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经济建设] 铜陵郊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吴华

[复制链接]
学习啦 发表于 2011-10-13 16: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言: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形势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人脑+电脑+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产业,是文化产业与信息科技、工业、建筑、休闲旅游等产业不断融合的产物,是21世纪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新载体、新动力。在世界范围内,创意经济浪潮风起云涌,文化创意产业在提升区域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中的巨大作用与潜力正在不断彰显。更令人欣喜的是,即便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它仍表现出“逆势而上”的勃勃生机。在国家战略推动下,我国不少地方都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构想,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遍地开花、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如北京、杭州、深圳、长沙、常州等城市前几年都出台了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积极发展动漫等创意产业,取得较好效果,并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发展速度快。近五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增速一直保持在20%左右,远高于同期GDP增速。尽管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远低于美(20%)、英(8%)、日(6%)等国,但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10%,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是文化消费空间不断扩大。随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尤其是在2006年我国人均GDP首超2000美元后,使得人们对文化产品及服务消费需求得以充分释放。


三是一批龙头性项目建设加快。各地纷纷通过成立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园区(基地)等形式带动产业发展。目前仅文化部认定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达200家以上。


四是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开,文化创意产业与资本市场全面接轨,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一批重点文化创意企业通过上市融资为其做大做强奠定坚实基础。


五是科技与文化融合催生出新的业态。近年随着无线通讯和数字技术发展,大大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步伐,使得文化创意产业横向产业链不断扩大、纵向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催生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型业态,如新媒体、互联网、网络游戏等成为代表产业最前沿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门类。中国网游产业2008年市场规模就已超200亿元,现仍以每年翻倍速度在快速扩张,其上下游延伸的动漫、出版、影视等创造价值也相当可观,并促成一批宠儿异军突起,如盛大网络、完美时空、征途(巨人网)等纷纷海外上市。


尽管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研究和解决:一是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市场体系和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二是我国目前缺乏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三是文化产品出口创汇能力较差,缺乏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创意产品。与美、欧、日等重视创意经济发展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感到特别汗颜。约翰·霍金斯以《创意经济》一本书,获得了“创意之父”的殊荣;美国迪士尼公司一年收入就相当于我国动漫产业全年收入的10倍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在美、日等国已超过汽车、电子等传统行业,成为最大或第二大产业。由此可见我们的差距何等巨大!如果说他们是在发展“创意经济”,我们则是才到“以创意改变经济”的阶段。因此,有专家认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培育阶段。


一、  铜陵郊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及现状


当前,铜陵已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生态山水铜都”和“世界铜都”的目标,建设两大铜都目标的核心当是文化,创意产业是重要的推动力量,铜陵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为郊区发展以文化旅游、影视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带来重大机遇。随着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直管江南核心区正式开工建设和九华山机场即将建成,省里提出“铜池一体化”发展举措和市区两级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使得大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区位条件和政策优势得到极大提升;随着48集动漫片《大嘴兔说故事》的开播和电影《拳王》的开拍,大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为大通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


在市里未出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前,郊区仅有铜陵远程铜工艺品厂一家文化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社会投资收缩的背景下,为积极引导铜陵加速城市经济发展转型,切实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去年8月份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郊区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成立“铜陵市大通旅游开发公司”,主抓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加以因势利导,让文化创意产业在郊区迸发出极强的增长活力,呈现出逆势上扬、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半年多来,郊区一下子增加了四家文化企业,一家铜工艺品生产企业:铜陵市青铜时代雕塑有限公司;三家影视动漫制作企业,分别是:铜陵七彩石影视动画制作有限公司、铜陵正诺影视制作有限公司、铜陵永利祥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这三家影视动漫制作企业的设立,不仅填补了铜陵市无影视、动漫制作企业的空白,还为铜陵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铜陵七彩石影视动画有限公司是郊区引进的第一家文化企业。公司成立后与北京五星东方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开始了我市动漫影视业的破冰之旅。北京五星东方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是省广电传媒产业集团旗下全资控股子公司,曾先后独立制作或与央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合作,共制作、出品了《新四军》、《中国兄弟连》、《历史的天空》、新版《三国演义》、新版《红楼梦》以及近期热播的《新安家族》等具有较大影响的影视作品。合约签定后,双方计划每年共同投资不得低于300万元,每年合作策划、立项、制作、出品动画剧目3部以上,其中央视媒体播放1-2部,省级媒体播放2部以上。该公司成立后不到一年时间就制作完成了第一部《大嘴兔说故事》48集动漫系列片,目前该片已于2月28日在安徽动漫频道进行首播,这是我市制作播放的首部原创动漫片,播出后获得较大反响,为郊区乃至铜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营造了较好的舆论氛围。现在,该公司正在继续编剧、制作《大嘴兔说故事》系列片第2部,同时围绕铜陵及安徽“两黄”(黄山、黄梅戏)题材开展动漫片的创意和制作,现已组织编剧创作出了《四喜铜娃》(第一部52集)、《黄山灵猴护宝记》(40集)等动漫剧本初稿,正在进行修改和完善。


