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三明市委员会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人才,也为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它对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乃至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积极作用。但与我国快速发展经济相比,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民工潮”、“技工荒”的现象,暴露出我国职业教育的缺陷,揭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目前,这种迫切现象具体为: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劳动力市场上技能人才的匮缺,以及体制转轨和产业转型亟需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和新兴技能的培育,特别是亟需能力本位学习、新兴产业的技能培训和行动导向学习等。
现实中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一方面是“普高热”经久不衰,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的生源之比严重失调,另一方面是许多职业学校在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学校发展难的多难中苦苦挣扎;再一方面社会急切呼唤高水平的中等职业教育,企业苦于找不到理想的技术人才,而许多需要教育培训的人却又苦于寻不到理想的学习场所。
三明是一个内陆的山区地级市,曾经是福建省的重要工业城市,传统重工业基础较好,拥有包括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职业学校十二所(技工学校不算在内),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数量较多、生源量较大,为各行各业输送了不少人才,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招生难、就业难、管理难、调控差、投入少、教学弱等。
为解决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政府在抓职业教育工作中,关健是落实各项政策的实施
政府要有“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思想观念,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把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培养职校学生技能做为一项实事来抓。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政府应该主动牵头,引入企业支持,组建职教集团。众所周知,要让职业教育适应现代社会要求,就必须有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的创办需要大量的资金,这方面仅靠学校来做,是非常吃力的事,靠国家投资,又会由于多重因素,资金一时难以到位,造成职教发展无法及时适应社会发展,要尽快解决这个矛盾,最佳途径就是请企业支持,组建职教集团或是校企联合集团,企业强强联手,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设备、人力资源,达到解决职业教育中实习、实训老大难的问题,让职教发展进入快车道。同时,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具体政策,鼓励或是直接要求企业接纳职校实习生上岗、顶岗,对提供给职校实习、实训的单位予以一定的优惠政策,为职教发展保驾护航。这方面工作国外有许多现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可供借鉴。
2、执行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法规。中等职业教育能否顺利发展,一要看自身实力,二要靠良好的从上自下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要远大于普通教育。最有效的解决职业教育问题的途境之一就是对社会上岗人员一律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要进一步完善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相关职业的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要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要尽快建立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3、资金投入的倾斜政策。2007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已享受到国家中职助学金,这项政策极大的改善了中职学生经济上的负担,吸引了学生选择中职学校就学。但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中需要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基地设备等,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论是否组建职教集团,政府在此方面都应进行资金投入帮助支持。
4、做好统筹和调控,优化组合。这类工作分三方面。第一方面,政府对招生工作要有具体的政策导向和措施,只有政府的调控,才能改变目前职校招生中各校互相争生源的不良状况,只有统筹才能利用好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设备,只有统管才能避免各个学校的专业设置重复,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第二方面,对学校师资力量较弱,管理较差,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设置不全的学校要采取合并撤转的方式,以达到规整职业教育的整体秩序,调理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校与校之间的恶性竞争,这样做利国利民,避免人力、物质资源的浪费。第三方面,由政府统筹中职与高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长短结合的各类社会培训,劳动预备制实施,日班与夜班培训等工作统筹,使各类的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可以是一套人马,多种功能),对未达到标准的社会培训机构予以取缔或扶持其规范化发展。
5、加强宣传力度。政府的导向影响人们的观念,所以政府要有意识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用舆论来改变人们现有的不良观念,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人才观、就业观的氛围。目前,对高考、大学生状况有许多专门的宣传报道,对职业教育各方面的宣传报道却是明显见少。只有政府表彰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社会大张旗鼓地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先进事迹,才能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中职学校要加强自身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实行“多元化”教育方式,多条腿走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瞬息万变,单一结构的职业教学肯定不能适应社会要求,这是现在职校学生就业中已经体现出的信息,今后随着社会情况的变化,生源结构也会相应产生改变(三明市教育部门公布数据显示,2006年初中毕业生人数为51751人,2007年为48757人,到2015年只会有28398人,初中毕业生呈明显下降趋势),初中毕业生稳中有降,下岗人员、农民工、在岗人员以及其他类生源会大幅度上升。也就是说,学历教育增量不会太多,非学历社会培训将成为职业教育很重要的一块。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要做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做好各种生源多头化管理,实施弹性学分制、灵活学籍管理等,只有实行“多元化”教育的方法,中职学校才会有生路。
2、探索“双证书”“多证书”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面对着社会方方面面的需求,而每个人潜能也是多方面的,若能充分挖掘每个的潜能,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为社会节省大量的资源。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多向培养,对学生要求一专多能,学生通过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各种专业技能,通过社会的检验,取得多种证书。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国家今年启动了职业教育的教师培育工作,这就要求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必要教学理论,而且也要懂得一定的专业教学技能,这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许多益处。要加强人事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做好教师评聘工作开展。
4、做好校本教材编撰使用工作。目前职教课程与就业关联不够,学科课程多,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学用不一致,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体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等。这些缺点都必须通过教材的改革来转变,专业教学可以探索使用最新理念的“模块教学”等有效方式。
(责任编辑:黄元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