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北京] 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海西绿色腹地建设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3-3 22: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海西绿色腹地建设
——2009年2月5日市长龚清概在南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报告工作

[ 大武夷新闻网 ] [ 2009-02-18 15:55:21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南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奋起争先、加快发展的一年

    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市各级政府坚

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动融入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合力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加快推进绿色腹地建设,较好地完成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一)跃升发展态势持续。围绕构建海峡西岸绿色腹地、南接北联战略通道、连片发展前锋平台的发展战略,突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旅游经济、中心村镇建设、教育优先发展、改善民生等工作重点,逐项出台政策,逐项跟进突破,持续推出有力举措,促进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559.14亿元,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26.52亿元,增长22%;农林牧渔业产值218.15亿元,增长6.9%。财政总收入47.62亿元,增长17.2%;地方级财政收入28.05亿元,增长17.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6.26亿元,增长32.3%;实施重点项目134个,比上年增加40个,完成投资113.5亿元,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88亿元,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98元,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5712元,增长12.9%。

    (二)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培育新“五南”式企业,首批31家重点工业企业产值170.5亿元,比增13.68%%。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90家,新增23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10家,新增2家。三次产业比重为23.8:39.4:36.8,二产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新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省级著名商标17件、省级名牌产品21个。太阳电缆通过证监会上市审核,圣农发展完成上市初审。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制定生物、创意、矿产加工产业规划,全面开展旅游、养生等产业规划论证。闽北产业集中区、南平工业园区和荣华山产业组团征地1.61万亩,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68亿元,建成标准厂房28.3万平方米,新引进企业24家。邵武经济开发区、建瓯中国笋竹城、浦城工业园区、光泽金岭工业园等县(市)工业平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成功举办第十一届“5.13”投洽会和第二届海峡两岸茶博会暨武夷山旅游节,组织参加各种展会,大力开展项目招商,实际利用外资4.62亿美元,增长10.4%;山海协作项目实际到资102.87亿元,增长3.74%;注册资金53.9亿元,增长16.9%%;外贸出口6.34亿美元,增长26.13%。武夷山茶博园、标准展馆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以展会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增长10.26%和16.62%。

    (三)“三农”工作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粮食总产量138万吨,增长6.9%。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28家,增加119家,实现产值209.9亿元,增长46%;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15个,增加101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明显,造林45.4万亩,增长9.8%,建设林业四大基地41万亩,新开竹山机耕路1645公里,新建防火林带1350公里。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受益农田15.24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化农田建设、土地整理1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6.06万亩,完成4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公路硬化1373公里,硬化率达98.8%。新建村级供水工程176个,改善13.4万人饮水条件。以中心村镇作为新农村建设突破口,出台扶持配套政策,确定21个乡镇、135个建制村试点,其中18个乡镇、129个中心村完成规划编制。开展“家园清洁行动”,新建21个乡镇垃圾处理场,完成276个建制村垃圾整治,新建沼气池8700口。农村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向信息和公共服务拓展,新建农村信息服务站297个。

    (四)发展环境逐步改善。浦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打开了纵深推进海西绿色腹地建设的大通道。武邵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宁武、龙浦高速公路相继开工,松建高速公路“工可”获国家发改委审批、“初设”通过部级审查,建古、邵光高速公路完成“工可”审查,顺邵、延顺、南平绕城等高速公路纳入海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并开展前期工作。全市5条铁路列入新一轮海西铁路建设规划,京福高速铁路武福段线路走向和站址设置基本确定,“预可研”通过铁道部审查;向莆铁路南平连接线和峰福铁路峰南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武夷山机场扩容与建设项目正在规划论证。核电项目通过“初可研”审查,并上报国家发改委。邵武火电厂技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建设,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7个竣工投产、6个正在施工。深化与农发行、开发银行金融战略合作,落实政府融资项目22个、贷款16.58亿元。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和建瓯石狮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兑付央行专项票据,获得2.17亿元央行资金支持。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基金和应急保障基金,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全市银行存款增长18.6%,贷款增长20%。

