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科技教育] 在庆祝第25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复制链接]
化宁秘书 发表于 2009-4-30 23: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各位老师、同志们:

金秋时节,硕果满园。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第23个教师节,表彰教育战线及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优秀分子。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曾为衢州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离退休老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今天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和春蚕奖、绿叶奖获得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和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博大深厚的文化积淀、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无不与教育的贡献紧紧相联。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紧围绕“两大目标”和“三大战略”,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特色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农村教育“五项工程”顺利推进,到目前为止,累计投入资金4.34亿元,惠及20多万农村学子,农村教育发展成效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职业教育“六大计划”全面落实,出台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意见,成功举办了“首届浙闽赣皖九市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为进一步打响衢州职教品牌、打造四省边际职教培训中心奠定了基础。教育“创强”成效明显,继龙游县成为第3批省教育强县后,柯城区和江山市今年被正式公布为省第4批省教育强县;全市省教育强镇(乡)总数达62个。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已有76所学校通过认定。基础教育协调均衡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高。按照“优布局、促均衡、提质量”和“四个集聚”的思路,中小学校校网布局进一步整合优化;实施高标准高质量“普九”,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9.76%;初升高比例达91.32%,普职招生比保持在1:1左右,特殊教育快速发展,全市“三残”少儿入学率达98.2%。衢州学院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突破万人大关,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新成就。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凝聚着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长期以来,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以今天在座的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师,作为教育第一线的直接实践者和创造者,克服各种困难,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充分发挥了教育发展改革的主体作用,为衢州的教育事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赞誉。在你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爱党爱国和忠于人民的政治热情,恪守以身立教、甘为人梯的职业道德,崇尚科学创新的探索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先进理念。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塑造了当代教师的光辉形象,也为当今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们无愧于“光荣的人民教师”,为全社会树立了优秀榜样!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衢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人才、在科技、在创新,人才、科技、创新的根本在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是落实“两大目标”和“三大战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胡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际加以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强化优先发展的意识。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自觉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按照总书记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的要求,努力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认真落实支持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大力营造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社会环境,积极为教育、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善教师待遇,为广大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努力打造“教育名市”。要进一步强化统筹发展的意识。深入实施农村基础教育“五项工程”,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校网布局,扎实开展教育“创强”,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拓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促进各项教育事业统筹协调发展;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要进一步强化特色发展的意识。尤其要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紧贴我市和周边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全面落实扶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大投入,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致力于打造四省边际职教培训中心。要进一步强化创新发展的意识。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改进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要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进一步发挥教育系统的人才资源优势和示范引导作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为创建“学习型”城市、建设“和谐衢州”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继承与创新人类文明、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崇高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的要求,教育系统的全体同志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努力为衢州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借此机会,我想对广大教师,特别是今天受表彰的优秀教师们提出四点希望:

一是希望你们立足高起点,坚持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素质。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争做学者、专家型教师。教育系统要成为学习型系统,学校要成为学习型团体,教师要争当学习典范。希望你们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既要学好专业知识,实现知识更新,跟上时代步伐,又要学好其他知识,不断拓展知识面,做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的榜样。

二是希望你们坚持高要求,加强修身立德,成为社会楷模。古人云:“己身不正焉能正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每一位教师都要不仅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特别是在发展市场经济、推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民教师更要立足岗位,教书育人,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园丁”精神;要坚守职业道德规范,严于律己,弘扬清廉自律、以德立教的职业操守;要勤于进取,敢于创新,弘扬严谨治学、与时俱进的高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投身教育事业。

三是希望你们确立高标准,牢固树立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广大教师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激励学生,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是希望你们着眼高目标,做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先行者。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科技与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个大背景下,各个领域的改革都在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力度与广度。与之相适应,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当“求实、求真、求新”,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应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先行者。希望广大教职员工勇于创新,大力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祝全市广大教职员工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57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