点加以灵活运用。 0 o' Q( l5 `. {- Z8 g
; L* h) t+ L8 K, f 七种语言配巧妙
5 j V! w3 L* }2 R' I( u% i- i领导讲话稿不同于散文、诗歌、小说、学术论文等,其语言风格有独特的要求。 * W, ?/ F+ ?! C9 L
3 x+ Y8 A- m1 x) N具体地说,一要准确,避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名称、数字、引用、标点符号、页码等基本内容出现错误,尤其是定性、定调的用词更不能出错,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5 x- w. c9 U! E3 Y5 U; [6 M8 O. i
二要直白,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一语中的,不能“九十里山路十八道弯”。
9 z2 Q) }( b. A1 K" t3 r三要易懂,多用通俗的语言、群众的语言,不用生僻的词、冷僻的字,尽量多一些“下里巴人”,少一些“阳春白雪”。 ( d D$ l; S+ @7 w9 a
四要优美,做到意境美、情操美、思想美,使人听后如醍醐灌顶,充满力量,受到启迪,得到鼓舞。 . r5 a* S0 v) h$ g. L. Z( r8 c# R( L* B+ g6 L/ g/ ^6 N' D
五要清新,不矫揉造作,少讲一些听起来完全正确但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官话、空话、废话、套话。 : e' Q& e' [6 O9 V4 L! }
六要深刻,增强语言的思想性、穿透力,提出有见地、有针对性、科学透彻的主张。 ! V8 q/ A) A9 {! O k5 }0 u4 @+ ~$ d* r5 o$ X3 Z3 t& h- {1 O* i
七要凝练,在做到前面六点的基础上,力争“意则期多,字惟求少”。同时,还应注意灵活运用修辞,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 a! y8 Q7 ?$ I( T, ~! q
八处俱到功夫高
& u' J% L) W0 T+ J5 N“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写好领导讲话稿,关键就是勤奋、勤奋、再勤奋。为此,要做到“八到”。 : }, k$ {! M5 ~8 j O
2 d& U0 T" b9 Y. ]一是眼到,多读、多看、多观察、多发现。 ( z4 i* O @, D# H
二是耳到,多听新闻、多听讲话、多听意见、多听指导。 + B! U; b$ H I0 P, z
7 u* W0 b/ `* C+ J三是嘴到,多问、多请教、多征求建议、多参加讨论、多交流想法,特别要善于与领导提前沟通想法,捕捉领导思想的闪光点。 8 Y$ q Z! A. |% j, c7 f' |& Z; q
# V+ C& Q0 i. b( C7 l四是腿到,多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行万里路。脚上粘的泥土越多,文字中大地的芳香越浓。 4 E0 D' F5 O- r& ?
五是心到,多思、多想、多悟,反复琢磨思考,把问题想通想透。
5 }0 Q0 V6 W% M1 u s4 S六是手到,多写、多练笔、多修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Y2 g* W9 B h5 n# e% n j( h, p6 }6 x5 @" n) p: B9 b
七是“学”到,要重视研究领导的改定稿,从中学习提高。领导审稿时所作的改动,不仅仅是修改文字,更是对起草者思维方式和撰写角度的校正。认真学习领会,才能更好地把握领导意图,提高写作水平。 ; R% p |9 W/ e9 R9 @8 ^7 r$ U5 n* z O/ [
八是“忘”到,稿成要达到让人“忘记”的境界。要忘记个人、记住工作,时刻记住起草领导讲话稿不是表现个人而是反映工作,使讲话始终把握住全局;要忘记成绩、记住不足,不断记取失误,加以纠正、改进和完善,在不断学习总结探求中提高自己,使每一篇讲话稿更加完美。 9 l6 R' ], }4 T4 o5 y, I
(文章摘自《秘书工作》。作者:徐延彬)
* }) l5 J, u1 }- b&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