    (五)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完成南平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全面展开沿江快速通道和景观通道建设,加快实施48个重点项目,迎宾大道、滨江路沿江景观带改造一期工程和南江滨公园一、二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城区主街道的人行道铺设基本完成,狮子山隧道、常坑大桥、黄墩大桥、闽江大桥和剑州大桥等一批工程加紧施工,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县域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邵武福山公园、武夷山滨江路、建瓯城东大道、建阳潭山公园、浦城梦笔大道、顺昌岸线景观带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污水处理项目2个、在建6个,城市联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完成前期工作。闽北新兴发展区域加快谋划,开始编制发展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

    (六)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出台教育优先发展决定,落实教育政策,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全面完成50项危房改造和20项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南平高级中学通过一级达标校验收,南平一中江南分校开工建设。举办首届科技成果交易会,推广新成果206项,开发新产品205项。建成南平市第一医院内科大楼、第二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综合门诊大楼,全面开展城市医疗救助工作,认真做好禽流感防治和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人口和计生工作成效明显,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6.1‰。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改造农村乡镇文化站30个,南平大剧院、南武体育馆建成投入使用。成功举办首届全市运动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实现1297个建制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联网率80%。妇女儿童、人事编制、民族宗教、气象水文、外事侨务、档案方志、老区库区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七)惠民举措得到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4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1%。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标扩面,参保率91%,参保人数分别为35.68万人、37万人、188万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保障城市居民11813户24351人,农村居民39276户82486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启动实施。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免费提供,对农村寄宿生实行生活费补助并推广免费营养早餐工程。高校、中职学校助学金政策得到落实。“迎奥运”广播电视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提前完成。邮政进社区、海西书报亭建设、通信信息化助推新农村项目顺利完成。改造提升37所乡镇卫生院,设置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免费婚检,婚检率达91.81%。积极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建设,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20万元,解决2362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受益人口5125人。新建农村养老院12所、改扩建3所。造福工程实现搬迁10000人,侨居造福工程基本完成。

    (八)和谐社会持续构建。深化“平安南平”建设,10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平安标准,信访总量下降9.23%,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6.28%。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起数下降19.32%。继续深化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治理,及时开展乳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清查,妥善处置问题奶粉事件。实施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治理禁建区外养殖场202家,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省级考评验收,上报国家环保部审查。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97%、化学需氧量减少0.67%%的节能减排目标预计可以完成。做好土地规划修编,调整优化用地结构,连续十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48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90件,办复率均为100%。密切与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主动听取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成立行政服务中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高。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调整中小学教师津贴补贴。加强社会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立慈善总会和诚信促进会,老龄人、残疾人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加快。积极支援灾区抗震救灾,迅速开展对口支援彭州市九尺镇恢复重建工作。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有新进展。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和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历届政府不断积累的结果。我代表南平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中央、省直驻南平机构和驻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在内的所有关心、支持闽北发展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在产业发展上,二产比重偏低,支撑经济发展的生产性大项目偏少,重点骨干企业的规模偏小,现有产业基础的作用发挥不够。在基础设施上,交通、电力设施制约在短期内还无法完全改善;农村基础脆弱,防灾减灾能力有待加强。在城市建设上,规划比较滞后,功能配套不够完善,管理水平较低,脏乱差现象还比较严重。在统筹协调上,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多;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等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压力增大。在发展环境上,思想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急、争、抢等闯拼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全民素质有待提高,基层教育卫生人才不足且外流较为严重;安全生产形势不容忽视,社会不稳定因素较为复杂,地方黑恶势力、“六合彩”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阻碍重大项目建设的行为还时有发生。在政府自身建设上,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有的地方和部门研究问题不深、解决办法不多,有些公务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铺张浪费和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坚持科学发展,扎实做好2009年工作

    今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艰难的一年,又是本届政府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经济持续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任务很重,发展压力更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各种不利因素对我市的叠加影响,更要看到克服困难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我市经济外向依存度相对较低,有利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趋利避害,减少负面影响;中央和省上出台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政策措施,有利于我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民生;我市是农业大市,强农惠农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夯实“三农”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我市正处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有利于增强投资拉动和工业支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善于从变化的形势中抢抓发展机遇,在不利环境中寻找和培育有利因素,坚定不移地推动闽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三届四次和五次全会的工作部署,主动融入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坚持“四求先行”、“四个重在”,着力民心、着力民生,大力实施项目、品牌、创新和服务带动,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构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三大支撑体系,持续“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海西绿色腹地建设取得新成效。

