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经济建设] 广东省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 刘智华 贝燕威

[复制链接]
广东学习网 发表于 2011-9-28 18: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刘智华 贝燕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广东服务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年均增速14.6%,高于同期广东生产总值13.8%的增长。服务业整体呈现出领域拓宽、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功能增强、市场规范的态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广东省服务业还存在比重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一、发展成就

  (一)规模不断壮大。数据显示,三十年间,广东服务业不断实现新跨越。1978年,广东服务业增加值43.92亿元;1984年,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5.93亿元; 1993年,再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205.70亿元;2006年实现增加值11195.53亿元,首次达到万亿元。2007年为13449.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是1978年的52倍。

  (二)近年增速高位企稳。改革开放前期,服务业增长波动较大,既有1986年24.7%的高速增长,也有1978年仅1.2%的增速。进入2000年以后,特别是近年,服务业进入平稳增长期,峰值与谷值相差较小。分时期看,“八五”时期年均增速最快,为17.6%,“九五”时期由于通货紧缩,速度降到11.4%,在“十五”回升到12.3%,2006年和2007年,增速均为13.4%,发展势头良好。

  (三)比重提升较快。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已成为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23.6%,到2007年上升到43.3%,提高了19.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从比重变化历程来看,2002年以前,比重变化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并于该年达到最高值——47%。服务业比重近年略有下降,徘徊在43%左右。

  (四)内部结构持续优化。分行业看,1978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四者分别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2.9%、44.1%、10.3%、3.2%,2007年,四者的比重调整为16.2%、26.2%、13.4%、15.9%。传统服务业均有下降,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降幅最大,30年比重下降了18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业、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房地产业,从1978年的3.2%提高到2007年的15.9%,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加突出。

  (五)劳动生产率效益明显提高。30年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翻了三番。按现价计算,1978年,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1535.66元/人,1991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693.11元/人,到2007年,为79366.76元/人。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以1978年可比价计算,2007年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为1978年的9.7倍。

  (六)服务业提供就业岗位大幅增加。加快发展的服务业,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2007年,广东省服务业从业人员1663.13万人,当年新增就业人数105.54万人。与1978年相比,服务业就业规模扩大1356.07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约47万。从比重变化看,2007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31.2%,比1978年提高了17.7个百分点。

  (七)税收贡献能力显著增强。服务业成为税收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数据显示,2004至2006年,来自服务业的税收分别1982.97亿元、2248.82亿元和2615.09亿元,占全部税收额比重分别为55.2%、53.5%和51.7%,高于同期服务业占GDP 44.3%、43.1%和42.8%的比重,显示出服务业强大的税收创造力。

  (八)实际利用外资增长明显。30年来,服务业利用外资日益壮大。改革初期,外商直接投资几乎为零。随着改革的深入,外商投资逐渐加大,覆盖面越来越广。1979年,全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2535万美元,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的27.7%。到2007年,这一数额达到623242万美元,比重提高到36.4%。2007年,全部行业利用外资是1979年的187倍,而服务业利用外资是1979年的246倍。从行业分布来看,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从最初只分布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两个行业,到1997年以后,外商投资除了公共管理这一行业外已遍布所有的服务行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业占GDP比重偏低,发展相对较慢。

  2007年,全省人均GDP为436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按照钱纳里的产业结构理论和发达国家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服务业将迎来一个加速发展期。但是,对比而言,广东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2007年为43.3%,而世界上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比重均超过70%,中等收入国家的比重也超过60%,这与广东已达中等收入水平的经济发展阶段严重不相符,这其间固然有广东特殊的区位、特殊的发展路径及当前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原因,但是,根本上还是原有基础太差,而后天的发展又有一系列的障碍阻挡了服务业的正常发展路径。

