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机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聚焦“四服务”职责定位(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以“红色引擎”驱动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上半年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述职如下,请予评议。
一、以“学深悟透”为基,筑牢思想建设“主阵地”,让理论武装“入脑入心”
年初以来,我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着力破解“学用脱节”难题,推动理论学习从“关键少数”向“绝大多数”延伸。
一是构建“三维学习矩阵”。制定《党支部2025年理论学习计划》,明确“每周三夜学+每月主题党日+每季专题研讨”的固定学习机制。上半年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8次,其中“第一议题”学习8次,覆盖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著作选读》等核心内容;创新“专家讲学+现场研学+党员述学”模式,邀请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开展“中国式现代化与科技创新”专题辅导2场,组织党员赴县党史馆、航天育种基地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感悟科技担当”主题研学,安排5名党员结合岗位分享“学习新思想·服务新实践”心得体会,推动理论学习从“被动听”向“主动悟”转变。
二是打造“指尖学习矩阵”。针对科协党员分散(含退休党员3名、流动党员2名)的特点,建立“科协先锋”微信群,每日推送“学习强国”金句、科技前沿资讯、党史小故事等内容,上半年累计推送学习资料200余条;开设“云端微课堂”,利用腾讯会议平台开展“隔空共学”4次,覆盖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确保学习“不断线”。退休老党员张XX在学习交流中感慨:“现在手机成了‘移动课堂’,虽然人在外地,但心始终和支部连在一起。”
三是深化“实践转化矩阵”。坚持“学思想”与“解难题”结合,围绕“如何发挥科协桥梁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新时代科普工作如何更接地气”等课题,组织党员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深入12个乡镇、8家企业、5所中小学收集意见建议67条。其中,针对农村群众反映的“种植技术落后”问题,支部党员牵头组建“科技助农服务队”,上半年开展田间课堂15场,培训农户800余人次,帮助解决柑橘黄龙病防治、高山蔬菜保鲜等技术难题23个,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效。
二、以“融合共进”为要,激活服务发展“源动力”,让党建品牌“可感可触”
我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理念,聚焦科协职能定位,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着力打造“红色科普”“科技先锋”特色品牌。
一是推动“党建+科技助农”提质增效。针对我老秘网县特色产业(如高山茶叶、生态蜂蜜)发展需求,支部党员主动对接省农科院、市农技推广中心,建立“党建联建·专家驻点”机制,上半年邀请12名农业专家成立“党员科技特派团”,在XX镇、XX乡设立“科技服务站”,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例如,在XX镇猕猴桃种植基地,党员科技特派员李XX驻点3个月,帮助农户改良品种、优化施肥方案,预计今年亩均增收2000元;联合县农业农村局举办“科技赶场日”活动6场,发放科普资料3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400余人次,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二是推动“党建+科普惠民”走深走实。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策划“精准科普”系列活动:面向青少年,联合教育局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进校园”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开展“趣味实验课”,上半年覆盖学校10所、学生2000余人次;面向老年群体,在社区设立“银龄科普课堂”,重点讲解智能设备使用、防诈骗等知识,累计授课24场,惠及老年人1200余人;面向城乡居民,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通过科普展览、专家义诊、科技体验等形式,发放科普宣传品5000余件,参与群众超8000人次。其中,“科普大篷车”进乡村活动被《XX日报》报道,群众评价“科普不再是‘高大上’,而是‘接地气’‘有用处’”。
三是推动“党建+智库建设”赋能创新。充分发挥科协“科技工作者之家”作用,支部党员牵头建立“科技人才信息库”,上半年走访联系科技工作者120人次,收集技术需求、意见建议45条;推动成立“青年科技人才党支部”,吸纳35岁以下科技骨干党员15名,组织“青年科技论坛”“创新项目路演”等活动4场,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例如,青年党员、XX企业工程师王XX牵头研发的“智能茶叶杀青机”,通过支部协调获得科技计划项目支持,预计投产后可降低生产成本30%,成为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的生动案例。
三、以“严管厚爱”为本,锻造过硬队伍“生力军”,让党员形象“立得住、树得牢”
我始终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坚持“严”的主基调与“暖”的关怀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科协党员队伍。
一是严抓纪律规矩。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上半年召开支委会8次、党员大会3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2次,查摆出理论学习深度不够、服务群众精准度不足等问题11条,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目前已整改完成8条。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针对科普项目资金使用、科技评选推荐等关键环节,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清单》,组织观看《零容忍》等警示教育片3次,签订《廉洁承诺书》18份,确保党员干部“干成事、不出事”。
二是细抓能力提升。实施“青蓝结对”工程,安排5名经验丰富的老党员与8名年轻党员结对,通过“传经验、帮业务、带作风”,帮助年轻党员快速成长。例如,年轻党员小刘在老党员的指导下,从撰写科普文章“无从下手”到独立完成《农村实用技术手册》编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组织党员参加科普讲解大赛、公文写作竞赛等业务比武,2名党员在县级竞赛中获奖,队伍整体业务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暖抓关怀服务。建立“党员政治生日”制度,为12名党员定制“政治生日贺卡”,赠送红色书籍和学习用品;开展“困难党员帮扶”行动,春节、“七一”期间走访慰问老党员、患病党员6人次,发放慰问金及物资3000余元;设立“党员先锋岗”,在科技服务、科普活动等一线岗位亮明党员身份,上半年评选“月度之星”8名,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党员小陈在“先锋岗”总结中写道:“佩戴党徽上岗,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让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得更好。”
四、以“问题整改”为镜,找准短板弱项“补漏洞”,让党建工作“提质提效”
对照党章党规、对照群众期盼、对照上级要求,我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个别党员存在“学用两张皮”现象;二是党建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还不够大,特色亮点工作的总结提炼还需深化;三是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年轻党员占比仅为38%,后备力量储备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下半年我将重点抓好三项整改:一是深化“学用结合”机制,建立“理论学习—问题调研—成果转化”闭环,每季度开展“学习成效评估”,确保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工作实效;二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围绕“科技助农”“科普惠民”等重点领域,打造2-3个具有科协特色的党建示范项目,通过现场观摩、媒体宣传扩大影响力;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制定“青年党员培养计划”,通过“招录引进、定向培养、实践锻炼”等方式,力争年内年轻党员占比提升至45%以上。
上半年,我在抓基层党建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深知“行远自迩,笃行不怠”。下一步,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创特色,推动科协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我坚信,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党员的“初心”写在田间地头、把党组织的“红心”融入科技服务、把群众的“民心”聚在科普惠民上,就一定能为我老秘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红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