    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2%;规模工业产值增长2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财政总收入增长1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7%,化学需氧量减少1.12%。实现今年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保持“好”的态势,实践科学发展

    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生态主导型的区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走高起点、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实现闽北奋起争先、跃升发展。

    持续突出突破工业。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二产比重1-2个百分点。支持电线电缆等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张,严格控制木制品加工业发展,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积极培育旅游、养生、生物、创意和矿产加工等新兴特色产业。生物产业要着重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引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创意产业要加强策划宣传,加快建设武夷山创意产业园区。养生产业要抓好规划编制和项目引进,争取启动建设一批项目。矿产加工要注重资源整合配置,引导深度开发。坚持抓大扶小,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新“五南”式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加速企业扩张,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培育,使之成为后备力量,逐步做大。完善南平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一批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强我市企业与央企、省属大型企业的合作,发挥自主创新引领和服务发展的支撑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争取太阳电缆和圣农发展等企业挂牌上市。

    扎实推进农村发展。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和“四重三农”要求,落实扶持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稳定粮食生产,特别是优质米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和引导,优化产业布局,扶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产品。积极做好土地“整理、置换、流转、经营”文章,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茶叶精深加工,打响“大红袍”、“正山小种”、“政和工夫”等品牌,做大做强茶产业。提升壮大笋竹业,扶持发展山茶油,稳定烟叶生产,促进水果、食用菌集约化经营。支持发展畜禽养殖加工业和乳制品加工业。大力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加大农业“五新”示范推广力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完善烟田基础设施15万亩,建设林业四大基地36万亩,新开竹山机耕路1000公里,新建防火林带1300公里。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编制大型水库建设规划,力争开工建设浦城王家洲水库,抓紧做好光泽茶富等水库建设前期工作。加快现有3座中型、39座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继续抓好地质灾害点治理、地震监测预报、森林防火、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建立应急机制和长效机制。坚持把中心村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承载点,加快市、县两级确定的第一批中心村镇建设,启动第二批中心村镇的规划编制工作。出台扶持中心村农民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向中心村镇集中。

    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依托武夷山“双世遗”品牌,完善大武夷旅游规划,整合各县(市、区)旅游资源,策划实施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围绕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目标,高标准做好度假区、旅游景区的规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武夷山茶博园二期、高尔夫二期、景区上游景点整合及武夷山迎宾馆等项目建设,加快各县(市、区)旅游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协作,推动武夷山与台湾的旅游合作。统筹旅游的时间、空间和客源等要素,策划经典旅游项目和活动,形成一批旺季能分流、淡季能吸引客源的产品,大力拓展旅游市场,提高中高档游客和境外游客比重,延长旅游时间。修编南平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加快建设南平交通运输服务中心、东岭商贸走廊,提升二手车交易市场,筹建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培育一批物流骨干企业和专业市场,力争全年增加规模专业市场2-3家。建设新型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和乡镇商业区,加大农村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力度,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发展“万村千乡”农家店。引导房地产企业优化供应结构,落实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鼓励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采购普通商品住房,作为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拆迁安置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加大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力度。巩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成果,做好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加快建设步伐。全力推进主要流域和小流域环境整治,继续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生物多样性、绿色通道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严格保护沿溪两岸和沿路两侧生态环境。科学安排木材砍伐量,调整林分结构,巩固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用地监管,促进节约和集约用地,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强化源头控制,坚守“生态、安全、合法”三条底线,严格控制不符合环保标准、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不利于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项目。支持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加快重点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实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好闽北青山绿水。

    (二)发挥“锋”的作用,致力先行先试

    充分发挥空间资源优势,推进城市化先行,做大产业平台,构建对外开放载体,打造先行先试窗口,形成产业集聚基地,在海西建设中体现作为。

    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修编南平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组团控制性详规,统筹各组团要素布局,加快沿江快速通道和景观通道建设,大力推进两批48项城建重点项目,实施中心城区进城通道和防洪堤等工程建设,逐步完善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建设。谋划闽北新兴发展区域,全面开展发展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编制,衔接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耕地保护区规划,统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加强区域的保护和控制,为新兴发展区域建设打下良好基础。邵武按二级中心城市提升品位,县域城市立足现有基础,突出城市特色,做大城市规模,增强集聚功能。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加紧浦城、光泽、松溪、政和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城市联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招商选资工作,争取开工建设。

