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其他方面] 竞争性选拔要着力解决“以分取人”硬伤

[复制链接]
tshli 发表于 2014-7-15 09: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作出讲话,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概括起来是唯票、唯分、唯年龄、唯GDP的“四唯”问题。
  时下,提到竞争性选拔干部,一些地方就大张旗鼓地进行公选,不可否认公选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创新和补充,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形成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氛围。但是有些地方硬性规定竞争性选拔比例,凡提必竞,诸多“高分低能”、“考试专业户”,“青云直上”成为“火箭”干部,干部群众意见较大,多质疑其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
  有数据显示,2011年各省区市通过竞争性选拔的厅处级干部,占提拔干部总数的30.7%,中央的部委办达到46%,这个比例是庞大的。公选大多以分数为标准“以分取人”,虽然在公选中还有考察环节,但基本是走马观花,被谈话的干部群众,也乐于做顺水人情,很难发现其优劣。这种干部任用方式,与习总书记谈到的“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注重实绩等”也相左。试想,那些公选试题,除了能证明干部有一定的知识和水平,还能证明什么?当然是证明不了什么。而那些踏实肯干、兢兢业业的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则长期得不到提拔重用,长此以往,必定对用人导向产生深远影响,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如何解决“以分取人”这个“硬伤”,西方发达国家政务官员、议员通常靠竞选,赢得选民选票而当选。这就产生一个词“竞选”,那么“竞选”竞的是什么?选的是什么?就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来说,其政治领导人的挑选程序是相当严格的,要经过审查考试、参加党选、接受群众评判后才能担当一定职务,尤其是接受群众评判这一关,要求其领导人定期寻访社区居民、为民解决困难、深入联系选民,这样才能在大选中赢得民众支持。所以“竞争”很大程度上竞的是平时的工作实绩、与群众的联系程度、个人的施政理念等,“选”完全是靠民众来决定,是为民谋福祉的代言人,其任何施政行为都会受到国家、组织、民众的监督。所以新加坡等国的经验,完全值得我们去借鉴,这样既可以选出真正的为民务实干部,又能密切联系群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何乐而不为?
  当然,我国在干部竞争性选拔中,也有较好可借鉴的例子,比如“公推公选”,即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和组织推荐,通过考核、考试、面试等程序,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候选人预备人选,再依法举行选举或组织任命,这就容易让真抓实干的干部脱颖而出。
  所以解决公选中“以分取人”的问题,办法还是很多的,科学设置考试环节、改进考核方法手段、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该问题。最重要的,要树立正确的用人是导向,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真正把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12粉丝

13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