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求是》群众观点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复制链接]
云南老秘 发表于 2011-4-16 07: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宜春市是一个有着550万人口的传统农业大市。从2010年10月中旬起,我们组织市、县、乡万余名干部深入到2226个行政村,开展以“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帮民富”为主题的“万名干部下基层,和谐稳定进乡村”集中行动月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次大规模的干部下乡活动,是宜春市委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讲话,在全面分析社会稳定形势和群众工作形势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央提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都不能忘、不能丢。

  这次大规模干部下乡活动的工作任务是“六个一批”:调处一批矛盾纠纷,处理一批信访积案,依法查处一批违法犯罪案件,整改一批安全隐患,整顿一批软弱涣散村级班子,为群众办一批好事实事。总体要求是“五个到位”,即对合理诉求解决到位,对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对确实有困难的帮扶到位,对无理缠访闹访对象稳控到位,对破坏公共秩序触犯刑律的依法查处到位。活动月期间,干部们下基层、进村庄,和村民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了解群众疾苦,知晓群众思盼,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办了大量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大规模组织干部下乡,开展深入扎实的群众工作,使我市出现了五个方面的明显变化:一是信访量明显减少,大量的矛盾和信访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二是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下乡干部热心为群众修桥补路、打井修渠、解决通水通电设备、争取希望小学项目、调解邻里纠纷和产权争端,受到农村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和感激;四是推动一批重点难点工作的开展,下乡干部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核心,妥善解决一批征地难、拆迁难问题,推动了工程的进展;五是锻炼培养了干部,增强了他们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下乡干部们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帮农家事,在了解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学会了做群众工作,“下乡一个月,胜读十年书!”。

  宜春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得到了江西省委的充分肯定,省委就进一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干部下基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全省“十万名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和谐”活动现场会在宜春召开,总结推广了宜春经验。实践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基础、执政地位和党的事业长盛不衰的重大政治问题、原则问题。新时期群众工作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增加了群众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但无论客观条件如何变化,做好群众工作的原则必须坚定不移,决不能动摇。具体说来就是要坚持四个“不能丢”。

  第一,农村生产经营形式变了,农民的自主权扩大了,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一些同志曾经认为:农村田地、山林承包到户了,农民的自主权扩大了,可以不管或少管了。但是,实践告诉我们,尽管农村的经营方式变了,农民群众还有许多生产生活问题需要我们去帮助解决。如果我们不主动上门上户了解情况,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就会有话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有难无人帮。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是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不变的根本。

  第二,农民得实惠多了,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了,但团结、教育、引导群众的职能不能丢。服务群众是群众工作,教育引导群众同样是群众工作。利益问题是思想问题的基础,群众工作的根本是维护群众的利益。只有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真心实意地把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才能团结农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农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和政策规定,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纠纷,摆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巩固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有了思想道德上的保障。

  第三,农村干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变了,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能丢。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有的干部长期窝在机关,不深入基层,不会做群众工作,有了现代交通工具而拉开了与群众的距离,有了现代通讯手段而疏远了与群众的感情;有的干部作风粗暴,态度蛮横,只要群众听话,不要群众说话,把自己置于群众的对立面。而干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是有效拉近干部和群众距离,促使干部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的好方法,使干部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反映了党和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承载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第四,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了,各级干部抓项目、抓发展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但我们党重视群众工作、善做群众工作的传统不能丢。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各级干部不仅要具备抓经济工作的能力,还要具备做群众工作、促社会和谐的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只是埋头跑项目、抓财政、求政绩,一年到头不与群众见面,出了问题才找群众。如果只会抓经济工作而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经济工作也难持久做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完成各项事业的最主要的动力和源泉。做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只有充分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作者:中共江西省宜春市委书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粉丝

159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