铜陵正诺影视制作公司是由原西安电视台编委会副主任、西安正诺影视制作公司董事长郑少康牵头来铜成立的一家公司。他此前在西安曾拍摄过29部729集电影、电视剧。其中《九岁县太爷》、《跃龙门》、《厨子当官》、《特殊使命》等影视剧创下较高的收视率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获得陕西省优秀电视剧奖;电视剧《热血兵团》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电影《隐形的翅膀》获第十二届电影华表奖“童牛”影片奖,印度国际儿童电影节“金象奖”。目前正在与中央电视台进行合作,拟推出29集电视连续剧《博士县长》。


铜陵永利祥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于4月7~10日完成电影《拳王》在铜拍摄的全部选景工作。该片聘请文化部、广电总局、中影集团、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中国电影报社、中央电视台影视频道等单位专家领导担任影片艺术监制和顾问。在拍片时将融入大量“铜陵元素”,如生态山水铜都的标志性景观——铜陵长江大桥、“山水之门”、铜雕“起舞”、美丽的天井湖、第四人民医院等。此外,还将邀请一些市民在剧中客串角色,体验演员生活。这部电影将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24P数字摄影机进行前期拍摄,后期采用专业的电影剪辑系统、音响合成系统完成90分钟影片的制作,制作结束后将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黄金时段进行播映。这部由铜陵永利祥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自主投资、自主编剧、全部场景在铜拍摄的电影将于5月8日在铜陵大通举行正式开拍仪式。届时,《拳王》剧组将邀请影片的艺术监制和顾问们来铜,出席电影在铜开机仪式,并参与影片制作发行工作。


作为典型工矿城市,铜陵的文化产业极不发达,为什么郊区能在较短时间让“文化荒漠”铜陵开放出鲜艳的动漫影视之花?这与铜陵郊区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结合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找准主攻方向和切入点,坚持真抓实干,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有很大关系。尤其是这三家影视公司的引进和发展,不仅为铜陵郊区在千年古镇“大通”建设“影视基地”或“文化产业园区”积累有益经验,也必将为铜陵郊区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挥积极地助推作用!


二、郊区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三产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我国上海、杭州、长沙等先进地区已超过45%;安徽省2009年三产比重也已超过40%。而铜陵市(包括郊区)三产比重近5年来一直呈下滑趋势,现已低于30%了,与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也不符合城市转型的大方向,形势较为严峻。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低碳产业。目前,郊区二产比重过高,包含文化产业在内的三产比重明显偏低,且存在日益加剧趋势,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发展总趋势相比反差极大,必须尽快扭转目前这种不利局面,要明确郊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定位及其发展思路,才能真正“对症下药”,借安徽建设“文化强省”的东风扬帆起航!


就郊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看,虽积累了一定基础,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基本条件:初步形成多个门类的文化产业体系;培育了一批文化市场主体,多元化投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日渐形成;发展了一批以铜雕塑和影视文化艺术品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成为郊区乃至铜陵重要的城市名片;启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工程,出台了《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一批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启动,动漫、影视等新兴文化业态开始聚集。但另一方面是郊区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制约发展的问题不少。如,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文化企业小、散、弱,集约化程度低;发展机制不够完善,存在发展“梗阻”等。在铜陵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文化产业具有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必须尽快采取超常规措施,扭转劣势,努力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郊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


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文化旅游强区的思路


新形势下郊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从现有的国内外环境出发,坚持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发展战略,立足本区的现实和潜在优势,科学借鉴先进经验,树立“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整合、渗透、提升”功能,推进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带动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推经济发展真正转型,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铜陵郊区在市内、省内、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一)明确发展思路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原则,确立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以文化、创新、环境高度融合为特色,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和产业布局,完善社会支撑体系,注重人才为本,打造产业规模适中、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大、文化品位较高、创业环境一流、专业人才集聚、知名品牌众多、产权保护严密、公共服务完善的现代化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打响铜陵郊区“创意经济”品牌,跻身全省文化创意经济发展“第一方阵”。


