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真情服务粮农 确保粮食安全

[复制链接]
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3-11 15: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情服务粮农 确保粮食安全

●林少钦

  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在近年连续发出5个加强“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基础上,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中央制定的又一个重农强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粮食部门作为重要的涉农部门,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意义重大,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责无旁贷。因此,2009年我市各级粮食部门要持续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省、市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为己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粮食局确定的年度粮食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思路,强化措施,扎扎实实地把“事关国家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事关行业发展、事关自身建设”的事办好。
  一、强化“一个中心”,确保粮食安全。一是认真落实好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长抓不懈。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因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仍然是当前粮食工作的中心任务。2009年,我们坚持以确保粮食安全为中心,落实各项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确保全市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不折不扣认真落实好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确保全市粮食储备总规模6.5万吨和1000吨应急大米储备、1000吨食用植物油储备落实到位。二是认真落实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认真按照闽政办〔2009〕12号文件通知的要求,严格按照《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2009年福建省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制定的粮食清仓查库实施方案规定的范围、内容、时间和方式,组织并抓好全市粮食库存清查工作,做到“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确保清仓查库工作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确保我市库存粮食数量真实、品质良好、管理规范。要按照储备粮管理规范要求,适时择机轮换储备粮油,提升储备粮油品质。三是认真落实粮食风险基金。积极做好粮食风险基金的跟踪落实,确保全市3800万元粮食风险基金按时足额落实到位。四是巩固发展产销协作,确保供需平衡。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调节、企业运作”的原则,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供需为导向,进一步加强粮食产销协作,多渠道引粮入明。五是加强粮食流通统计和行情监测,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认真落实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检查督促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建立统计台账,准确掌握社会粮油企业购销库存动态情况。
  二、完善“二大体系”,优化服务方式。一是完善粮食安全应急体系。2008年初,我局对2003年研究制定的《三明市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方案》进行了补充完善后。2009年,我们要着重突出两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粮食安全应急预警系统,有效提升政府宏观调控和粮食市场安全稳定供应能力。一方面,充分发挥骨干粮食加工企业和骨干粮店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对骨干粮食加工企业和骨干粮店的管理,巩固、完善粮食加工和销售应急网点,为全市粮食安全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对粮食市场的分析预测,完善粮食监测预警系统,对粮食生产、需求、库存、价格和市场动态以及突发事件进行适时监测和动态分析,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粮食供求和市场价格信息,正确引导生产、流通、消费,确保我市粮食市场供应稳定。二是完善“三农”服务体系。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对于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强政府调控市场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08年,全市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及相关强农惠农政策,并积极开展创建‘优化服务方式、促进粮农增收’活动,把粮食部门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真正寓于优质服务之中,建立粮食收购季节领导督查机制,狠抓督查落实,因地制宜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坚持把优质服务摆在首位,创优服务工作收到实效,得到农民群众的赞赏,并荣获全省粮食系统开展的“2008年度‘优化服务方式、促进粮农增收’活动”评比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项荣誉成为行业标尺,成为精神动力,鼓舞全市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燃起更加高涨昂扬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任务中,力争“创一流服务、创一流业绩”。2009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黄书记提出的“四个不让”服务规范要求,从维护和实现种粮农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国家省、市政府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在服务“三农”中“优化服务方式、促进粮农增收”的新举措、新机制,牢固树立农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保护好粮农种粮、售粮积极性,在粮食收购过程中积极推行“零距离”收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开辟“售粮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售粮要求,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切实做到“订单粮食落实好,收购政策执行好,优质服务开展好,行业作风建设好”,争取做到政府、农民、企业“三满意”。
  三、实现“三个提升”,发展粮食企业。一是提升项目运作水平。粮食安全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设施,是涉及人民生活的“米袋子工程”,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工作。中心粮食储备库作为地方各级政府宏观调控粮食的载体,对于促进粮食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粮食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市政府高度重视,于2009年2月3日下午召开常务会议,将市粮食局列为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并将市县级中心粮食储备库建设项目列为2009年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拉动内需的有利时机和省政府扶持市县中心粮食储备库建设政策,加大市县中心粮食储备库建设力度,重点抓好台江粮库和县级中心粮库、粮食物流园项目建设,以“三年建库,十年无忧”为目标,做好3年规划。同时,借“国家拉动内需和省上扶持政策”的机遇,借“向莆铁路穿越部分县境”的有利契机,精心运作,扎实做好项目选址、方案论证和申报审批等各项前期工作,以实际行动抓好市县级中心粮库建设,保护和利用好国有粮食企业资产,想方设法将不良资产转变为优良资产,将不安全资产转化为安全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2009 -2011年可动工的粮库建设项目仓容量达20万吨,总投资29185万元,新(扩)建成后的中心粮食储备库将有利于稳固增强政府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保证粮食供给应急预案的执行,进一步确保各级储备粮“储得进、储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二是提升企业效益。我们按照政府职能定位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正确处理好服从各级政府粮食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的关系,因地制宜建立国有粮食企业适应市场化改革要求的经营机制。进一步理清思路,按照“大的做强,小得放开搞活”的原则,积极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创新,切实使国有粮食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后劲,促使企业发展壮大;着力抓好市场粮食购销,促进粮食丰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科学保粮,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储粮损失;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人才培养、内部激励与分配等制度,充分调动好企业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的整体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确保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全面实现盈利。三是提升品牌创建意识。加大对骨干粮店、骨干粮食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粮油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开展诚信建设和树品牌、创名牌申报工作;按照省、市治理“餐桌污染”目标要求,加强粮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管,坚持月、季粮油质量抽查和专项检查工作,确保“餐桌污染”治理工作达到省、市政府下达的阶段性目标要求;继续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为建设新农村服务。
  四、落实“四项措施”,实现职能转变。一是加强思想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全市粮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履行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完善粮食行政执法服务体系,努力培育一支高效、公正、守法、廉洁的粮食行政执法队伍,推进依法管粮,促进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健康开展。三是加强粮食系统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着眼于建一流班子,切实提高行政能力;着眼于创一流服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眼于营造一流环境,努力构建和谐单位。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工作中充分体现“领路引导、先干一步”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加强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以“争创一流”的良好工作状态“兑现好说过的话、落实好发过的文、解决好承诺过的事”,为新农村建设和海西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市粮食局局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9粉丝

282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