    加速拓展工业平台。市本级三大组团坚持集中、集约、集控,抓好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选资三个重点环节,全年投资9亿元,新开发土地1万亩,新建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南平工业园区重点推进陈坑瓦口片区、大横中心组团二期和江南工业园二期等平台开发,积极引导中心城区企业退城进园;闽北产业集中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一批企业开工投产,尽快形成规模效应;荣华山产业组团抓住浦南高速公路通车的机遇,加大对长三角的招商力度,确保一批企业入驻开工。大力推进邵武经济开发区、建瓯中国笋竹城、光泽金岭工业园区以及浦城、顺昌、松溪、政和等县域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组团。

    强化项目带动和品牌经营。抓住国家新一轮投资拉动的机遇,加强对县(市、区)项目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力度,加大项目策划和前期工作力度,争取更多基础性、生产性项目进入省上重点项目盘子,着力提升项目带动水平。安排市重点项目181个,总投资206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43亿元,增长25.8%%。列入省重点项目65个,增加18个,总投资957亿元。大力推进招商选资,提升“5·13”投洽会、旅游节等展会水平,使之成为海峡西岸工业园区集中招商、产业对接的重要平台。积极参加“6·18”、“9·8”等重大展洽会,深化泉南山海协作及周边区域合作,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鼓励支持南平籍客商回乡投资兴业。扶持笋竹、精细化工等出口基地建设,扩大外贸出口。建立品牌培育、运营、管理、保护的长效机制,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和品牌经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和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加强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建成电线电缆暨危险化学品质检中心,加快筹建烟叶、茶叶质检中心和动物疫病监测质检中心。

    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积极推进行政综合执法改革,成立城市综合执法局。认真实施国家重大财税体制改革,制定出台各项具体配套措施,确保燃油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耕地占用税、林地占用税、土地出让金、教育费附加制度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各项政策的落实。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总结推广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股份合作经营等经验,进一步健全生态公益林管护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机制创新,完善干部下派、农村“六大员”制度,从人才、技术服务向信息服务、公共服务方面拓展,加快“三农”服务中心建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搭建便民综合服务平台。

    (三)做足“通”的文章,力争能快则快

    加速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构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实现闽北与发达地区的时空转换,着力突破能源和资金瓶颈制约,加快融入发达地区的经济半径。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打开对接长三角、服务中西部的大通道。高速公路方面,加快建设武邵、宁武、龙浦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松建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邵光高速公路,加紧做好建古、延顺、顺邵、南平绕城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铁路方面,完成峰福铁路峰南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加快向莆铁路南平连接线建设,力争开工建设京福高速铁路南平段,推进南三龙、浦建龙、衢宁和南平城区铁路改造项目前期工作。航空方面,抓住国家扶持机场建设的机遇,做好武夷山机场扩容与建设的前期规划和论证。

    完善电力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南平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列入国家中长期核电发展规划。加快邵武火电厂“上大压小”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实施。建成南平500千伏输变电一期工程、2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5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积极推进闽北第二个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列入省电网规划,争取提前建设。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域电网改造,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抗风险能力。

    不断改善金融环境。推进银行和企业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融资机制,鼓励商业银行参与产业组团开发经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金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力争全年融资担保贷款总额有较大提高。加快延平区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筹建农村合作银行,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和邵武、浦城村镇银行建设的试点工作,扩大邮政储蓄银行业务范围,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培育壮大金融产业。深化政府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进一步落实农发行、开发银行对我市的贷款额度,积极拓展与各商业银行的合作。整合全市国有资产,做大做强国投公司、交通国投公司、城建国投公司等三大融资平台,进一步破解重大项目建设融资难题。

