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参考素材

[复制链接]
猫眼看文 发表于 2018-5-10 08: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和国家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大发展,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回首3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对改革开放的性质、地位和历史意义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是同中华民族的百年奋斗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是近代以来所有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懈追求的共同目标。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革。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拉开了序幕。第二次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加快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百年的奋斗历程,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家发展模式,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改革开放是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它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成了现实。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大地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但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各国共产党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不可磨灭的伟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严重曲折。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也不可能有”,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以无与伦比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不仅给中国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和活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而且在苏东剧变、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发展的光明前景。

  改革开放是同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是党的建设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党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

  总之,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生机盎然,中国共产党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同志们!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是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3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但对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来说则是沧桑巨变。甘肃作为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从贫穷落后的状态下奋力崛起,正在逐步驶入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

  甘肃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经过建国后的艰苦奋斗,依托资源开发,建立了具有我省资源禀赋特点的工业基础。但直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农村普遍处于贫困状态,粮食严重短缺,工业设备老化、包袱沉重,国民经济发展步履维艰。改革开放解除思想禁锢,冲破僵化体制,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甘肃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甘肃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全省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64.7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699.20亿元,增长了40多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由20.53亿元增长到391.56亿元,增长了18倍。农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粮食由严重短缺变为省内自求平衡,稳定地解决了全省人民的吃饭问题,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开始起步。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迅速壮大,骨干企业迅速发展,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工业增加值由34.66亿元增加到1063.84亿元,增长了近30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建成一大批交通、通信、电力、水利、生态等骨干工程,甘肃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贫困发生率由75.13%下降到6.1%,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了22.07倍和23.57倍,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

  甘肃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彻底打破了封闭僵化的状态,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利益实现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整个社会涌动着空前的创造活力。同时,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由7.3人增加到113人,增长了14.5倍。普通中学招生数大幅度增加,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由3.82年提高到7.05年。各类卫生机构由3536个增加到12135个,增长2.4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乡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基本普及,建立了城镇居民和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信息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电视基本普及,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进入千家万户,互联网从无到有,基本覆盖全省,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和交流越来越便捷。

  甘肃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同社会变革相适应,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视野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变革、勇于进取、讲求实效,开始成为人们精神状态的主流。特别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城乡壁垒的打破,几百万城乡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就业,空前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有力推动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

  在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展望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前景时,我们深切怀念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同志,深切怀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我们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始终不渝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表示由衷的钦佩和崇高的敬意!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导致诸如环境资源压力加大,社会的转型会引发一些诸如道德诚信、社会公平等问题。特别是我省要在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发展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其难度和艰辛非比寻常,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我们必须及时总结改革的实践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研究解决。但必须看到,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倍加珍惜改革开放的探索和成就,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

  同志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每前进一步都是靠改革开放取得的,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不断加快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立足欠发达的实际,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加深了对甘肃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真总结并结合实践的发展充分运用这些经验,对于继续推进甘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以思想大解放和观念大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从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到超越“计划”与“市场”的羁绊,从冲破小生产的樊篱到融入经济全球化,从单一片面的发展到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追求,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升华。时代步伐永不停顿,社会实践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尽头,解放思想必须一以贯之,使我们的思想观念始终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把自身的发展放在全局中去审视,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于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至关重要。改革开放30年来,从“三年停止植被破坏、五年解决温饱”到实施“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战略方针,从“双带整推”到按“三大块”指导扶贫开发,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到“两抓两放”,反映了全省上下对省情认识的不断深化,记录了全省人民对甘肃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四抓三支撑”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省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科学发展观在甘肃的具体体现。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发展的新途径,甘肃就一定能够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跨越。

  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全方位开放,不断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改革开放不仅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途径。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单一的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国有国营体制到现代企业制度,从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到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大规模地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到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扫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发展没有止境,改革也永无止境。只有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才能不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更好地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

  我们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地改善生存发展环境。甘肃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好两大任务,一个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改善生存环境,不断创造发展的基本条件;另一个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革开放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不失时机地把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改善生存发展环境,才能为我省现代化建设创造更为充分的条件、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长期的实践中,甘肃人民战天斗地,重新安排山河,从梯田建设到种草种树,从打水窖到建设跨流域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从电力能源建设到信息网络的全覆盖,从延伸公路铁路里程到构筑现代化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为改善生存发展环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景电提灌工程、引大入秦工程、疏勒河流域综合开发工程、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引洮供水工程、甘南黄河上游湿地保护工程等等,都是树立在甘肃大地上的一座座丰碑。在这个过程中,锻造和形成的“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是我们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必须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改革开放通过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工业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们抓住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机,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不失时机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促进信息化同工业化相融合,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从节水高效农业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从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镇化水平到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从对传统产业的大规模技术改造到新兴产业培育,从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到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从发展原材料工业到建设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从建设工业园区到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甘肃新型工业化进程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速推进。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从恢复高考到实行全民义务教育,从临时救济困难群众到建立城乡低保制度,从解决群众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现实问题到构筑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到“反弹琵琶”、开发人力资源,社会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共享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放胆放手支持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依法依章履行职责,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从发展基层民主到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从村务公开到政务党务公开,从推进法制建设到实施依法治省方略,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从《丝路花雨》到《大梦敦煌》,从实施精品工程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建设和谐文化,从加强舆论引导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形成了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既给党的建设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使党在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一系列新考验新挑战。我们把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理论武装,着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从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到牢固树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到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从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到建立健全公务员制度,从扩大干部工作的民主到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和交流机制,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到提出人才强省战略,从调整基层组织设置方式到创新基层组织活动内容,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防治各种不正之风到反腐倡廉建设,从恢复党内正常民主生活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从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到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等。党的建设的继承、创新和加强,使各级党组织经受住了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从根本上保证了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归结起来,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同志们!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高度评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功绩,系统阐述了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鲜明地强调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这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并将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到全省各项工作中,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中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甘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30年的成就,既是历史的丰碑,也是新的历史起点。立足当前,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面向未来,甘肃的现代化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必须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按照“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全力以赴抓好现阶段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我们要继续推进思想大解放。科学发展观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思想解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紧密结合实际,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领导方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解放思想,关键在领导,重点在实践。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深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认识中解放思想,在认清目标、明确任务中解放思想,在对比先进、查找差距中解放思想,真正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到解决问题上。