  而在增速方面,除改革初期的个别年份,服务业的增速普遍低于第二产业,这种情况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有所缓解,当年服务业增速为13.2%,高于二产1.2个百分点。但是到2002年,在新一轮重化工业化面前,这一趋势又发生了逆转,第二产业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在2003年甚至出现20.3%的增速,而服务业则增速稳定在12%左右,从而导致两者差距逐渐扩大。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从服务业增加值内部构成来看,1978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为10.05、19.39、4.53、1.42亿元,2007年四项增加值达到2181.11、3521.11、1798.22、2141.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是1978年的51.1倍、31.8倍、48.8倍、287.6倍,以房地产业的增长为最快。

  从各行业占服务业的比重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绝对量增长很快,但比重基本保持稳步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2.9%下降到2007年的16.2%,与工业化后期对信息服务的较大需求不相符,亟待提升发展档次。作为传统的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规模虽然大幅度提高,但是所占比重从44.2%下降到26.2%,年均下降0.6个百分点。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作为新兴的现代服务业,无论从规模还是比重上来说,都有较大的提升,特别是房地产业,2007年占服务业的比重是1978年的5倍,达到15.9%。

  现代服务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从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1对比来看, 2006年,广东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837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2.1%,传统服务业比重达到47.9%。2007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为7457亿元,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为55.4%和44.6%。

  虽然现代服务业目前比重超过传统服务业,但是服务业产业升级问题依然严峻,传统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两项的比重依然很大,2007年,两者分别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9.3%和26.2%,而整个金融业只占13.7%。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产品以及卫生、社会保障等非营利性服务业的需求会不断加大。而2007年,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三个行业增加值为1205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仅为8.9%。服务业内部结构演进并为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与消费性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细化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1978年,广东上诉四个行业规模极其弱小,仅为14.58亿元,随着社会发展,增长迅速,2007年,四行业实现增加值3979亿元,但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从33.2%下降到29.6%。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从美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看,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超过70%。

  (三)服务业区域增长不平衡,地区差距逐渐扩大。

  从分区域服务业比重变化看,珠三角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合计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93年的73.9%提高到2007年83.9%,而东翼、西翼和山区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从1993年的9.2%、9.1%和7.8%下降到2007年的5.5%、5.8%和4.9%。其中广州、深圳两市,2007年分别占到全省服务业的29.5%和23.2%,两市加总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从服务业占本地区的全部增加值比重来看,珠三角为45.9%,分别比东翼、西翼和山区高出8.8、10.7和11.5个百分点。因此,无论从占全省比重上看,还是各区域内占全部增加值看,珠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均已处于遥遥领先于其它区域的发展。

  从发展速度看,“九五”时期,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的服务业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3.9%、10.0%、11.0%和9.6%,最快的珠三角比速度最慢的地区多4.3个百分点,到了“十五”时期,这一差距扩大到5.9个百分点。珠三角的服务业发展与其他区域的差距无论是绝对量还是发展趋势上差距都在不断加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广东省服务业生产布局由于区位、发展机遇等一系列原因,呈现出严重的非均衡发展状态。珠三角地区服务业规模是东翼、西翼和山区加总的四倍多,并且从发展速度上看,珠三角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区域,发展差距逐渐扩大。同时,在城市的等级规模上的缺陷,导致中心大城市超前发展,小城镇遍地开花,中等规模城市发展不足,城市的聚集与扩散效应不能充分发挥,使得全省服务业实现协调发展的难度加大,如广州、深圳两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一半以上,并且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这两个中心城市,广大的东翼、西翼和山区则还是传统服务业居于主导地位,对新兴工业化进程的支持力度有限。

  (四)服务业产业带动能力不足,社会效益有待提高。

  服务业作为改变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对社会有着其他行业不能替代的影响力。但是广东服务业还没能充分发挥其相应的服务职能。

  首先,服务业的产业带动能力有待提高。通过2005年广东省42部门的投入产出延长表,分别计算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看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和需求感应程度。计算结果显示:

  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行业为旅游业,为1.169。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有交通运输仓储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个部门,其系数分别为1.459、1.034、1.249。影响力系数基本低于第二产业,后向关联度不强,并且作为为前期产业链服务业的行业,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也仅有三个行业高于平均水平,其他行业均小于1,低于全社会的平均水平。

