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三明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2006年第3期)

[复制链接]
择善而从 发表于 2009-5-26 17: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产品的供给日益丰富,旅游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成为一种必然。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选择符合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使其具有竞争优势,是山区发展旅游产业的捷径。位于闽西北山区的三明市,群山环抱,郁郁葱葱,旅游资源丰富,是福建省重点的“绿三角”旅游区,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随着福(州)银(川)高速公路福建段的通车,地处三明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等重点风景名胜区地位日益凸现,使构筑辐射闽西北区域的旅游发展格局成为现实。目前已经形成以泰宁世界地质公园、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将乐玉华洞溶洞群、宁化天鹅洞群、三明瑞云山等风景名胜区,以及被誉为罕见的林木“大观园”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栖山、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三元区格氏栲省级自然保护区等为核心吸引物的“自然景观游”,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宁尚书第、泰宁红军街、宁化革命烈士纪念碑、永安安贞堡、三元万寿岩古人类遗址等为核心吸引物的“历史文化古迹游”,以宁化石壁客家祖地、沙县肩膀戏、泰宁梅林戏、将乐擂茶、沙县小吃等为核心吸引物的“民俗风情游”等黄金旅游线路,在这些线路上,山水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集于一体。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联系紧密,三明可以利用现在的旅游产业基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提升区域旅游的竞争力。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的经济集聚现象。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集群成长需要四大要素密切配合: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与支持性产业及竞争与战略。按照波特的理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集群类别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上游产业、功能与支持产业、最终消费商品和劳务产业。旅游产业是一个宽产业,从集群的思想看,寻找到这样的产业和产业集群更具有“集群经济性”。所以从理论上讲,旅游集群是存在的。信息化、协同化、网络化是当代旅游的最主要的特征,这些都为旅游集群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
    借用产业集群概念和旅游产品的特性,可以将旅游产业集群界定为:以旅游核心吸引物为基础,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旅游目的地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旅游企业和部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旅游经济集聚现象。旅游产业集群关注的是特定市场和活动的经济联系,集群可以跨越地理和行政界线,依赖于旅游价值链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形成某种“一揽子旅游产品”。
    旅游产业集群大体包括三个基本层次:一是核心层。核心吸引物是旅游业赖以存在的基础,旅游集群的核心产品由吸引游客的目的地景观和事件组成,提供或经营旅游吸引物的企业构成了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二是要素供应层。旅游供给是产生经济价值的核心,其中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娱、购、游等需要的旅游企业,其供给物正是旅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所直接消费的。这些企业包括旅行社、饭店、宾馆、交通供应者、旅游商店、休闲娱乐设施等。三是相关辅助层。包括对目的地基础设施和前两个层次起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有关组织、团体、机构,它们对旅游者顺利完成游览过程和旅游产业集群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是旅游产业集群的重要参与者。集群中的这一层次在促进区域旅游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一层次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者和核心层、要素供应者的需求增长。
    二、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战略意义
    1. 有利于加快旅游产品的整合和市场的开拓,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旅游业的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产品的整合和市场的开拓。如果借用市场营销学中的罗伯特·劳特伯恩的理论,在市场开拓中营销要素归纳为四大类: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促销Promotion),简称“4Ps”。所谓营销组合,也就是这四个“P”的适当组合与搭配,它体现着市场营销观念指导下的整体营销思想。罗伯特·劳特伯恩强调每一营销工具应从顾客出发,为顾客提供利益。所以,他提出了与4Ps相对 应的顾客4Cs:顾客需要与欲望(Customer needs and wants,即商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费用(Cost,即消费者为获取这一商品能承受多少费用)、便利(Convenience,这种商品是否容易买到,它有多少销售网点,提供什么服务?就顾客而言,便利性属于服务范畴)、传播(Communication,企业用什么方式同购买者进行信息交流,顾客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获取关于产品和服务知识,企业又如何将商品展示给潜在顾客)。但是在三明旅游业当前发展的实践中,属于第一个P和第四个P的“旅游产品整合”和“营销渠道的开拓”以及第一个C和第四个C的“顾客需要与欲望”和“传播”,凸现出关键价值。因为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一个逆向的过程,所以必须发挥旅游营销商在产品整合和产品销售方面的关键作用,尽快建立起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分工各异又互为依托的销售网络。又因为旅游产品不可运输的特性,所以比起其他物质性商品,这种销售网络的建设就更显迫切。通过旅游产品整合和市场的开拓,把三明能满足“顾客需要与欲望”的信息“传播”出去,进而提高三明旅游业的竞争力。
    2. 有利于加快旅游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培育。所谓产业集群核心能力是指集群内企业和组织在社会网络体系中对知识累积、学习能力、社会网络、协同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机整合能力。整合的主体为企业、中介机构、研究机构、大学、政府等;整合的动力是互为利益和发展目标的地缘共同体;整合的链条是产业内的深度分工与协作。虽然目前三明旅游发展的成效显著,但是同旅游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核心能力。因此,通过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可以加快三明旅游产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3. 有利于旅游经济圈的形成。地处闽西北山区的三明与武夷山等著名景区紧紧相连,是一个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方面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区域,也是一片旅游发展潜力巨大,极具有开发价值的区域,有地缘关系上的紧密性、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旅游发展上的共生性的特征,通过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可以加速区域旅游经济圈的形成。
