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积极探索铜陵工业转型升级特色之路

[复制链接]
铜陵秘书 发表于 2012-6-23 17: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受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影响,我老秘网市多年累积的结构性矛盾日趋凸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抗风险性能力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工业为主导的城市,铜陵工业的地位“重”、结构资源依赖“重”、经济下行压力“重”、可持续发展压力“重”、结构调整任务“重”,这就决定了铜陵要保持和巩固第一方阵地位,必须要有壮士断臂的决心和勇气,瞄准重点领域和方向,不断加快产业升级、结构调整,逐步降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推动我老秘网市工业全面转型升级。


  一、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目标和重点

  1、转型升级思路:比较产业延伸和替代转型模式,借鉴成功经验做法,铜陵工业转型升级必须按照“抓住铜、延伸铜”的思路,把铜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不断拉长增粗铜箔、铜板、铜管、铜杆、铜带等五大产业链,重点支持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总量最大、产品品种最全、技术水平最高、能够带动铜陵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首位支柱产业。按照“不唯铜、超越铜”的思路,立足铜陵产业实际,重点在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等领域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2、总体目标:全面实施新型工业化,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到“十二五”末,初步实现资源依赖型工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实现“四个明显”: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占规模工业三分之一以上,新兴产业增速40%以上;高能耗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较2010年下降10%以上。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大中型骨干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1.5%以上,企业专利授权量2000件。规模效益明显提升,工业投入五年累计突破15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增幅超过工业投入平均水平;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增加值达750亿元,工业增加值率较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

  集约程度明显提高,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

  3、转型升级重点:一是铜基新材料产业,重点围绕电解铜—铜箔—覆铜板—印刷电路板产业链;电解铜—铜板带—集成电路产业链;电解铜—铜杆—铜线—电磁线(电缆)产业链;电解铜—特种铜管及铜合金管棒产业链;废杂铜—铜合金棒、铜合金粉—铜五金件、铜合金钎料、铜合金零部件产业链,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同时,打造国家级的铜工艺品创意产业基地。到2015年产业规模年销售收入800亿元以上。二是化工新材料产业,重点打造四大核心产业链群。油漆涂料产业群;精制磷酸产业链;工程塑料产业群;碳酸二甲脂绿色化工产业链群,推动化工向化工新材料产业全面转型,到2015年产业规模达300亿元。三是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推进国家(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园和省光电产业园建设,发展壮大光电、电容器薄膜及电容器,集成电路模具及封装设备,晶体及新型元器件,电子整机产业链(群);加快台湾产业园组团项目建设,发展整机、家用视听设备等。产业规模到2015年达100亿元。四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壮大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环保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及零部件、模具及其下游设备、矿山机械设备、阀门六大产业群。产业规模到2015年达300亿元以上。五是新能源产业,向新能源领域拓展,重点打造动力电池产业链,染料敏化电池产业链和晶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到2015年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六是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矿山、电气、工程、纺织装备等节能技术与装备;节能技术开发、节能机电产品、新型节能材料、节能建筑与建材等节能产品;水与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固体废物处理装备、环境监测设备、脱硝催化剂等环保产业;进口“废七类”拆解、家电拆解和汽车拆解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到2015年产业规模达400亿元。同时,统筹抓好其他产业转型。重点是推动钢铁产业向特钢深加工,建材产业控制总量,扩大新型建材产品规模,提升产品技术档次;黄金产业发展精深加工;纺织服装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医药产业引进研发**成分提取技术,扩大产业规模;开展产学研合作,适时开发生产化学药品。

  二、坚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推动转型升级

  1、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以项目为支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重点引导企业把握好市场趋势,规划好企业成长路径,制定好核心竞争力培育、中长期产品开发、项目投入、品牌创建等目标,明确做大做强的具体措施,争取一年一进步、三年一大步、五年跨上新台阶。加大项目投入。增强项目意识,瞄准新兴产业项目,瞄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项目、瞄准成长性好和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瞄准产业关联度高和配套性强的项目,连续投入、集中投入、快速投入。对照工信部《工业转型升级指南》,积极做好项目编制、储备和申报工作,不断加大项目投入为企业发展积蓄后劲。高度重视技改工作,重视先进装备投入,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检测等关键设备,加快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推进融合发展,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同时,注重资本运作,节能减排和企业品牌提升。特别是关注企业家,树立“企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宽广胸襟、冠军气魄的企业领军人才。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点做好“减”法,切实简政减负,帮助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轻装上阵。做好“加”法,优化政策环境,梳理政策,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做好“乘”法,包括涉企服务,建立健全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的服务体系。具体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抓产业布点,优化工业投资结构,从源头上促进转型升级。重点实施资源控制战略,实现掌控资源转型。鼓励优势企业高效整合产业链资源,开发终端产品。引进产业链终端品牌企业来铜投资终端带动项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重点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引领项目。依据工信部《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通过投资、补贴、配套和奖励等方式,每年滚动实施200项转型升级项目。坚持全民招商,致力政策招商,突出产业招商,创新机制招商,倡导以商引商,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产业链、价值链高端项目。二是建产业集群,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着力形成“千亿航母、百亿板块、亿元群体”的发展格局。按照“一个集群、一个规划、一个平台、一个区域品牌、一批重大项目和若干重点骨干企业”的要求,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重点实施百户中小企扶持计划,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配套发展。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与工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三是抓延伸、促并转,以科技创新与技装进步为主导,促进工业转型升级。重点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施“千百十”工程,规划建设1000个重点产业项目,培育引进100个规模以上企业,打造形成10个特色产业集中区。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计划”,通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推动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铜冶炼、化工、建材、能源等传统产业。重点通过技术创新和吸收再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电铜向精深加工,钢铁向特种钢铁,建材向新型建材,磷复肥向缓控释肥和高端专用肥等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延伸。从结构、技术、管理三个层面,推进节能减排,为工业转型升级腾出指标容量和土地空间。以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争创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目标,加大各类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推进有色、冶金、化工、纺织、建材、电力等产业间耦合循环、企业间互补循环、产品间内部循环。四是搭产业平台,通过提升服务效能,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重点提升园区承载平台;构建产业发展平台;健全技术创新平台;完善资金保障平台;打造人才支撑平台;强化政府服务平台。□刘亚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0粉丝

511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