  我们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适应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围绕推进具有甘肃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进程,要从推进自主创新和调整经济结构入手,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的情况下,我们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改革的力度、开放的程度,决定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质量。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我们要大力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在给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我们要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既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要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我们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键在党。要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通过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同志们,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展望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前景,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力量。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夺取甘肃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而奋勇前进。

 

精彩评论4

正序浏览
猫眼看文 发表于 2018-5-10 08: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改革,话开放。其中,许多经典话语掷地有声、意蕴深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习近平的改革开放“金句”。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将改革进行到底

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实践证明,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

——2018年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时指出

·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

过去几年来改革已经大有作为,新征程上改革仍大有可为。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注意把握蕴含其中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接力探索,接续奋斗,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前进。

——2017年11月,习近平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

·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17年10月,习近平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

·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

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要抓难点、补短板,尚未推出的改革要加快突破推进,已经推出的改革要加快落实落地。

——2016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强调

·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2016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

·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

要认识到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的道理。对各种矛盾要做到心中有数,增强改革定力,抓住改革时间窗口,只要看准了的改革,就要一抓到底,务求必胜。

——2016年5月,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强调

·既要挂帅、又要出征

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亲力亲为抓改革。

——2016年1月,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二十次会议上强调

·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2015年7月,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

·惟改革创新者胜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2015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15年2月,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

·善于从焦点、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

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

·做改革的弄潮儿

面临改革大潮,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要有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

——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既要敢于突破,又要稳扎稳打

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确保实现改革的目标任务。

——2014年2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

·改革要做到“蹄疾而步稳”

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

——2014年1月,习近平在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

·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

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

——2012年12月,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楼主| 猫眼看文 发表于 2018-5-10 09: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改革开放40周年来临之际,中国的纪念方式将是推出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举措。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于瑞士当地时间1月24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对全世界做出了上述承诺。


刘鹤称,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中国要隆重地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方法就是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举措。


刘鹤还透露,这些举措具体包括哪些,中央政府正在研究,但可能有些措施将超出国际社会的预期。


刘鹤在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共同促进全球经济繁荣稳定》的演讲中称,中国未来几年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都将围绕中共十九大确立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到2050年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制定。


刘鹤强调,中国要围绕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总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他表示,在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类风险中,金融风险尤为突出。中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针对影子银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突出问题,争取在未来3年左右时间,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经济体系良性循环水平上升。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方面,刘鹤强调,未来三年,中国的任务是基本消灭绝对贫困,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8年,中国将减少1000万绝对贫困人口,其中包括实现易地搬迁减贫的280万人。“我们认为,这是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是中国人权观的具体体现,将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新贡献。”刘鹤说。


刘鹤强调,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必须加快改革开放。“过去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他说。


他说,中国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突出矛盾,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充分发挥企业家的重要作用,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中国要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创造有吸引力的国内投资环境。


面对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提出的“2018年中国将有哪些具体开放政策”问题,刘鹤回答称,中国准备在两个方面扩大开放:一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去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讲话时做出的承诺以及回国后做出的对外开放一系列重大决策,将主要集中在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扩大进口四个方面;二是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举措。


“关于金融业对外开放,中国已经承诺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扩大开放。如果要问这些承诺什么时候能够落实,我想负责任地说,我们将在今年一一加以落实,如果能够早一点更好。”刘鹤说。


刘鹤致辞全文如下:


推动高质量发展 共同促进全球经济繁荣稳定(2018年1月24日)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施瓦布先生邀请,让我有机会参加本次达沃斯论坛。去年这个时候,习近平主席在这里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著名演讲,坚决支持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一年来,中国积极落实习近平主席的倡议,反对各种保护主义,加强产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放宽金融业市场准入,主动扩大进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用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施瓦布主席希望我借这个机会介绍中共十九大和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政策,我做一简要回应。中共十九大确立了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到2050年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了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政策方向。中共十九大报告是一份透明度很高的施政纲领,里面提的每件事都是向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都必须要做到。而做到这些事,将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如果想了解中国的未来政策,我建议大家阅读一下这份报告。