    (四)突出“民”的利益,注重实惠实效

    坚持把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着力提高就业和保障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5万人。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困难群众的就业工作,重视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和再就业工作。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岗位培训,探索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劳动预备制培训,做好技能人才储备。积极发展各类有效的创业模式,引导更多劳动者创业就业。将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更多地用于社会公共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待遇水平和统筹层次。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社会保障性住房,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决定,积极推进“双高普九”,提升改造一批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稳步实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抓好城市中小学校扩容,推进高中校达标升级创建工作,扶持高质量高水平民办高中发展。加快建设南平一中江南分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中心城市职业教育资源,基本建成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江南新校区,开工建设闽北卫校新校区,加快南平技师学院建设。扶持武夷山职业学院和信息学院发展,提高武夷学院办学水平。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努力创建一批示范幼儿园。积极发展特殊教育,筹建一批特殊教育学校。宣传自主创新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举办科技成果交易会,力争全年推广技术成果和开发新产品各200项以上。健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抓好职业卫生、精神卫生、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县级综合医院建设,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实施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农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重点扶持福建省立医院武夷分院建设。积极推进县(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设,建成南平博物馆,加快南平图书馆、闽北历史博物馆和自然博物馆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抓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继续推进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收视质量。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加快体育中心建设前期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备战第十四届全省体育运动会,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强人口和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推进人口计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认真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教育方面,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和食堂40座;继续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对城乡低保家庭高中学生实行助学金,继续实施高等院校、中职学校学生补助和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医疗卫生方面,继续实施“光明行动”和农村卫生人才建设“123”工程。文化建设方面,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群众体育健身工程。社会保障方面,筹建南平社会福利中心,开工建设顺昌、武夷山、浦城社会福利中心;继续实施农村敬老院新建、改扩建工程;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标准;开展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继续完善农村住房保险。公共交通方面,建设一批城郊公交场站,增设公交线路,购置更新公交车辆。信息服务方面,加快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居民饮用水方面,加快建设南平第二水源工程和一批县(市、区)饮用水源保护项目;加快县(市)自来水技改工程建设,完成36个乡镇和160个村供水工程。强农惠农方面,建设农村公路“上衔下延”工程300公里;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力争搬迁10000人;继续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沼气池8800口以上;推进“信福工程”试点;继续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等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重点扶持38个省级、15个市级扶贫开发村加快发展;加紧做好中央苏区申报工作;落实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继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推进12315消费维权网络建设。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四川、新疆、三峡库区工作。

    (五)营造“和”的氛围,重在凝心聚力

    倍加珍惜、倍加爱护业已形成的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妥善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统筹协调各方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跃升发展的强大合力。

    维护闽北发展大局。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理念,克服传统地域性自我封闭狭隘观念,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主动把地方和部门利益放到闽北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安排,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中争作为、做贡献。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下,政府、企业、社会要共担责任、共克时艰、共促发展,特别是贯彻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创新带动和服务带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诚信社会建设,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企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有序开展城乡基层组织换届选举,加强村民自治和社区民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平安建设,继续开展“五五”普法,开展治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六合彩”赌博、毒品犯罪和网络犯罪行为,铲除地方黑恶势力,重点查处强买强卖、行业垄断等不法行为,维护重点建设秩序,全面提升社会防控水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安全,全面落实监管职责。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依法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积极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营造良好的建设发展环境。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做好转业、退伍军人的就业培训和安置工作,支持部队建设,加强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提高双拥共建水平。

    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深化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持续开展创业竞赛,营造宽容、和谐、向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更加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提供更多机会、更大舞台。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发挥其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做好妇女儿童、人事编制、统计审计、防震减灾、水文气象、方志档案、老干部及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大力发展老龄人、残疾人和社会福利事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市上下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三、有效作为,提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做好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动海西绿色腹地跃升发展。

    (一)积极应对挑战。越是面对困难,越要坚定信心、沉着应对,越要主动作为、科学发展。坚持发展为重,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科学决策、统筹协调能力。密切关注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变化,把握发展大势,创新发展理念,及时跟进举措,切实提高政策、项目、资金的运作能力,在主动应对中抢抓机遇,在有效运作中破解难题,在转变发展方式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二)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年内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展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推进政企、政事、政资、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改进政府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加紧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整合成立招投标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增强公共管理能力。

    (三)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正、有序运行。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接受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加强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把政府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四)坚持从严治政。严格公务员管理,深化效能建设,强化行政问责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有效解决不作为、乱作为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确保政令畅通。强化各项工作定性定量的约束性要求,提高行政效能。落实“一岗双责”,做好中央纪委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和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联系点工作,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严肃政纪法纪,树立勤政廉洁、为民负责的形象。

    各位代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市委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拼搏,为加快推进海西绿色腹地跃升发展而努力奋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