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社会发展] 某县“五个重”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

[复制链接]
玛格丽特 发表于 2017-2-20 10: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某县属省扶贫开发面上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6万户、3.8万余人,分布在22个乡镇(街道)的353个行政村。全县有39个贫困村(其中省定贫困村35个、市定贫困村4个)。2014、2015年共脱贫12356人,2016年实现7154名贫困人口脱贫、完成目标任务的117%,7个贫困村退出、退出验收合格率100%。
一、重领导强保障。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精准扶贫的根本保证,牢牢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落实,对脱贫攻坚的资金优先保障、人员优先配备、问题优先解决,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扶贫部门专责抓、各级各部门共同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比如针对全县贫困人口面广线长基数大、扶贫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从相关单位抽调9名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县扶贫办;在各乡镇(街道)设置了精准扶贫工作站,每个站配备至少2名扶贫专干,并加强对扶贫专干、帮扶工作队员、镇村干部的业务培训,做到了机构、阵地、人员、培训“四个到位”,配强配齐了扶贫专责队伍,为做好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重政策强支撑。按照“五个一批”“七个精准”要求,精准对接中省市扶贫政策落地,并结合桂阳实际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台了《某县“1172”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即编制一套《精准扶贫手册》,明确和规范了精准扶贫的政策、内容、程序;实施一个结对帮扶全覆盖工程,按照“处级领导4户、科级领导3户、一般干部2户、村干部1户”的方式,安排全县6000余名干部职工对口帮扶全县1.76万户贫困户,实现了“一对一”精准帮扶不漏户、不漏人;投入2.42亿元,设立了产业扶持、教育扶贫、低保兜底、医疗救助、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工作经费等七个基金,明确了扶贫资金的使用原则、适用对象、扶持标准,全方位保障了扶贫投入;建立了精准扶贫后期扶持、退出保障两个机制,明确在一段时期内脱贫不脱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大提高了精准扶贫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强大政策和资金支持,解除了干部群众的后顾之忧,得到了省督查组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三、重责任严管理。坚持把落实责任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牛鼻子”,大力推行清单管理制度,对各乡镇(街道)、驻村帮扶工作队以及帮扶工作人员,建立精准扶贫“责任清单、任务清单、进展清单、问题清单”,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做到脱贫责任清单化、脱贫任务精准化、脱贫措施项目化、脱贫目标时序化,确保贫困村不摘帽不撤队、贫困户不脱贫不脱责。同时,严格督查考核,坚持把脱贫攻坚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述职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与单位的工作经费和干部绩效工资挂钩,并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强化督查问责,严格兑现奖惩,做到罚要罚出责任心、奖要奖出积极性,全面提振干部精气神,确保脱贫任务不折不扣到实处、见到实效。
四、重创新破难题。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关键一招,突出问题导向,做到问题出现在哪里,改革创新就跟进到哪里,创造性推动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见效。比如,针对扶贫资金分散、效益差的问题,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整合发改、教育、民政、农业等15各部门涉农资金,做到“多口进、一口出”,让资金聚水成池、发挥最大效益;针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免除群众自筹资金,由财政全额投入,防止了贫困村“负债搞建设”的现象发生;针对部分贫困群众教育负担重、上不起学的问题,在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并充分发挥职业学校作用,强化实用技能教育培训,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就业,有效阻止了贫困代际传递;针对就医门槛较高,部分特别贫困家庭不敢就医、不能就医的问题,实行建档立卡特困人口住院“零首付”制度和提高报账比例,由人社、民政等部门实时报销医药费,并与国有商业保险机构签订协议,由财政出资为贫困人口购买保单,将25种重大疾病纳入保险赔付范畴,进一步拓宽了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渠道,保障了贫困群众公平就医的权利;将兜底对象人均月保障由165元提高到280元,稳步实现低保线和贫困线融合,等等,打通了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让贫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稳妥有序推进易地搬迁、金融扶贫等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度任务。
五、重融合促实效。坚持把党建工作、产业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与精准扶贫有机融合,发动社会各界人士、慈善机构和企业主体投入到精准扶贫热潮中来,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推进精准扶贫的大扶贫格局。特别是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大力实施“党建+扶贫”行动,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支撑和巩固作用。比如,在推行“4321”结对帮扶全覆盖工程基础上,选派39名优秀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并抓住乡镇党委换届有力机遇,选任12名优秀年轻领导干部担任贫困村所在乡镇党委书记,配强配优了党组织书记这支脱贫攻坚的龙头队伍。深入推进“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清零”和“村级集体经济清零”行动,并进一步加大基层党建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整体功能。同时,把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农村优秀人才作为党员发展和村后备干部培养的重点对象,做好“传帮带”,努力把村党支部建设成为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某县抓党建促扶贫的经验做法受到《湖南日报》等省市媒体重点推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

粉丝

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