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其他方面] 关于加强政府办公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县乡干部 发表于 2012-7-30 16: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并把它作为不断夺取革命和建设新胜利的重要保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政府办公部门是政府工作运转的枢纽,其干部的管理能力、政策水平、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工作的水平,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因此,加强和改进政府办公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建立创新、规范、廉洁、高效政府的客观要求,是全方位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我老秘网市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办公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和改进办公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干部政治、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重视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才能全面提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真正成为政治上坚定、业务上过硬,能够应对各种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更好地担负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任。
    加强和改进办公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转变职能积极服务全市新战略的必然要求。当前,全市正处在推进“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进一步转变政府办公部门职能,充分发挥服务全局的能力和作用,对于推进全市发展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在政府办公部门转变工作职能,强化服务中心工作能力过程中,切实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使办公部门工作人员从既往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方法中解脱出来,不断开阔视野、创新思维、改进作风、提高能力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手段。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措施,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吸收新思维,摆脱旧束缚,从思想到行动发生新的变化和进步,为政府办公部门职能转变提供新的动力。
    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办公部门干部队伍的需要。市政府办公厅通过积极开展干部的政治理论、岗位技能、新知识和继续教育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由于办公部门的干部既要参与政务,又要处理事务,对干部的政策理解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一些同志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大力加强对办公部门干部的培养和锻炼,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二、以务实的精神和态度,深化干部教育培训内容改革
    政府办公厅是政府的综合部门,工作性质要求办公部门的干部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围绕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政治素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新要求,从政府工作实际、干部素质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定位干部教育培训思路,精选教育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办公部门干部素质的重要保证。
   (一)把理论武装作为办公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首要内容。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干部。按照邓小平同志“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使干部特别是中青年干部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强化学习意识,强化公仆意识,增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从政治上和全局上观察事物的能力、在原则问题上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把作风建设问题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加强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做好办公部门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干部成长的重要保证。坚持在干部中开展理想、信念、宗旨和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使广大干部坚定理想和信念,增强服务和宗旨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思想,严格遵守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廉洁从政的规定,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经得起考验。
   (三)抓好干部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的培训。政府办公厅作为参与决策、辅助决策的重要部门,作为政府工作的中枢,面临着一系列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办公部门干部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是办公厅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政府工作运转有序的重要前提。要组织干部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领导干部管理知识、现代财税金融知识、外经外贸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等,提高干部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的应用技能。同时,组织和引导干部学习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四)改善干部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结构。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按照学以致用、专业对口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干部学历教育,提高干部的文化水平,改善其专业结构,从整体上提升干部的学历水平。
    三、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搞好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改革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一是从干部的工作需要出发,聘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系列讲座和形势任务报告,以时间短、见效快的培训方式,较好地处理好工学矛盾,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干部的学习需求。二是针对干部工作中、头脑里的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依托老秘网这个平台,在全厅范围内开展学习讨论,进行理论上的争鸣,起到答疑解惑、促进工作的作用。三是开展处长上讲台活动,由厅领导以及具备一定理论知识水平、实践经验丰富、善于语言表达的同志开辟“第二课堂”上讲台教学,通过互教互学,促进共同提高。
   (二)把向实践学习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实践是开放式的大学,是锻炼和提高干部的基地和熔炉。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单纯依靠理论是难以解决的,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发挥政府办公部门的参谋助手作用,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全市发展战略的推进,在全厅开展“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调研活动,鼓励干部拿出足够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基层的干部群众共同研究问题,推动工作的进展,总结和汲取基层干部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和做法,使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让服务更为具体。2010年以来,已形成50余篇调研报告,为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
   (三)努力拓宽干部思维视角。为了进一步推动办公厅各项工作的创新能力,帮助干部职工克服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惯性思维定式,2010年以来,我们分期分批、分层次、分战线组织厅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处室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150余人,赴南京、上海、大连、天津、郑州等地开展省外学习培训。通过与当地政府办公机关座谈研讨交流等方式,重点了解先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学习借鉴外地办公部门工作机制和服务方式等,使参训干部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学会了用广义的工作视角分析问题、看待工作,为寻求工作创新和突破找到了新的落脚点。
   (四)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一是充分利用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按照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统一要求,认真落实干部调训计划,选派干部参加学习培训,创造条件,保证干部在学习期间在能完全脱离工作,一心一意搞好学习。二是提倡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组织开展以提高学习力服务新战略为主题的干部读书活动,明确学习制度,形成监督检查机制,下发2011年办公厅干部阅读参考书目,引导广大干部围绕书目认真开展自学。同时,组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以会促学,努力培养干部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三是把学习活动与促进工作有机结合,结合干部本职工作,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是强化岗位练兵。结合工作实际及岗位要求,适时开展岗位技能考试和竞赛,并结合处长上讲台活动,对考试和竞赛内容进行讲评,这种富有实效的措施,使干部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五是鼓励干部参加本科、研究生班和其他培训班的学习,在学费、时间等方面尽可能给予支持,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证书的干部,在市人事局报销部分学费的基础上,由办公厅再分别核销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的学费。
    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要切实增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干部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干部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矛盾,不论工作多忙,担子多重,都不能忽视、懈怠和放松学习,大力倡导学习之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3粉丝

137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