    4. 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这是由旅游产业其核心产品的不可运输性和旅游产业具有的关联性特征决定的。
    三、三明市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对策
    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不能消极地等待它自发形成,而要有意识、有目标地“自上而下”地培育出来。作为地处闽西北山区的三明市,旅游产业尚处在初创阶段,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旅游产品整合、要素市场发展、行业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因此要利用已经形成的黄金旅游线路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实施旅游产业集群战略,以此来带动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1. 创新体制。旅游发展最终讲的是制度竞争力,有没有合理的制度安排,能不能达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从而使我们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这不仅是对企业的挑战,也是对各级政府的挑战。就三明来说,由于旅游核心吸引物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管辖,要有集群效应就有必要建立一个旅游产业协调机构,统筹规划、管理旅游产业,这样才能够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2. 树立区域开发观念。近几年来,以黄金周为契机,国内旅游需求开始充分发展,呈现了新的态势。一是地域的广泛性增加,这也就意味着旅游的拉动作用更加广泛。二是时间的均衡性增强。比如原来到冬天基本上是全行业歇业的时候,现在不同了,有些地方冬天恰恰是旅游发展的旺季。这样的态势也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三是现在的旅游竞争空前激烈。由于大家都充分认识到旅游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必要性,因此现在的竞争是政府和企业联手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优势,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三明来说,要积极把旅游产业集群融入周边更大的产业集群之中,塑造能形成整体优势,又能发挥个体潜能的新型产业组织,力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旅游市场开发中,要按照先周边,后阔远的原则,并积极向长三角、珠三角和全国拓展,加大对国外市场开发的力度。
    3. 注重人文环境建设。旅游经济是人文经济,一是要以人为本,一切围绕着客人的需要,形成浓郁的人文关怀精神。二是要充分发挥文化优势,把当地的文化传统深入挖掘出来,通过各类表现形式,使之可看,好看,耐看。一个地方要有特色,不是靠高楼大厦,而是靠传统文化的积淀,靠建筑语言的表现,靠鲜活的生活气息,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多年来,文化性资源始终是各国旅游业在国际上最具比较优势的资源,文化旅游产品也是长盛不衰的产品。对旅游者来说,旅游消费的实质是文化性消费或消费文化。从本质上说,旅游者在寻求文化,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旅游经营者则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文化品味越高,独特性越强,多样性越丰富,就越有发展前景。因此,在旅游开发中,要更重视文化的挖掘,更重视城市特色的营造,更重视环境的绿化与美化,更重视文物的保护,把加强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保护和文化多样性建设作为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
    4. 做大旅游商品市场。时下,许多旅游景区已经不满足于有限的门票收入,而将视线纷纷投向潜力无限的旅游商品市场。衡量旅游经济到底拉动了多少消费,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旅游者购买了多少旅游商品。旅游商品至少包括三部分:一是旅游纪念品,一般指具有传播作用、能够纪念旅游经历并具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二是旅游用品,一般指旅游中使用的箱包、鞋帽、帐篷之类的产品。三是旅游消耗品,指在旅行当中消耗的食用产品。作为旅游休憩体验过程的一种延续载体,旅游商品成为一种寓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纪念性于一体的休闲产品。目前三明区域内的旅游商品加工的规模还很小,旅游商品市场建设有待加强,要通过旅游商品市场的建设带动旅游商品的销售与加工。必须认真研究和分析旅游商品消费的特点和旅游者的购物喜好,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对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和经营进行宏观引导和管理,制订发展旅游商品的战略、方针、目标、相关政策,提供市场情报信息等。
    5. 加快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旅游业中的人力资源不仅包括酒店业,还包括其它旅游企业,如交通、旅行社、娱乐等部门。集群内专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依赖于各方面力量的合作。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只有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期权、股权激励人才,探索建立人才资本及科研成果有偿转移制度。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各种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旅游企业要建立技术开发基金,提供适应不同层次旅游人才的培训项目;在人力资源开发项目中,要加强教育机构和企业间的合作。
    6. 改善集聚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建立三明区域内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同时也要加快“数字三明”建设,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和高速互联,提高信息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法律服务机构,加强对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服务,为山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法律环境。整合山区金融资源,畅通各种融资渠道。建立银企会商制度,鼓励商业银行创新培育产业集群的信贷品种和服务手段。
    7. 组建旅游企业集团。目前国内正呈现一种旅游企业集团加速组建的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来中国旅游企业的集团化进程出现了明显的加速,例如首旅、中旅、国旅等旅游企业在集团化进程中纷纷惊现重大举措,引起了世人的极大注目。2004年4月,首都旅游集团、新燕莎控股公司、全聚德集团公司宣布合并重组,成立一家仍名“首都旅游集团”的新型旅游商业集团,其经营范围将逐步形成饭店业、旅行社业、餐饮业、汽车服务业、旅游商业、会展业和景区景点业的七大板块,其经营业务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从而构筑起更加完整的综合性旅游产业的服务链。随着我国大型旅游集团的发展,将在合并重组的基础上出现更加广泛的连动,不仅全国大型旅游集团的总体格局将更加明朗,而且,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散、小、弱、差”的局面将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我国旅游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将得到提升。由此可见,三明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组建跨行政区域的区域性旅游企业集团,提升三明的旅游产业竞争力。
                                                  
    作者简介:金巧兰,中共三明市委讲师团副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5粉丝

33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