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写材料用典】胸次全无一点尘

[复制链接]
释然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例文】于谦一生忧国忘身,其临危不惧的家国担当、清正廉洁的为官操守、“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凛然之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精神财富……这些彪炳史册的名字,共同绘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读书不只为功名,更在涵养“胸次全无一点尘”的浩然之气;坚守不只为当下,更为铸就超越时空的精神底色。(解放军报《气节如磐砺忠诚》)
【典故】出自明代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释义】意思是,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
【赏析】古人讲,“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在山西平遥古县署挂有一副楹联:“治赋有常径,勿施小恩忘大体;驭官无制法,但存公道去私情。”意思是说,做官要讲原则、守规矩,不能因为一时的私心杂念和小恩小惠就忘了公道和大体,必须时刻心存公道、祛除私情。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李氏家族有一人做官极其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信,他当即灭掉公家蜡烛,点燃自家蜡烛,这才展阅信件。小小一支蜡烛,且在无人知晓之时,竟有如此警觉和行动,着实让人钦佩。北宋书法家米芾,曾任职涟水军使,元符二年离任时,他特将笔端残墨置于池水洗尽,以示“来清去白、公私分明”。 在公与私的问题上,共产党人历来泾渭分明,丝毫不曾含糊。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的一些亲友到北京看望他,当有亲友提出希望毛泽东能够帮忙介绍个工作时,毛泽东一概不允。为此,他还立下三条规矩:“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邓小平曾讲:“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公、私二字是衡量党性强弱的一把尺子。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坚持做到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公私分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0粉丝

714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