(二)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化发展平台

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生态环境,才能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因此,培育产业生态环境应是政府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立足铜陵郊区实际,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着力建立内涵丰富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并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打造好这个发展平台。它主要包括产业集聚、投资融资、项目引导、人才开发、展示交易五个方面。这五个平台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有机统一体,是加快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与“动力源”。通过五大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的作用,解决文化创意企业“有钱、有房、有人、有市场”这四个突出问题,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助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四、加快郊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点措施


结合郊区实际和发展定位、思路,建议郊区从增强影视核心产业带动力、推进原创艺术产业园区建设、吸引龙头创意企业聚集、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专业镇(村)和加速大通古镇旅游开发进程等方面入手,不断推动产业发展。


一是培育影视产业龙头,延伸产业链条,使影视产业成为铜陵文化名片。

影视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最具经济价值的朝阳产业。有资料显示,在美国,电影被称为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动机”,影视产业每年为美国创造3500亿美元的财富,好莱坞、百老汇以及依托于影视产业的就业人口近1000万。作为历史上与安庆、芜湖、蚌埠并称“安徽四大商埠”的大通古镇,位于长江与青通河交汇处,是安徽“两山一湖”北大门和九华山头天门所在地。其交通、区位极为优越:沪渝、京福高速与铜九、宁安城际铁路穿境而过,距九华山、黄山84和153公里,距在建九华山机场和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直管江南核心区7公里,是进出皖南旅游区的枢纽和重要通道。抓住千年大通古镇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再加上周边200公里以内拥有众多名山(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天柱山、浮山)大川(长江、新安江、秋浦河)名湖(太平湖、花亭湖、升金湖、嬉子湖、巢湖)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合肥、歙县、寿县、桐城)名镇(西递、宏村、三河、大通、孔城)等核心资源,特别适宜建设影视拍摄基地。要紧抓影视核心产业、做大做强影视产业文章,朝着“建设铜陵影视基地”的方向不断努力。采取规划项目、政策扶持、企业运作等形式,进一步夯实影视产业基础。着力引进、培育上下游影视产业,将影视产业链条从大城市的“围墙内”延伸出来,形成“龙头”辐射带动格局;继续引进一些影视企业,与现有三家影视企业形成多驾马车共拉产业发展的局面;引进类似“长影世纪城”的影视互动体验项目,建设影视旅游体验区,发展影视旅游;同时为影视产业提供完备的产业配套服务,如影视交易中心、影视衍生产品开发、咨询策划、投资指导、广告宣传等商业配套服务和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生活配套服务,不断拓展影视产业链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影视产业园区快速形成。


二是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为重点,加快原创艺术产业集聚发展。

纽约SOHO、法国巴比松、北京“798”和“宋庄原创艺术产业集聚区”等艺术园区都是产业集聚发展的结果。铜陵郊区拥有广阔的原创艺术产业发展空间,我们可按园区模式,落实产业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产业项目和艺术人才,在大通规划建设青通河畔“大通印象”、“祠堂湖-大士阁”风景区、古镇民俗风情澜溪街、天主教堂钟楼-祠堂湖畔“铜陵婚庆一条街”等项目,带动艺术产业快速发展,使郊区成为安徽乃至全国的原创艺术家集聚地、原创艺术品交易集散地、艺术文化展示交流地、艺术文化教育培训地和艺术特色旅游基地。


三是以文化创意专业村镇建设为重点,促进产业富民与农村结构调整。

建设专业村、镇是推动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都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手工艺专业村(镇、县)不断成长,农村手工文化产业已逐步成为某些地区的支柱产业。如“全国最大的油画生产基地”深圳龙岗区大芬村,年销售“行画”达600万张,年销售额达1.4亿元;河南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是有名的“画虎村”,年销售虎画作品4万余幅,年收入超3000万元。目前,郊区正开始建设民主“江鲜美食村”、和悦“民俗村”、光荣“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村(街)”等,建议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村的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对符合条件的专业村挂牌宣传、资金扶植等办法,推动专业村建设,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着力营造浓厚艺术氛围,加速推进专业村发展,吸纳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带动农村产业调整升级和产业富民,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是优化软硬件环境,吸引文创企业来铜注册发展,加速产业集聚进程。

产业集聚的前提是企业聚集。推动影视、原创艺术、文艺演出等创意产业发展,关键在筑巢引凤。加速创意企业聚集,要靠完善的硬环境和优质的软环境,才能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要统筹考虑郊区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集中建设交通、通信、电力、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引进专业创意产业研究机构,结合创意产业特色,为创意企业有针对性的提供决策咨询、技术市场、法律金融等信息服务;搭建企业服务平台,不断建立健全资金扶持、项目策划、经营营销、人才培训等产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重点吸引知名大中型创意企业入驻郊区,使铜陵郊区成为创意企业聚集、投资的热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690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