中国未来几年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是围绕上述目标而制定的,关键就是要实施好“一个总要求”、“一条主线”和“三大攻坚战”。


“一个总要求”就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后几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结构政策、改革政策、社会政策都将围绕这个总要求展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正处于从人均收入8000多美元向1万美元、进而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历史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涵,就是从总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就是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这是在开放状态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将为诸多新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空间,比如与消费升级相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与新型城市化相关的节能建筑、智能交通、新能源等诸多绿色低碳产业,这些不仅为中国,而且为全球企业创造着新机会。当然,实际关联的产业远远不止这些,因为这是整个经济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事实上,转变已经发生。中国经济内需稳步扩大,目前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8.8%比5年前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比5年前提高了5个多百分点。过去5年,又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市民,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比五年前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同时,能耗强度已经下降23.9%。


“一条主线”,就是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体系难以适应需求体系的变化,供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偏差,需要及时调整。因此,通过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性重点是“三去一降一补”,就是在生产过剩的领域“去产能”在房地产领域去掉多余的库存,降低过高的杠杆率,在全社会降低成本,在整个经济结构中补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制度性短板,全面提升供给体系的适应力和创新性。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6年以来,中国已减少钢铁产能超过1.15亿吨,取缔1.4亿吨“地条钢”产能,减少煤炭产能超过5亿吨。我们通过市场出清调整了供求关系,带动了部分领域的价格回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在2016年出现了由降转升的拐点,这件事已经产生全球的正面外溢效应。这项工作,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做下去。


“三大攻坚战”,就是中国决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按照“木桶原理”,“三大攻坚战”就是补齐我们发展中的三个最突出的短板,从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是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在中国经济面临的各类风险中,金融风险尤为突出。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针对影子银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突出问题,争取在未来3年左右时间,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结构适应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经济体系良性循环水平上升。我们对打赢这场战役充满信心,思路也非常明确。从战略上看,我们要坚持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从战术上看,我们要抓住突出矛盾,解决重点问题。我们有诸多有利条件:中国经济出现企稳向好态势,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未来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既包括城市化的潜能,也包括改造传统产业和创新发展的潜能等;中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全,储蓄率较高。我们已经开始妥善处置一系列风险因素,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国的宏观杠杆率增速已经有所下降,这是个好迹象。另外,各方面的风险防范意识正在强化,“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的市场预期正在改变,这对我们防控金融风险创造了重要的心理条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金融风险的形成有特定的国际背景,其应对也与外部市场变化密切相关,化解金融风险是稳定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欢迎国际社会的参与和合作。

二是继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大规模减少贫困人口。过去五年,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打响了力度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约1亿人减少到3000万左右。未来三年,我们的任务是基本消灭绝对贫困,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我们将减少1000万绝对贫困人口,其中包括实现易地搬迁减贫的280万人。我们认为,这是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也是中国人权观的具体体现,将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新贡献。


三是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对传统增长方式的调整。未来三年,我们将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资源消耗强度降低,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事实上,我们所做的这件事,就是在采取具体行动信守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落实好《巴黎协定》。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把这件事做下去,也希望和国际社会全面加强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


毫无疑问,为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加快改革开放。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我们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突出矛盾,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充分发挥企业家的重要作用,鼓励竞争、反对垄断,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我们要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创造有吸引力的国内投资环境。我们坚信,开放包容的制度安排、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必要条件。我们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与各国扩大双向投资和贸易往来,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出现了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巨大的国内市场,我们相信这个4亿人左右而且快速增长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开放市场,将对全球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一带一路”建设的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我们要通过打造互联互通的物理条件和人文环境,扩大全球有效需求,巩固全球经济复苏的总体态势。


女士们、先生们!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这有非常鲜明的针对性。当前,世界经济回暖上行,主要经济体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首次实现同步增长,国际贸易和投资走出低谷,世界经济有望进入新的增长周期当然,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近期我们要高度关注大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和债市、股市、大宗商品市场变化,中期要关注劳动生产率的改善和大国储蓄率的变化。我们看到,世界经济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仍未解决,还面临债务高企资产泡沫、保护主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升级等多重风险,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要想应对这些挑战,巩固发展势头,推动世界经济从周期性复苏走向可持续的增长,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在人类发展的长期历史进程中,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历史或以不同的方式重演,或把我们带到似曾相识的十字路口。在这种情况面前,慎重、理性和正确的选择十分关键。面对气候变化、技术进步双刃剑和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我们应当跳出局限性,加强战略思维,增进相互谅解、包容、信任,更加理性务实地进行合作,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走向繁荣的彼岸。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去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指出:“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我想强调的是,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经济实力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仍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将在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的前提下,与国际社会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共同发展和进步感谢诸位的倾听,谢谢主席先生!谢谢大家!

 
 楼主| chopin 发表于 2018-5-10 09: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改革开放40周年来临之际,中国的纪念方式将是推出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举措
 
AK_47wt 发表于 2018-5-10 1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是40周年,内容是30周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37粉丝

436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