  其次,对GDP的贡献率和产业拉动力偏低。从服务业的产业贡献率来看,1978年以来,服务业的贡献率波动比较大,最高年份为1986年,贡献率为63.6%,最低年份为1993年,仅25.9%。除了波动较大的时期,一般年份稳定在40%左右。从服务业占增加值的比重与服务业对增加值的贡献率的对比来看,除1979年、1985年、1986年等年份,这一差额基本在10%以下,低于服务业占增加值的比重。在产业拉动力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服务业的产业拉动率与第二产业的拉动率基本相差不大,某些年份甚至高于第二产业的产业拉动率,但是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广东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二产业的发展大大超过服务业的发展,导致服务业的产业拉动率连续二十年低于第二产业的产业拉动率,这一局面对广东完成重化工业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生不利的影响。

  再次,服务业吸纳从业人员比重较低。虽然三十年来,服务业吸纳从业人员数有较大的提升,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2005年、2006年为例,两年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9.1%和30.9%,而一些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甚至超过80%,服务业作为吸纳从业人员就业的主渠道,在当前产业升级、劳动力转移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最后,劳动报酬占增加值的下降幅度过快。1978年,劳动者报酬占据绝对地位,比重达到65.1%,但之后逐年下降,到2007年,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到31.3%,三十年下降了一半以上,而服务业一般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报酬下降速度如此之快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资本对劳动力的侵蚀。生产税净额与营业盈余比重均有大幅上升,其中生产税净额的比重从仅有的0.5%提升到2007年的13.1%,政府对经济的分享明显加大,运用经济杠杆的宏观调控能力逐渐加强。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营业盈余的比重从1978年的24.4%提高到2007年的37.8%,与劳动报酬呈现出相反的发展趋势, 2005年利润分配已超过劳动报酬,特别在2000年以来,营业盈余的比重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七年时间提升了1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8%。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服务业投入,完善相关服务业发展政策。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大服务业的相关投入,特别是资金和人才的投入,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高度以及国际服务市场的竞争决定于技术和人才的高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兴服务产品的需求更加强烈,政府要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边际支持,弥补高层失灵,做好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协调,从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方面提供便利。

  同时,完善服务业的相关政策,落实好广东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服务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做到打破服务业行业垄断,放宽准入领域,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公共服务以外的领域,要按照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加快产业化改组。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二)加强服务业区域合作,统筹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广东区位优越,加上毗邻港澳,完全可以借助于香港世界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的发展高度,加快融入国际化的步伐。以CEPA为契机,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借鉴经验,合理分工,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档次。

  全省内部各区域,要统筹安排,作为先行发展地区的珠三角,应继续加快当前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积极实现产业的转移升级,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东翼、西翼和山区应正视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和不足,兼顾全省利益与地方利益、长远与眼前利益,保证产业结构调整要有利于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有利于改善供给对需求的适应性和反映能力。有利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档次。要发挥传统服务业的原有基础和优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服务业,使得传统服务业能够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重新焕发生命力,为新型工业化服务。同时,现代服务业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要积极拓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在金融保险业、信息通讯业、房地产业等方面,改革旧有体制中不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障碍,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创新服务理念,不断开扩新的服务领域,保证现代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随着近年工业化的推进速度明显加快,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专业化分工的加强,生产企业将各种服务性业务剥离出来,发包给不同的专业公司,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前景看好。要继续提升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层次,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政府加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优势,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四)规范服务业市场,保证产业组织完善运行。改善服务业企业经营环境,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发达地区经验表明:市场结构是服务业运行的环境、市场行为是服务业运行的方式、市场绩效是服务业运行的效果。三者紧密相连,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决定着市场绩效。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使得市场、行为、绩效能够协调运行。积极扶持中小服务企业的发展。在发展大型服务业企业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从减轻行政负担、提供融资便利、鼓励研发创新等方面提供帮助,将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粉丝

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